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漂流黄河泳友感想多09年8月23日 [打印本页]

作者: 百岁    时间: 2009-8-27 01:55
标题: 漂流黄河泳友感想多09年8月23日
冰岩发表于 2009-8-23 23:38  
2009河南冬泳联盟三门峡黄河大洪水长漂全国邀请联谊活动胜利结束,活动无任何伤亡事故。
以下将此次活动简要概述:

除三门峡外共49人参加,参加洪漂的共44人。三门峡有8人参加。参加单位,三门峡冬泳队、新乡冬泳队、新乡北站冬泳队,郑州冬泳队,河南康愉游泳俱乐部,河南自行车联盟,武汉月湖桥冬泳队,安阳冬泳队,南阳冬泳队,许昌冬泳队,鹿邑冬泳队,重庆野人探险俱乐部。共8个城市,3个省,12个单位。
活动时间安排:活动共2天22-23日,三门峡接待、服务由百岁总体负责。22号上午报道,个人自愿签署免责条款,下午在三门峡七里铺弯道进行弯道技术实地培训,回水技术实地培训,由三门峡洪漂经验丰富者和野人先漂,大家在岸上的高坡上仔细观察、学习,并进行了实地点评。随后大家下水,体验回水,体验乱浪,体验激流,体验5公里漂游,短漂很成功,无任何伤亡事故,大家体验了刺激、兴奋、惊心动魄和危险。22号晚上聚餐(禁酒),饭后是座谈会,畅谈下午短漂体会,交流洪漂经验,包括回水技术、漩涡安全技术,乱浪区游泳技术,如何利用河道主水流技术。并对23号洪漂活动进行安排,鉴于09年三门峡洪峰突降,水温急剧下降,流量大增,流速很快,这和08年三门峡洪漂相比难度和危险性有所提高,为了安全,我提议险滩较多的30多公里保持不变,再增加一个20公里给大家选择,组委会和大家一致通过,并就2个洪漂区段进行了自由报名,针对下午的短漂体验就是否参加长漂作出个人的抉择。会后,组委会成员看望大家,进一步了解和询问情况,讨论23号长漂和活动其他相关事宜,直到深夜。
23号早7点开饭,8点出发,首先到达30公里长漂下水点----三门峡灵宝后地,路上老杨队长,野人、武汉月湖桥、安阳等泳友就安全、激流中游泳技术,避难技术等做了发言,野人瘾儿介绍了自己的漂游金沙江、乌江、嘉陵江的体会和经验,以及对黄河激流的独到的认识,大巴车载着对洪漂的讨论、载着一路激昂的歌声来到了下水点。下车后发放面包、巧克力、饮水。之后合影留念,我提议30公里长漂分3个小队,每队队长由三门峡洪漂经验者担任,规定了用不同哨音表达危险、求助、转弯提醒、打招呼等。30公里长漂有34人参加,野人主动提出做总收容队,关照不慎进入回水和遇到其他险境的泳友。随后汽车奔赴20公里长漂下水处---电厂,由三门峡老杨做队长,共12人参加。最后20公里洪漂队员先行登陆三门峡太阳渡口。30公里长漂者鹿邑泳友先到,用时2个半小时。大家在畅游三门峡冬泳基地天鹅湖后,乘车去饭店聚餐,当然又是一路歌声,路上我就这次09 三门峡洪漂全国邀请联谊活动做了简要总结。聚餐中给洪漂活动参加者颁发了2009 三门峡洪漂全国邀请联谊活动荣誉证书,酒席间百岁代表三门峡接待方,海底森林代表河南冬泳联盟,瘾儿代表重庆野人俱乐部对大家、对洪漂活动表示了祝贺,各代表队间互为祝贺。聚餐结束,大家乘车,在三门峡国旅导游的陪同下(三门峡国际旅行社在洪漂活动整个过程中为大家免费提供相应服务)参观三门峡大坝,晚上聚餐,至此整个活动圆满结束。
我曾说08三门峡洪漂没有伤亡事故的是幸运的,是运气。同样09三门峡洪漂没有伤亡事故也是幸运的、是运气。08三门峡洪漂如果没有运气关照,伤亡是少数人,09三门峡洪漂如果没有运气关照,伤亡是多数人,会震惊全国的,08三门峡洪漂我后怕,09三门峡洪漂我更后怕(这点我会在  “09三门峡洪漂安全等http://bbs.china-ws.org/viewthread.php?tid=181472&extra=page%3D1帖子里详细论述),09三门峡洪漂是大规模、普及化的水上高风险极限活动的先例,其意义是多方面的,是重大的。每个参与者都值得为此而自豪、值得终身留恋。这个模式可能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会是绝版。
最后感谢百岁(为洪漂投入个人大量精力和财力)、感谢三门峡DU钓寒江雪,老杨、草、蓝蚂蚁、小飞侠、老网等三门峡泳友,感谢瘾儿等野人泳友,感谢安阳泳友大海、薛东顺(08三门峡洪漂者),感谢新乡远斻6号,新乡北站姚生贵,郑州凉爽,郑州荥阳老龙王,许昌知足常乐,南阳秃鹫,武汉月湖桥过江龙,野人扫扫,野人高原,鹿邑海底森林等相关城市领队和联系人!感谢为三门峡洪漂提供服务的所有人员。
感谢重庆野人俱乐部!感谢三门峡国旅!
我的总结有遗漏、差错和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指正。这只是一个简要概述,欢迎大家畅谈体会。
作者: 百岁    时间: 2009-8-27 02:01
转贴:碧海
义马22名勇士挑战黄河 漂游黄河53公里      朋友,如果你没见过黄河,那是你人生的一大遗憾;如果你没游过波涛如怒的黄河,你就无法想象黄河的波澜阔,就无法感受黄河的庞大气势。8月23日(周日),早晨七点钟,我们义马泳协一行22人(包括渑池2人)背上装备,沐浴着清晨和煦的阳光,驱车向灵宝市函谷关奔去。此行的目的是抓住一年汛期难得的洪峰(在之前水小,九月过后水温就降了),从函谷关的孟村下水漂游黄河,至三门峡一号码头(风景区大门),全程53公里,去挑战黄河、感受那“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的意境。

