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向应同志(1902~1946)
永远的丰碑
中国共产党早期军事领导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原名致祥,又名应禀,笔名始炎、仲冰,曾用名李仕真、郑勤 。辽宁金县(今属大连市金州区)人,满族,满姓瓜尔佳氏。
1922年毕业于大连伏见台公学商科学校。1922年秋,关向应进入大连《泰东日报》社工作,开始了解俄国十月革命的情况,接受马列主义思想。
1923年秋,创办《铁岭日报》,宣传革命思想。
1924年5月,关向应到上海大学学习马列主义,年底受党中央委派,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留学。1924年10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为大连地区第一批青年团员,从此开始了革命生涯。
1925年1月在莫斯科加入中国共产党。五卅惨案后回国,在上海沪东区共青团部委工作。9月至济南, 任共青团济南地执委书记。12月调任共青团青岛地执委书记。1925年底任共青团山东省委书记。
1926年6月,调任上海沪西地委书记。同年10月再次到济南,任共青团山东区委书记。
1927年当选为共青团中央委员,先后在河南省委和共青团中央工作。大革命失败后, 到上海负责共青团中央组织部工作。
1928年6月在六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同年当选为共青团中央委员会书记。
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军事委员会和中央长江局、中央军委领导工作。以后一直在军队作政治工作。后到洪湖根据地。
1932年到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任湘鄂西中央分局委员、中央军委湘鄂西分会主席、红三军政治委员,参加中央分局的领导工作。
1934年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1934年7月任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委员,1934年10月任红二军团副政委,还曾任湘鄂川黔省委委员、军区副政委,参与创建黔东和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
1935年2月任湘鄂川黔军事委员会军事分会委员,领导红二、红六军团参加了红军长征,1936年7月任红二军团副政治委员,并同张国焘的左倾错误作斗争。
1936年任红二方面军副政委,1936年冬任红二方面军总政委,曾同张国焘的分裂活动进行了斗争。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8月任八路军120师政训处主任兼晋西北军区政委、晋绥军区政委、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委,与师长贺龙等一起率部东渡黄河,创建晋绥地区抗日根据地。1938年10月任120师政治委员。
1938年后,与贺龙挺进冀中,巩固了冀中平原抗日根据地。
1939年阎锡山发动反革命政变,他与贺龙又迅速回师晋西北,同敌人进行了坚苦卓绝的斗争,挽救了晋西北的危局。
1940年11月任晋西北军区政治委员。
长期坚苦的革命斗争,使他积劳成疾,1941年因病重到延安休养。
1942年秋任中央晋绥分局书记。
1945年6月在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同年担任晋绥野战军政治委员。1946年7月21日,因病医治无效,病逝于延安。
7月23日,延安代表5000多人为他举行了遗体安葬仪式。毛泽东主席为他题下挽联:“忠心耿耿,为党为国,向应同志不死。”8月7日,在晋绥边区举行的有1万6千多人参加的追悼大会上,贺龙写下《哭向应》:“整整十五年,你我同生死,共患难。洪湖,湘鄂西,鄂豫川陕边,酷暑炎天;湘鄂边,湘鄂川黔,云贵川,甘陕,雪山草地,西安平原;踏晋绥,出河北,几万里长途征战,入死出生,无论在战场上,工作中,也不管茅庐草舍,大厦高堂,我记不出何时不在一起,何时有所分离。而今,你我是永别了,首苍天,你音容宛在,而我则寝不成眠。”

[attach]3553525[/attach]









| 2009年开年的电视荧屏就飘满了火药味。《团长》竞播事件把各大卫视的竞争推到了高潮。而其实早在《团长》之前,另一部电视剧的播出才是这场卫视争夺战真正的“导火线”,那就是著名编剧高满堂继《闯关东》之后,又一部引起全民收看和讨论热潮的《北风那个吹》。 |
| 《北风那个吹》开播前的宣传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伴随着剧集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被这阵北风吹开了心扉。其中既有50后的爷爷奶奶、60后的叔叔阿姨、70后的哥哥姐姐,更有80后、90后等正抓着青春的尾巴和开头的年轻一代们。或许这就是高满堂作品的魅力,即便是沉重严肃的历史和话题,他也能用自己的方式把故事讲述得如此真实亲切、老少咸宜。所以很多人称他的作品为平民史诗。 |
![]() |















![]() | 铁源 (tie yuan, 1932—) 一级作曲家。辽宁省政协常委、省音协副主席、沈阳 军区前进歌舞团艺术指导。 辽宁大连人。本姓石。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3年开始音乐创作。 1986年被《半月谈》杂志评为文艺界“十明星”之一。1987年出席中国人民解放 军英雄模范代表会议。1988年被国家评为一级作曲。1994年11月,铁源声乐作 品音乐会举行。 创作了音乐作品1000余首(部),其中《一生交给党安排》、《我为祖国站 岗》、《十五的月亮》、《望星空》、《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等30余首获全国、全军奖励。荣立一、二等功各1次,三等功二次。 |





|




| 您所在的位置: 大连晚报首页 → 文化 |
| 大连姑娘余男出任金鸡奖最年轻评委 来源:大连晚报 编辑:叶鹏 时间:2009-09-17 |
| ■本报记者 郝岩 近日在蒙特利尔电影节斩获大奖的电影《纺织姑娘》,即将开始全国上映,而在昨天举行的官方网站新闻发布会上,曾经相恋10年的导演王全安和余男在分手一年多后第一次在新闻发布会上见面,而《纺织姑娘》据称也成为两人终结之作。 余男说,《纺织姑娘》是两人一起创作的作品,虽然两人在情感上有了分歧,但是在创作上,一直非常默契,而这部电影与斩获金熊奖的《图雅的婚事》相比,感情更细腻,也会让更多的观众喜欢。据悉,两人分手已经有一年半了,昨天还是第一次见面。 《纺织姑娘》沿袭了王全安和余男的合作路线,片中只有一个女主角,余男出演一个患白血病的纺织女工,说到分手之后最后一次合作,余男表示还是很感谢王全安,“我们在这10年里一起成长。” 记者获悉,余男和王全安分手之后一直处在感情的低谷,她除了工作,就很少出来应酬,在感情方面一直是一个人,但是她的工作总是排得非常之满,用她自己的话说:“希望用工作去忘记10年的感情。”近几年,余男多次出任国际电影节评委,今年她还担任了金鸡奖的评委,也是本届金鸡奖中最年轻的评委。 |






