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成功“畅游全赣江”两周年纪念 [打印本页]

作者: 樵夫下山    时间: 2010-6-3 22:10
标题: 成功“畅游全赣江”两周年纪念
本帖最后由 樵夫下山 于 2010-6-3 22:36 编辑

智 者 乐 水

《爱我母亲河,畅游全赣江》活动纪实

杨 樵

(2008.6)



  
  “弘扬奥运精神,纵横赣江全程!”
  “青山绿水常在,子孙万代流芳!”

  2008年5月22日,《爱我母亲河,畅游全赣江》活动在赣州拉开序幕,十四位江河勇士在章江贡水汇合成赣江的八境台处出发,队伍按计划顺流畅游赣江全程:过万安、历泰和、闯吉安、穿吉水、越峡江、下新干、游樟树、别丰城、入南昌、跨鄱阳、访星子、登湖口结束。
  整整12天,勇士们以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遨游于母亲河的热浪寒涛之中,凭借炼就了的强健体魄,培育出的坚强毅力和战胜任何困难的信心,与风浪同行,与美丽的大自然共欢乐,与浩浩的赣江作伴,每日在朝霞和夕晖中踏浪而行,一展江河湖海四季泳人纵横赣江的风采。
  在整个畅游活动中,2008迎奥运《爱我母亲河,畅游全赣江》、南昌冬泳和九江冬泳这三面大旗始终飘扬在风口浪尖上,飘扬在波涛滚滚的赣江之上。大家发扬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依靠集体智慧共同完成了这一壮举,用自己的行动留下了值得自豪的一篇佳话。
  (一)冬泳勇士们要纵横全赣江
  赣江全长991千米,其中干流长751千米,赣江地带有十几座政治、经济重镇,流域内人口约2000余万。
    赣江以万安、新干为界,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段。
  赣州以上,山岭纵横,支流众多,主要有桃江、濂江、湘水、绵水、梅江、平江、上犹江等,呈扇形分布,分别纳入贡水和章水于赣州汇合。赣州以下,由于河流割切,逐步进入变质岩和花岗岩构成的峡谷地段,有许多的峡谷和急流险滩,著名的万安十八滩就在这一段。万安以下为吉泰盆地,东西两岸有孤江、遂川江、蜀水、禾水、泷江、恩江等较大的支流汇入。吉水到新干段,赣江横切穿过武功山的余脉,形成了一较长的峡谷地带,风景优美。新干以下为下游,山势逐步渐退,江面很开阔,水流较平缓。赣江在南昌县以北,分为干流(西支)及南、中、北分别流入鄱阳湖。
  本人是《畅游全赣江》活动的策划和组织者,在活动之前查阅了大量水文、地理以及沿江各地的民俗文化资料。
  专门请教了江西省户外运动专家、江西师大体育运动学院余万予教授,也请教了江西省救生协会负责人范建新老师。
  今年四月专程去湖北省长阳清江参加《全国第三届张健横渡队挑战赛》,拜访了现为北京体育大学助理研究员,北京市铁人三项运动协会秘书长;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协会俱乐部委员会主任的张健老师。
  张健对《畅游全赣江》活动给予肯定和鼓励,提出:“在野外江河游泳要戴泳帽,水镜,最好穿长袖泳装防止礁石或异物伤害身体;老人要根据身体状况安排运动量,逐步递增,挑战极限不能透支。”更高兴的是他还在我们此次活动的大旗上签了大名。
  根据报名情况,经过挑选最后确定了全程畅游13位队员。
  参与这次书写历史的队员都是冬泳人,个个都是游泳高手。年龄最大的刘箐如已是71岁的老者,在赣江边游了几十年,非常优秀。队员中蔡灿强和梁万田是九江冬泳基地选送的头等“猛男”,有丰富的江河游泳经验。

