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义马22名勇士挑战黄河 漂游黄河53公里 [打印本页]

作者: 碧海    时间: 2009-8-25 19:54
标题: 义马22名勇士挑战黄河 漂游黄河53公里
        朋友,如果你没见过黄河,那是你人生的一大遗憾;如果你没游过波涛如怒的黄河,你就无法想象黄河的波澜壮阔,就无法感受黄河的庞大气势。8月23日(周日),早晨七点钟,我们义马泳协一行22人(包括渑池2人)背上装备,沐浴着清晨和煦的阳光,驱车向灵宝市函谷关奔去。此行的目的是抓住一年汛期难得的洪峰(在之前水小,九月过后水温就降了),从函谷关的孟村下水漂游黄河,至三门峡一号码头(风景区大门),全程53公里,去挑战黄河、感受那“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的意境。
$ B" F6 w. X7 C$ }; S
7 k* O2 ^4 N/ |! R# ?& c: H       孔子曰:“近山者仁,近水者智”。挑战黄河是我们义马泳协今年的计划之一,无以言表的激动和兴奋,洋溢在大家的脸上 ,一路欢笑,一路高歌。孟村很快就到了,刚出村子,大家一下子来了精神,一路疲惫顿时消失。迎入眼帘的是满山遍野挂满树枝的苹果和大枣,置身其中,感受那果香四溢,满目碧翠的优美风景(其真正的内涵在于它成熟的魅力)。远远望去,绿叶缀满了一串串绿里泛红即将成熟的大枣,恰似小鸡蛋一般,圆圆的,亮亮的,又像一串串冰糖葫芦,倒挂在树上,真美啊!当你看到这些枣儿,再没有食欲的人也会垂涎欲滴,坐在车窗口的人禁不住诱惑,把手伸出窗外摘几颗放在嘴里,先尝为快,啊!真是又甜又脆,满口生津。
$ g/ m( t! S0 J. u( ~9 j; a3 C% d0 }2 \1 o, B
       下车沿河道前行,清凉的河风扑面而来,带来了母亲河的气息,亲吻着你的面颊,感觉是那样心旷神怡,洁净明亮的天空,是那样的通透,仿佛天天擦拭过一般,令人心里也一下子变得洁净起来,深深地吸一口,又是那样沁人心脾,心中的烦恼与不快被涤荡一空,随风而逝,让心融入这蓝天、白云、河水之中。极目远眺,整个湿地尽收眼底,湿地是自然界独特的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的美誉。3 W% ^' B, e) L8 S) N
! q$ m  ~* j' L& K( e3 o
       站在湿地上,看到前面一片片龟裂的土地(黄河退水后形成的),无人播种,无人施肥,更无人管理,但生长在这里的削草有一人多深,似韭菜墨绿茂盛,顽强而执着的遍布黄河湿地的每一处,一望无际,让你为这份生命的顽强和执着而感动。仿佛置身于大草原之中,几分苍茫,几分神秘,还有几分诗情画意,感觉是那样的惬意。6 U% I* i' Y) {1 P! H

