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一晒驴行的经历ffice
ffice" />
体检大夫的一句话,让我跟自行车较上了劲。
起初,平时上班在白银市区绕一圈。星期天去黄河沿岸一带瞎转。那时,大峡电站初建。河水被分流到左岸,主河道在修一条笔直的不太厚的防渗坝。施工场景被我“咔嚓”一下,定格在一张照片上。这张照片,准备在大峡百年庆典时拿出来,谁出一台数码单反,割爱换给他。
此外,四龙口的苹果园、青城的牡丹、东滩的枣树林、梨花如雪的水川,无一不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印象最深的是在初春时节,穿行于乡村农舍。农家柴门两侧的春联,芳容未衰;土墙院内,一树杏花乍开。年味儿未尽,春天的气息扑入人怀。此等美景,怎不令人悦目心怡。
心烦的遭遇也发生过,那次是从蒋家湾去四龙口。行前看地图,觉得能过去。兴之所至,出发上路,过水川到蒋家湾。经问路,老乡告诉,在废砖窑处拐进沟,翻过梁就到了。那条沟侥幸走对了,进去后血压就像脚下的路一样,步步高升。十里长沟,只身一人,连个鸟儿也不见。这种了无生息的静,把空气都凝固了,瘮得人汗毛倒立。当时的心情非常矛盾,既想有人相伴、又怕遇上生人。忐忑不安的走了好半天,才到山顶。奇迹在最困难的时候出现了,眼前忽然一亮、豁然开朗,原来四龙口已经来到了面前。心里那个高兴劲儿,可能和今天买彩票中了大奖差不多。
本事大了,就开始跑靖远。次数数不清了,总在20次以上吧。其中的原因,一是这条路坡度小,可以全程骑行。一时兴起,曾经和小四轮比赛过。二是ffice:smarttags" />
兰州去过两次,隔日返回。第一次快到皋兰时下起了小雨,在商店买了件雨披穿上继续赶路。未到忠和,雨停了。到广武门书店的时间是十一点四十。
最糟心的一次是去景泰。那是初冬时节,之前骑车不需要戴手套。可那天偏偏遇上寒流,过了八八四,迎面而来的北风那个吹呀吹!雪花那个没有飘。不戴手套实在受不了,受呀受不了。刚过武川就挺不住了,在路边小卖部买了双手套。戴呀戴起来,感觉真是好。祸不单行。由于搓板路面的颠簸,冰糖把玻璃瓶碰破了,喝水的家伙也没有了。
去会宁是在国庆节,秋老虎的天气热得人一路上总想喝水。那条路是我走过的最不适合骑车的路,坡大沟深、常常推行。下午四点多,骑了
那天,虽然天不作美,我和驴还是亲亲热热的在会师塔下合影留念。这张照片也留着呢,不是为了交换别人的像机,而是为了唤起自己的记忆。回来的路上有件事我一直想不通:刚刚过去一宿,为什么昨天的漫漫长路,今天变得这么经不住汽车跑了呢?会宁之行让我刷新了日骑行的个人吉尼斯记录。尽管成绩羞于出口,心里还是挺自豪的。
记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记忆。上个世纪的这些事儿,想一想、有点意思;晒一晒、也说得过去。
|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