       孔子曰:“近山者仁,近水者智”。挑战黄河是我们义马泳协今年的计划之一,无以言表的激动和兴奋,洋溢在大家的脸上 ,一路欢笑,一路高歌。孟村很快就到了,刚出村子,大家一下子来了精神,一路疲惫顿时消失。迎入眼帘的是满山遍野挂满树枝的苹果和大枣,置身其中,感受那果香四溢,满目碧翠的优美风景(其真正的内涵在于它成熟的魅力)。远远望去,绿叶缀满了一串串绿里泛红即将成熟的大枣,恰似小鸡蛋一般,圆圆的,亮亮的,又像一串串冰糖葫芦,倒挂在树上,真美啊!当你看到这些枣儿,再没有食欲的人也会垂涎欲滴,坐在车窗口的人禁不住诱惑,把手伸出窗外摘几颗放在嘴里,先尝为快,啊!真是又甜又脆,满口生津。

       下车沿河道前行,清凉的河风扑面而来,带来了母亲河的气息,亲吻着你的面颊,感觉是那样心旷神怡,洁净明亮的天空,是那样的通透,仿佛天天擦拭过一般,令人心里也一下子变得洁净起来,深深地吸一口,又是那样沁人心脾,心中的烦恼与不快被涤荡一空,随风而逝,让心融入这蓝天、白云、河水之中。极目远眺,整个湿地尽收眼底,湿地是自然界独特的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的美誉。

       站在湿地上,看到前面一片片龟裂的土地(黄河退水后形成的),无人播种,无人施肥,更无人管理,但生长在这里的削草有一人多深,似韭菜墨绿茂盛,顽强而执着的遍布黄河湿地的每一处,一望无际,让你为这份生命的顽强和执着而感动。仿佛置身于大草原之中,几分苍茫,几分神秘,还有几分诗情画意,感觉是那样的惬意。

  远处白鹭展现优雅身姿伴着清脆叫声划过上空。看着这令人心醉的美景,感觉她就像羞涩的姑娘,娇艳的花朵,初诞的婴儿,让你喜欢,让你爱恋,让你欣赏。远处,一只不知名的水鸟,长长的腿,长长的颈,长长的喙,黄色的眼圈,红色的嘴巴,体态修长气质高贵,像一位公主婷婷玉立。大家的谈笑声不时惊起路边憩息的各种鸟类,有黑的、白的…飞向远方,消失在天边。这里水鸟云集、天鹅漫舞、鹤声阵阵,辽阔的黄河滩涂上,构成一幅万羽竞翔,鸟唱水吟的天然图画。此时,让你不由得会想起王勃的名句“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草丛中不时传来蝈蝈鸣叫声,秋虫呢喃声,此起彼伏,组成了一首田野交响曲,多么和谐,多么美妙。在这宁静的初秋,我们的到来不知是否会扰了你们的好梦?

       小心翼翼走出沼泽地(一不留神就陷入淤泥中,不能自拔),眼前就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我们听到了黄河的呼吸,感觉到了黄河的脉搏,视野也变得开阔起来。每年的7月至9月,黄河便又恢复了它浊浪翻卷、一泻千里的本来面目。看那黄河之水携泥沙,波涛翻滚,呼啸着,奔腾着。“金色长龙”黄河以其雄伟的风姿、磅礴的气势滚滚东流。不禁想起大诗人李白对黄河的赞叹:“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勾画出了大河奔流的壮观景象,“九曲黄河十八弯, 一碗河水半碗沙”是它真实写照。
   
       稍作休息,换好泳衣,李师傅和大家反复强调安全的重要性(有三分之一的队友是第一次游黄河),一些防范措施及注意事项,把22个人划分成四个小组,每组由游黄经验丰富的队友领队,负责安全,一切准备就绪,大伙依组开始下水。没游黄河之前,还以为黄河下面都是石块,游到浅区,脚一蹬踩着水底,谁知水下是和家中地板一样平滑,一点石块也没有,光滑如踩油面,水流太急,想站也站不住呀!(听别人常讲,黄河是水上流急,水下平稳,原来不是那回事啊!)哇!波浪翻滚,好猛的水呀!流速3米/秒,冲着都跑,瞧!一个个在水中跳舞(还是快三、快四呢!),这时听到后边在叫,“慢点…等等…快往一块集中”!噢!是会长战军,我往后一瞧,20多名队友在千余米的河床上分布到处都是,可我和另一个年青人冲在前面相距太远,停不下来嘛!难怪提前在岸上就交代停不下来就挂“倒档”(就是向回游),折腾了好一阵,才算找到组织。

        刚游出几公里,还没有完全掌握了技术要领,就进入弯道乱浪区,下水前的安排就不起作用了,那是不以人的意志来操作啊!真是控制不了局面。冲的大伙儿四零五散。不一会儿,三米多高的大浪卷着浪花毫无规律的扑脸拍来,在水势凶猛、浊浪腾空、涛声震天的急流中翻越,浪花飞溅,好像心脏病人做的心电图,也像股市大盘调整的日线图,忽高忽低,一会儿把我冲上顶峰,一会儿打入浪底,沉沉浮浮,呛得我水中迷失了方向,只有招架,没有“还手”之力了。 我想,这下完了,此情此景,是谁也帮不了谁,只有自己靠自己,我奋力向上游,和乱浪搏斗,冲出高峰。再找队友,乱浪高的遮住视线,谁也看不见,这时耳边响起会长的声音,会长战军在边游边大声招呼大家,稳着…稳着…不要害怕,此时心里得到安慰(还有组织在),几分钟的时间,乱浪过去了,惊心动魄啊!亏了时间短,再来一会儿,真要人命啊!难怪有文章说,毛泽东遍游中国大江大河,但惟独未游黄河,他也曾想游黄河,派人观水,因水势太急、太险而作罢。他一生战天斗地,曾发出人定胜天的号召。无论游大海,游长江,均是与之比试并“战而胜之”的过程,可以说这是在“战略上藐视敌人”性格上的体现,只是因为水势险、急而不得不放弃游黄河。并深深感叹道:“我们可以藐视一切,但是不能藐视黄河”。