7 O, m2 a2 C0 H) v  远处白鹭展现优雅身姿伴着清脆叫声划过上空。看着这令人心醉的美景,感觉她就像羞涩的姑娘,娇艳的花朵,初诞的婴儿,让你喜欢,让你爱恋,让你欣赏。远处,一只不知名的水鸟,长长的腿,长长的颈,长长的喙,黄色的眼圈,红色的嘴巴,体态修长气质高贵,像一位公主婷婷玉立。大家的谈笑声不时惊起路边憩息的各种鸟类,有黑的、白的…飞向远方,消失在天边。这里水鸟云集、天鹅漫舞、鹤声阵阵,辽阔的黄河滩涂上,构成一幅万羽竞翔,鸟唱水吟的天然图画。此时,让你不由得会想起王勃的名句“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草丛中不时传来蝈蝈鸣叫声,秋虫呢喃声,此起彼伏,组成了一首田野交响曲,多么和谐,多么美妙。在这宁静的初秋,我们的到来不知是否会扰了你们的好梦?
) {% q+ `# R  k. N! K% [
  u8 H2 H9 ~- z8 c       小心翼翼走出沼泽地(一不留神就陷入淤泥中,不能自拔),眼前就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我们听到了黄河的呼吸,感觉到了黄河的脉搏,视野也变得开阔起来。每年的7月至9月,黄河便又恢复了它浊浪翻卷、一泻千里的本来面目。看那黄河之水携泥沙,波涛翻滚,呼啸着,奔腾着。“金色长龙”黄河以其雄伟的风姿、磅礴的气势滚滚东流。不禁想起大诗人李白对黄河的赞叹:“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勾画出了大河奔流的壮观景象,“九曲黄河十八弯, 一碗河水半碗沙”是它真实写照。, Z( Y- P) g9 u. l4 Z7 `) |. \4 }
   + M: L% B3 n  C) C) _, Z7 e
       稍作休息,换好泳衣,李师傅和大家反复强调安全的重要性(有三分之一的队友是第一次游黄河),一些防范措施及注意事项,把22
个人划分成四个小组,每组由游黄经验丰富的队友领队,负责安全,一切准备就绪,大伙依组开始下水。没游黄河之前,还以为黄河下面都是石块,游到浅区,脚一蹬踩着水底,谁知水下是和家中地板一样平滑,一点石块也没有,光滑如踩油面,水流太急,想站也站不住呀!(听别人常讲,黄河是水上流急,水下平稳,原来不是那回事啊!)哇!波浪翻滚,好猛的水呀!流速3米/秒,冲着都跑,瞧!一个个在水中跳舞(还是快三、快四呢!),这时听到后边在叫,“慢点…等等…快往一块集中”!噢!是会长战军,我往后一瞧,20多名队友在千余米的河床上分布到处都是,可我和另一个年青人冲在前面相距太远,停不下来嘛!难怪提前在岸上就交代停不下来就挂“倒档”(就是向回游),折腾了好一阵,才算找到组织。: s6 t+ w! O* s6 M* |0 c! r- V! i" O
- y! |6 F4 B7 l) @( p3 G' m
        刚游出几公里,还没有完全掌握了技术要领,就进入弯道乱浪区,下水前的安排就不起作用了,那是不以人的意志来操作啊!真是控制不了局面。冲的大伙儿四零五散。不一会儿,三米多高的大浪卷着浪花毫无规律的扑脸拍来,在水势凶猛、浊浪腾空、涛声震天的急流中翻越,浪花飞溅,好像心脏病人做的心电图,也像股市大盘调整的日线图,忽高忽低,一会儿把我冲上顶峰,一会儿打入浪底,沉沉浮浮,呛得我水中迷失了方向,只有招架,没有“还手”之力了。我想,这下完了,此情此景,是谁也帮不了谁,只有自己靠自己,我奋力向上游,和乱浪搏斗,冲出高峰。再找队友,乱浪高的遮住视线,谁也看不见,这时耳边响起会长的声音,会长战军在边游边大声招呼大家,稳着…稳着…不要害怕,此时心里得到安慰(还有组织在),几分钟的时间,乱浪过去了,惊心动魄啊!亏了时间短,再来一会儿,真要人命啊!难怪有文章说,毛泽东遍游中国大江大河,但惟独未游黄河,他也曾想游黄河,派人观水,因水势太急、太险而作罢。他一生战天斗地,曾发出人定胜天的号召。无论游大海,游长江,均是与之比试并“战而胜之”的过程,可以说这是在“战略上藐视敌人”性格上的体现,只是因为水势险、急而不得不放弃游黄河。并深深感叹道:“我们可以藐视一切,但是不能藐视黄河”。
! k+ ?/ C: G  }0 b! m8 ^5 Z* y1 [
( |, F7 c  B& e8 k- e" w       大伙儿继续向前游,慢慢有了经验,比开始老练多了。游黄河和在湖泊、长江、大海中游泳不同,它就像难以驯服的烈马横冲直闯、浊浪滔天,这就要懂水性,找它的规律,要学会“顺从”,学会随波逐流。哪里有回水区,哪里有漩涡,远远望见要尽快避开。真要撞上了,你还不能惊慌。是旋涡,就要像在诸葛亮的八卦阵中找路出来(不然会旋进去);遇上回水区,就要看准方向,及早以最快的速度游出来(弄不好,你会耗尽体力就是游不出来);遇到乱浪,三米多高,头尖顶,还带着浪花,没有规律,铺天盖地的高峰,这种浪最可怕,更不能乱了方寸,要双脚踩水顺势向上游,头往后看,避开乱浪的扑脸打来。还要有良好的心里素质,稳着神坚持一会儿,河水很快就风平浪静,恢复常态了;遇上有规律的、像小船似,圆弧顶,层层叠叠,一浪接一浪的三米多高的浪时,这就是大伙盼望要找刺激的那种浪了,在会长战军和北方雪山等人的指挥下,在千余米的河床上,个个都是游泳高手(来时也是严格审查过的),队友们一会儿游到南边;一会儿游到北边。大伙儿欢呼着,惊叫着,扯着嗓子唱着歌,在找高浪,在追浪,哪边起浪就冲向哪边。像坐轿,又像小孩子坐跳跳床,此起彼伏,似驾云,似腾雾,浪漫刺激,有惊无险。急水中游,或冲上三米的峰巅与绝壁擦肩而过,或滑入谷底,让河水溅满头顶,人人满脸都是泥浆,看!李师傅的满头银发已变为黄发,和时尚年轻人发型似的。真是“风头浪尖、漂漂欲仙”,尽享征服自然、返朴归真的无穷乐趣。你如果没有游过黄河,你是体会不到的那种快感。如果不是身临其境,又怎么可能完全的理解黄河的壮观和内涵呢?
1 r% |% A0 b( N( `! G% g$ x) j$ W3 d+ K8 l7 J
       黄河尽管风浪凶险,亦不乏风平浪静之处 。游到开阔的地面,清点人数,还差李师傅,高山,矿营三人,会长招呼大家纷纷爬上岸等待。岸边的泥沙,根椐比重,粗沙、漂浮物都被水推到远远的岸边。近水的河滩上,是又软又滑的细沙,你踩上去,软软的像刚铺过的柏油路(下面像是水在支撑着)。当你原地动一动,再稍稍的晃一晃、闪一闪,那块地方就变得像席梦思床垫似的绵软起伏,面积也在迅速扩大。两个人一起踩,倾刻间就形成几米的大软滩,踩上去忽闪忽闪,忽高忽低,乐哉,悠哉,好不痛快!大家把泥呀,沙呀,抹在自已的身上、头上、脸上,一个个躺在泥窝里,成了没鼻没眼的泥猴儿,唱呀,跳呀!远远望去,好似一群老顽童,又像童话中的精灵,大伙儿对视一看,禁不住噗哧一笑。汗鸭子忙掏出相机,卡擦…卡擦…按下快门,给大家留下了美好的瞬间。大家在兴奋的欢笑声中,仿佛又回到了愉快的孩提时代,返老还童,这是一份多么美妙的享受啊!: p) [$ s2 D4 p' i
  * q( e8 y+ X8 @, f2 @
       大约等了半个小时,放眼望去,李师傅像一片落叶,飞一般从上游被激流冲了下来,百十米后,高山(网名)、矿营也分别滑翔着
相继到来。稍息,整顿了一下队伍,继续向下游前进,水势太急,我们以每秒钟3米的时速向下冲,比骑自行车都快,只感到人在水中游,山在身后跑,真是畅快如云飞,怡情天地间呀!5 f4 y& e7 d) J$ p

