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h/ ?) J- L: d$ U, w4 W5 O 香港义工黄福荣在青海大地震中,以自己的性命换取3名孩童及1名老师的生命,无私精神触动全港。民政事务局局长曾德成昨日赞扬黄福荣的爱心伟大,一直为社会服务,体现博爱精神,特区政府昨日已签发信件,向授勋委员会推荐黄福荣追封金英勇勋章,并建议将遗体安葬在表扬英勇市民的景仰园,如获家人答允,黄福荣将成为下葬景仰园的第一人。4 h& Y$ d4 n: H" l- [# G
0 o( ]& Y( ~5 Y( s
* h! d# J+ T* O! Q
46岁的黄福荣,本来拥有香港一家运输公司的股份,家境不俗,大有条件舒适、悠闲地生活,但他情愿为素昧平生的人奔走。自9年前看过患白血病军官隋继国著作《挑战死亡─白血红心走天涯》,黄福荣从此全身投入公益事业,自发到内地帮人,最后奉献出自己的生命。 , F M* h# R3 t$ ? , A& l& G* x& O% L$ M% ~ I" z- k7 N4 ]' J5 n0 S3 m
对于黄福荣为救人殉难,胞姊黄月秀说,全家人都感悲痛,但并不意外,因为家人都知道他每遇到有需要帮助的人必定不遗余力,不顾自己,全力帮忙,“我知道,就算再来一次选择,他还是会走这条路,还是会在自己脱险后尽力救助那些在地震中需要救援的人。”6 j- l% e# K' k( c5 u
. e( h6 j/ f$ N7 I0 i% w( I$ Q
1 u# ^ N6 i8 O1 Y, w/ F 黄福荣灵柩盖香港区旗# Y: B2 \% B! v" E7 f+ |. N
; U: }+ [/ e* M% b& ^/ p; |
她哽咽地说,感情上,家人宁愿福荣做一个平凡的香港人,没有去青海:“虽然福荣的行动不幸遇到今日的结果,但我们还是会一如既往地支持及尊重他的决定。”她更表示,黄家仍会延续其遗愿,“我们今后也会延续福荣的心志,把帮助内地贫穷孩子的好事继续做下去。希望福荣的故事能令其他有心人多做善事,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 N' }5 H4 y- W$ d & a$ o( i' _! n# [$ o' Q( H4 h6 X& ]; t, z s+ Q0 l. N. Z& y# }3 a1 y. o
回顾黄福荣的一生,黄月秀表示,他总是为别人而忙,多年来热心公益、扶贫济困,但向来低调,不需要他人宣扬。为胞弟送行的那个早晨黄月秀历历在目,福荣特意辞别80岁的母亲,全家人一起茗茶后才启程。临行时,福荣显得很兴奋,还对黄月秀说:“我找到了一家真心为孤儿服务的内地机构。”没料到这成为一家人最后一顿聚餐。4 Q9 M+ v* A- u V0 j9 {, ?
' N3 d6 x) h, C' v& m# b3 c" N' U
3 {. X" I+ Y Q$ i# l5 m 因父亲与福荣相交数十年,阿豪自小就在“荣叔叔”眼皮下成长。他昨日透露,福荣曾在旺角经营计算机生意,及后帮助家人经营货车运输生意,至2002年开始在内地做善事,其时阿豪一家也大惑不解,不明白生活无忧的福荣为什么愿意出钱出力做义工。现在,他明白,“荣叔叔”有一颗无私的爱心。. B# ]4 C5 j. \3 L
% G, P& c) h& L9 v' m q$ K! ^4 m f8 k( q1 ^: j3 Z( u 8年前(2002年)获福荣安慰走过丧兄之痛的内地人谢银慎,他给黄福荣的信中亦言,福荣令他明白什么是奉献,他知道福荣所做的,都是希望挽救更多生命,虽然福荣从不愿把所做的事放在嘴边,但在他心中福荣永远是他的好大哥。[5] . ^% Q0 s$ F6 q+ p E2 m7 Z( A' I# y/ q! p j1 I
5 C1 n- o* Q0 u9 D' f4 {1 B
2010年4月,因黄福荣获金英勇勋章,如获家人答允,在青海玉树地震中英勇抢救孤儿的黄福荣本可成为第一个获安葬在景仰园的人。香港政府本来提出,安排黄福荣安葬于景仰园,但黄福荣家人婉拒,指他做善事并非为求荣誉,将与其父一同安葬柴湾坟场,与父相依,入土为安。政府表示了解并尊重家人意愿。作者: 冰川美人 时间: 2010-4-24 22:34
阿福,您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