,呵呵我都忘了,那可是我们那个年代的偶像啊,可谓家喻户晓。



![]() | ![]() | ![]() |




|
| |||||||

| 徐才厚 |
| 徐才厚,男,汉族,1943年6月生,辽宁大连瓦房店人,1971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3年8月入伍,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毕业,大学学历。 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上将军衔。 1963—1968年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学员 1968—1970年 陆军第三十九军农场劳动锻炼 1970—1971年 吉林省军区独立师三团二营六连当兵锻炼 1971—1972年 沈阳军区守备第三师炮兵团一营二连副指导员 1972—1982年 吉林省军区政治部干部处干事、副处长(其间:1980—1982年解放军政治学院培训班学习) 1982—1983年 吉林省军区政治部干部处处长兼离退休办公室主任 1983—1984年 吉林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 1984—1985年 沈阳军区政治部群众工作部部长 1985—1990年 陆军第十六集团军政治部主任 1990—1992年 陆军第十六集团军政委 1992—1993年 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助理、主任助理兼解放军报社社长 1993—1994年 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兼解放军报社社长 1994—1996年 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 1996—1999年 济南军区政委、军区党委书记 1999—2000年 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解放军总政治部常务副主任、总政治部党委副书记 2000—2002年 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解放军总政治部常务副主任兼中央军委纪委书记、总政治部党委副书记 2002—2004年 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总政治部党委书记 2004—2005年 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 2005—2007年 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2007— 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中共第十五届、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十六届中央书记处书记,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十五届四中全会增补为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十六届一中全会任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十六届四中全会任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十七届一中全会任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