6 ^4 B. r: `) F$ M3 q6 E) D8 S  r       畅游间,但见前面形似屏风,山重水复疑无去路。行至尽处,右侧豁然开朗,柳岸花明,原来黄河在这儿拐了个90度的大弯。继续前行,水势太猛,冲得两岸不时有土坡塌方。两岸山峰,陡如斧削,纵横交错,那是大地裸露的肌腱。我的心深深被撼动了,这才是沧桑的见证,这才是力量的象征,这才是民族的精神。山峰上翠柏点点,状如翡翠;河边岸柳依依,宛如出浴村姑。阳光洒落在河面上,远远眺望,波光粼粼,像无数钻石点缀其间,如天上星辰漂浮其中。几只水鸟点击水面,追逐嬉戏,尽展风姿,溅起浪花朵朵。蓝天白云之下,白鹭展翅高飞,呼啸而过。南岸偶见一艘渔船正逆流而上,四五个乡民撒网捕鱼,渔歌阵阵。身临其境,我们惊喜不已,尘世的喧嚣和纷扰已被大自然的奇妙无比涤荡殆尽。享受大自然、保护大自然,这不正是人类文明发展永恒的主题吗?置身峡谷,仰天长望,蓝天一线,山更雄,水更柔,景色更壮观了。
; [. j3 `8 M) \- t* @! b$ z7 E+ J2 G3 m- q% s) C' Z0 A2 U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最快,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下午五点半了(中午近两点钟下水),三个半小时游完全程53公里,22名队友相继平安到达三门峡一号码头,百余里的水域大家安然无恙。我们到风景区天鹅湖下水游了一会儿,清洗掉全身的污泥,开始返程。夕阳西下,阳光洒在每张充满欢笑的脸上,是那样的开心和自豪。
作者: 碧海    时间: 2009-8-25 19:55