       大伙儿继续向前游,慢慢有了经验,比开始老练多了。游黄河和在湖泊、长江、大海中游泳不同,它就像难以驯服的烈马横冲直闯、浊浪滔天,这就要懂水性,找它的规律,要学会“顺从”,学会随波逐流。哪里有回水区,哪里有漩涡,远远望见要尽快避开。真要撞上了,你还不能惊慌。是旋涡,就要像在诸葛亮的八卦阵中找路出来(不然会旋进去);遇上回水区,就要看准方向,及早以最快的速度游出来(弄不好,你会耗尽体力就是游不出来);遇到乱浪,三米多高,头尖顶,还带着浪花,没有规律,铺天盖地的高峰,这种浪最可怕,更不能乱了方寸,要双脚踩水顺势向上游,头往后看,避开乱浪的扑脸打来。还要有良好的心里素质,稳着神坚持一会儿,河水很快就风平浪静,恢复常态了;遇上有规律的、像小船似,圆弧顶,层层叠叠,一浪接一浪的三米多高的浪时,这就是大伙盼望要找刺激的那种浪了,在会长战军和北方雪山等人的指挥下,在千余米的河床上,个个都是游泳高手(来时也是严格审查过的),队友们一会儿游到南边;一会儿游到北边。大伙儿欢呼着,惊叫着,扯着嗓子唱着歌,在找高浪,在追浪,哪边起浪就冲向哪边。像坐轿,又像小孩子坐跳跳床,此起彼伏,似驾云,似腾雾,浪漫刺激,有惊无险。急水中游,或冲上三米的峰巅与绝壁擦肩而过,或滑入谷底,让河水溅满头顶,人人满脸都是泥浆,看!李师傅的满头银发已变为黄发,和时尚年轻人发型似的。真是“风头浪尖、漂漂欲仙”,尽享征服自然、返朴归真的无穷乐趣。你如果没有游过黄河,你是体会不到的那种快感。如果不是身临其境,又怎么可能完全的理解黄河的壮观和内涵呢?

       黄河尽管风浪凶险,亦不乏风平浪静之处 。游到开阔的地面,清点人数,还差李师傅,高山,矿营三人,会长招呼大家纷纷爬上岸等待。岸边的泥沙,根椐比重,粗沙、漂浮物都被水推到远远的岸边。近水的河滩上,是又软又滑的细沙,你踩上去,软软的像刚铺过的柏油路(下面像是水在支撑着)。当你原地动一动,再稍稍的晃一晃、闪一闪,那块地方就变得像席梦思床垫似的绵软起伏,面积也在迅速扩大。两个人一起踩,倾刻间就形成几米的大软滩,踩上去忽闪忽闪,忽高忽低,乐哉,悠哉,好不痛快!大家把泥呀,沙呀,抹在自已的身上、头上、脸上,一个个躺在泥窝里,成了没鼻没眼的泥猴儿,唱呀,跳呀!远远望去,好似一群老顽童,又像童话中的精灵,大伙儿对视一看,禁不住噗哧一笑。汗鸭子忙掏出相机,卡擦…卡擦…按下快门,给大家留下了美好的瞬间。大家在兴奋的欢笑声中,仿佛又回到了愉快的孩提时代,返老还童,这是一份多么美妙的享受啊!
  
       大约等了半个小时,放眼望去,李师傅像一片落叶,飞一般从上游被激流冲了下来,百十米后,高山(网名)、矿营也分别滑翔着相继到来。稍息,整顿了一下队伍,继续向下游前进,水势太急,我们以每秒钟3米的时速向下冲,比骑自行车都快,只感到人在水中游,山在身后跑,真是畅快如云飞,怡情天地间呀!

       畅游间,但见前面形似屏风,山重水复疑无去路。行至尽处,右侧豁然开朗,柳岸花明,原来黄河在这儿拐了个90度的大弯。继续前行,水势太猛,冲得两岸不时有土坡塌方。两岸山峰,陡如斧削,纵横交错,那是大地裸露的肌腱。我的心深深被撼动了,这才是沧桑的见证,这才是力量的象征,这才是民族的精神。山峰上翠柏点点,状如翡翠;河边岸柳依依,宛如出浴村姑。阳光洒落在河面上,远远眺望,波光粼粼,像无数钻石点缀其间,如天上星辰漂浮其中。几只水鸟点击水面,追逐嬉戏,尽展风姿,溅起浪花朵朵。蓝天白云之下,白鹭展翅高飞,呼啸而过。南岸偶见一艘渔船正逆流而上,四五个乡民撒网捕鱼,渔歌阵阵。身临其境,我们惊喜不已,尘世的喧嚣和纷扰已被大自然的奇妙无比涤荡殆尽。享受大自然、保护大自然,这不正是人类文明发展永恒的主题吗?置身峡谷,仰天长望,蓝天一线,山更雄,水更柔,景色更壮观了。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最快,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下午五点半了(中午近两点钟下水),三个半小时游完全程53公里,22名队友相继平安到达三门峡一号码头,百余里的水域大家安然无恙。我们到风景区天鹅湖下水游了一会儿,清洗掉全身的污泥,开始返程。夕阳西下,阳光洒在每张充满欢笑的脸上,是那样的开心和自豪。

作者: 百岁    时间: 2009-8-27 02:02
转武汉楚天火凤凰贴:

