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中秋“赤峰”行 [打印本页]

作者: 冬骑滑    时间: 2009-10-13 18:43
标题: 中秋“赤峰”行
本帖最后由 嫩江一叶 于 2015-4-29 11:41 编辑

金秋时节,迎来了祖国60华诞!在这举国上下、普天同庆的日子里,国庆、中秋合二为一的黄金周期间,我们大安车队一行4人,利用近乎一周的时间,单程(近800公里)骑游了“赤峰”。 上月的29日中午出发,路经松原、长岭、通辽、敖汉等地,于10月3日、“中秋节”的中午抵达“赤峰”。说来惭愧,一路上4人4天(1日上午旅店观看阅兵)顶了3天半的风!5日乘2631赤峰——哈尔滨的火车顺(车放座席下)利返回。

作者: 冬骑滑    时间: 2009-10-13 18:51
本帖最后由 嫩江一叶 于 2015-4-29 11:41 编辑

夜宿“乌兰吐嘎”骑行140公里

作者: 冬骑滑    时间: 2009-10-13 18:55
本帖最后由 嫩江一叶 于 2015-4-29 11:41 编辑

30日早的203国道上

作者: 冬骑滑    时间: 2009-10-13 19:15
本帖最后由 嫩江一叶 于 2015-4-29 11:41 编辑

“长岭”早饭

作者: 冬骑滑    时间: 2009-10-13 19:19
本帖最后由 嫩江一叶 于 2015-4-29 11:41 编辑

维鹤

作者: 冬骑滑    时间: 2009-10-13 19:25
本帖最后由 嫩江一叶 于 2015-4-29 11:41 编辑

“保康”的广场

作者: 冬骑滑    时间: 2009-10-13 19:28
本帖最后由 嫩江一叶 于 2015-4-29 11:41 编辑

接近“架玛吐”镇

作者: 冬骑滑    时间: 2009-10-13 19:31
本帖最后由 嫩江一叶 于 2015-4-29 11:41 编辑

下榻“架玛吐”全天只顶140公里

作者: 冬骑滑    时间: 2009-10-13 19:38
本帖最后由 嫩江一叶 于 2015-4-29 11:41 编辑


作者: 冬骑滑    时间: 2009-10-13 19:41
本帖最后由 嫩江一叶 于 2015-4-29 11:41 编辑

向您学习

作者: 冬骑滑    时间: 2009-10-13 19:45
本帖最后由 嫩江一叶 于 2015-4-29 11:41 编辑

下午4点前进入“通辽”105公里

作者: 冬骑滑    时间: 2009-10-13 19:49


通辽哲里木大桥

作者: 冬骑滑    时间: 2009-10-13 19:50


作者: 冬骑滑    时间: 2009-10-13 19:52



节日的“盛宴”


[ 本帖最后由 冬骑滑 于 2009-10-13 19:55 编辑 ]
作者: 冬骑滑    时间: 2009-10-13 19:57
2日早111国道



太虚了

作者: 冬骑滑    时间: 2009-10-13 19:59

111+777=888



作者: 冬骑滑    时间: 2009-10-13 20:02
不吃草的“斑马”



路边的“铁骑王大营”

作者: 冬骑滑    时间: 2009-10-13 20:05
乌云密布



石破天惊

作者: 海里    时间: 2009-10-13 20:08
祝贺你们老哥四个长途骑行凯旋而归!下次希望路过沈阳,我们车友欢迎你们!我骑车引路做向导!
作者: 冬骑滑    时间: 2009-10-13 20:08
下午4点多钟的“奈曼”



作者: 冬骑滑    时间: 2009-10-13 20:15
祝贺你们老哥四个长途骑行凯旋而归!下次希望路过沈阳,我们车友欢迎你们!我骑车引路做向导!

多谢“海里”的盛情!有您的鞭策与鼓励,我们会努力的!
作者: 冬骑滑    时间: 2009-10-13 20:17
“奈曼”至“义隆”之间相遇的女车友,网名“丫头”(工作北京、家住通辽)



2日夜宿“义隆”骑行225公里


[ 本帖最后由 冬骑滑 于 2009-10-13 20:19 编辑 ]
作者: 冬骑滑    时间: 2009-10-13 20:23


“中秋节”上午的“敖汉”

作者: 冬骑滑    时间: 2009-10-13 20:26


中午到达“赤峰”骑行180公里

作者: 冬骑滑    时间: 2009-10-13 20:28



大过节的没事就逛街吧

作者: 冬骑滑    时间: 2009-10-13 20:32



国庆长假 中秋佳节 一行四人 快乐和谐

作者: 冬骑滑    时间: 2009-10-13 20:35



做着手势的金发女郎

作者: 冬骑滑    时间: 2009-10-13 20:37


作者: 冬骑滑    时间: 2009-10-15 09:38



作者: 冬骑滑    时间: 2009-10-15 09:40


作者: 冬骑滑    时间: 2009-10-15 09:41


十五的月亮

作者: 冬骑滑    时间: 2009-10-15 09:43


4日早“赤峰”公园

作者: 冬骑滑    时间: 2009-10-15 09:45

  