作者: 碧海    时间: 2009-8-25 19:56

作者: 碧海    时间: 2009-8-25 19:57

作者: 威海青蛙    时间: 2009-8-25 20:56
    好一幅黄河漂流壮行图!楼主用诗一般的语言,向我们描绘了犹如《岳阳楼记》中所呈现的恢弘画卷,表达了她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的真情实感;用细腻隽秀的笔触向人们展示出她那深厚的文学功底。使人不由得感叹大自然的无穷魅力与文字符号的神奇力量。
作者: 白雪迎春    时间: 2009-8-25 21:50

作者: 百岁    时间: 2009-8-25 22:57
三个半小时游完全程53公里不可思议 孟村下水漂游至三门峡一号码头也就是36公里左右、卫星地图可以参考、8 M! W# T! q- B8 V  V$ ?
9 g/ @; t( J+ F( \7 {& V
[ 本帖最后由 百岁 于 2009-8-25 23:00 编辑 ]
作者: 胭脂雨    时间: 2009-8-25 23:22
写得真不错,让我再一次回到的黄河。
作者: DU钓寒江雪    时间: 2009-8-26 00:32
    勇敢的义马冬泳队员在不断的刷新纪录,祝贺你们漂游成功、玩的快乐!
作者: 碧海    时间: 2009-8-26 08:32
原帖由 百岁 于 2009-8-25 22:57 发表
! }" R6 X4 t0 ?三个半小时游完全程53公里不可思议 孟村下水漂游至三门峡一号码头也就是36公里左右、卫星地图可以参考、

( g0 l; I, }. C% q2 d/ Q! T+ q  b! M4 K4 P/ f/ D
          此言差矣 我们说的53公里,是高速公路直线距离,如果按黄河九曲十八弯,那就更远了。(函谷关xifang-------后地dongfang)灵宝后地我们去过多次,这么说就是20来公里了。
. g9 Z3 d1 D3 G2 ], E6 w5 K% r- a3 e( Z5 O. s2 z
[ 本帖最后由 碧海 于 2009-8-26 15:50 编辑 ]
作者: 碧海    时间: 2009-8-26 08:35
原帖由 百岁 于 2009-8-25 22:57 发表
0 J! v# F' w3 C" D& K三个半小时游完全程53公里不可思议 孟村下水漂游至三门峡一号码头也就是36公里左右、卫星地图可以参考、
" U( [) C. s; `  n: z$ }
         请问百岁版主,你说我们从函谷关(孟村)下水到三门峡是36公里,那你们从后地下水到三门峡怎么会是30公里呢?孟村在西,后地在东,还相距1个小时路程呢!那你怎么计算你那距离?哈哈哈……
2 e2 a; ^6 N1 p3 |6 R0 ^
- E! \" R, d7 @1 D[ 本帖最后由 碧海 于 2009-8-26 15:42 编辑 ]
作者: 汉鸭子    时间: 2009-8-26 09:18
黄河漂流是对勇气和泳技的挑战,长距离漂流更能体验到刺激与惊险。
作者: 北方雪山    时间: 2009-8-26 10:06
都是黄河漂流的勇士,不过义马漂流的距离更远一些。     
作者: 龙腾    时间: 2009-8-26 10:07
引用“百岁斑竹”的回帖:0 F. m9 p$ F: W7 p8 i& C
     三个半小时游完全程53公里不可思议 孟村下水漂游至三门峡一号码头也就是36公里左右、卫星地图可以参考、
  B2 t: H0 v$ e6 H
2 _3 S5 r  H' G5 x& V" ?[ 本帖最后由 百岁 于 2009-8-25 23:00 编辑 ]
% _: t6 _% Y( v# [5 s6 d1 |   3 c4 a8 }9 G" n& y5 V% D
  我不想说啥,就是有一说一,实事求是.从灵宝"函古关'漂流1小时后到'后地'(联盟漂流下水地)继续漂流再到"三门峡一号码头".
- l3 f! _( h# R1 E& F. d哪个距离远大家会知道的.距离不是问题.贵在大家的勇气.& {/ R! U0 R8 `1 f7 P; K
4 t' c( D* B, T1 r" t
[ 本帖最后由 龙腾 于 2009-8-26 15:44 编辑 ]
作者: 挑战者甲鱼1号    时间: 2009-8-26 15:47
义马的勇士们!你们水里真牛!文章写的也很好!乃文乃武
作者: 碧海    时间: 2009-8-26 15:59
      发表这篇文章旨在和朋友们交流,抛砖引玉。天下泳友是一家嘛!
作者: 高山    时间: 2009-8-26 16:59
去年是9月11日去长漂和今年漂流的时间长短基本吻合,水的大小和流速也不差上下,53公里的体验感觉是封顶了,有人已经感觉到了身体发冷,达到极限。不过确实很刺激,是漂过的还想去,感受到了其中的快乐。
作者: 晓风残月    时间: 2009-8-26 21:24
  大姐真是好文才!没去游黄是遗憾,但看了你的文章,如临其境,是一种享受,弥补了我的遗憾了!
作者: 洹水花    时间: 2009-8-27 00:21