朋友,你洪漂过黄河吗?——2009黄河洪漂归来
2009年8月22~23日,到河南三门峡参加了2009年黄河洪漂活动,这也是我第一次亲近黄河,我们月湖桥冬泳队一行六人21日出发,22日晨抵达三门峡,上午休整,下午两点与全国各地的泳友会和,集体乘车前往七里铺短漂黄河。 这个季节正是黄河发洪流季节,这几天黄河上游下雨,据潼关水文站报道,黄河流量已经达到1400立方每秒,并且还在上涨中,远比去年力量大,水流也急,洪漂风险也更大!三门峡的百岁鱼大哥和河南冬泳联盟的冰岩大哥一再提醒我们参加这次洪漂活动的泳友,如果没有实力,建议放弃!
以前听王宏伟的《西部放歌》唱到“哗啦啦的黄河水,日夜向东流”,还真的不理解。
江汉平原长大的我见多了河流湖泊,坐在旅游车内隔着车窗远观黄河,感觉与平原上的河流没有多大的区别,并不觉得黄河有什么特别之处,至少远没有我熟悉的长江宽阔,更没有长江的水流量大,很是让我有些失望。
下车后离黄河七里铺还有一段距离时,我隐隐听到了河水哗啦啦的响声,我当时站在高高的河堤上,仍然没有弄明白那哗啦啦的声音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来到河边,才发现那是汹涌的波涛相合击打发出的巨大声响,这也才有了“哗啦啦的黄河水,日夜向东流”!
站在河堤上,亲眼目睹河中两支羊皮筏子在七里铺转角处的大回流中转来转出,筏子上的船工用一只小桨与洪水搏击许久,才重新回到主流,闯过浪高近3米的乱浪,向下游漂去,这才是我们要面对真正的波涛汹涌的黄河!
待我们跃入水中,我算是真正明白了为什么“跳到黄河洗不清”,泳友门一个个全都变成了“泥狗子”!黄河正在发洪流,汹涌的河水冲刷着两岸,四五米大的堤岸成片成片地轰然扑向河中,激起巨大的波涛,发出阵阵轰鸣声。两岸崩岸的轰鸣声停不住,我们随波逐流奔腾而去!
22日的试漂只有五公里,还比较顺利,只是有部分泳友没有穿出回流中,只好放弃。
23日上午08:00,旅游大巴车载着我们从三门峡市虢风宾馆出发,一路上河南冬泳联盟的冰岩大哥和三门峡冬泳的老杨大哥在车上再次重复注意事项。
车行一个小时抵达灵宝的后帝(地名),穿行在黄河河滩上,只见两旁枣树一眼望不尽边。下车后,还需步行两公里才来到黄河的后帝的渡口边,所谓渡口,也就一面旗帜在飘,一条机动小船停在岸边,对面也有一面旗帜插在河滩地上。紧靠河道的河滩地上种满了黄豆。渡口的码头在河水的冲击下,每隔几分钟就有发生一次崩岸。
再次检查了洪漂的装备,我们一帮冬泳爱好者五十余人再次跃入黄河,亲吻黄河!目标:三门峡一号码头!全程约40公里!
一路上黄河两岸岸蹦不断,不时发出巨大的轰鸣声。黄河水急浪高漩涡多,身体恰如一叶扁舟,一会儿被洪水冲到左岸的山西,一会儿又被大浪卷到右岸的河南。两岸都属于比较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风光优美!黄河就在群山间转来转去,每转一次,就多了一道弯!黄河恐怕真的不止九百九十九道弯,我们这次洪漂至少也转了十道弯!每个转弯处,洪水冲击着直角转弯处,发出巨大的轰鸣声,形成三米多高不规则的乱浪,浪涛与浪涛相互击打,发出巨大的声响。此时你会真正理解“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听黄河咆哮,是个中国男人,都会热血沸腾!都会感到有一种力量!
我们刚开始我们还比较谨慎,毕竟是第一次在黄河洪水期间长漂,待转过几道弯,也逐步适应了黄河的脾气,我们一帮泳友,迎着波涛,钻进乱浪,随着乱浪上下沉浮,真是惊险刺激无比,泳友门时而惊恐时而喜悦地疯狂叫唤!
经过三个小时的搏击,有惊无险,顺利平安胜利抵达目的地:三门峡一号码头。
我曾经在海南的大东海冲浪,我知道大东海的海浪比黄河的浪更高,但海浪是非常有规律的,并不可怕!
我畅游横渡长江次数已经不可考,与黄河相比,长江的浪要温柔许多!
唯独黄河的浪,是最具挑战性的!
壮哉,黄河!
目睹了汹涌奔腾的黄河,耳边仿佛又响起“哗啦啦的黄河水”,眼前也再次浮现崩岸时随着那一声轰响激起的数米巨浪,还有自己穿越黄河乱浪后的极度惊喜与一丝恐惧,黄河洪漂归来的我真切地感受到,唯有黄河才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象征!
黄河是我热爱的!
《黄河》也是我热爱的!
这篇文稿是我黄河洪漂归来后,在《黄河》中完成的!
朋友!
你到过黄河吗?
你渡过黄河吗?
你还记得河上的船夫
拼着性命
和惊涛骇浪搏战的情景吗?
当朗诵声传来,我眼中已噙满泪水!
我还想问一问:
朋友,你洪漂过黄河吗?




图片参加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f20e070100f8qc.html
http://photo.blog.sina.com.cn/category/u/1391595015/s/174812
作者: 百岁    时间: 2009-8-27 02:03
转武汉过江龙帖子
   刺激的黄河洪漂 过江龙0313

http://bbs.china-ws.org/viewthread.php?tid=181575&extra=page%3D1

刺激的黄河洪漂2009年8月22日至23日,武汉市月湖桥冬泳队6人组团,参加了由河南冬泳联盟举办的三门峡黄河洪漂活动。22日试漂让我们初识黄河,23日的长漂才真正彰显了勇敢与挑战的精神。通过黄河洪漂体验了黄河文化精髓。
       随着一声令下,2009年洪漂正式开始,参加漂游的多支队伍陆续下水。没多久就进入浪区,大浪将我们托起又被掀下来。我们在巨浪里起伏没有恐慌,只有兴奋和惊呼,这应该是我们在自然水域练就的胆量。可有一种情形是在长江和汉江体会不到的,那就是乱浪。乱浪形成时,你只能看见汹涌的浪头朝你袭来,刚进入浪区,还真有点恐惧,因为浪好像是从前后左右一齐打来,身不由己。但适应一段乱浪后,乱浪非但不可怕,而是一段令人心旷神怡.身体自由飘荡的特刺激区域。啊!黄河......真是太神奇了!
       黄河九百九十九道弯,真是每道弯都能创造出一段令人神往的神奇。我们这群通过长江.汉江历练的汉子,很快就掌握了黄河险滩的规律,专挑浪大水急的地方体验黄河的威力。在漂流的过程中,随时都能看到正在坍塌的河床,巨大的黄土连同青苗一起垮塌在河水里,它让我们知道黄河一碗水半碗沙的来历。黄河满载着我们的欢乐和激情,经过近3小时,历经35公里的漂游胜利抵达起水点,大家为胜利而欢呼!然而个个却变成了泥人,仿佛又回到童年。
        河南的冬泳朋友们,感谢你们提供的帮助,让我们为有这刺激的经历而自豪!
作者: 百岁    时间: 2009-8-27 02:06
海底森林发表于 2009-8-25 01:42  只看该作者


热烈祝贺09黄河三门峡洪漂活动圆满结束热烈祝贺2009河南冬泳联盟三门峡黄河大洪水长漂全国邀请联谊活动胜利结束!
参加此次活动的单位有:三门峡冬泳队、新乡冬泳队、新乡北站冬泳队,郑州冬泳队,河南康愉游泳俱乐部,河南自行车联盟,郑州武汉月湖桥冬泳队,安阳冬泳队,南阳冬泳队,许昌冬泳队,鹿邑老子故里冬泳协会队,重庆野人冬泳队。共8个城市,3个省,12个单位。  除三门峡陪漂外共36人参加,参加洪漂的共44人。三门峡有8人参加。

     此次活动由于经过多方论证,事前加强了提高安全措施的装备,在长漂之前又进行了培训试漂,才使这次活动能无一伤亡而圆满成功完成三十公里的游程!

