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介绍新疆坎儿井 [打印本页]
作者: 乐乐虎 时间: 2010-5-5 21:11
标题: 介绍新疆坎儿井
本帖最后由 老马识途 于 2016-9-10 19:44 编辑
各位网友,乐乐虎公在新疆呆了10多年,今天把新疆的“坎儿井”向大家介绍一下,该文章曾发表在战友网上,欢迎请指教。
坎儿井
最近,一个战友的孩子用网名“坎儿井”和我进行了交谈。
哦,坎儿井,一个尘封久远的记忆,突然随着那汩汩的井水流淌了出来。
部队院校的驻地叫柳树泉,柳树泉也是当地最寻常的景色,每一列坎儿井的尽头,都有一洼小小的池塘,池塘的周边有一圈大柳树和白杨,水流进池塘,滋润众生,柳树泉也因而得名。院校军人的子弟,出生在部队的干部大院,生活在无忧无虑之中,儿时结伴玩耍,可能常常到坎儿井边的池塘去嬉戏,那清澈的流水、小小的鱼儿、嫩嫩的青草在孩子的心中刻下了一个永远美丽的童年记忆。随着部队整体的迁徙,她们远离了那个思之牵魂的大院,所以,起个网名也念念不忘故乡的那道风景线,这心情和女孩一样是美丽的。如果是我,也可能会起个“大漠孤烟”或“长河落日”什么的来抚慰记忆中的那难以再现的思念。
但现在回过头来看(也许是视角的不同),那坎儿井更像大地一声沉重的叹息。孩子们玩耍的地方是坎儿井的结果,和世界上许多事情一样,结果是美丽的,但产生这个结果的过程却是痛苦的,坎儿井正是这样,它凝结着当地居民太多的血汗和辛劳。
天山南侧的千里大戈壁,被称为哈密盆地,星星点点的散布着许多村落,独特的地理特点,使这里常年干旱少水。一个人出生在这里、生长在这里、又终老在这里,那么很遗憾,他看不见清清的小溪,也看不见弯弯的河流,更看不见浩瀚的大海。北方厚厚的积雪、江南蒙蒙的细雨是他们永久的奢望,所以他们比生活在水边的人更依赖水、更深情的爱惜着水,毫不夸张地说,坎儿井涓涓的细流承载的就是他们生命之源。坎儿井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汉代司马迁的史记中对它就有记载,后来在吐鲁番出土的唐代文书称其为胡麻井、井渠等,维吾尔族语称之为“坎儿孜”,现在一般叫坎儿井。坎儿井真正兴盛的时期是近代的300-400年间,它为新疆特别是哈密地区人民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它和长城、京杭大运河、都江堰并称成为中国古代四大工程,新疆内的坎儿井有1700多条,总长度约5000余公里,由此可以想象,为什么它能进入四大工程。
夏日的傍晚,我们常去井边走走看看,到井底去捧那清清的水,甜甜的、凉凉的,那是一种静谧的超自然的享受。同时也为古人那浩大的工程、艰辛的付出、超人的智慧而赞叹不已。为了求生,人们把干渴的目光投向了天山,那里常年积雪,雪水融化后渗进了表面干燥的戈壁,聪明的先民们知道,地下有丰富的水源,于是,便以超人的想象力做出了惊天的壮举,中国的一大景观由此开始。从空中看去,整个哈密地区,由北向南,由高向低纵向排列着许多坎儿井,实际上那是一条条绵延数十里的地下暗渠,人们从天山脚下开始,每隔2-3百米就打一个竖井,一直打到村落,每个井都可以出水,再在地下挖通道把所有的竖井连接在一起,越接近村庄井越浅,到了村头,井口与平地同高,水自己就流出来了。想想吧,那1米左右的宽度、1.5米的高度的暗渠加上那些竖井,多大的工程量啊,几代人的辛劳、几代人的血汗啊。古人说,“水流花谢两无情”,在我看来,坎儿井的水却不然,它知道自己肩上承载着太多的沉重,太多的希望,所以它轻灵的脚步总是饱含深情,笑意盈盈的来,日夜不息,让希望充满人间。