作者: 海豹1024    时间: 2009-8-27 23:51

作者: 浪尖儿    时间: 2009-8-28 09:32
贵在挑战 挑战洪峰 挑战自我
作者: 碧海    时间: 2009-8-29 09:53
原帖由 晓风残月 于 2009-8-26 21:24 发表 . ?9 Z% s9 |: z
  大姐真是好文才!没去游黄是遗憾,但看了你的文章,如临其境,是一种享受,弥补了我的遗憾了!   
$ z+ u. Y; S; J# P( [
    晓风残月你好,下次再去游黄河,你一定要去参加,来亲自体验一下玩什么游戏都体验不到那种惊险的刺激吧!
作者: 凉爽    时间: 2009-8-29 15:52
原帖由 威海青蛙 于 2009-8-25 20:56 发表
7 O0 |' x' n9 L: I" Q; R1 _5 i    好一幅黄河漂流壮行图!楼主用诗一般的语言,向我们描绘了犹如《岳阳楼记》中所呈现的恢弘画卷,表达了她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的真情实感;用细腻隽秀的笔触向人们展示出她那深厚的文学功底。使人不由得感叹大自然 ...

# V& m- h/ @# s# l. ?; C& C碧海!你写的太好了!不愧冬泳界的女秀才!
& E" E9 c0 t0 E/ a* M义马冬泳协会的泳友们,你们太棒了!你们是真正的勇士!
作者: 碧海    时间: 2009-8-30 10:24
原帖由 凉爽 于 2009-8-29 15:52 发表
+ V- w- N2 }" S0 d' c* b
9 U  _& L. _+ w# L碧海!你写的太好了!不愧冬泳界的女秀才!
. v; c2 C, `- [: D  M9 u) G; ?义马冬泳协会的泳友们,你们太棒了!你们是真正的勇士!   
+ U/ G6 x' ^, d! j5 Y
       凉爽大姐,你们也很勇敢呀!第一次漂黄河就那么胆大,还游那么远,你真行!下次约好咱们一块儿漂啊!
作者: 海鹰    时间: 2009-9-1 11:03
看到勇敢的义马冬泳队员在不断的刷新纪录,祝贺你们漂游成功,向你们学习.
作者: 白狐    时间: 2011-4-16 19:04
从横渡过黄河想到了,一级  ci  激的漂黄50多公里。* v1 G# E1 [1 R3 P
再次把此贴顶起,与众泳友共飨。
作者: 南极仙翁    时间: 2011-5-4 19:05
    向勇士们致敬!!!
作者: 吉祥如意2    时间: 2011-5-23 17:37
向勇士们致敬!!!
作者: 蜻蜓点水    时间: 2011-5-24 00:36
向勇士们致敬!!!
作者: 南极仙翁    时间: 2011-5-27 18:33
回复 1# 碧海
& X6 W- }  e1 k# e
5 D& |- V* Y3 p+ G7 C' M. Q3 O0 F0 {6 @6 Y3 @' y5 x2 Z4 Q
   
作者: 蜻蜓点水    时间: 2011-6-14 12:49
真的不错啊!您的美文勾起我的二次黄漂记忆!同感甚深!好文采!!!赞一个.............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