       在此感谢河南冬泳联盟冰岩老师、感谢百岁斑竹杨队、DU钓寒江雪等三门峡的泳友,感谢瘾儿等野人泳友,感谢为三门峡洪漂提供服务的所有人员,感谢参加此次活动的所有朋友,感谢你们的参与!

作者: 百岁    时间: 2009-8-27 02:12
http://www.56.com/n_v42_/c45_/15_/7_/sanmenxiadongyongdui_/12511293694_/73730_/0_/45952756.swf
作者: 百岁    时间: 2009-8-27 02:16
http://www.56.com/n_v140_/c41_/20_/20_/sanmenxiadongyongdui_/12511301524_/59000_/0_/45953015.swf
作者: 百岁    时间: 2009-8-27 02:17
http://www.56.com/n_v139_/c41_/9_/15_/sanmenxiadongyongdui_/125113047977_/8330_/0_/45953127.swf
作者: 百岁    时间: 2009-8-27 02:18
http://www.56.com/n_v164_/c46_/5_/4_/sanmenxiadongyongdui_/125113103855_/56730_/0_/45953403.swf
作者: 百岁    时间: 2009-8-27 02:19
http://www.56.com/n_v165_/c46_/4_/17_/sanmenxiadongyongdui_/125113181240_/86530_/0_/45953565.swf
作者: 百岁    时间: 2009-8-27 02:20
http://www.56.com/n_v166_/c44_/1_/1_/sanmenxiadongyongdui_/125113229061_/42600_/0_/45953656.swf
作者: 百岁    时间: 2009-8-27 02:21
http://www.56.com/n_v140_/c41_/23_/18_/sanmenxiadongyongdui_/125113287026_/54870_/0_/45953781.swf
作者: 百岁    时间: 2009-8-27 02:22
http://www.56.com/n_v157_/c43_/21_/19_/sanmenxiadongyongdui_/125113334570_/27870_/0_/45953905.swf
作者: 百岁    时间: 2009-8-27 02:27
老龙王发表于 2009-8-24 21:29  只看该作者



漂游黄河的勇士们上岸后摆出的各种庆祝胜利的造型
http://bbs.china-ws.org/viewthread.php?tid=181631&extra=page%3D1
作者: 百岁    时间: 2009-8-27 02:29
伴你发表于 2009-8-24 12:39  只看该作者



2009三门峡洪漂勇士照片收藏2
http://bbs.china-ws.org/viewthread.php?tid=181539&extra=page%3D1
作者: 醉老虎    时间: 2009-8-27 06:53
热烈祝贺三门峡洪漂圆满成功!
作者: 醉老虎    时间: 2009-8-27 06:54

作者: 黑骏马    时间: 2009-8-27 09:40
感谢百岁老兄!
作者: 苍龙坝    时间: 2009-8-27 10:59
热烈祝贺三门峡洪漂圆满成功!你们太伟大了!佩服!佩服!!!!!!
作者: 楚天火凤凰    时间: 2009-8-27 12:22
热烈祝贺三门峡洪漂圆满成功!
作者: 百岁    时间: 2009-8-27 19:44
重庆野人俱乐部漂流三门峡黄河的文章黄河漫步


        仲夏伊始,收到网上消息,河南冬泳联盟欲组织一次三门峡黄河洪漂,组织者会员之一冰岩老师特别在野人网站发帖,邀请野人网站的朋友前去参加漂流活动。经过野人俱乐部讨论,一致决定大家可以自发前去体验一下黄河中游,找找感觉。最后愿意去而时间又允许去的一共五人,其中有两位老将。赵姐这次非常想去,但临行前有事,就连打飞的都不可能赶上漂流活动,实在是遗憾。我和高婆婆只能带着赵姐的嘱咐,一定要把两位老将照顾好,要紧密团结在老将的周围,踏上了北上的火车。

        应该说,南方水系和北方泥沙含量高的河流是有非常大的区别的,但这个区别大到什么程度,不具体下水体验,是没有发言资格的,而黄河上游兰州段,今年初夏时已经有所了解,觉得还行,但是黄河通过了黄土高原,真正变成黄河之后,变成了培育和承载中华文化的母亲河之后,到底是一个什么状况,我却一无所知,也很想知道。所以这次漂流活动,虽然远隔千里,往返30多个小时,在河里的时间也不过3个小时左右,当赵姐说起参加一事时我毫不犹豫就应承了。

        火车票不好买,费了不少力,也只能买到西安的卧铺,没办法,只能到西安转车了。
        车上,我们五人充满了兴致,天南海北地吹着牛,一直到深夜,卧谈会都还没结束。
        到了西安,高婆婆终于表现出一个优秀导游的特质,很快,便决定转K85到三门峡,不出站直接上了列车,竟然还找到座位!
中午11点过,到了三门峡西站。
        风极大,气温较低,在进城的1路车上,我的帽子被吹掉了3次!

        三门峡市终于到了,下车地点离报道的宾馆不到10分钟路程,我们找了一个当地馆子,准备先体验一下地方的风味小吃。五人坐下来后,直接点了羊肉泡馍,这里面点的规格都只分大小份,卖羊肉泡馍的师傅大概也是一个实诚人,我们这几个人也算大胃口了,泡馍在大碗里却越吃越多,给了我们这些被重庆城面点摊老板奉承惯坏了的胃口一种绝望的感觉,面前这一堆何时才会消退下去?看来不仅仅是漂流不经历就不能成长,胃口也是,被奉承惯了,就会是井底之蛙。

        吃饱喝足,身上暖了,这才背着包包,一路走一路问,向报道点,虢风会馆走去,路上我惊讶于当地老百姓的淳朴了!一路上,总是洋溢着和善的目光,温暖的问候,特别是问路的时候,当地人的热情,执着!