  本人是社会体育二级指导员,在南昌铁路局南昌客运段管理岗位工作多年,有信心带好这支队伍。队员还有:邓勇、苗青、李建荣、彭亦辉、张黎、周慧敏、宫启英、刘新华、李秋娇、等人。
  (二)出发
  5月20日,13位队员乘坐九江开往广州东的L49次列车,于当晚21:00到达了出发地——赣州,区段畅游的队员张宏打前站已经在中午提前到达,为大家安排好了住宿。
  正式下水的前一天是忙碌的。试水、勘察和确定下水地点,租船与当地冬泳协会联系,还要联系当地的新闻媒体。  
  5月22日早晨八点,赣州的八境台处一片欢腾,《畅游全赣江》活动主旗和南昌冬泳、九江冬泳、赣州冬泳三面大旗迎风飘扬。
  赣州冬泳协会的赖会长带着50多位冬泳爱好者来到出发地,大家互相握手问候。在鞭炮声和祝福声中, 14位勇士和盛情送行的几十位赣州朋友共同跃入赣江,开始了畅游全赣江的壮举。赣州的一位光头“泳士”一路在前面带路领航,送出十多公里才依依不舍,挥手告别。
  出赣州水的流速很快,勇士们你追我赶,与浪搏击,中午时分就游了近三十公里。湖江是个小镇,江边只有一家餐馆,点了一桌菜,队员们欢笑风声一会风卷残云,碗盘见底。休息了二十分钟,继续出发。
  在下午五点钟到了当天的目的地-攸镇,全天游程58千米。
  破旧的码头停了两三艘小渔船······
  第一天畅游大家特兴奋,不顾烈日当头,争先恐后地充分表现自己,到了晚上问题出来了,多数队员下水时没搽防晒霜,背部和脸上被太阳的紫外线灼伤,火烧火燎的。
  小镇有一个旅店,有六个床位但只空三张。
  大家有点着急了,不知谁说了一句:“睡露天吧!”
  镇子上的居民看到我们畅游赣江活动是宣传环保的,非常热情。商会迟会长的夫人亲自安排,让我们免费住在她家和邻居家里,住的房间都是新装修的,新家具,很干净,在那大家度过了难忘的一夜。
  (三)游向“红色万安”
  万安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也是老一代革命家康克清的故乡。
一大早队员们在江边列队集合,听从领队一天的安排。
  船老大给大家一个好消息:边上的渔船上有黄丫头卖,都是三两多一条,一共三斤二两,太好了!全要,50元。
  船上的炉灶冒烟了,江水煮活鱼,一人一碗,真鲜美,饱口福哇!
  这段江水很清,可直接饮用,想喝就来一口。
  赣江这一段进入变质岩和花岗岩构成的峡谷地段,风景如画。沿途有许多的峡谷和急流险滩,水深浅不一,著名的万安十八滩就在这一带,也是整个赣江中最险的一段。
  由于是库区,水流缓多了。队员们按游泳速度分组接力畅游,游速每小时不到五公里,都很累。下午五点看见了万安电站大坝。
  船在坝前靠了岸,每个人拿好自己的行囊,在和船老大话别的时候他的眼睛红了,原来队员张宏给他智障的儿子留了200元钱。
  晚上住在万安县城汽车站旅社,每人10元。
  万安取“五云呈祥、万民以安”之意,建县于宋朝,距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境内文物古迹众多,在赣江边还可以看到宋代的宝塔和古城墙。民族英雄文天祥在其《过零丁洋》诗中吟咏出“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上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传世名句。诗中的惶恐滩就在现在电站大坝的位置。
  江西第一坝万安电站1990年8月建成并蓄水发电。
  (四)团结协作,集体生活丰富多采
  24日目的地是泰和,游程60千米,烈日当头,江水浑浊,辛苦!
  早上六点,南昌的水友宋忆宁来信息:“樵夫,下水了吗?”
  回答:“在江边,马上!”
  回复:“乐水者智!羡慕,真幸福!”
  中饭一般在船上。按照分工,每天早晨买菜任务是苗青和周慧敏的。
  万安县城菜便宜,黄瓜和葫子都是一元三斤。黄瓜既是菜又是水果,一举两得,葫子皮和肉两吃,人人喜爱,加上大锅红烧肉,船上的中餐也不能马虎,可不能克扣“军粮”啊!
  九江的老梁最有人缘,身高一米六五,明年退休的人身板特好,爱好广泛。他有三个全国会员证:冬泳、摩托车、硬笔书法。原来是国企学校的老师,现在是机关企业管理干部。老梁烧的一手好菜,自告奋勇在船上当大厨,四个老女人围着他转圈主动做下手,到点开饭当然没问题啦。
  行程中遇到最多的就是船民,多数为全家人买下一艘小船,整日呆在上面以捕鱼为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日子可谓是枯燥无味。船上的人语言不多却神态平和,船舱不大却作用分明,船板擦得干干净净,可谓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吧!
  下午三点多钟大块的云遮住了烈日,不晒!航道也宽了,江河游泳人高兴啊!十位勇士下水了。
  五点上岸,天空黑乎乎的,接着就打起了雷,刚进旅店就是倾盆大雨,幸亏上岸了,要不还不知该怎么办才好。一个多小时雨都没有停的意思,只有冒雨去吃饭了,不知李建荣在哪找了一把大太阳伞,十多人两趟解决问题。
  吃饭时九江的蔡猛说:“游的真辛苦!”
  这也难怪,在长江顺水游一小时怎么也出去七、八公里。可这是赣江,而且不是汛期,水的流速并不快,哪能像在长江可以顺水“狂漂”啊!
  (五)追逐梦想的过程胜过任何一道风景
  25日,目的地吉安,行程60千米。
  一大早就下水,和李建荣、理工大学的张老师、工行的小彭、九江的蔡猛迎着朝霞五箭齐发,一路PK了十公里。7:50过了泰和铁路大桥上船休息。
  因为是按游泳速度分组接力,接下来五位年龄大的同时下水也游了十公里。
  12:00船靠岸,上坡去了一户人家,房东非常热情同意我们在他家吃饭,当然是老梁在船上的杰作,端着烧好的四盆菜到主人家做客。
  邻居家的媳妇抱着半岁的儿子来看热闹,苗青吹口哨逗小孩,哪知道一泡尿“哧”出来了,“真听话”。
