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帖由 冰岩 于 2009-9-1 20:09 发表9 O' m1 ?: I1 ^) Z9 J1 v& N
商丘之行,让我感受到浓重的“商”文化熏陶。6 c/ d* @- L. [9 P$ `8 {
在商丘我就一直在思考,商的本意究竟为何意。1 s5 d O7 }% G# W( Z* P
玄鸟生商的典故,使玄鸟成为商丘的标志性雕塑。
商丘有一个中国古代钱币集萃的雕刻百米画道,但商字本身和钱好像没有关 ...

原帖由 冰岩 于 2009-9-3 04:33 发表
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商”字。* j" l3 n# \$ i; H m3 L
“商”和一个古老的传说有关,我们把玄鸟的后裔叫商,鸟是商人的图腾,因为鸟是动物中的语言大师,象征着商人(准确的说应该叫“商地之人”)的语言天赋不同于其他族人。由这些能言善辩 ...

| 擦亮一个久违的古汉字 余秋雨商丘论“商”道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4日04:19 大河网-河南日报 | ||
纵论“三商”+ p5 b2 P/ N. a, u6 k1 w! Y / [' X& p) z: o# y: X2 T 余秋雨说:“商丘的‘商’具有商族的商、商业的商和商人的商三重含义,在我看来,‘商’还是一个伟大的地名、伟大的朝代和伟大的职业。‘商’很长时间被中国主流文化所误会,这是非常不应该的。我们应该把它重新挖掘,重新斧正,重新擦亮。” 余秋雨说,在公元前21世纪,中华民族刚刚进入文明时代就懂得进行商业活动了。《诗经》中“氓之蚩蚩,抱布贸丝”的文字生动地刻画了早期的中华“商人”的形象,这说明中华民族的文明较之其他文明更成熟。公元前5世纪,全世界涌现出了许多伟大的思想家,欧洲的思想家在爱琴海旁思考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印度的思想家在恒河畔思考着人与神的关系,而中国的思想家如孔子则在黄河边思考着人与人的关系,他们合在一起就是整个人类文化成熟的标志。 “在中国,由于重农轻商的文化传统,使得千百年来商人、商业这一文化资源被忽视,创造了巨大财富的商人没有受到文化人的关注,巨大的财富与巨大的寂寞给商人带来了巨大的心理落差。中国商人为社会进步带来了巨大的贡献,却承受着很多误解、委屈和辛酸。文化上的不支持,使商业一直处于不正统的地位,这是我们中华文明的一大缺憾。”余秋雨说,“不是我们自己把‘商’字擦亮了,而是中国社会几千年的风霜血泪把‘商’字擦亮了。如今我们应当大大方方地把‘商’字竖在街头,立在心中。”% d; K: X! A6 F/ m 中华文明延续的三大原因 在进行中西方文明对比时,余秋雨谈到了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原因。他说,除了统一而延续永远的文字系统外,中国人内心深处的三个“不喜欢”是中华文明延续到今天的重要原因—— “一是中华民族不喜欢远征。这主要是因为中华文明的主体部分在本质上是农耕文明,讲究聚族而居,代代相传。这种思维方式与海洋文明和游牧文明全然不同,后二者强调冒险、进取,前者则主张防守、和平。很多军事远征必然遭到历史的报复,而中国则为文明的延续保留了实力。”“二是中华民族不喜欢极端。”余秋雨说,“以中庸之道为核心的思想使中国人很早就掌握了弹性哲学,它对许多社会现象保持着一种宽容的接纳。世界不是纯白也不是纯黑,还有辽阔的灰色地带,这个思维方式很重要,避免了许多不应该的互相伤害。”% ^( p' W' j, [5 X) m4 T/ z& r+ @ “三是中华民族不喜欢无序。有序的代价是使得整个国家比较保守,不太自由,但却能很好的保证思想的延续,儒家经典被千万人背诵濡养达1300年之久;秦代统一了文字、度量衡,建立的郡县制、户籍制到现在还在沿用,这都是相当惊人的事件。”# }# ?+ x! i; p0 K& _6 U( [2 J 余秋雨最后感慨地说:“中华文化在其他古老文明一一逝去的情况下跌跌撞撞走到今天,十分不易。她在无奈中淡漠了商业。如今她可以摆脱无奈,呼唤人们对商业、商人以及商文化认识的回归,一起擦亮‘商’这个被淡薄的古汉字。”⑥2" Y' Q6 E( U) ? |
|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