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睢县位于河南省东部,是豫东地区最为古老的县市之一。地处北纬34°12′30〃至34°34′20〃,东经114°51′至115°12′20〃。全县南北长41公里,东西宽33公里,总面积924平方公里。县域杞县、太康、柘城、宁陵、民权接壤为邻。全县均为黄河冲击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高度在59.8米至50.8米之间。境内惠济河贯穿全境,属淮河水系较大支流。睢县城西距省会郑州140公里,东至商丘60公里。全县辖8镇16乡,545个村委,1177个自然村,总人口80万。
睢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一座中原历史文化名城。古属予州域,夏商以来封国无闻。春秋时代为襄牛地又称巢乡。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于此地设县,因县城位于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陵墓附近,故名襄邑。宋置拱州,金元以来改称睢州,民国二年至今称为睢县。境内名胜古迹众多,主要有春秋时期的宋襄公墓、唐代的无忧寺塔、宋代的圣寿寺塔和东坡居士的宝墨亭、明代的袁家山和清初的汤斌祠等旅游景点。闻名遐迩的睢县北湖原是明代睢州旧城遗址,湖面阔达4500多亩,湖区文化遗迹繁多,著名的有襄陵、宋襄公望母台、甘菊泉、苏轼留墨处、汤斌读书处等,享有“中原明珠”之美誉,2000年被河南省旅游局批准为省级旅游景区。1994、1995、1996年,在这里相继成功举办了河南省青少年划船运动会、全国青年皮划艇锦标赛和全国皮划艇锦标赛。目前是河南省水上体育运动训练基地。 睢县是我国现代化著名诗人苏金伞和陈雨门的故乡。他们的不少诗作,描绘了家乡的田园风光和淳朴民风。 睢县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中国共产党在这里领导过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抗日战争时期,睢县是水东抗日根据地的策源地和中心区。1948年7月,在粟裕将军的指挥下,睢杞战役取得辉煌战绩,我军在睢县龙王店(罗阳店村)活捉了国民党军兵团司令区寿年。
据有关资料表明,睢县北湖水质洁净,湖水平均深2.2米,最深处达3.9米,它的形成有着丰富的传奇色彩。历史可以追溯到明崇祯15年,也就是1642年3月,当时震惊朝野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会同罗汝才、袁时中等三支起义军,百万人马几经血战,攻克了池深城坚的睢州城。所向披靡的李自成曾谋划乘胜北上,攻克开封后在汴建都。他便仿效秦始皇灭六国时“欲倾大树,先剪重枝”的战略,派兵拆除了睢州城墙。睢州的城墙是北宋时所建造,被李自成拆除之前,黄河五年三泛,每泛黄水时都是关闭城门,阻挡黄水泥沙淤积于城门之外,历经数年多次黄水泛滥,形成了睢州城池内低外高的地理环境。1642年9月,李自成在进攻开封时,与明军展开了生死的决战,双方都想以水代兵,于是便扒了黄河。明代时期,滔滔的黄河正流经现在民权境内的故道,距睢州仅30华里,黄水狂泻南奔,淹没了李自成拆除城墙后的睢州城。从此,睢州成了一个水下是城、城上是湖的湖泊。湖面呈十分规则的长方形,古人曾形容睢县北湖是“平面无风境来磨,碧玉盘里几砂螺”。在全国数以万计的大小湖泊中,睢县北湖水源旺盛,从不干涸是实属罕见的,人们由此传说,北湖是地下涌出的龙泉神水,千百年来哺育着睢州的一方百姓。睢县北湖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景观,许多历史人物和文人骚客,对这里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书写出无数流传千古的辉煌篇章。公元前650年,宋国宋襄公(子姓,名兹甫。公元前650年—公元前637年在位,是“春秋五霸”之一)继位,在驼岗上筑望母台,其母卫夫人写下了“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的著名怀乡诗句,被孔子收入《诗经》。至今望母台依然屹立水中驼岗之上,成为悠久的历史见证。公元前638年10月,宋襄公率兵与楚军战于泓水(今睢县和柘城交界一带),不幸股部受重伤,次年因伤重不治死在睢,因在这里筑望母台,嘱葬于此。清中期饮誉中原的诗人王祖恢“咏襄陵”诗云:“画阁疏帘一水中,坳榆飞英雨兼风。野人不识珊瑚块,霜落团团棘枣红。”现在的湖心岛上依然立着宋襄公的坟墓,史称襄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