  村民告诉我们这里叫凤凰村,是一个年代以久的村庄。村口的老槐树上挂着一口大钟,不知是哪个年代立的牌坊——“拾里花香”,下面还雕画着一只凤凰,还有一个庭院,古朴的大门上书写着“龙氏宗祠”。
  庭院门口有一个奇怪的塔,是用瓦片搭的。经过了解那是当地居民的习俗,每年的八月中秋节,先垒好瓦塔,到吃了晚饭,便拣了很多的干树枝、干花生苗、茅草一类,然后把塔烧得旺旺的,一直把瓦片都烧红。孩子们一边烧,一边跳,一边追,一边笑,还做骑马打仗的游戏,闹到半夜才结束。烧瓦塔应该是一种庆祝或祈求吧。
  天热!游的开心!晒的厉害!大多数队员的皮肤又被太阳灼伤了。
  到了!“看见吉安大桥了。”
  船靠岸,靠在吉安一大风景点--吉安古榕树。
  找旅社住下、找餐馆吃饭,最大的事就是找船。
  找了海事部门,领导不在家,做不了主。找了水文部门,由于是汛期,船不能离开。找了渔民,船太小,没有我们要的船。最后在江对面的度假村找到了合适的船。
  和王经理见面的时候,他眼睛一亮:“你像一个人!”
  我说:“是杨利伟吧,我是他堂哥。”
  这几年已经有许多人说本人和他长十分相象,又姓杨还是东北人,就冒充一下吧。经理将信将疑,最后以最优惠的价钱把船租给了我们,第二天还带了一艘小快艇。
  晚上住在吉安体育局的体育宾馆,标准间每人20元,还有空调,这是所有行程中住宿条件最好的。
  26日向吉水进发,全程24千米。
  早晨七点,2008迎奥运《爱我母亲河,畅游全赣江》的大旗就飘扬在赣江边,所有队员穿着整齐的队服,早早来到江边整装待发,吸引了众多的市民。
  电视台、报社的记者也来了。
  站在赣江边,宽阔的江水、一江两岸的城区尽收眼底,雄伟的吉安大桥就在前方,在数百人的欢呼声中,勇士们下水了,告别了这个古老又美丽的城市,告别了热情为我们送行的人们。
  这一段江面开阔,水势平缓,徐徐的清风和明媚的阳光陪伴着勇士一路畅游。穿过两座大桥出城了,两岸的风景越发怡人,在两个拐弯处过了两个滩,进入了一个小峡谷,中午时分到了吉水。
  下午去拜访了吉水县太爷,想蹭餐晚饭,可是领导们都到峡江参加篮球比赛去了,看来当地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开展的挺好,县领导全员参加。
  几天下来我的脑门上、脸上包括鼻子、后背都起泡脱皮,还不止一层,挨着哪都是火辣辣的,所有队员都差不多。
  大家都晒的黑黑的,都说:“像非洲土著人!”
  28日到新干,中餐和晚餐都在县政府机关食堂吃饭,享受工作餐待遇,不打毛利,管饱吃好。
  29日的游程是新干到樟树,全程37公里。我心中暗想今天全游,挑战一下自己。在江边出发前,把安全防护和中餐等事情安排妥当,船离岸到江中就下水了,先蝶泳过瘾,再蛙泳,累了换仰泳。中午上船吃饭,接着继续下水,谁叫上船都不理,一口气从新干游到樟树清江台上岸。全程37公里,在水里整整游了五小时。
  这也是所有队员中一天游的最多的,也是这次活动的记录吧。
  赣江上,有数十座雄伟壮观、结构各异的公路大桥、铁路大桥、公路铁路两用桥。它们在赣州、万安、吉水、泰和、吉安、峡江、新干、樟树、丰城、南昌等城市跨越赣水。
  畅游的时候,穿过一座座大桥的感觉特好,我们大喊大叫,兴奋!自豪!
  一座桥,记载着一段难忘的历史;
  一座桥,寄托着一代人的梦想和追求;
  一座桥,见证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也是现代化城市的标志。
  (六)告别丰城老大哥奔南昌
  在船上每天都安排安全防护的人员,必须穿上救生衣、时刻观察航道变化,指挥畅游线路,注意游泳队员的状况,如有意外发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施救。
  30日下午三点到了丰城。
  丰城冬泳协会是江西冬泳界的老大哥,成立了20多年。鄢秘书长得知我们到了以后,马上派杜教练和我们联系。
  原丰城冬泳协会会长、冬泳界的老前辈、市粮食局离休干部洪心镜带来许多宝贵资料送给我们。
  老大哥们晚上在十分有特色的丰城冬泳酒家款待我们这些疲劳而兴奋的勇士。冬泳酒家的老板是胡江英,包厢的墙壁上挂满了她参加全国游泳比赛获得的证书和奖牌。现任丰城冬泳协会的两位掌门人都是在职的局级领导干部,在百忙之中也陪伴我们这些异乡冬泳人共进晚餐。
  第二天早晨六点钟,在丰城冬泳基地出发,有五、六十位朋友为我们送行,大家合影留念。十几位高手陪伴畅游了十公里,握手话别。
  我在途中遇到了江河游泳最可怕的漩涡!
  赣江宽窄不一,在许多河段修建了围堰,游泳要绕过去。在这里水深一般都在十米以上,江水正好漫过围堰,很难发现。远远望去平静的水面上有一道白色的水线。由于发现晚了点正好经过围堰的边上,危险来了!江水在这里形成很大的漩涡,掀起波浪,一片水声充满耳鼓,我被旋进去了。手脚一起使劲没用,失控了!
  这是我在江河游泳第一次碰到的漩涡,瞬间大脑反应:“别慌!”按应急预案处理:“在游泳中有时会遇到巨大的漩涡,此时应以最快的速度将身体放平,沿其切线方向游离漩涡中心,而千万不能采取直立踩水姿势顶水逆流而游,否则将被强大的漩涡吸入水下。”  
  在漩涡里我憋住呼吸,调整身体姿势,感觉时间够长的。冲出漩涡的瞬间说来奇怪,就像是一下被抛到平静的水面上,呜呜的水声消失了,颠簸没有了,没事了,有惊无险!深深的呼吸、放松、抬头看看方向,一起游泳的朋友这时已在我前面最少30米。  
  太阳从乌云中露出脸,沿江两边的草坪,树林,牛羊与小村庄构成了一副美丽的山水画。
  当天中午一点半我们游进了南昌城,过生米大桥时,一百多人的欢迎队伍早早在这等候,迎接陪伴畅游。
  下午三点到了南昌大桥。
  队员们的亲朋好友在此等候。活动又一次进入了高潮,南昌市冬泳协会会长胡长根带领协会上百名会员在大桥下面为勇士们举行了欢迎仪式。锣鼓宣天、鞭炮震耳、欢呼声和掌声此起彼伏,所有的队员都激动的热泪盈眶。
  六家省城新闻媒体的“长枪短炮”让勇士们也紧张了一阵子。
  晚上在省政协宴会厅,殷新建处长、陈厅、胡会长及有关部门的领导宴请所有的队员,为大家接风洗尘。
  6月1日清晨,畅游的队伍在南昌大桥东岸下水继续前进。