        虢风会馆很快就到了,在宾馆的大厅,碰见了久闻大名的冰岩,百岁,杨队长,小周等等,也知道了这次活动参加的人员结构和人数,考虑到这次漂流是陌生水域,并且具有一定危险性,还需要照顾好同行的老将,以及一些法律上的问题,我和高婆婆就决定不在大会报道,只是作为此次活动的观察员参加活动。同样,高婆婆很快又搞定了住宿和吃饭问题。
        下午2点,按照活动计划,我们由小周陪同,穿过三门峡黄河湿地公园,到达七里铺下水点,参加了回水和激流学习培训,并下水游了一圈,和黄河亲密接触了一回。
         黄河的水,泥沙含量确实大,刚游完回水,我就决定需要收流了,老将游老和宴队在我后面,游老搭上回水的进岸水,直接上了岸,我没注意到,被水往中间冲去,拼了几把,我在游老下边十多米处上了岸,宴队紧跟也上了岸。张颖和冰岩一路向下,到太阳渡收流去了。
         上了岸,我才知道黄河水的厉害,在水中真的感受不到。
         首先水含泥沙重到了能变成腻子的程度,第二泳镜遭不住,视线全被挡,需要不停擦拭,幸好我买的泳镜是外国产品,还比较不容易附着泥浆。
         起水点离集合点还有3公里多,身上全是泥浆,穿过草丛像公路走去,短短的200米,留下了一道黄色的小路,黄河的泥浆挨谁沾谁。公路上,小周的车在等着我们几个,把装备中干净的塑料口袋扯出来,垫好,这才坐上去,一直开车到湿地公园的双龙湖,没有自来水,我们直接跳到湖中清洗身上和漂流袋的泥浆。湖水并不干净,但总算是清水。
        清洗完了,小周有事先走了,我们四个人慢慢向公园大门走去,准备会齐了张颖再搭出租车回宾馆,在路上,看到张颖和冰岩一行五六个人,满身泥浆地走向双龙湖,招呼了几声,说了我们在前边路口等,又继续前行。
         黄河湿地公园的路上走起十分惬意,和风吹拂,绿荫成林,三朋四友,声影婆娑,的确是个休息聚会的好场所。
          在一个路口,我们停了下来,也坐在长椅上,讨论晚上的游玩计划,等的差不多,打通了张颖电话,电话那边,他决定作为野人的代表还是去履行报到手续,并交纳相关费用。听到这个消息,我们4个人只好起身出发,继续游玩。
          晚上,我们游的很尽兴,先到虢国路吃拉面,再到黄河路吃小吃,并购买明天的食品。
           三门峡的生活物价的确很便宜,老百姓的民风也很朴实,街上,在重庆一贯能见到的什么城管,警察,还有什么小偷,强盗,地痞,仿佛都一起蒸发了,让人有了一种来到大同社会的幻觉,甚至有了长住的想法。
          晚上8点回到宾馆,漂流活动的参加人员还在餐厅里热烈地讨论着,在旁边站着,听了听路线的介绍,拿了一张图,回住处我们四个人认真研究了一下,讨论出了一个漂流方案,并作出决定,4人结成一个方阵,以老游为中心,慢慢地飘下去,安全第一。

第二天的黎明终于到了,阳光洒在了窗棂上。
     按照昨天的计划,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喝着小米粥,仿佛闻到了黄河滩上的青草味。
     出乎意料的是,当百岁知道了我们准备坐出租车跟随到下水点时,马上拦住了我们,并决定开车送我们到下水点,本来组织这样一个活动已经够忙的了,我们还是没能给东道主减少麻烦,实在是觉得过意不去。

     灵宝后地村是下水点,先310国道向西安方向开30多公里,到了大王镇路口右转,向老城渡口方向,车就在一片黄河老台地的枣园中潜行,两旁枣子已经成熟,一股股清香味在空气中弥漫着。窗外,阳光很好,在枣园中忙碌的老乡全发散着一片古铜色的光芒。
     也许,等我们漂流结束上岸时,也会变得能发出古铜色的光芒

车到了渡口的停车坪,这里到河边只有几分钟的步行路程了。
    很快,停车坪上满是这次漂流的泳友们了。
     心中隐隐有一丝担忧,看着并无多少激流漂流经验却满身散发着狂热激情的泳友们,正在各自爱惜地打理着少得可怜的根本不能称为漂流装备时,我的心仿佛是被金沙江的漩涡揪扯着,隐隐作痛,不由自主,轻轻捶着胸口。
      合影,摆姿势,讲话,出发。人流迅速地消失在滚滚的黄色波浪里。张颖先我们四个下水,追寻着大队伍的身影飘然而去。

      最后剩我们四个人了,这时一个老乡很好奇地来观看我们的漂流袋,并说着,他们小时候,河里的浪子还要高大一些什么的。记者还没走,听说我们是野人俱乐部的,硬拉着要来照相,几下下来,到水中时已是10点10分了。
       黄河水也许如同沙漠的沙丘运动一般,堆积,冲刷,冲刷又堆积,在平直的河面上,很可能每隔3、4百米就会有一群巨浪,这和南方泥沙含量少的河流有明显区别,在黄河,你可以免费冲浪,并且这个浪,你会觉得冲的值,因为它还可以满足你的虚荣心,让你留下一张摆好姿势的伟岸的照片,而在长江,等南方水域,冲浪是白冲,基本上没有到此一游的可能。
      我虽没到过沙漠,但也生出幻觉,彷佛我是在沙漠中的游乐车上,摇摆着。
   渐渐的我痛苦起来,黄河的水基本上是泥浆,黄河这条哺育了中华民族的巨龙,与其说是在奔涌向东,不如说是在沙漠上苦苦挣扎,黄河水,就是他身上被沙子榨出的汁液。在黄河上漂流,我的感官的确变得很愚钝,完全没有那些狂热的漂友们的激动,高昂,并不是我的眼镜被黄河水迷糊了,黄河漫步,我更多的是听到了黄河这条苍龙苦苦的呻吟,我的心因为装满了这痛苦,而变得麻木,体会不到他们说的快感了!