| 李前宽:大连是我的根(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9日07:32 大连日报 | ||||
“身为大连人,无论走到哪里,置身世界何地,眼前时常闪现的是大连秀美壮丽的山山水水,耳畔经常回荡的是渤海之滨澎湃的涛声。血质里有一种故乡情结,我无法用语言描绘对故乡大连的爱有多大多深,只能用两个字来表达———‘始终’。” 著名导演、中国电影基金会会长李前宽不久前刚刚结束了中国电影艺术家代表团赴香港、澳门参加中国电影百年庆典活动返回北京,又马不停蹄应日中文化交流协会邀请,前往日本进行为期十天的工作访问。一路风尘的李导,在中国电影基金会办公室里热情接受了来自家乡记者的专访,张口即出上述感言。 1 .始终故乡情 “大连的山美、海美,大连的人更美。”说着这句众所周知的老话,李前宽用手围成取景框,儿时故乡朦胧的画面一幕幕回放着。“六七岁时候的夏天,我几乎整个夏天泡在寺儿沟附近的海里游泳、赶海、捉虾。看着翩跹的海鸥,渴望在蓝天上飞翔;望着海浪里的船帆,向往着长大也能驾船奔向一个又一个神秘的彼岸。” “难忘我家附近有一处豪宅大院,那里住的是一位大胡子苏联老人,他养了许多奶牛和羊。我和一些小朋友常常爬过高墙到院子里玩,虽然惹了不少是非但到最后又都化干戈为玉帛了。在那里玩得真是开心极了,我要把这些美景画下来,让亲友们也跟着开开眼界。我在大院里寻到一种粘点唾沫就能画出画来的紫色小石子。于是,亲友们看到了我画在石板上的美丽景色。” “这一画就不可收了,大海、小鸟、树林、故乡质朴的自然风光都成了我临摹写生的对象。当我能识几个字时,看到的第一张报纸就是《大连日报》。那时没钱买报纸,一放学我就拐到离家不远的报亭看报上的漫画。”“转眼几十年过去了,寺儿沟市场零乱的陈旧感现已被宽阔的广场花坛、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取代。俊美的九曲十八弯通向海之韵广场,原来破烂不堪的小渔村现已被勤劳的大连人打扮成耀眼的北方明珠。”李前宽自豪地说:“世界上有一个地杰人灵的地方,她的名字叫大连,她是启迪我走上艺术之路的宝地。” 为报答家乡人民的厚爱,多年来李前宽鼎力为大连文化艺术的发展献计献策、乐此不疲。大连第四届国际服装节上,他不仅担任《相聚在星空下》大型广场艺术晚会的总导演,还请来台湾著名影星胡慧中与自己一起联袂主持。2000年,李前宽和妻子肖桂云导演率《抗美援朝》剧组回家乡拍戏,带来众多美国、俄罗斯等国家的知名表演艺术家,他们一到大连即为美丽的风光所吸引。李前宽带着他们除了每天紧张的拍戏之外,还专门领这些外国艺术家参观游览大连,还带领他们参加大连国际服装节。 在大连,经李前宽导演的巧妙设计,大型电视剧《抗美援朝》中的60%多的场景都在大连完成。大连孕育了李前宽,李前宽又在他的工作和艺术中塑造了大连、宣传了大连。 李前宽表示,希望不久的将来,不仅要在家乡拍戏,还要为家乡培养更多的艺术人才。他说,咱大连是出人才的地方,是一处十分优良的苗圃。如果晚年能在家乡当一个园丁该是一大幸事。 2 .云开天地宽 当李前宽得知今年是《大连日报》创刊60周年时,欣然挥笔为《大连日报》读者书写留言。他将即兴写就的留言递给妻子:“请肖老师过目,你说好才能过关。”肖桂云边朗诵边拍着李前宽的肩头清脆地喝彩:“好,通过!”这是他们夫妻二人拍片时常见的镜头。在影坛,李前宽、肖桂云可是众人皆知的绝配夫妻,更以中国电影夫妻店享誉国内外。 李前宽不仅是好导演,还是好的人大代表。1994年,国家决定在中央电视台设立第六频道为电影频道,就是李前宽作为议案的领衔人联合32位人大代表提出的,在八届一次全体会议上,关于在中央电视台建立电影频道的议案得到了落实。11年来,广大观众在央视电影频道与国内外佳片有约,咱大连人李前宽功不可没。 李前宽与肖桂云作为新中国培养起来的电影艺术家,他们深谙培根“艺术是人与自然相乘”的真理,也从不讳言社会主义电影家的历史责任,同时又十分注重作品的艺术感召力。《开国大典》一片充分证明了他们驾驭重大历史题材的特质,也为他们囊括了当年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政府优秀影片奖,香港亚洲十大名片奖等多项大奖。还创下当年最高拷贝的纪录,让这对夫妻捧到了“金鸡奖最佳导演奖”。 1991年,国务院通过“政府特殊津贴”的形式,在全国奖励了1万名有突出贡献者。李前宽当之无愧地成为万分之一。从此,各种荣誉接踵而至…… 1991年,原国民党军统局云南站少将站长、全国政协委员沈醉先生,看过他们夫妻俩联合导演的《决战之后》感言:“我很尊重这对夫妻导演。他们拍的《开国大典》我很欣赏,那里还有我一个镜头呢。这部《决战之后》很生动,耐人寻味。那时他们都还小啊,拍起国民党的戏,不论是上层的还是战犯监狱的,怎么那样真实?真是天才!”老先生挥毫运笔,写下了“前折蟾宫桂,云开天地宽”的条幅。寥寥几个字,不但把李前宽和妻子肖桂云的名字融在一起,更为他们执著艺术、忠于爱情作了经典的概括。 1995年,世界各地隆重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李前宽与肖桂云联合执导的《七七事变》在香港首映好评如潮。参加该片首映式记者招待会的“美国之音”驻香港首席记者尖刻地提问:“我们注意到李先生和太太拍了许多大片,都是表现共产党打国民党的,可是你们今天却拍了国民党打日本人的《七七事变》来到香港。请问,李前宽导演对这现象作何解释?” 李前宽打量着这位记者挑衅的眼神,沉稳地回敬:“是的,正如你说的,我们的确是拍了不少共产党打国民党的片子,这是历史。作为导演,我要把镜头对准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国历史上有国民党打日本的事,这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全民族团结起来一致抗击日本的历史,这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在抗日战场上,国民党将军就有150多人牺牲。张自忠、佟麟阁、赵登禹就是杰出代表,至今北京的街名还以这些抗日将领的名字命名。在民族英雄面前,我们不以党派论高下。你要想了解抗日的历史,请看我们的影片。”全场爆发了长时间雷鸣般的掌声。见无懈可击,那位“美国之音”记者自我解嘲地又问:“你们下一部拍什么?”李前宽说:“国民党该打的打了,日本鬼子也打了,下一部就拍打美国鬼子。”那位记者一愣。李前宽笑着说:“下一部拍抗美援朝,这不是打美国鬼子吗?”李前宽的回答,赢得大厅内如雷的掌声。次日,香港报纸就用大字标题刊发李前宽答美国之音记者问的文章———《打完日本鬼子就打美国鬼子》。 李前宽在香港期间出尽风头,身边簇拥了众多美女。有记者便追着肖桂云问:“你的先生和那么多女演员接触,你会不会吃醋?”肖桂云优雅地笑着:“有那么多女孩子帮助我照顾他,我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拍片子,这不很好吗!”随即报纸又豁然登出:肖桂云导演说先生和女孩子接触不会影响夫妻感情等等。 私下来,肖桂云乐呵呵地告诉记者:别说在外面,就是在内地,李前宽一旦被女明星们围着,也有人问我吃不吃醋?“有什么好吃醋的,这是正常的人际交往,这说明他有魅力。”肖桂云美滋滋地这样说。其实,肖桂云的心里踏实着呢。想当年,李前宽先以优异的成绩被鲁迅美术学院录取,后又被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录取。从小就喜爱看电影的他,为了到北京寻求更广阔的发展,背着可能被处分的危险来到北京。当时来自哈尔滨的肖桂云也放弃许多知名高校,成为1960级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慧中秀外人见人爱的才女。当李前宽走进她的视野时,她眼前一亮———默默记住了这个能书会画、多才多艺又质朴憨厚的大连帅小伙。 当肖桂云患病住院期间,又是这位大连小伙子热情地跑前跑后,默默祝福着她心爱的姑娘。患难之中见真情,从此,碧绿的松花江水汇入蔚蓝的渤海之涛。1968年10月1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的肖桂云与美术系的李前宽在长春电影制片厂不足十平方米的小地下室里结婚了。37年过去了,他们彼此欣赏、宽容、互补,使事业和爱情的参天大树越发根深叶茂。在他们的心里,爱情和电影已经牢牢地融合在一起,是任何人、任何力量也无法分离和阻隔的。他们执著追求、兑现着电影之梦,即使在那些十分艰辛的日子里,他们的精神世界也是那般美好和充实。眼前是狭窄的斗室,胸中是偌大的未来世界。 如今,功成名就的李前宽和肖桂云也该宝剑入鞘了。可是他们始终保持着艺术家旺盛的激情与才智。在影视圈,两位艺术家洁身自好远离浮躁、庸俗和低级的炒作之风的侵袭,一心一意沉淀下来研磨精品。他们认为:作为一名有责任的导演,绝不能被金钱驱动粗制滥造速朽的垃圾之作。中国电影从无声到有声,经过百年的发展壮大,已经成为人们不可分离的精神伴侣。影视工作者们一代又一代奉献着他们的热情和才华,使许多优秀的作品频频亮相世界舞台,不仅为国家争得了荣誉,也让世界通过这个窗口了解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无论拍电影还是拍电视剧都承载着寓教于乐的社会功能,每一名影视艺术工作者,任何时候都不该辱没这神圣的使命,让小小的胶片匣子蕴涵丰盛的内容。 最近,他们夫妻潜心执导的由著名演员陈宝国、徐帆、唐国强等国内一线演员演出的50集电视连续剧《朱元璋》现已完成,不久将与广大观众见面。前几年在大连拍摄的33集电视连续剧《抗美援朝》早已经通过审批,这部作品题材重大、分寸得当,再现了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家和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面对世界上强大的敌人,不惜付出血的代价换来和平的历史画面。该剧感人泪下、制作精良,是极具震撼力的成功之作,相信不久也会与观众见面。李前宽还欣慰地告诉记者,由他亲自上书给党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并邀请30多名著名艺术家签字的倡议建造中国电影博物馆一事,历经七年也将于今年12月在北京机场路旁占地万亩的“大山子”隆重开馆。届时,北京将诞生一座反映中国电影百年发展与辉煌的标志性建筑。 与李前宽交谈,你会忘记他的年龄,情不自禁被他洋溢的激情点燃,沉浸在如诗如画的情景中,倍增对家乡大连的热爱,勃发出创造美好未来的万丈豪情。李前宽感叹:“人活一辈子,从知事起都在找自己的定位。如果定准了,又能脚踏实地将浪漫与现实结合起来,可能就会做出一点事。”有崇高的理想、美好的爱情相伴,李前宽与肖桂云艺术和生活之路越走越宽阔,路在他们脚下不断延伸…… |