近几十年,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村民们都打了电机井,电闸一合,井水喷涌而出,人们渐渐地疏远了坎儿井,由于年久失修,水越来越少,慢慢地,它失去了往日风光,静静地趴在哪儿,用疲惫的目光默默注视着数百年来依靠自己乳汁生存的树木、村庄和人们,心中装满慈爱,无怨无悔,它应运而生,它辉煌过,它创造过历史,现在自己也要成为历史的一部分了。
坎儿井是世界少有的奇观,是新疆的骄傲,但由于种种原因,很少为内地人所知,更少为外国人所知,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也许会湮灭,但它毕竟伴随人们水乳交融了上千年,像茫茫戈壁一样,那厚重的文化气息久久挥之不去……。
郑 健
2010.5
SO娱乐城:真_人.足球.彩票齐全| 开户送10元.首存送58元.手机可投♂注任何游戏顶级信用♂提现即时到账SO.CC
作者: 怡海缘 时间: 2010-5-5 22:23
本帖最后由 老马识途 于 2016-9-10 19:44 编辑
以前曾在电视上看过,但印象不深,今天看到你如此详细介绍,受益匪浅,戈壁风沙,大漠风情犹如眼前。
SO娱乐城:真_人.足球.彩票齐全| 开户送10元.首存送58元.手机可投≈注任何游戏顶级信用≈提现即时到账SO.CC
作者: 情意无价 时间: 2010-5-6 05:29
本帖最后由 老马识途 于 2016-9-10 19:44 编辑
SO娱乐城:真_人.足球.彩票齐全| 开户送10元.首存送58元.手机可投M注任何游戏顶级信用M提现即时到账SO.CC
作者: 情意无价 时间: 2010-5-6 05:30
本帖最后由 老马识途 于 2016-9-10 19:44 编辑
[fly]戈壁风沙,大漠风情犹如眼前。[/fly]
SO娱乐城:真_人.足球.彩票齐全| 开户送10元.首存送58元.手机可投l注任何游戏顶级信用l提现即时到账SO.CC
作者: 如意 时间: 2010-5-6 06:12
本帖最后由 老马识途 于 2016-9-10 19:44 编辑
[attach]421928[/attach]
SO娱乐城:真_人.足球.彩票齐全| 开户送10元.首存送58元.手机可投ㄈ注任何游戏顶级信用ㄈ提现即时到账SO.CC
作者: 老虎滩 时间: 2010-5-6 06:55
本帖最后由 老马识途 于 2016-9-10 19:44 编辑
激情燃烧的岁月,乐乐虎公人生的写照,为了新中国的建设辛勤的付出过。是呀,峥嵘岁月的年代,已过去,在平静的退休生活,回忆往事,深深地感到:
它虽然失去了往日风光,静静地趴在哪儿,用疲惫的目光默默注视着数百年来依靠自己乳汁生存的树木、村庄和人们,心中装满慈爱,无怨无悔,它应运而生,它辉煌过,它创造过历史,现在自己也要成为历史的一部分了。8 h) M. s* U, a, l+ Z, y
SO娱乐城:真_人.足球.彩票齐全| 开户送10元.首存送58元.手机可投犭注任何游戏顶级信用犭提现即时到账SO.CC
作者: 石槽大姐 时间: 2010-5-6 07:21
本帖最后由 老马识途 于 2016-9-10 19:44 编辑
激情燃烧的岁月,值得回忆的往事,乐乐虎公人生的写照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了新疆认识了新疆!
SO娱乐城:真_人.足球.彩票齐全| 开户送10元.首存送58元.手机可投Ш注任何游戏顶级信用Ш提现即时到账SO.CC
作者: 晋中海豹 时间: 2010-5-6 08:26
本帖最后由 老马识途 于 2016-9-10 19:44 编辑


SO娱乐城:真_人.足球.彩票齐全| 开户送10元.首存送58元.手机可投*注任何游戏顶级信用*提现即时到账SO.CC
作者: 鲨鱼皮 时间: 2010-5-6 10:56
本帖最后由 老马识途 于 2016-9-10 19:44 编辑
您的详细介绍,让世人更加了解砍儿井的深远做用,它为大沙漠流血,为戈壁滩的人们输入源泉。世代不能忘!
