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暴风雪花絮】:冬泳人与大海 [打印本页]

作者: 愚公    时间: 2010-1-28 09:30
标题: 【暴风雪花絮】:冬泳人与大海
[attach]341048[/attach]

点击看大图

[ 本帖最后由 愚公 于 2010-1-28 09:44 编辑 ]
作者: 桃花水    时间: 2010-1-28 09:36
真漂亮~~~
作者: 浪里一游    时间: 2010-1-28 09:56
粗看像大海,细看就————,拍得真好!漂亮!
作者: 沙中金    时间: 2010-1-28 10:40
地面,大海,天空,人物,色泽。好美的图画!建议愈公大哥去参加摄影比赛,一定能拿奖!
作者: 快乐米奇    时间: 2010-1-28 10:42
冬日里的天空吧?天空好像比大海和冬泳人占了一大半!
作者: 燕鱼    时间: 2010-1-28 12:46
站在冲水房上拍就更好了
作者: 万大姐    时间: 2010-1-28 13:23
咱俱乐部门前的美景,真实美妙,拍的好极了.
作者: 愚公    时间: 2010-1-28 16:34
原帖由 燕鱼 于 2010-1-28 12:46 发表
站在冲水房上拍就更好了

我觉得拍这个片角度不宜过高,一孔之见,望燕鱼版主继续批评指正
作者: 龙王    时间: 2010-1-28 19:05
原帖由 愚公 于 2010-1-28 16:34 发表

我觉得拍这个片角度不宜过高,一孔之见,望燕鱼版主继续批评指正

又犟!燕鱼摄影的时候你还没摸过相机呢!说你胖你就喘,站得矮,大海的比例就小,主题不突出。其实你也看出这个问题,所以才把照片压扁,以弥补不足。但心里还是不服,嘴还是太硬!
作者: 燕鱼    时间: 2010-1-28 19:53
       莫争,角度乃个人所见,自己觉得好就拍,可以多拍几个角度,回头在电脑上对比一下,哪个舒服自然明了。明天不上贴了,佳能7D刚从杭州空运抵烟,明天的时间我留给“七弟”
作者: 快乐米奇    时间: 2010-1-28 19:56
原帖由 燕鱼 于 2010-1-28 19:53 发表
       莫争,角度乃个人所见,自己觉得好就拍,可以多拍几个角度,回头在电脑上对比一下,哪个舒服自然明了。明天不上贴了,佳能7D刚从杭州空运抵烟,明天的时间我留给“七弟”

“七弟”回来,那“五弟”是不是闲了,俺给你看着吧。别让他们给你抢走了!
作者: 水中游泳的鱼    时间: 2010-1-28 19:59

作者: 愚公    时间: 2010-1-28 20:24
原帖由 龙王 于 2010-1-28 19:05 发表

又犟!燕鱼摄影的时候你还没摸过相机呢!说你胖你就喘,站得矮,大海的比例就小,主题不突出。其实你也看出这个问题,所以才把照片压扁,以弥补不足。但心里还是不服,嘴还是太硬!

老师啊,我要突出的对象其实是人,大海.云天.雪地都是陪衬,如果站的太高,那个小人就变成一个半点都不起眼的斑点了。老师,您说对不对?我要考虑艺术效果的啊。
希望龙王老师继续拍砖。
作者: 快乐米奇    时间: 2010-1-28 20:39
原帖由 愚公 于 2010-1-28 20:24 发表

老师啊,我要突出的对象其实是人,大海.云天.雪地都是陪衬,如果站的太高,那个小人就变成一个半点都不起眼的斑点了。老师,您说对不对?我要考虑艺术效果的啊。
希望龙王老师继续拍砖。

愚老师您说您突出的是人,但是俺咋看着您拍的主要突出的是云和天呢?
作者: 愚公    时间: 2010-1-28 21:52
原帖由 快乐米奇 于 2010-1-28 20:39 发表

愚老师您说您突出的是人,但是俺咋看着您拍的主要突出的是云和天呢?

仔细看,你会发现满篇最突出的物体就是那个满身红色的冬泳人。人,相对于大地.天空.海洋是渺小的,但是,冬泳人的心胸能够包容天空.海洋和大地,这才是主题。
主题,是艺术作品的魅力所在。
作者: 胶东一虾    时间: 2010-1-29 08:22
标题: 层次差别太大
愚老师,您以后不仅要多上片,还要常写些赏析,否则您的老师们看不透彻。
作者: 愚公    时间: 2010-1-29 08:32
原帖由 胶东一虾 于 2010-1-29 08:22 发表
愚老师,您以后不仅要多上片,还要常写些赏析,否则您的老师们看不透彻。

艺术赏析应该由他人来写,自己写,有点太那个了,不妥。

我觉得不是他们看不透彻,他们其实比我聪明,只不过缺乏欣赏的耐心。
作者: 愚公    时间: 2010-1-29 08:53
为了说明问题,我把原图贴上来:


[attach]341692[/attach]
作者: 愚公    时间: 2010-1-29 08:56
海平面斜了,修正过来。


前景太乱,人物太小,进行必要的剪裁。


景色有点灰,增亮.提高对比度,适当曝光。
作者: 龙王    时间: 2010-1-29 10:17
原帖由 愚公 于 2010-1-29 08:56 发表
海平面斜了,修正过来。


前景太乱,人物太小,进行必要的剪裁。


景色有点灰,增亮.提高对比度,适当曝光。

小样,懂得还不少。懂得谦虚吗?请不要咣当!
作者: 愚公    时间: 2010-1-29 10:18
原帖由 龙王 于 2010-1-29 10:17 发表

小样,懂得还不少。懂得谦虚吗?请不要咣当!