      很快就是第一个转弯,不知道是否和黄河合为一体还是咋回事,包括穿了重铠甲的老游都能轻轻一拨就可以避开黄河拍在转弯岩壁上激起的巨浪,佯或是我临行前的祷告让菩萨听到了,对我们野人网开一面,对我们这样好?
     第二个转弯,高婆婆更是过分,严重犯规,竟然跑过去的,没有游过去。
     但是第二个转弯过了,河道和地图以及卫星图都指示应该是一个平直的河道,但实际上都有了极大地改变,竟然有了3-4处明显的弯道,并且在弯道上,也还有声震如雷的巨浪。但这一切毕竟都是是慢动作了,漂流过半时,老将军们竟然要我们学习科学发展观,真是很有革命的浪漫主义气息。而政治学习的枯燥,时间就跑的飞快,很快时钟指向11点半,我们也飘过了电站那个转弯,也就是昨日下水的七里铺转弯。
     一路上跑马观花,本来还想看看传说中的漩涡,但也许给忽略掉了吧,还没找到,竟然就该收流了,找不到就算了,跟到老同志直接收吧!还好,七里铺这个回水还在,只要搭到昨天老游的那个进岸水,马上就可上岸。
      但不知咋的,老同志竟然不停,还向下边游去,一问,要到太阳渡去收,于是向下游去,正在浪头上,忽见右岸插了2杆红旗,旁边几个穿泳衣的人,还有一个人不停地向我们招手,是乎要我们靠岸。才思考了几秒钟,老同志就已被河水带到下边30多米的地方了,必须和老同志一路,懒得管那个红旗了。
      老同志是乎也准备收了,就在红旗下游2公里处,穿过了几个巨浪,河水露出一段向右的水流,搭住这个水流,我和老游高婆婆,宴队长爬上了堤坎。
      往返逾千公里,费时费力的黄河漂流终于圆满上岸,这个时候12点半。
   每人耗费了3瓶以上的矿泉水粗粗洗了一下,穿好了衣服,在岸边向日葵地里摆姿势,到此一游,高婆婆和向日葵一起笑得那样灿烂,就连老游也装扮成宁采臣状大秀了一场少年狂。
     阳光很好,走在林荫道上,并没有觉得热,感觉很舒适,走到苍龙坝准备找出租,但等了半天都没有,真是奇了,1点一刻,路上来了一个骑车的老乡,向他问路,打听出租车的事情,他知道我们今天漂流的事后,非常热心,但也没有办法,怀着愧疚,竟然在原地陪我们站了十多分钟。最后还是高婆婆搭了一个摩托,到外边去喊了出租车。
     和张颖通电话,知道他们也是同时上的岸,一切平安,一颗心终于放松下来,并约好晚上9点前到三门峡西客站会合。
     我们四人在一个宾馆彻底洗了一通,收拾包包,决定去附近的古玩市场吃川菜,可是只找到一个湘菜馆。
     五点,用膳毕,老游提议到三门峡大坝一游,包了一个出租,让他顺便也送我们到车站。
     大坝也算雄伟,大坝下一片礁石林立,乱浪涌动,指着1公里远处的乱浪区,老游说,这个地方才有搞头。
     我仔细看了一下,黄河涌浪特有的慢动作在这一片浪区终于换成了急速狂飙,在数不清的浪尖,弥漫着从浪尖飞出的细沙,我高叫道,铁砂掌!不能去的。
     参观完,车很快就送我们到车站,还能买到半程的卧铺,这时,张颖做公共汽车也拢了,我们买完票,就到旁边的广场烧烤摊上进行上车前的腐败,剩下的是挤火车了。

作者: 百岁    时间: 2009-9-3 08:28
黄河里的冬泳人
http://video.cctv.com//opus/subplay.do?opusid=259949


