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知了声声
[打印本页]
作者:
野.草
时间:
2009-7-27 22:28
标题:
知了声声
知了声声
窗外的杜仲树上,知了歌唱似的叫着。一扬一顿,忽高忽低,忽断忽续,此唱彼和,仿佛一场韵味十足的音乐会。
我放下手中的笔,喝了一口茶,目光转向窗外。
第一次零距离接触知了,那是四十年前暑期去乡下学农,体验农村生活。
记得当时住的房东家,河边有一大片柳树林,无论你喜欢不喜欢,知了整天都在叫,放肆的很。房东家的二哥是生产队的“羊官”,能说会道,心灵手巧,会捉知了。
一天,他塞给我一个罐头瓶,带着我,又找来一根长竹竿,再插上一段铁丝、然后在左邻右舍房前屋后到处寻找蜘蛛网。他小心地将铁丝靠上蜘蛛网,然后慢慢地旋转着竹竿,将所有的蜘蛛网丝都缠绕在铁丝上。最后将手指用唾沫弄湿,用指甲将缠绕在铁丝上的网丝刮到顶端,形成一个粘乎乎的小球。
炎热的夏日中午,整个树林里非常闷热。知了们时起时伏地演奏着大合唱,声音高亢
悠扬
。
二哥昂着头,小心地在树下顺着声音寻找。发现目标后,他蹑手蹑脚地将竹竿举起,粘乎乎的蜘蛛网小球慢慢地靠上了知了的翅膀。只听“吱啦”一声,知了拼命地
抖
动着翅膀,发出惊恐的哀鸣。二哥小心地取下被沾上翅膀的知了,放进罐头瓶子里。
这就是我第一次认识的知了,俨然一个“大苍蝇”,我的印象深刻极了。
前年,我在蓬莱阁旅游的时候,看见孩子们用嚼过的口香糖粘知了,成功率也极高。
让我真正了解知了的是在大学期间,植保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解,加深了我对“大苍蝇”的理解。
知了,学名:蝉。是一种同翅目昆虫,它的一生分为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是不完全变态昆虫。
卵产在树上,若虫生活在地下,成虫又重新回到树上。
小小的若虫从卵里孵化出来,呆在树枝上,秋风把它吹到地面上,一到地面,马上寻找柔软的土壤往下钻,钻到树根边,吸食树根液汁过日子,少则两三年,多则十几年,从若虫到成虫要经过五次蜕皮,其中四次在地下进行,而最后一次,是钻出土壤爬到树上蜕去干枯的浅黄色的壳(俗称“金蝉脱壳”)才变成成虫。看来,知了虽然寿命很长,但是几乎一生都在黑暗地下度过,
然后才能盼来一个夏季的辉煌,
不能不说有点遗憾。有意思的是,夏天来临的时候,
每当
知了
落在树枝上引吭高歌,一面用它的尖细的口器刺入树皮吸食树汁,
唱歌和饮食一并进行,互不妨碍,虽然说它吸食树汁危害树木,但它蜕的壳却可以做药。
正是由于它的这一独特的生命规律,才深深博得了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的喜爱,常常被写入文学作品中吟咏赞叹。
多少年来,
知了十分珍惜属于它们自己的唯一夏天,一直不知疲倦地用轻快而舒畅的歌声,充当了大自然的歌手,为自然界增添了浓浓的情意。现在想来,这歌声,抒发了一个生命对大自然的如此眷恋和热爱!
[
本帖最后由 野.草 于 2009-7-27 22:30 编辑
]
作者:
三省克己
时间:
2009-7-28 07:13
如此眷恋和热爱大自然。
对知了入木三分,
对大自然眷恋入骨,
对事物观察通体透明,
对生活充满激情和热爱。
文笔流畅,情感真挚,情景交融,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
作者:
泉水叮咚
时间:
2009-7-28 09:09
想起了小的时候
作者:
不畏严寒
时间:
2009-7-28 15:18
文笔流畅,情感真挚,情景交融,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
作者:
沉默一男
时间:
2009-7-28 22:52
大自然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人们的发现
作者:
笑看人生
时间:
2009-7-29 16:38
知了十分珍惜属于它们自己的唯一夏天,一直不知疲倦地用轻快而舒畅的歌声,充当了大自然的歌手,为自然界增添了浓浓的情意。现在想来,这歌声,抒发了一个生命对大自然的如此眷恋和热爱。
-----
我仿佛看到野草如同知了用自己那轻快而舒畅的歌声(帖子),为自然界(冬泳人)增添了浓浓的情意,抒发了一个生命对大自然的如此眷恋和热爱。
作者:
泽雅
时间:
2009-7-29 21:12
野草的细致入微让人们佩服,与知了共鸣,畅想夏日野草的芳香。
作者:
喜洋洋
时间:
2009-7-30 08:54
知了声声,
美美美
作者:
水清清..
时间:
2009-7-30 20:55
好细腻的人呀.....感觉上我从未真正看到过"知了"....你却了解的如此详细...描述的如此优美.敬佩之至....
作者:
漏网之鱼
时间:
2009-7-30 21:35
小时候,总想看看会唱歌的知了长的什么样子,远远听见知了的叫声,就寻着声音悄悄地走到树下去寻找,可是总被它发现,害羞地停止了鸣唱。
作者:
妙音
时间:
2009-8-2 12:48
作者:
笑看人生
时间:
2009-8-2 13:43
作者:
憨熊
时间:
2009-8-5 21:20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