嘻嘻,承教
作者: 快乐米奇    时间: 2010-1-29 10:26
原帖由 愚公 于 2010-1-29 08:32 发表

艺术赏析应该由他人来写,自己写,有点太那个了,不妥。

我觉得不是他们看不透彻,他们其实比我聪明,只不过缺乏欣赏的耐心。

愚老师,不好意思,干脆你以后在发片的时候就直接写上您想象的拍片意图,有意图拍的片子应该重点突出你想拍出的主题,这张照片明明你突出天空,可你还依然坚持是要突出冬泳人和大海,那个人连个人形都看不清了,大海也让你压缩的剩下可怜的一小溜,所以我们怎么看也没看出你是在突出冬泳人和大海,惭愧啊,看来真的是一个人跟一个人的思路不一样嘛,所以看出来的意思也不一样!
作者: 愚公    时间: 2010-1-29 10:34
原帖由 快乐米奇 于 2010-1-29 10:26 发表

愚老师,不好意思,干脆你以后在发片的时候就直接写上您想象的拍片意图,有意图拍的片子应该重点突出你想拍出的主题,这张照片明明你突出天空,可你还依然坚持是要突出冬泳人和大海,那个人连个人形都看不清了,大 ...


艺术的魅力还在于联想,假如人物过大,效果是什么呢?就是一张特写,什么回味也没有。
人小,才能体现海天的博大,才能让观众想入非非。
我为什么仅仅压缩上下两部分而左右完整呢?原因就是要体现大与小的强烈反差。
作者: 快乐米奇    时间: 2010-1-29 10:42
原帖由 愚公 于 2010-1-29 10:34 发表


艺术的魅力还在于联想,假如人物过大,效果是什么呢?就是一张特写,什么回味也没有。
人小,才能体现海天的博大,才能让观众想入非非。
我为什么仅仅压缩上下两部分而左右完整呢?原因就是要体现大与小的强烈 ...

可是你发的这个帖子让人联想到的只是天空啊,体现的实物应该是有比例的,对吗愚老师?想体现的都让你挤没了,让我们怎么想入非非呢?再说了光看出天的博大了,海的博大没看出来,也没看出来冬泳人的伟大啊!

[ 本帖最后由 快乐米奇 于 2010-1-29 10:43 编辑 ]
作者: 愚公    时间: 2010-1-29 10:45
原帖由 快乐米奇 于 2010-1-29 10:42 发表

可是你发的这个帖子让人联想到的只是天空啊,体现的实物应该是有比例的,对吗愚老师?想体现的都让你挤没了,让我们怎么想入非非呢?再说了光看出天的博大了,海的博大没看出来,也没看出来冬泳人的伟大啊!

镜头的表现力总是有限的,面面俱到的,那是小说和电影
作者: 快乐米奇    时间: 2010-1-29 10:49
原帖由 愚公 于 2010-1-29 10:45 发表

镜头的表现力总是有限的,面面俱到的,那是小说和电影

按照你的比例,冬泳人给人的感觉太渺小了,大海在天空的压榨下显得底气不足,如果人再往后点,海再宽阔点,那就是一个绝好的构图了,您说呢愚老师?
作者: 愚公    时间: 2010-1-29 10:53
原帖由 快乐米奇 于 2010-1-29 10:49 发表

按照你的比例,冬泳人给人的感觉太渺小了,大海在天空的压榨下显得底气不足,如果人再往后点,海再宽阔点,那就是一个绝好的构图了,您说呢愚老师?

如果海面足够宽阔,那就只能压缩人物了,人物太清楚,也就没有这种朦胧美了。
鱼与熊掌不能兼得。
作者: 快乐米奇    时间: 2010-1-29 11:39
原帖由 愚公 于 2010-1-29 10:53 发表

如果海面足够宽阔,那就只能压缩人物了,人物太清楚,也就没有这种朦胧美了。
鱼与熊掌不能兼得。
愚老师!~体现的主题也不能太朦胧啊,朦胧大了谁还能看出你的主题啊!!
作者: 愚公    时间: 2010-1-29 11:46
原帖由 快乐米奇 于 2010-1-29 11:39 发表
。愚老师!~体现的主题也不能太朦胧啊,朦胧大了谁还能看出你的主题啊!!

这幅图朦胧的很适中啊,大吗?
作者: 快乐米奇    时间: 2010-1-29 12:49
嗯,是不大
作者: 海豚大侠    时间: 2010-1-29 13:43
[attach]341934[/attach]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