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的黄河.长江情结
毛泽东对黄河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其名作《沁园春·雪》中的“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描绘的就是气势磅礴的黄河。长征到达陕北后,他曾两次东渡黄河。一次是在1936年2月底,毛泽东率领红军东征,兵分两路渡过黄河转战山西,击败阎锡山的军队完成东征使命后,5月又挥师西渡黄河回到陕北。再就是1948年3月,毛泽东在陕西吴堡县川口渡过黄河,对国民党开始战略大反攻。
一生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以及大江大河治理说过无数次气吞山河话语的毛泽东,面对着世界上最桀骜不驯的黄河,表现出了少有的敬畏和谨慎,他没有留下“根治”之类的豪言壮语,只是殷殷地嘱咐王化云等有关领导:“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
1959年,毛泽东在济南泺口又一次视察了黄河,并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人说不到黄河心不死,我是到了黄河也不死心。
《水调歌头游泳》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游泳〕一九五六年六月,作者毛泽东曾由武昌游泳横渡长江,到达汉口。
K" V. S+ ?. v" _5 x0 S 7月16日,全国游泳爱好者都再熟悉不过的日子。1966年7月16日,毛泽东主席以73岁的高龄最后一次在武汉畅游长江,在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推动下,从此武汉人民将7.16确定为横渡长江纪念日,并一直延续至今。1956年以来,毛泽东主席传奇般的在武汉42次畅游长江,并留下了“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不朽诗章。武汉的横渡长江活动截至去年已经举办了36届,横渡长江活动已逐渐成为武汉这座城市的品牌和名片。 2010年中国.武汉第37届国际横渡长江活动暨抢渡长江挑战赛即将拉开序幕。今年的7.16横渡长江活动,拟分为个人挑战赛和群众横渡方队,个人挑战赛120人(分专业组、业余组2个组进行),线路从武昌桥头堡(汉阳门)下水至汉阳南岸嘴起水,游程约1800米;群众方队规模控制在3000人,分为27个方队,以队列的方式从武昌桥头堡(汉阳门)下水至汉口三峡石广场起水游程约4300米,其中,组委会拟邀请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含港、澳、台)外籍、外省市游泳组织、冬泳组织的广大爱好者约360人(3个方队)。 按规则和要求完成了渡江到达终点的运动员,可获得组委会颁发的证书和纪念奖牌。从2009年开始,奖牌按中国传统的“五行”即金、木、水、火、土的顺序定位打造。2009年是“金镶玉”,2010年至2013年依次采用“硅化木”、“水晶”、“鸡血石”、“陶瓷”材料制作。每枚奖牌都将有唯一的编号,充分体现横渡长江活动奖牌的纪念价值。 素有百湖之都的江城武汉,两江交汇,城在水中,水在城中。届时拥有900万人口的特大都市将万人空巷聚集在两江四岸欢庆这一盛况并翘首以待、热烈欢迎来自祖国各地的渡江健儿。 受组委会的委托,武汉市游泳协会诚邀“中国冬泳网”、“中国游泳网(悠泳)网”各游泳组织、冬泳组织踊跃报名,组队参加《2010年中国.武汉第37届国际横渡长江活动暨抢渡长江挑战赛》。具体报名办法我们将通过网络平台颁布。 咨询电话: 15717156716、18971351473、15337144040 武汉市冬泳协会联系人:宋世安
蒙顶千里草2010.6.8转载 |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