| |
![]() 辉煌战绩 1982年--进入辽宁青年队 1985年--进入辽宁女排一队 1987年--进入国家青年女排 1988年--进入国家女排二队 1989年--进入国家女排 1999年起--任国家女排助理教练 作为国家女排队员在世界大赛上获得的主要成绩: 1989年--第五届世界杯女排赛第三名 1990年--第十一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亚军,第十一届亚运会女排冠军 1991年--第六届世界杯女排赛亚军 1992年--第二十五届奥运会女排赛第七名 1994年--第十二届世界女排锦标赛第八名,第十二届亚运会女排亚军 1995年--第七届世界杯第三名 1996年--第二十六届奥运会女排赛亚军 1998年--第十三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亚军,第十三届亚运会女排冠军 作为助理教练在世界大赛上获得的主要成绩: 1999年--第八届世界杯女排赛第五名 2000年--第二十七届奥运会女排赛第五名 2002年--世界女排锦标赛第四名 2003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冠军 2003年--亚洲女排锦标赛冠军 2003年--世界杯女排赛冠军 2004年--奥运会女排金牌 screen.width-460) { this.width=screen.width-460; this.style.cursor="pointer";}'> |

个人简历 6岁开始练钢琴
耗子弹钢琴
06年经典的爆炸头

优美的扣球动作
杨昊领奖






韩端 中国 |
|
到美国之后,韩端一直受到腿伤困扰,直到赛前2天她的伤势才逐渐好转,而洛杉矶主帅也果断地将其安排到首发阵容中,跟世界足球小姐玛塔搭档锋线。 韩端20分钟获得了射门的机会,但是射门被对方门将扑出。虽然没能进球,但是韩端的传球展示了不小的威胁,尤其是下半场他曾长途奔袭近60米,然后助攻萨米尔形成单刀,遗憾的是,后者将球打飞。 虽然有伤在身,但是韩端在比赛中的表现足够出色,从战术上看,洛杉矶主帅对韩端的主要部署是拉开对方的防线,为队友创造更多的进攻机会,而韩端也比较好地完成了任务,通过大范围的跑动给对手的防线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有伤在身的韩端赛后感觉非常累,她表示:“大联盟的节奏很快,而且前段时间的训练不是很系统,可能对发挥还是有一点影响吧。”从洛杉矶太阳的首战来看,韩端只要保持身体健康,极有可能跟玛塔占据锋线的首发位置。但是两轮之后,韩端将于4月6日返回国内参加全运会预赛,这对她的位置以及她和队友之间的进一步磨合可能会产生影响。 本场首发出场的韩端也成为了继孙雯、温丽蓉、刘爱玲等老一代玫瑰之后,又一名登陆美国女足职业大联盟的中国球员。
北京时间3月30日早上,美国女足职业大联盟拉开战幕,在揭幕战中中国球员韩端加盟的洛杉矶太阳队迎来开门红。凭借科比和萨米尔的进球,她们主场2比0击败了华盛顿自由队。韩端首发出场踢了85分钟。 到美国之后,韩端一直受到腿伤困扰,直到赛前2天她的伤势才逐渐好转,而洛杉矶主帅也果断地将其安排到首发阵容中,跟世界足球小姐玛塔搭档锋线。 韩端20分钟获得了射门的机会,但是射门被对方门将扑出。虽然没能进球,但是韩端的传球展示了不小的威胁,尤其是下半场他曾长途奔袭近60米,然后助攻萨米尔形成单刀,遗憾的是,后者将球打飞。 虽然有伤在身,但是韩端在比赛中的表现足够出色,从战术上看,洛杉矶主帅对韩端的主要部署是拉开对方的防线,为队友创造更多的进攻机会,而韩端也比较好地完成了任务,通过大范围的跑动给对手的防线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有伤在身的韩端赛后感觉非常累,她表示:“大联盟的节奏很快,而且前段时间的训练不是很系统,可能对发挥还是有一点影响吧。”从洛杉矶太阳的首战来看,韩端只要保持身体健康,极有可能跟玛塔占据锋线的首发位置。但是两轮之后,韩端将于4月6日返回国内参加全运会预赛,这对她的位置以及她和队友之间的进一步磨合可能会产生影响。 本场首发出场的韩端也成为了继孙雯、温丽蓉、刘爱玲等老一代玫瑰之后,又一名登陆美国女足职业大联盟的中国球员。 |


