  为了避开血吸虫防治区,南昌出城畅游十公里上水,乘火车至德安,然后乘汽车至星子。
  (七)游到长江
  6月2日早晨七时,队伍从星子继续出发,在巍巍鞋山处所有队员跃入鄱阳湖,在烟波浩淼中戏水博浪,向着最后的一站——湖口石钟山冲剌。
  在穿过新建的铜九铁路大桥桥孔后,游泳的队伍与专程前来迎接的九江冬泳协会战友们相汇合,一时欢声腾飞于水天之间,激情荡漾在江湖汇流之处。在两艘巡逻快艇护航保护下,目的地就在眼前。
  到了!到了!终于到了!
  经过12天的艰苦卓绝的奋斗,终于全程畅游了赣江,用自已的行动留下了值得自豪的一篇佳话。当全体畅游者登岸时,鞭炮又一次震响,欢声笑语飞扬,大家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坚持冬泳三十多年的前辈现任九江冬泳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先明大哥、袁秘书长和水上公安局陈局亲自迎接宴请所有队员并陪同南昌的朋友们游览了石钟山。
  2008迎奥运《爱我母亲河,畅游全赣江》活动在湖口县落下帷幕。
  南昌的队员6月2日下午16:00 乘K115次列车从九江返回,17:30安全到达南昌。
  (八)我们成功了
  赣江,一条纵贯江西的大动脉。出赣州曲折弯延,逶迤北去,至九江永修狂泻流入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最终融汇于万里长江。它所经流域八万多平方公里,灌溉着千万顷庄园田亩,养育了千千万万黎民百姓,成为江西儿女心中的母亲河。多少年耒,我们梦寐以求的是能在源头投入它的清水碧波中,与它同行,一路欢歌,纵情抒怀,尽情享受,以表达感恩之心。冬泳人的这个梦想今天实现了!我们的勇士们面对困难险阻,无所畏惧,在我们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向前,向前,决不后退,“泳”往直前。
  一路团结协作,克服重重困难,纵横全赣江,江河四季泳人再一次书写历史!
    一路享受母亲河的厚爱,尽情欢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难以忘怀!
    一路有冬泳人的关心,鼓励和支持,天下冬泳一家人!
    一路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勇气!毅力!挑战!
    一路的口号:弘扬奥运!宣传环保!
  我们成功了!
  这里没有征服,没有挑战,没有极限,只有一个孩子对母亲河的眷恋。
  想起古代文学家、思想家孔子的明言:“仁者爱山、智者乐水。”大自然赋予人类这么好的美景,而我们应该怎样回报呢?
  爱护她!保卫她!
  让青山常在,碧水长流!