SO娱乐城:真_人.足球.彩票齐全| 开户送10元.首存送58元.手机可投あ注任何游戏顶级信用あ提现即时到账SO.CC
作者: 乐乐虎 时间: 2010-5-6 11:23
本帖最后由 老马识途 于 2016-9-10 19:45 编辑
以后有机会去看看吧,另一类风光也是值得领略的。
SO娱乐城:真_人.足球.彩票齐全| 开户送10元.首存送58元.手机可投︿注任何游戏顶级信用︿提现即时到账SO.CC
作者: 乐乐虎 时间: 2010-5-6 11:24
本帖最后由 老马识途 于 2016-9-10 19:45 编辑
谢谢光临,大漠风光,别有滋味。
SO娱乐城:真_人.足球.彩票齐全| 开户送10元.首存送58元.手机可投の注任何游戏顶级信用の提现即时到账SO.CC
作者: 乐乐虎 时间: 2010-5-6 11:25
回复 5# 如意
谢谢,不敢当啊。
作者: 乐乐虎 时间: 2010-5-6 11:31
回复 6# 老虎滩
谢谢评价,真正付出的是新疆的人民。我们老同志,的确也是风光已过。你说的对,我们该好好的休息了,平静的回忆过去,享受退休生活,也是幸事一件。
作者: 乐乐虎 时间: 2010-5-6 11:32
回复 7# 石槽大姐
有机会去新疆玩玩,其乐无穷。
作者: 乐乐虎 时间: 2010-5-6 11:33
回复 8# 晋中海豹
谢谢点评,祝天天快乐。
作者: 乐乐虎 时间: 2010-5-6 11:36
回复 9# 鲨鱼皮
说的好,人们不会忘记坎儿井的功劳,现在新疆有关部门在有计划的修复它们,使之成为纪念性的景点。
作者: 爱米丽 时间: 2010-5-6 18:10
希望可以看到照片啊。。。。
作者: 乐乐虎 时间: 2010-5-6 19:55
回复 17# 爱米丽
很遗憾,几十年前的事了,当时没有照片,很少想到会到那儿拍几张,这是历史的遗憾,如果是现在就方便多了。
作者: 爱米丽 时间: 2010-5-6 20:14
回复 18# 乐乐虎
sorry,是我看帖不仔细,我以为您这几天回到坎儿井了呢。哈哈。不好意思。。。
作者: 乐乐虎 时间: 2010-5-6 20:23
回复 19# 爱米丽
没什么,其实,文章也是去年写的,修改了一下拿出来凉一凉,请勿见笑。常看你的日记,写的很好,今天怎么没写?没心情?
作者: 爱米丽 时间: 2010-5-6 20:44
回复 20# 乐乐虎
俺写啦。。。。
您没看到?

作者: 无穷 时间: 2010-5-7 07:05
回复 1# 乐乐虎
看了《介绍新疆坎儿井》觉得这绝不是普通的介绍,这是一首对千里戈壁、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一首恋歌。歌的旋律是这么美妙动听,是这么沁人心扉,大有余音绕梁的感觉。打开记忆的闸门,心中的情感就像坎儿井的水尽情地流淌,十年的军人情结,十年的新疆恋歌,与新疆人民水乳交融的感情在字里行间尽情的流露,让坎儿井:“一条寒玉走秋泉,引出深罗洞口烟。十里暗流声不断,行人头上过潺湲。”的情景真实的再现,让我们了解了此工程的浩大,新疆世世代代的人民为之付出的智慧与艰辛。感受到坎儿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留下的不可多得的珍贵人文遗产,这不仅是新疆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谢谢您的介绍!
