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张健横渡队”成功横渡库克海峡 [打印本页]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7-2-26 22:50
标题: 张健横渡队”成功横渡库克海峡

 

新华社惠灵顿225日电(记者 夏文辉) 中国横渡勇士张健率领的张健横渡队的队员魏刚和张婕于当地时间25日下午1605分成功横渡位于新西兰的库克海峡。
    
  魏刚和张婕早上819分下水,从南向北横渡,历时8小时5分钟,成功抵达宽度近30公里的库克海峡的北岸。
    
  当天的风浪天气,增加了横渡的难度。横渡队领队、北京体育大学竞技学院副院长许声宏对新华社记者说,中国两位年轻人的壮举,创下了男女横渡人员同时入水、一道抵达,成功横渡库克海峡的纪录。





作者: 上善入水    时间: 2007-2-26 22:55

祝贺张健横渡队员魏刚和张婕成功横渡新西兰库克海峡!

中国横渡勇士张健怎么没有横渡?

不可能吧?

张健教授怎能如此!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7-2-27 13:25

在十七八摄氏度的水中游了8小时3分钟 实际游程超过30公里 改写了从无华人横渡该海峡的历史


魏刚和张婕正在横渡库克海峡


北京时间昨天上午11点21分,“北京青年张健横渡队”队员、北京体育大学游泳专业的两名北京籍学生张婕和魏刚,在新西兰库克海峡北岸一处峭壁嶙峋的山崖处上岸。横渡队的领队将象征微笑与承诺的蓝丝带漂流瓶投放到库克海峡,“微笑迎奥运 连接五大洲”活动的首站就此告捷。

8小时3分钟,“北京青年张健横渡队”成功征服库克海峡,北京体育大学的女学生张婕成为44年来的第66位成功横渡者,她的校友魏刚陪同她游完全程,由此改写了从无华人征服该海峡的历史。



[此帖子已被 那仁朝克图 在 2007-2-27 21:57:04 编辑过]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7-2-27 13:29

张婕(前)和魏刚在横渡中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7-2-27 13:33
北京青年张健横渡队”总教练张健透露,在回到码头与队员相拥的一刹那,他非常心疼两名队员,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不过他表示:“值得欣慰的是,以前横渡是我一个人游,现在我的学生终于成功完成了横渡,并在2008年奥运会前把北京青年的微笑传递给了大洋洲人民。”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7-2-27 13:42
 
 
■横渡成功后,张婕被接上工作船,返回横渡队驻地   ■摄影/本报记者崔峻
 

张婕上岸时已经筋疲力尽 摄/崔峻



[此帖子已被 那仁朝克图 在 2007-2-27 14:17:05 编辑过]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7-2-27 13:48
3号船回到泊位后,体力略微恢复的魏刚、张婕便跑向走上栈桥的张健,这是他们师生自登陆后首次见面,他们紧紧拥抱在一起,曾只身渡过琼州海峡、渤海、英吉利海峡等著名水域的铁汉张健止不住热泪盈眶。

北体教师张健征服新西兰库克海峡(图)

 

张婕(左)、魏刚(右)与师傅张健登陆后合影留念 摄/崔峻

百人迎接横渡英雄

当“北京青年张健横渡队”两名队员返回玛纳游船码头时,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官员、惠灵顿市政府官员及当地华人华侨代表近百人早已等候在这里,用鲜花和锣鼓迎接他们心目中的英雄。

欢迎的人群在风中等了几个小时,只为看一眼实现横渡壮举的北京青年。

一位在此等候了3个多小时的阿姨说:“横渡运动员真了不起,给中国人争光了!能迎接他们很开心,而且他们还代表北京青年,带来了北京奥运会的热情邀请,很有意义。”

用祝贺的话语送走张婕、魏刚后,欢迎的人群仍留在原地等候,因为横渡勇士张健搭乘的3号工作船仍未回港。在迎庆新的英雄诞生的同时,他们依然对中国横渡第一人饱含感情。

昨天的惠灵顿不仅记下了华人征服库克海峡的纪录,也留下了中国横渡运动“香火”传承的印记。






[此帖子已被 那仁朝克图 在 2007-2-28 20:04:27 编辑过]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7-2-27 14:39



北京体育大学的19岁女学生张婕



[此帖子已被 那仁朝克图 在 2007-2-27 14:51:31 编辑过]
作者: 那仁朝克图    时间: 2007-2-27 14:47


23岁队员魏刚


[此帖子已被 那仁朝克图 在 2007-2-27 15:09:35 编辑过]
作者: 罗蒂忒    时间: 2007-2-27 15:14
好帖,感动中,我也流泪了
作者: 鲟鱼    时间: 2007-2-27 20:00
好帖,感动中,我也流泪了



作者: 金龙鱼    时间: 2007-2-27 21:42
横渡不再孤独,三人行,必有我的学生。
作者: 平平咱姐姐    时间: 2007-2-28 00:33
厉害!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