  
  说明:
  1、由于雷电暴雨恶劣天气影响,吉水至新干区段全体队员乘火车未游。
  2、考虑到队员的身体健康原因,炎热时段防止中暑没游。有时整个江面都是泡沫,水质不好没游。还有的区段都是浅滩乱石,为了安全没下水。
  3、南昌出城畅游十公里上水,乘火车至德安,然后乘汽车至星子,为了避开血吸虫防治区,队员们在鄱阳湖段未下水。
作者: 樵夫下山    时间: 2010-6-3 22:43
留下美好的回忆:


[attach]461176[/attach]


[attach]461177[/attach]


[attach]461178[/attach]


[attach]461179[/attach]


[attach]461180[/attach]


[attach]461181[/attach]


[attach]461182[/attach]


[attach]461183[/attach]
作者: 樵夫下山    时间: 2010-6-3 22:48
  报道活动的新闻媒体有:

  江西电视台卫视、二套、五套,赣州电视台,赣南晚报,吉安电视台一套、二套,南昌日报、信息日报、江南都市报、浔阳晚报,南昌电视台一套、二套、三套、四套,九江电视台一套、二套,九江庐山旅游电视台。网络媒体报道的有:江西资讯网、腾讯网、新华网、大江网、中国江西、中国交通广播网、南昌热线、时空赣州、中国极限户外网全程追踪报道。