![]() |
| (点击看组图) |

| 姜杰祥是谁?年轻的读者可能不知道,但如果是上个世纪60年代以前的老球迷,恐怕没人不了解他的。这是大连籍的一名足球场上的虎将,外号叫拼命三郎。建国初期,大连足球开展得很普及,市政府的球队叫公仆队,大连日报有自己的两支足球队,大连公安总队的足球队起名为铁流队,其中就有不少名将,例如孙秋波等人。当时的公安系统归解放军系列,所以铁流队就得到了参加全军足球比赛的机会并获得了冠军,于是姜杰祥和铁流队的薛吉竹、赵鲜凤、朱祺祚、刘正涛、潘彦玲6名大连人同时入选了解放军足球队。紧接着就参加了全国足球比赛大会,获得了第三名,姜杰祥还荣幸地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国家足球队队员。1958年他当选了全国第一批观众最喜欢的十名足球运动员。更令人敬佩的是这位足球先辈临终前,还惦记着中国足球的未竟事业,嘱咐自己的孩子把他的骨灰埋在首都的体育场他打左后卫的位置处,他要在九泉之下保佑中国足球队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引用姜杰祥故事的由头就是因为在上一轮甲 A比赛中,八一队在自己的主场被健力宝队打成了筛子。一支钢铁之师,溃败到如此地步实在让人费解。难怪庄连胜教练说,有人不要脸了。应该承认,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军队足球是落伍了,但是实力上可以不如对手,但意志品质上决不能输给别人。据说赛前澳门赌博公司为这场比赛一再开出了大比分的输球盘口,但再大也没能让到4个球。此战堤亚哥的帽子戏法恐怕有所贬值。此风不立刻抓,恐怕还会大比分失利。笔者不相信八一队的队员会参与赌自己球队的比赛,如果是那样,可能得到点人民币,但随之而来的将是法律的严惩。但那个比赛作风和场面以及最后的结果,姜杰祥如果在九泉之下得知,会作何感想呢?猛醒吧,八一队的年轻队员,起码得让姜杰祥这些先辈安息吧? |

