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转自大江网人物专访-----陈国华 [打印本页]

作者: 江河渔翁    时间: 2009-8-28 07:50
标题: 转自大江网人物专访-----陈国华
佐史料之实 悟人生之道
——专访省政协常委、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 陈国华
大江网 记者 谭菁 刘征良文/图
陈国华主任近照
       19世纪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曾说“当过去不再昭示未来时,心灵便在黑暗中行走”。历史的智慧是一盏永恒的明灯,每一位国人都必须正视历史,以史为鉴,为新世纪的国富民强沉稳而智慧地迈步。这次采访的对象便是通古博今、潜心研史的省政协常委、文史学习委主任——陈国华。
  人们很难把一位懂得冥思禅佛智慧和人生之道的人物同“政客”这一角色相联系,陈国华心神兼具的那份深入骨髓的儒雅,倒更像是一位文人墨客。
  
崇高境界 多彩人生

  走进陈国华的办公室,他正忙着签署文件,一身休闲装打扮,面色红润,宽厚随和的样子。看到我们,亲切而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随即给我们讲起了他虽是政协机关的老兵,又是政协文史战线上的新兵。现正在努力学习,尽快进入角色,争取在本届中做点有益的事情,把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的工作在前人的基础上再上一个新台阶。然后讲起了关于“知觉、自觉、他觉”的佛学境界,他讲起来头头是道,这个特殊的开场令我们不由心生敬仰,他的这番雅言和涵养,令我们仿佛有一种超然于凡尘的特殊感觉。
  交谈中,陈国华讲述了他的个人经历。1966年9月,不满16岁的陈国华在江西水电工程学校上学,他说,那年“文革”刚开始,是中专招生的最后一年,赶上了这趟末班车,自己很幸运。由于“文革”的原因中专未读完,就被派到江西省水电工程局的水电施工工地劳动,接受工人阶级的再教育。是党组织培养了他,工人阶级大公无私的高尚品德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崇高精神影响了他。由于他工作表现突出,得到了组织上的提拔重用,于是有了上大学的机会,1972年4月,21岁的陈国华又继续踏上求学的旅途,在南京华东水利学院学习了将近四年。本一心想着从工人阶级中选拔而来,学成后就回到工人阶级中去,但陈国华的韬光养晦似乎抵挡不住金子始终会发光的光焰。大学快毕业时,初定留校任教,省革委会文教办公室的同志专程到他就读的学校协调,要他到江西工学院水利系当教师,这一转折使得陈国华的人生道路开始了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新征程。教育工作者的角色从此在他身上定位了足足9年,这9年他感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艰辛和愉悦。由于工作需要,84年他被组织调往省政协机关从事行政工作。08年初,从经济科技委员会专职副主任的岗位上,提任为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从进省政协机关开始,时至今日,整整26个年头。
  
多措并举 存史育人

陈国华主任正在接受本网记者专访
         谈到委员会的工作,陈国华流露出满心欢喜,言语间能看出,他深深爱着这个组织,深深爱着这片土地。他说,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是具有政协特色比较明显的一个专委会。人民政协的文史资料工作,是周恩来同志亲自倡导和培育的一项富有统一战线、政协特点的重要工作,是人民政协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他强调,文史资料工作一贯有自己界定的三亲原则,即“亲历、亲见、亲闻”,俗话说党有党史、国有国史、政有政史,而政协文史工作挖掘的则是政协委员及其所联系的各方面人士对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记述,是历史当事人,见证人和知情人的第一手资料。开展关于中国近代史、现代史料的征集、研究和出版工作,是各级政协组织的重要职责,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客观要求。政协文史资料具有“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重要作用,可以匡史书之误,补档案之缺,辅史学之证。是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以达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将爱国主义旗帜、社会主义旗帜传承下去的目的”,这掷地有声的话语是陈国华嘴里说的,更像是从他火热的胸膛里窜出的,是的,他以教育后人,以培养后辈的爱国情操为己任,默默耕耘着。
  陈国华正在和文史委的专家学者商讨起草一份向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建议在江西省建立“社会主义文化警示教育基地”的提案,为的就是让青少年铭记国家历史,牢记血的历史教训,勿忘国耻,通过保护和利用教育基地进行广泛的国民教育。他说,建立这些教育基地,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但如今的人们尚缺乏保护意识,他希望自己真诚的呼唤能赢得全省乃至全国人民的共识,为推动历史文化遗产和教育基地建设的工作迈出新的一步。
  