作者: 乐乐虎 时间: 2010-5-7 13:42
回复 22# 无穷
无穷老师,谢谢你的精心点评,你对我的文章过奖了,但你对我的感情判断的很准确。千里大戈壁广袤而荒僻,人烟罕见,部队建在那里就像一粒豌豆放在沙堆中,条件之艰苦自不必多说,一个人从17岁到30岁在那里度过,漫长的岁月难免使人那怕对最艰苦的环境,也会产生故乡的情结。特别是离开那些朝夕相处的战友和心爱的工作岗位,的确是有很长一段时间心里充满了惆怅,难免怀旧,更何况原部队已经撤销,部队原址已是残垣颓壁、荒芜不堪,在这种情况下写的回忆的文章,调子都比较低沉。但是你的评语情调奔放,热情欢快,应该说极大的鼓舞了我,评语也极为优美,引用的唐代诗人李群玉的《饮水行》是对坎儿井的非常贴切的描写,恰到好处的补上了文章的不足。承蒙教诲,再次谢谢。
作者: 乐乐虎 时间: 2010-5-7 13:50
回复 21# 爱米丽
是吗?不好意思,俺去瞧瞧。
[attach]423618[/attach]
作者: 大连船长 时间: 2010-5-7 15:14
看坎儿井有感
看了乐乐虎的坎儿井文章,不禁勾起我的记忆和对前人的敬仰。原因有二:
一是新疆这块宝地从历史上看可以赛江南。大自然的变迁将这条丝绸之路变成飞沙走石的戈壁滩,有时几十里路不见人烟。从飞机上看新疆,基本上是黄色一片,很少能看到绿洲,即便是看到绿洲,大部分是人工经过努力造成的,星罗棋布的分散在天山南北。其原因是天干地热植被无法生存。不仿我们可以沿着乌鲁木齐往吐鲁番走一趟,尤其是到火焰山附近,在40多度的气温下,身上的汗出来后马上就被蒸发(不像我们沿海地区和内地,在夏季出汗粘连在身上蒸发不出去,很难受。),虽说不感觉难受和闷热,但空气却非常干燥。新疆的葡萄干不是被晒出来的,是在房里被阴干的,可想她的干燥程度。因此天山的雪水不等引到平原,就被蒸发掉了,明渠是无法将水引到农田的。由于没有水,植物因此无法生长。
我有幸去过坎儿井,在地面上是看不到浩瀚的工程。但当你走到井里时,你会感到坎儿井是我国各族劳动人民的伟大和智慧的结晶(乐乐虎已介绍)。因地适宜,克服干旱酷热,水分蒸发量大,风季时尘沙漫天。风过沙停,水渠常被黄沙淹没的不利因素;利用地下渠水,温度低,不受季节、风沙影响,蒸发慢的特点,为适应干旱地区的自然环境而造的一种地下水利工程。
到了吐鲁番你就会看到坎儿井的清泉浇灌滋润着吐鲁番的大地,使火洲戈壁变成绿洲粮田,生产出驰名中外的葡萄、瓜果和粮食、棉花、油料等。现在,尽管吐鲁番已新修大渠、水库,但是,坎儿井在现代化建设中仍发挥着生命之泉的特殊作用。奇妙的坎儿井就是吐鲁番的生命之源!
二是,我为乐乐虎为国防建设在新疆辛勤工作和贡献青春的十余年表示敬意和钦佩。不到新疆不知道,还觉得大阪城的姑娘多么漂亮,哈密瓜,葡萄干多么好吃。但一想起常年生活在那干旱酷热,尘沙满天,满地石块和黄沙和几乎看不到绿洲地方,将是一种什么力量和精神在……。
2010、5、7、
作者: 爱米丽 时间: 2010-5-7 16:20
回复 24# 乐乐虎

作者: 乐乐虎 时间: 2010-5-7 21:50
回复 25# 大连船长
大连船长,你好,说心里话,这篇文章本来是发在战友网上的。一提坎儿井战友们都明白,因为当地缺水,战友们都对坎儿井有深厚的感情和体会。这回发到冬泳的朋友网上,已经估计到大多数人没有见过坎儿井,本就担心说不清道不白,只是介绍一下说说体会而已,没有想到遇到了知音,你不仅去过新疆,还实地到坎儿井去考察了一番,用工程师的眼光对坎儿井细细的打量,对其功能、作用也有深刻的了解。你的评语和无穷老师的一样,非常完美的补上了我的不足。千里大戈壁,其干燥、荒芜的程度,不身临其境是很难体会到的,恰如有句话说的那样“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那里常年少雨,夏秋之际偶尔下雨,没等下到地面雨水就又挥发到空中去了,我们管这种现象叫“雨翻”,所以地面上见到的雨水极少。新疆人也很充分的利用了这种环境,正如你说的,葡萄在通风的小房内,很快就会被干燥空气吸干水分,变成质量极佳的葡萄干。在这种条件下,坎儿井就成了当地人民的唯一的水源,仅此一点就可以想象到坎儿井对当地的生活和经济发展所起到的作用。谢谢你的精心讲评。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