|


辽宁队教父王洪礼执教生涯回顾: 铁帅是怎样炼成的 谷欣 周剑 甘心充当救火先锋 作为一直活跃在中国足坛的资深教练,王洪礼曾出任过多个球队的主教练一职。但要说有缘,这个满嘴“海蛎子”味道的大连人还是与辽足最有缘。王洪礼是执教辽宁队时间最长的教练,同时也是执教过辽宁队的7位教练中胜率最高的(有人做过技术统计,在他执教的88场比赛中,42胜14平32负,胜率为47.7%)。虽然很难讲老王的理论水平有多高,但每次辽足到了危险的时候,他都会扮演“救火队员”的角色。 王洪礼有句名言:“死猪不怕开水烫。”1997年杨玉敏与俱乐部分道扬镳后,王洪礼上台后用“死猪不怕开水烫”来自嘲。1998年在踢了一场被足协认定为消极比赛的甲A联赛后,他被无情的中国足协吊销了教练“执照”,王洪礼虽然觉得自己够怨,但他就是不说,憋着劲准备“东山再起”。果然,在外教叶夫盖尼面对辽小虎无能为力之时,王洪礼再次从幕后走上前台,继而完成了他重铸霸业的愿望。 辽宁足球界不乏名帅,俱乐部为何情有独钟王洪礼?据悉,王洪礼出任主教练从不讲条件,这一点让辽宁省体委的领导也很欣赏他,援引一位采访辽宁足球多年的记者的话就是;“王洪礼为人大气,心无城府,这一点对于内部矛盾颇深的辽宁队来说非常宝贵,辽宁队需要的正是这样一位人物来稳定大局。” 三进三出辽足阵营 在中国足坛,主教练永远是俱乐部的一名打工仔,被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命运的无奈由不得自己做主,而王洪礼就是这样一个富有戏剧性的人物。他在遭遇下课风波的时候,总是自己默默承受;而每每在辽足危难时期,他总是第一个抗起“救火”大旗。即使后来把主帅的印章交给少壮派掌管时,他也能坚定地表示:“当球员时就决定一辈子为辽宁队效力,所以无论在队里做什么,也无论是主教练还是总教练,只要辽宁队还需要我,我就义不容辞。” 对于三进三出辽足阵营的王洪礼来说,在足球圈里任何变动都已经看的很开。1998年甲B联赛第21轮的比赛,升A已成定局的辽宁队以2:4惨败给为保级而战的成都五牛。而此前辽宁队与成都队进行的三场比赛,辽宁队全部大胜,攻进对方17球,自己仅失1球。在联赛最后的关键时刻出现了如此不寻常的比分,中国足协立即作出决定,吊销了辽宁队主教练王洪礼和重庆红岩队主教练陈亦明两人教练员证书,并停止两人的执教资格。就当辽小虎们终于用实力证明了自己有了可以讨价还价的本钱后,一场“消极比赛”却让王洪礼本人下了岗。 2000年7月王洪礼重掌辽足帅印,带领一支没有外援且连主力队员也保不住的穷困球队,不仅在第二年取得甲A联赛季军。然而2002年底各甲级球队都因为成绩不理想在炒教练的时候,在联赛中得了第五的辽宁队也把王洪礼炒到了南京。 谈及下课的话题,王洪礼表示:“教练员上上下下很正常。1995年的时候是俱乐部受到了个别人的煽动,我成了替罪羊。而在1998年的时候则是因为俱乐部的领导在关键时刻没能顶住舆论、球迷和中国足协的压力,受外界的影响太大了。但现在看来,这些东西都很正常,只有竞争才能带来进步。” 一张一弛球员服气 虽然表面看上去不苟言笑,但王洪礼总能在关键时刻挽救辽足,其中的玄机就在于他清楚地知道,如何来管理好球队,如何处理与队员的关系。在他当辽足主教练期间,不论队员私下里与他关系如何,到了训练场上,王洪礼一律一视同仁,谁状态好谁就上。因此,在多数辽宁队队员心目中,王洪礼的分量举足轻重。 “王指导有时候在总结会上骂得你狗血喷头,但有时候对你犯的小错误可以‘视而不见’,这种一张一弛的带队思想,确实很起作用的。”一位辽足队员在归纳王洪礼10年来始终没有退出辽足舞台的原因时,这样说道。 曲圣卿曾讲起一段往事:在98赛季辽宁队还征战甲B的时候,曲圣卿连续8场不进球,时任主教练的王洪礼不但没有弃用他,反而每场比赛前都坚定不移地将曲圣卿排在前锋线上。“在我的生命中,与我感情最深的除了父母、姐姐,就是王导了。” 铁腕治军威镇全国 一支球队的成熟与稳定离不开一个手腕强硬的教练,尤其当这支球队明星云集而且年轻人唱主角,主教练的责任就更加沉重。而素有“铁帅”之称的王洪礼在辽宁队从严治军的执教风格已经在全国耳熟能详。 自从辽宁队重新升入甲A,年轻小将就成为赛场上的主力,不论是洋教练还是洋外援,都无法成为辽宁队的核心。正是因为辽宁队上下普遍存在的这种“排洋”心理,他们的管理更多的是靠一种亲情在维系。2002年在宣布叶夫盖尼下课、王洪礼接过帅印的新闻发布会上,辽足俱乐部曾说:“叶夫盖尼对改造球队有很大贡献,但这需要一段很长时间,不能立即见效,而辽宁队目前的重中之重是保组,所以球队需要一个铁腕人物,带领辽宁队实现目标。”王洪礼能够重新出山正是源于“铁帅”的威望。 王洪礼上任之后,提出了铁腕治军的思路,辽宁队在他的调教之下重新焕发了生机,辽宁队在甲A期间能够突破重重危机,进而在中超立足,这与王洪礼的功绩是分不开的。
|
传奇教练王洪礼--资料图片 【 点击看王洪礼更多历史图集 】 王洪礼为人性格豪爽,一向直来直去,大胆向俱乐部和官方提出自己意见,一度成为中国足坛内有名的铁帅。在去世前,他还曾经受到有关方面的邀请,准备出任辽宁一支女足队伍的主教练。 原帖由 冰浪魄力 于 2009-6-2 04:33 发表
给发资料的老师都行礼了,--呵呵--
这是冬网精华呀,谢谢,辛苦了,我关注---
我是葫芦岛网友冰浪魄力,热情好客专注的葫芦铁人岛泳友期待bywwcnll976,中国人民很行,
jvbao7,哩哏郎,田草和费版主及各位好朋友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影视作品】
《倚天屠龙记》剧照



| 首页-->郭柏鹭相册 | [共计30组;1378张] |

![]() |




| ||||||||
|
|


| |||
|
大连是个好地方






| 幻灯播放 | ||
![]() | ||
| ||
| ||
| 2009-4-11 22:47 | ||
![]() |
大连是个好地方
没有才也转不了这么多好帖子!您辛苦了!


![]() [点击查看大图] | 惊险战斗故事片(DVD-5)(梁同裕、王华英主演) |
| 演员:梁同裕,王华英,美黎黎,俞立文 | |
| 导演:华克 介质:DVD 配音:国语 | |
| 出品时间:2005年1月 碟片数:1片 字幕/歌词:中文 | |
| 商品编号:4099487 片长:100分钟 定价:18元 |