调研工作 马不停蹄
  去年,专委会进行了“关于我省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及其可持续发展”的专题调研。我省的红色资源丰厚,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怎样保护好、利用好,这需要全社会各阶层人民的齐心努力。陈国华说,“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可以令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如多开展红博会,举办红歌会,发展红色旅游等。我们一定要懂得扬长避短。做这些的目的只有一个,把江西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优势,更好地转化为促进江西崛起新跨越的政治优势、经济优势、文化优势和社会优势。”
  前一段时间,专委会开展了以“共克时艰”为主题的关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调研活动。陈国华向记者介绍说,企业文化的概念是党的思想文化工作,它集工会工作、党委宣传工作为一体,为的是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但过去有些企业不重视,所以现在要努力把成效放到制度里,让员工达到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从人管人、制度管人到文化管人,这不仅是一个企业精神面貌的提升,更是所有企业人思想境界的提升,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需要时间和人的思想觉悟。
  “掌管企业灵魂的不应该是人,也不应该是制度,而是文化”,这句发人深思的话语值得揣摩。也许这在许多商人的脑中未曾有过此类的概念,然而输送这片文化之氧的智慧学者不是别人,正是陈国华。
  在谈话中,记者还了解到,陈国华作为省政协常委,提交了不少有份量的提案,其中《关于解决文艺战线同志的职称评定及公费医疗的问题的建议》、《关于解决农村基层干部的生活待遇问题的建议》和《关于解决省政协文史资料编辑出版专项经费问题的建议》等提案得到了有关部门的答复和解决,受到了上下领导干部和百姓的赞赏和感激。
  
铭刻箴言 传教授道
  “与人为善、一技之长、会做人、会办事”这是陈国华对自己为人处事原则的界定,也是对晚辈们待人接物的教导和人格鉴定的标准。他的话听起来有意思,蕴藏哲理。
  高调做事,低调做人,这是陈国华一贯坚持的原则。当他循循善诱地给年轻人传教授道时,眼里充满着慈善而关切的目光,让人感觉,这不仅是一位领导干部,还是一位时刻关心爱护年轻人的老师,更有甚者,有的年轻人说,他就像自己的亲人。“作为长者应传帮带,多教育年轻人怎么做人、做事、做官,而年轻人则应多向老人学习”。


陈国华主任本网记者合影
       然而,他的一些人生感悟很多都得益于在水利水电工程局工作时期经常教导他的曹师傅。至今,当年的情景仍令他回味和铭记。那年自己17岁,还是一个懵懂少年,“文革”时期“走资派”被抓、被斗、被打是常有的事,有一天晚上,他正好看见许多人围在单位食堂里斗“走资派”,出于好奇,他也凑热闹去看。不一会儿,就被曹师傅拽了回来。当时师傅严厉的呵斥他,对他说了三句话:一.别人能做的你不一定能做,二.别人能说的你不一定能说 三.别人能参与的你不一定能参与。至今已经时隔整整42年了,但这三句话他一直铭记在心,深入骨髓。“任何时候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是不会错的,也是应该的。看好自家的门,管好自家的人,做好自家的事”,细细品位,的确有道理。
  
强健体魄 享受生活
  陈国华平时喜欢科学与探索类书籍的同时还对建筑有所研究,对寺庙的建筑也很感兴趣,钟爱建筑类书籍,“建筑是时代凝固的艺术”,他享受建筑的艺术,热爱建筑的艺术,除此之外,还喜欢看《走遍中国》,可谓涉猎百书,爱好广泛。
  在交谈中,得知陈国华还有一个不为大家熟知的职务,即市游泳协会名誉主席。他说自己最大的喜好就是游泳,冬泳坚持了9年,他几乎每天都定点前往赣江游泳。这些年,不论是在全国、全省的各类冬泳比赛还是在全民健身运动比赛,经常创造成绩斐然的好记录。深入打听才得知,当年就读水利院校时,校方对学生有特殊规定:游泳是一门必修课。
  陈国华非常享受生活的乐趣,享受烹饪的乐趣,享受和儿女交流、谈心的乐趣。儿女的为人处事之道得益于他们父亲的言传身教,每次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难和问题,总是先对父亲开口,斟酌父亲的意见。
  “跟孩子相处谨记平等,不能以家长自居,强制灌输自己的思想,要以理服人,发脾气和骂人都是无能的象征,否则你和孩子就难以沟通”,这番话值得他的儿女们深入体会,更值得所有年轻人关注。

作者: 李海燕    时间: 2009-8-28 08:43
有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我们的冬泳事业将蓬勃发展壮大
作者: 379614256    时间: 2009-8-28 13:15
 通过与国华同志的赣江多年泳缘,感觉该人对待工作,他心无旁骛,步步为营;对待生活,他洒脱从容,乐观向上;对待朋友,他相敬如宾,坦诚以待。看似人淡如菊,实则坚如磐石。
作者: 无花果    时间: 2009-8-28 20:43
       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确实是主任的真实写照.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作者: 冬来春    时间: 2009-9-11 12:10
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有容乃大。钦佩陈国华主任的为人之道
作者: 醉老虎    时间: 2009-9-11 15:20

作者: 海豚大侠    时间: 2009-9-11 17:42
[attach]243300[/attach]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