作者: 冬骑滑    时间: 2009-10-15 09:47
  

  
“赤峰”因此而得名

作者: 冬骑滑    时间: 2009-10-15 09:48

“红山文化”的出处

作者: 冬骑滑    时间: 2009-10-15 09:50


作者: 冬骑滑    时间: 2009-10-15 09:52

你就“靠”吧

作者: 冬骑滑    时间: 2009-10-15 09:53


作者: 冬骑滑    时间: 2009-10-15 09:54


作者: 冬骑滑    时间: 2009-10-15 09:55
  

“赤峰山”下来

作者: 冬骑滑    时间: 2009-10-15 09:57


作者: 冬骑滑    时间: 2009-10-15 10:00


作者: 冬骑滑    时间: 2009-10-15 10:03
     赤峰市新城区西起中心城区西山风景区边缘的外环路、东至京通铁路、北起巴林大街、南至锡伯河,总面积为17.03平方公里,规划人口规模12万人。规划远期2020年居住用地面积为471.8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35.45%,人均居住用地为39.3平方米;公共设施用地面积157.73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11.85%;道路广场用地370.87公顷,占城市用地面积的27.87%;绿地274.93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20.66%。规划道路分为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三级,主干道总长为80.7公里,路网密度为4.64千米/平方公里;次干道总长为39.9公里,路网密度为2.23千米/平方公里。防洪标准近期为100年一遇,远期为200年一遇。
  赤峰市新城区城市建设定位是建设一座具有较高文化品位、独特艺术风格、依山傍水的生态城市,一座智能化、信息化、舒适化的现代城市,赤峰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新城区的规划与设计充满着现代都市的理念,城市功能齐全、完备。在新城区核心区内,已经建设了行政服务中心、联排低层商住楼,多层、高层商住楼和独立式别墅区,政府广场、市民广场以及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这里还将建设会展中心、商业金融中心、科技大厦、青少年科技馆、图书馆、剧院、医院等公共设施,建设文化广场、娱乐中心、滨水景观、城市公园、郊野公园等一系列休闲场所。新城区具有“三山五河”优越的自然景观环境特色,它将形成我国北方地区融“山、河、林、城”四位一体的独特的山水园林城市景观。


赤峰新城区

作者: 冬骑滑    时间: 2009-10-15 10:04

[attach]273023[/attach]


[ 本帖最后由 冬骑滑 于 2009-10-15 10:08 编辑 ]
作者: 冬骑滑    时间: 2009-10-15 10:09


作者: 冬骑滑    时间: 2009-10-15 10:10


作者: 冬骑滑    时间: 2009-10-15 10:11


作者: 冬骑滑    时间: 2009-10-15 10:11


作者: 冬骑滑    时间: 2009-10-15 10:12


作者: 冬骑滑    时间: 2009-10-15 10:18
      契丹文化广场雄踞赤峰市巍巍南山之上,东西长80米,南北宽70米,总面积5000平方米,广场依山起势,负山抱谷,错落有致,融山水园林与人文景观于一炉,彰显自然胜境之特色。广场中心为辽代开国元勋太祖耶律阿保机雕像,高大的红色花岗岩基座上,辽太祖气宇轩昂,横刀立马,披风猎猎,傲视苍穹,表现了一代枭雄叱咤风云、开基创业的勃勃英姿。广场南端的巨型浮雕《契丹王朝》与太祖雕像交互相映。浮雕依自然山体断崖起势,全长63米,高9米,总面积达567平方米,单体面积位居大陆前列。   
 《契丹王朝》浮雕以其凝练的雕塑语言,将契丹民族诞生、发展、立国、鼎盛、消亡的历史浓缩为10大部分,舒500米长卷,展700年风云,将整个契丹民族的历史演化为一条生生不息的历史艺术长河,吟唱着契丹民族开疆拓土的历程。   
     契丹是个骁勇善战的民族,也是一个有智慧的民族,他们创立了自己的文字,积极吸收汉民族文化,成为历史上少见的、取得了辉煌成就的少数民族政权。916年,耶律阿保机创建的辽王朝,是唐王朝衰落后中国境内实力最为强大的割据政权。“自辽王朝建立起,几乎所有操阿尔泰语系的北方诸民族及相邻地区,以及远至中亚的阿拉拍——伊斯兰世界,都逐渐以契丹一词,指称中国的北方。元朝建立后,欧洲古代东方行记中仍将中国的北方和中原并称为契丹。至15世纪初,明成祖朱棣还被西方世界称为契丹皇帝。”辽国的强大和深远影响可见一斑。契丹王国最强盛时,其疆域“东自大海,西至流沙,南越长城,北绝大漠。”1125年,辽在金宋的夹击下灭亡,契丹贵族耶律大石之后还建立了西辽,雄霸西域,在中亚草原上继续辉煌了88年。因契丹倡导汉化,导致后裔逐渐被中原文明融合,契丹人也大多融入中国北方其他民族,如汉族、女真族、蒙古族等,自元后契丹民族不见于史籍,整个消失了。辽国当年没有修史,辽史是元人所作,准确性大打折扣,而且现在能看懂契丹文的学者据说世界上不超过10人。因此,许多历史直到今天依然扑朔迷离。提起契丹,多少有些遥远神秘。



作者: 冬骑滑    时间: 2009-10-15 10:22
开国元勋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雕像


作者: 冬骑滑    时间: 2009-10-15 10:25


作者: 冬骑滑    时间: 2009-10-15 10:25


作者: 冬骑滑    时间: 2009-10-15 10:27

10月4日的“赤峰”夜景、明日乘火车返回。(全文完)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