  以下是部分新闻媒体报道的内容

  ~~~~
  江西都市新闻、赣州电视台(记者:胡瑾、肖斌)
昨天上午,14来自全省各地(按计划是南昌、九江、宜春、鹰潭)的游泳爱好者从八镜台下的赣江汇合处出发,开始了他们的畅游赣江之旅,他们计划用半个月时间,游完700公里长的赣江,以此来为四川灾区赈灾,为北京奥运加油。

  昨天上午8点半左右,14名来自全省各地市的游泳爱好者,就聚集在赣江源头章江贡水汇合处,准备开始他们的畅游赣江之旅。

  [采访]南昌冬泳协会成员、活动组织者杨樵:畅游赣江这个活动在全国是第一次,在江西省也是第一次,成员有九江、南昌还有鹰潭各路江河里的勇士,这个活动的时间是从今天开始下水,估计在15天到20天之内游到长江。

  据了解,参加这次畅游活动的游泳爱好者,都是来自我省各地市冬泳协会的高手,这位今年已经71岁的大爷,告诉记者他从1999年退休以来,就无论严寒酷暑,每天都坚持游泳。

  [采访]南昌冬泳协会成员冬刘箐如:感到特别荣幸,特别高兴,对自己来说绝对是一个挑战。

  在14名参加畅游的人员当中,还有4名女选手,她们年龄都在50岁以上,700公里的游程,不禁令人为她们担忧。

  [采访]南昌冬泳协会成员李秋娇:开始有点怕,但是迈出这一步也不容易,这么长的路,我就怕这个漩涡,漩涡是不留情的,就跟这个地震一样的,一圈下去没有办法起来的,但是我们有这个团队,在一起就是一家人,有困难大家一起克服。

  这两位是来自九江的游泳高手,每天都要游一趟长江,能参加这次的活动,他们都觉得意义非凡。

  [采访]九江冬泳协会成员蔡灿强:我们江西人民都是喝赣江水长大的,这一次呢也是第一次从赣江的源头游到长江口,这个意义是很大的。

  [采访]九江冬泳协会成员梁万田:我们准备用我们游赣江全程这个行动,来鼓励参加救灾的勇士们,鼓励我们的奥运健儿,在奥运会上勇夺金牌,为祖国为中国人民争光。

  上午九时,赣州市游泳爱好者送行的目光中,畅游勇士们纷纷从赣江源头跃入赣江,开始了他们的畅游母亲河之旅,在此,我们也祝勇士们畅游顺利,早日抵达长江。

  ~~~~

  江西电视台都市新闻:(都市频道赫庆博、陈勇报道)

  畅游赣江:没有什么难得住我们

  前段时间,我们播出了一条消息,一群游泳爱好者,平均年龄50多岁,他们从赣州出发,准备用10多天的时间游到南昌。5月31日他们到达了目的地。

  从22日开始这18位畅游赣州的勇士就从赣州的八镜台顺流而下畅游赣江,31日下午3点整他们到达南昌。

  九江游泳爱好者蔡灿强告诉记者:“一路上又是急流,又是雷雨,又是漩涡,赣州上面还有个18弯很险。”

  南昌市冬泳协会会长(副秘书长)杨樵说:“我们途中的生活是很艰辛的,我们的背上、脸上都脱了好几次皮了,这个背后都掉皮了。”

  他们到达南昌后,次日又将启程,还将经过鄱阳湖等地。

  杨樵说:“我们在星子那一块又开始游,游到湖口,游到长江去,全程大概700公里(包括未游区段)。”