[ 本帖最后由 百岁 于 2009-9-3 08:35 编辑 ]
作者: 北极熊56    时间: 2009-9-3 23:41

作者: 百岁    时间: 2009-9-15 22:11
标题: 转心语清荷
千里“洪漂”谋一笑

—记2009三门峡洪漂   


   2009年8月22日,我和郑州康愉游泳俱乐部一行10人赴三门峡参加2009黄河洪漂,这也是我第一次亲近黄河。早上6点半出发,中午抵达三门峡虢风宾馆,百岁和冰岩在迎接我们。
   吃过午饭没顾上午睡,两点十分左右,登车出发与全国各地的泳友,集体乘车前往七里铺试漂,趁着空闲,赶紧又检查了一遍“开漂”需用的装备;救生囊漏不漏气、食物、水少拿为宜、沐浴、急救包装没装等等。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一次的“黄河洪漂”我的心情格外激动,也许是人多?还是因为黄河是一条名河?哎呀,反正说不清。试漂只有五公里,还比较顺利。
    23日上午8:00,旅游大巴车载着我们从三门峡市虢风宾馆出发,路上河南冬泳联盟的冰岩和三门峡冬泳的杨队在车上再次重复注意事项。车厢里很闹。东南西北、五湖四海来的漂友既豪爽、又幽默,大家讲笑话、唱红歌,真是一路清风一路歌,一腔豪迈一车笑,浪漫极了。因为人不太熟,便闭上眼养神。说实话,为了这次“漂”,我做足了功课。从行囊必备物件的购置、黄河漂游基本知识的咨询,到漂友之间谁强谁弱的了解,我都事无巨细,详记于心。
   漂黄河,就我的胆量和能力,应该都没问题。这一点我很自信。可不知为什么,自己总觉得心里有一种潜意识的东西在滋扰我。绝不是惶恐,更不是怯场,,“漂”我虽是第一次,但大江大河见多了,最起码河南河北几个大点的水库,我都领教过。不过如此嘛。可到底为什么心情一直平静不下来?真叫我百思不得其解。也许是人在面临巨大刺激前的一种自然本能使然吧?
   昨天我睡觉的时候脑海里就划过丝丝类似的感觉。搅得我一夜翻来覆去没睡好。想想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的浪漫诗句,又咏诵着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那波澜壮阔的名段,还记起李准写的小说、电影等等关于黄河的一切,真叫我夜不能寐,浮想联翩。
   我长这么大,迄今为止真正与黄河的缘分,仅就是坐在火车上经过黄河大桥时倏忽一瞥而已。虽然有浩浩渺渺、西去东来的印象,但更多的记忆是浅水回湾、滩岛沙汀。绝对不是文学家笔下的黄河如“脱缰的野马”“桀骜不驯”“人间悬河”等等夸张的状况。到底黄河的真面目如何?我这一夜也没给自己勒出个准谱。
   这样乱七八糟地想着,车子已到达灵宝后帝。这就是我们漂流下水的地方。啊!一带黄河,茫茫苍苍,波涛奔泻,浊浪滔滔。两岸,沃田千顷,绿树连荫。远山,鹰燕翔舞,鸬鸶高遨。眼前,花草连天,蜂蝶翩翩,枣树一眼望不尽边。真得是一幅上好风景画。让人看着心就醉了。啊!大自然的神奇,母亲河的温馨,中华子孙真得要感谢上天如此的恩赐。我真的激动了!
   下水的哨子刚吹响,我就急不可耐地跳进滚滚的黄河之中。几十里黄漂就这样开始了。
   现在如果有人要问:跳进河水里的第一感觉是什么?我真的回答不好。因为那一刹那间,大家都很张扬,激情奔放到极致,热血沸腾到顶点。大脑里只有一个意识:扑进母亲的怀抱中!享受漂流的惊险、刺激。什么“天下安、黄河清”什么“花园口、蒋介石”什么“人生三味、黄河九曲”等等,都见鬼去了!神经正常的人,根本就不会产生一点这样的概念。我是第一次在黄河上“漂”,我不知道该怎样形容自己的行为,是胆大?还是鲁莽,总之,我绝对没有一点犹豫地便冲向主流区。那里水急流湍,峰险浪高;耳边似乎听到有人呼喊“小心、小心”,加力凫水的我,那还顾得这些。黄河的泥沙很大,沁到鼻尖、嘴唇边上的气味仿佛甜甜的,一股西北高原黄土坡泥土香味。河水不算深,但人在水中肯定站不稳,因为水浪太大、太急。人在其中只能顺流而下,听之任之。手和脚把握好方向就是了。听漂友说过,漂时最好不要靠近堤岸,怕突然间发生崩岸,劈裂下来的泥土能给人造成危险。为了充分体验“黄漂”的幸福,几次,我在水中试着闭上眼睛,两手平伸,脚蹦直,就这样让身体全凭水流的推力前进。哎呀,真个舒服极了。我比喻这种感觉像座飞机?不!像荡秋千?也不!像玩翘翘板?也不!到底有一种什么我非常熟习可又记不起来的感觉?一时也没想起来。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种感觉就是潜意识的“漫漂感”。在儿时,我们结伴在高坡上玩滑雪,蹲在滑板上向坡下冲的感觉就是这样。速度快,速度稳,好玩,心跳肯定要过速,但绝对能满足愉悦享受。在黄河中央滔滔水浪里放漂,的确非常惬意,那个爽,那个忘我,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一路漂流一路想心思,完全忘记了与其它漂友的距离感。猛回头,我才发现自己已于漂友之间拉了一段很长的距离。我冲在了最前面。人就奇了怪了,热血撞头的时候,浑身感觉很好,好像身边飞着的都是小天使,身心充满快乐、喜悦。可一旦冷静下来,马上就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情绪席卷你的本能。在我知道自己处在队伍最前面的一瞬间,我脑海里突然闪现出一个念头,漂流前方一定有大的回水窝,别人碰不上,一定是我撞上,因为我在最前面!真后悔,不该盲目冲在头前,冒失!我自艾自怨,加了十二分小心。其实在水中,我始终还是很清醒的。初漂的人,尤其要注意时时避开一处又一处的回水窝,特别是在拐弯处,更要注意不能被水逼到岸边。否则,可能会发生意想不到的麻烦。脑筋里翻腾着这些东西,手和脚的配合发生了不协调,身体失控地偏离主流区。慌乱中,一个浪头打来,连呛了我几口黄沙浊水,那滋味……仓促间,我用眼的余光瞥了一下左侧,一个极大的回水圈急速旋转着,很诱惑地把我向它那边拽……我扑棱打了个寒战,紧急把浑身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拼命加速凫划节奏,挣脱回水强大的吸引力,重新回到主流区域,凭着主流航道强大的冲推惯性,我终于摆脱回水窝的纠缠,箭一样继续向前飞漂。
   过去很长一段距离,我还心有余悸,刚才那有惊无险的一幕,固然让我惊魂未定,更是让我百倍提高警惕:河里淹死的,都是会水的!
   为了平衡我刚才潜意识中产生的多余情绪,我开始努力把漂的速度控制在正常状态。一会儿,所有漂友都上来了,大家齐头并进,劈波斩浪,向漂流的终点冲击。
   下午1点半,全部漂友都安全抵达三门峡一号码头,三门峡黄漂活动圆满结束。大家站在黄河岸边,余兴未犹,或吟黄河自创诗,或诵即兴黄河曲,冲天之豪情,肺腑之感慨,人人泥沙裹体、花脸蓬发之滑稽,真让斯地多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http_imgloadCAFXGW5Y.jpg (75.03 KB)
2009-9-15 18:47



  “黄漂最是在三峡,船逊我疾迭挂帆。随波逐流漂一笑,随心文笔记斯天。”映着漫天斑斓的午霞,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一号码头。临上车前,我特意灌了一瓶黄河水,包了一把黄河沙,我要带回家,留做纪念。在我寂寞的时候,看看它,我就能重温到漂在黄河中的澎湃激情,我就能想到那众多善良、朴实、勇敢、浪漫的漂友。我就会坚强,我就永远不会孤独!
http_imgloadCA9IBW2A.jpg (77.78 KB)
2009-9-15 18:47


   在此感谢百岁,冰岩,扬队,DU寒江雪,小飞狭,蚂蚁,老网,北极熊的周密安排!感谢瘾儿等高手们的保驾护航!感谢老龙王为我们留下的每一个精彩瞬间!感谢凉爽大姐让我结识了那么多好朋友!感谢所有参与这次黄漂的朋友们!

期待再次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