![]() |
| 楚金玲 |
![]() |
| 楚金玲 |
求稳不求奇 楚金玲意外落选中国女排出征名单![]() |
| 楚金玲 |
![]() |
| 楚金玲 |
![]() |
| 楚金玲与郭士强 |
![]() |
| 楚金玲 |
![]() |
| 楚金玲 |
| 图文-女排大奖赛中国3-0韩国 楚金玲大力扣杀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07月23日07:39 新浪体育 |
![]()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新浪体育讯 北京时间7月23日凌晨,世界女排大奖赛结束小组第二轮比赛,中国女排在与老对手韩国队的交手中再次占据了优势,双方除在第一局战至29-27中国队方才艰难取胜之外,她们在后面的两局比赛中均是一路领先,最终以3-0(29-27,25-8,25-23)的大比分取胜,其中在第二局只让对手得到了可怜的8分。图为主攻手楚金玲在比赛中大力扣杀。 ![]() 图文-新一届中国女排20人大名单出炉 主攻楚金玲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03月30日15:01 新浪体育 ![]() 新浪体育讯 北京时间3月30日消息,中国排协今天公布了最新一期的中国女排20人大名单,征战北京奥运会的选手仅剩下王一梅、薛明、李娟、魏秋月、马蕴雯、徐云丽六人,雅典奥运会冠军全部落选。图为主攻楚金玲。 |


| 图文-世界女排大奖赛中国首战告捷 楚金玲大力扣杀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07月22日16:36 新浪体育 |
![]()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新浪体育讯 7月21日,2003年世界女排大奖赛在意大利小城马泰拉举行,中国队在首场比赛中,以3比0轻取加拿大队,旗开得胜。图为楚金玲在扣球。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