  虽说一路游下来历经艰难险阻,但是有一种精神一直在激励着他们。

  杨樵说:“四川地震,现在全国人民都在支援四川,我们游泳的人,冬泳人更要用自己的勇气来战胜困难,来挑战自己,说明我们什么事情都能成功。”

  ~~~~

  九江电视台一套、二套:

  昨天,15位畅游全赣江的冬泳爱好者游到了我市境内。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他们终于在我市湖口县水域登岸,畅游全赣江活动圆满结束。

  现场声:“爱我母亲河畅游全赣江”

  这15位队员是5月22号在南昌与九江冬泳协会的联合组织下,从赣州八境台下水,顺流畅游赣江全程。到今天为止,他们总共花费了12天的时间游完了约670公里长的路程。

  活动负责人杨樵:“整个活动是比较艰辛的,在十二天过程当中,我们碰到了烈日,很多队员的背上都脱了一层皮又一层皮。另外碰到了雷电和风暴。另外还有浅滩、礁石啊,还有我们从丰城下来以后那个旋涡,那是非常危险的。”

  虽然惊险不断,但队员们一直都保持着坚强和勇敢。同时,他们也受到了沿岸群众的热情帮助。

  队员梁万田:“困难没有吓倒我们这些勇士们,大家就一心地想用我们的精神鼓励正在四川抗灾的勇士们,鼓励他们多救一个受难者。”

  队员周慧敏:“开始的时候我还有点担心,但是四川地震、我们抗震救灾给了我们更大勇气。然后一路艰辛,得到好多两岸的广大的群众支持,在我们沿途以来,我们吃住问题遇到很大困难,却一样一样被我们征服了,皮肤虽然晒黑了,但我们更健康了,更有勇气了。”

  在12天内游完长670公里的赣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然而这些队员来自机关、银行、学校等不同的行业,其中,不仅有女士的身影,而且还有71岁高龄的大爷。

  队员刘箐如:“一点也不害怕,因为我自己退休后,天天坚持游泳的。我主要是为了挑战自我,挑战极限,来鼓舞灾区人民重建家园。”

  活动负责人杨樵:“畅游全赣江活动在中国、在江西是第一次的,也是书写历史的。尤其是在我们国家四川大地震的时候,我们冬泳爱好者一定要展示我们的风采,用我们的勇气、信心和毅力克服困难,声援四川。

  ~~~~

  新华网江西频道

  18勇士畅游700公里赣江

  6月3日,18名畅游全赣江的勇士到达终点湖口县石钟山水域。据介绍,此次“爱我母亲河,畅游全赣江”活动从赣州八镜台出发,经过13天的畅游抵达终点。负责此次畅游赣江活动的杨先生介绍说,队伍中年龄最大的71岁,有5位女同胞。该活动意在提高人们保护母亲河的意识,迎接北京奥运会的到来。他们平均每天游5个小时,畅游赣江全程近700公里。

  ~~~~

  《庐山户外》

  赣江,一条纵贯江西的大动脉。它东源于武夷山的贡水,西耒自大庾岭的章水,两江汇合于赣州,曲折弯延,逶迤北去,至九江星子蛟圹而流入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最终融汇于万里长江。它所经流域八万多平方公里,灌溉着千万顷庄园田亩,养育了千千万万黎民百姓,成为江西儿女心中的母亲河。我们充满了对她的感激之情。热爱她,保护她,是我们应有的职责和义务。多少年耒,我们梦寐以求的是能投入它的清水碧波中,与它同行,一路欢歌,纵情抒怀,以表达我们的感恩之心。冬泳人的这个梦想今天实现了!

  赣江水流因其长远而多变,上游湍急多险滩弯道,下游虽宽阔却多沙洲。又因途中支流汇入而多回流,江水倒淌。更有地段拦坝阻水而旋涡重重深浅莫测,而我们的勇士们面对困难险阻,无所畏惧,在我们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向前,向前,决不后退,“泳”往直前。

  南昌和九江的冬泳健儿们,用成功畅游赣江全程的实际行动,为北京加油!为奥运加油!为四川抗震救灾加油!在2008奥运即将到耒之即,献上了这份来自江西红土地的厚礼。
作者: 水迷    时间: 2010-6-4 10:53
祝贺!祝贺!作为冬泳人,为我们自豪!欢乐共享!时间关系没能参加,终身遗憾!
作者: 樵夫下山    时间: 2010-7-10 18:40
昨天在赣州,傍晚来到八镜台,留影怀念。




[attach]509640[/attach]


[attach]509636[/attach]


[attach]509637[/attach]


[attach]509638[/attach]
作者: 鲸鱼溜板    时间: 2010-7-15 10:47
文章很精彩,可以和博客相比。
作者: 樵夫下山    时间: 2010-11-30 10:06
[attach]708387[/attach]
作者: 双飞雁    时间: 2010-12-26 15:11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