标题: 六七年,八一渡江(惨案)的我 [打印本页]

作者: 忠实粉丝    时间: 2010-6-23 18:57
标题: 六七年,八一渡江(惨案)的我

1967那一年我十九岁,连续渡了三次长江,7月14、15两次横渡,已在我的记忆中消失的无影无踪。可8月1日渡江的阴影,在我脑海里一生都无法抹去。

渡江开始的发号令一响,在烈日下暴晒多时的渡江者,急不可待的涌向汉阳门码头。我们此时正在下水的台阶处,往身上擦松节油,装松节油的瓶子在人群的拥挤下,掉在了下水的台阶上,台阶上玻璃碎片满地,想清理一下已无可能。可怜,后来踩上玻璃碎片的泳者!我们前面的仪仗队的木架标语牌,被人群挤得七零八落,横七竖八,负责仪仗队拉牌的泳者也回天无术,随人流挤向江里各奔前程,后来这些标语牌的木棍也成了杀人凶器!

我被疯狂的人群挤到下水处的台阶江水下游处,此时人群象翻斗车倒石头一样冲向江中,下水时我被上游冲下来的人群压在第二层,我下面还有人在撕扯我的短运动裤,此时上下左右全是人,不停的拥挤着我,好在我校(武汉地质学校)为我们每人配备了一个游泳圈,我从小潜泳技术还行,紧急时刻算是派上了用长,我奋力向下游的地方猛蹬,钻出人堆,浮出水面(此时脚蹬的地方全是人)我感谢游泳圈的浮力作用,不然早就成了水鬼。

惊愧未定的我随浪漂流,眼前满江的人头,漂浮的拖鞋,木棍、蓝球数不胜数,定神不久,眼睛就开始搜索同来的伙伴,同学没发现一个,确发现一个人比较面熟,他是我初中的同学王维业,我叫了他一声,他惊慌失措的样子还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他泳技不好,半瓢水,根本不是来渡江,是无耐被人群挤进江里的,我将随身所带的救生圈递给了他,陪护着他,安全上岸。说实在的,在江里游还没怎么害怕,上岸后发现短运动裤被撕开一条缝,惊寒不已,想起来就后怕。

据事后所知,我校这次渡江死了三人,邻居参加的渡江者也死了不少,王维业的父母事后对我感激不进,我俩的生死之情保持到现在。

去年716渡江节我当了近七十人漂流队的副队长,身感当家人酸甜苦辣的滋味,三湖人,祝你愉快!


作者: KK搏浪    时间: 2010-6-23 19:20
感谢忠实粉丝及时发帖。
' H6 g- Y1 R3 n# A- l5 I( Y作为天天与水打交道的冬泳人,必须要时刻牢记:安全第一,警钟长鸣!

作者: 今来    时间: 2010-6-23 19:21
回复 1# 忠实粉丝
  }9 s1 C8 N  g( D# z$ A6 Z7 }/ Z% v& p2 A) F
% ?7 I+ \4 E: W% v5 W6 r
    组织无序酿惨案,无辜生命丧江边。悲剧不能再重演,世上生命最尊严。
作者: 三湖人    时间: 2010-6-23 20:38
    1967年,那是一个混乱时代所发生的混乱秩序,有后来者分析“八一惨案”不排除预谋,毕竟群众派系愈演愈烈....这是武汉史学家今后研究的事了。/ U+ h! u( }6 ]3 t3 F+ w
    混乱的秩序远去了,浩荡的长江亦如从前,一个神圣的日子却诞生了。7.16属于全中国,又特定于武汉长江。9 L8 S3 D, o: H* {
    正是有忠实粉丝等无数的武汉游泳爱好者,年复一年的倾情呵护,7.16终于迎来了今天辉煌!) o3 G; ]  P4 H- C/ M" O
   
作者: 云中游    时间: 2010-6-23 22:06

作者: 海鹰    时间: 2010-6-23 22:19
血的教训要永远牢记!

作者: 姜子牙    时间: 2010-6-23 22:46
本帖最后由 姜子牙 于 2010-6-26 22:55 编辑
" r, Q- ?# P! X3 P' j9 h
, e: L0 w. @8 c4 j9 h/ B. {不要看完全文就知道那是一次极端愚蠢无序又混乱的组织活动,如今人的理念和组织能力可早已不是那个愚蠢的时代了,还是相信现在的政府和官员们的组织能力吧,他们既然要组织这次重大活动,就会一定从安全,秩序方面进行认真细致的一系列安排,连这点事都办不好那还是个现在的政府吗?人家三门峡一个小小城市安排的横渡母亲河活动规模大,门槛抵,而对组织方的一切工作人员确要求是那么样的认真,细致,所以他们的活动开展的非常成功,受到了全国各地泳友们的一致好评,难道一个大武汉还不如三门峡不成?
作者: 银光鱼嘉    时间: 2010-6-23 22:47
本帖最后由 银光鱼嘉 于 2010-6-23 22:49 编辑
7 Y% x$ j% |3 X% r
+ Q, O/ {! E) A$ k

游泳是为了健身!健身是为了生活得更愉快!

生命都没有保障还谈何健身更谈不上快乐哟!

  还是要安全第一!警钟长鸣呀!


作者: 冬鸟    时间: 2010-6-24 11:24
安全第一,健康至上。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