| 今日郭燕铃:倾情再唱 来源:大连晚报 编辑:叶鹏 时间:2009-06-20 |
| 文/本报记者 谭可歆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她第一次登台后就迅速成为大连颇有名气的歌手,随后北到长春南至广州的全国各地都留下了她酷似邓丽君甜美曼妙的身影和歌声; 2000年后,复出歌坛的她应邀在日本、中国香港、马来西亚演出,再次掀起“燕铃式热潮”:日本《联合周报》刊文称:“称得上邓丽君第二,她的演唱水平一流,纯属天才歌手。”在香港,她的演唱会门票高达1180港元; 7月4日,这位大连歌者将首次在自己的家乡大连举行专场演唱会,距离演唱会尚有十几天时间,而演唱会的票却已售罄。跨越时空二十余年,歌者的吸引力依旧,这位歌者究竟有着如何的魅力? 本周,记者采访了这位生于大连长于大连却曾红遍日本、中国香港等地的歌者:郭燕铃。 不愿受束缚,两次放弃进入中央级歌舞团 采访前,记者曾经听到过一些关于郭燕铃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演唱流行歌曲红遍全国以及在中国香港、日本的传奇经历,心中也颇有几分好奇,这是个什么样的歌者? 本周一下午,在晚报社附近的咖啡馆,当记者见到如约而来的郭燕铃时,再次惊讶。乳白色的宽檐帽低低地压在额前,一袭淡雅碎花的娃娃装裹着娇小玲珑的她,略施粉黛的面容,细腻如瓷的肌肤,谈笑中不时的低吟浅唱,眼前的郭燕铃是一个只会让你沉浸歌者风韵而忽视年龄的女人。 郭燕铃是土生土长的大连人。受喜欢唱京剧的母亲影响,四五岁时,小燕铃就能像模像样地唱《红灯记》。 虽然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只是跟着电影《刘三姐》中的黄婉秋、收音机里的李谷一学唱,郭燕铃无论流行歌曲还是民歌,都唱得婉转动听。初中毕业时,在毕业晚会上,郭燕铃凭借一曲《边疆的泉水清又甜》,成了学校的小明星,在得到诸多赞扬和很多封情书后,郭燕铃也明白了自己想选择的道路。不久,她考入大连艺校培训班,两年后,又考入大连歌舞团的学员班,开始接受一些声乐训练。 1984年,在中山区举办的“棒棰岛音乐会”上,初次登台的郭燕铃就成为那届音乐会的压轴演员,连唱了三首歌,她酷似邓丽君的歌声轰动全场。那次演唱会后,郭燕铃也成了大连小有名气的歌手。也就是那次演出之后,郭燕铃的演唱邀请开始应接不暇。第二年,在长春举办的国际电影节开幕式上,作为特邀演员的郭燕铃唱完《春光美》《雨不停心不定》两首歌后,在长春掀起了“燕铃热”。 随后,作为大连青年艺术团、上海电视广播艺术团、广州红玫瑰乐团的特邀演员,郭燕铃每到一地演唱都会掀起热潮。一次在上海闸北体育馆演出,原本一个歌手演唱三首歌,没想到挑剔的上海观众对几个演员不满意,他们刚唱完一首歌就被轰了下去,到了最后压轴的郭燕铃,竟然剩了45分钟!郭燕铃上台后,第一句刚唱出来,台下的观众就鼓起掌来。那次,郭燕铃足足唱了45分钟。当时,大连歌手孙楠也在团里演出,只是当时没有现在名气大。就在前不久,孙楠回到大连,在和郭燕铃一起吃饭时,说起这件往事还感慨颇多。 郭燕铃在全国名气日增,也引起了多家专业歌舞团的注意。总政文工团和全总文工团都先后向郭燕铃发出了邀请。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郭燕铃竟然拒绝了。“因为有人告诉我,这些专业团体管得很严,不让化妆,总政文工团还要练匍匐前进,我觉得自己受不了这些束缚,所以决定放弃。”虽然后来才知道,这只是当时不希望郭燕铃离开大连的人的“恐吓”,但在采访中,郭燕铃说起往事,却没一丝后悔。 日本议员半跪献花,香港的演唱会票价超过朱哲琴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因为容貌与歌喉皆酷似邓丽君,演唱极富感染力,郭燕铃在全国很多歌舞团都是特邀的压轴演员,歌迷也遍布全国。就在很多人都看好她的似锦星途时,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她却突然淡出了流行歌坛。 1988年,在跟随大连青年艺术剧团的一次全国巡演中,郭燕铃认识了团里的贝司手张颂,就在两人四目相视的一瞬间,刻骨铭心的爱情也由此开始。 1990年,郭燕铃获得“大连市白天鹅艺术歌手大赛”冠军,1991年,凭借张颂为她作曲,郭燕铃自己作词的原创歌曲《你是我唯一的歌》,郭燕铃获得全国“华声杯”原创大赛银奖。当时,著名词曲家晓光还竭力鼓励她去北京发展,但郭燕铃却在此后彻底消失于舞台。原来,甘为爱情牺牲事业的她已和张颂结婚,安心在家相夫教子。 这期间,郭燕铃的丈夫张颂成立了自己的文化公司,而在家的郭燕铃也没有丢掉自己的唱功。2000年,一个偶然的机遇,日中文化交流社举办中日艺员之间的交流演唱会,郭燕铃受邀去东京演出了《爱人》等邓丽君的经典歌曲。在演唱中间,一个日本议员抑制不住冲上舞台以半跪形式给燕铃献花。日本《联合周报》刊文称:“燕铃小姐以一曲《爱人》和《夜行船》在东京引起轰动,其音质甜美,舞台表现力非常丰富,她的演唱风格很接近邓丽君,可以称得上邓丽君第二,演唱水平一流,纯属天才歌手。”久违舞台的郭燕铃再次掀起了“燕铃热”。 2001年5月,受“邓丽君文教基金会”邀请,郭燕铃作为内地唯一受邀歌手与港澳台的另外5名歌手在香港文化中心开唱“纪念邓丽君金曲演唱会”。当郭燕铃的三首歌唱完后,香港TNT唱片公司、邓丽君文教基金会及香港演艺中心当即决定邀请她于同年12月25日圣诞节,在香港文化中心举办“郭燕铃专场演唱会”。 那场演唱会,香港文化中心座无虚席,最高票价高达1180港元,比前期刚刚举行完的“朱哲琴演唱会”要高许多。郭燕铃一口气唱完了准备好的二十多首歌曲后在观众的热烈要求下,又清唱了六首歌曲,演唱会结束时,观众在鸦雀无声了几秒钟后,掌声雷动。邓丽君生前的司机张艳玲和管家现场聆听后连称“邓丽君再现”。随后,郭燕铃又应邀去马来西亚演唱。在沉寂了近十年后,郭燕铃再一次在舞台上证明了自己。 将在大连开演唱会,梦幻造型均是自己打造 在日本、中国香港、马来西亚等地掀起了“燕铃热”后,郭燕铃开始潜心创作和培养自己的学生。她先后作曲作词创作了二十多首歌曲,而她悉心培养的学生石淼除了在央视“梦想中国”节目中展露头角,更获得2007年度亚洲音乐新人银奖。 采访中,郭燕铃告诉记者,7月4日,她将在家乡大连举办自己的首场演出:《爱像一首歌——燕铃演唱会》。在这场由北京乾广国际文化传媒公司主办、大连金歌文化传媒公司承办的演唱会上,她会以不同风格演唱通俗、民族、美声等歌曲。演唱会的阵容值得一提:为郭燕铃和声的除了专程从北京赶回来为恩师助阵的石淼外,还有孟薇、王玉、欢欢三位大连颇有名气的歌手。而为了打造这场大连音乐圈的盛典还特意组建了“元乐团”,其中的贝司手程少杰,鼓手程少青,吉他手薛阳、叶鑫,键盘手胡欣乐、廖宏峰,小号刘彦、李福来、张悦军,萨克斯于家庆,长号王学杰无一不是音乐圈里的精英。 和以往自己的演唱会一样,郭燕铃梦幻般的独特造型均是出自于自己。“会有时尚,会有浪漫,也会有怀旧,在经历过人生的风雨后,我希望能以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歌声来诠释人生。”采访最后,郭燕铃,这位跨越时空魅力依旧的大连歌者如是说。 转下页: |
| 《爱像一首歌——燕铃演唱会》一票难求 来源:大连晚报 编辑:魏晓蕾 时间:2009-06-08 |
| ■ 首席记者谷子 即将于7月4日上演的《爱像一首歌——燕铃演唱会》得到大连观众的特别宠爱。大连人民文化俱乐部总经理张荣荣介绍,这场演唱会在上周开票时,不到一天近千张门票全部订出。 由北京乾广国际文化公司和大连金歌传媒主办的《爱像一首歌——燕铃演唱会》筹备良久,主办方力求使这场音乐会成为大连流行乐坛一场真正意义上的精品音乐会。大连歌手燕铃早在1985年就在大连《棒棰岛》音乐会崭露头角,同年受邀参加长春国际电影节开幕式,以《春光美》和《雨不停心不定》两首歌曲引起业内权威人士关注。加盟上海电视广播艺术团后,燕铃便多次受邀在各级电视台大型直播晚会上展示演唱实力。燕铃曾在日本、新加坡 、马来西亚及中国香港举办过个人演唱会,均取得不俗的反响,日本华文报纸《联合周报》曾刊文称:“燕铃小姐的演唱其音质甜美,舞台表现力非常丰富,演唱水平一流,纯属天才歌手。”在香港大会堂举办的《在见邓丽君——燕铃演唱会》结束时,现场观众鼓掌长达五分钟,最后燕玲不得不再次清唱六首歌曲。 张荣荣表示,观众之所以对这场演唱会格外青睐,除了对燕铃的歌声期待万分,舞美、音响、音乐等方面的突破也让观众吊足了胃口,而大连各领域高手组成的15人超大乐队“元乐队”更会配合燕铃给观众视觉和听觉上的震撼。 |

崔岩光|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