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赏菊 [打印本页]

作者: 心语清荷    时间: 2008-10-28 10:58
标题: 赏菊





作者: 心语清荷    时间: 2008-10-28 10:58




作者: 心语清荷    时间: 2008-10-28 10:59




作者: 心语清荷    时间: 2008-10-28 11:00




作者: 心语清荷    时间: 2008-10-28 11:00




作者: 心语清荷    时间: 2008-10-28 11:01




作者: 心语清荷    时间: 2008-10-28 11:02




作者: 心语清荷    时间: 2008-10-28 11:03




作者: 合肥冬泳    时间: 2008-10-28 11:03
龙亭,铁塔,菊花,美......
作者: 心语清荷    时间: 2008-10-28 11:04




作者: 心语清荷    时间: 2008-10-28 11:06




作者: 心语清荷    时间: 2008-10-28 11:06




作者: 心语清荷    时间: 2008-10-28 11:07




作者: 心语清荷    时间: 2008-10-28 11:11

    菊花以其品性的素洁高雅、色彩的绚丽缤纷、风骨的坚贞顽强和意趣的丰富多彩而倍受文人亲睐。唐诗中有许多咏菊言志、歌菊抒怀的诗篇,品读这些浓情四溢、思想飞扬的诗篇,可以使我们对唐代诗人的人格理想和生命情怀有一个真切的了解。


作者: 快乐泳者    时间: 2008-10-28 11:15
真漂亮
作者: 心语清荷    时间: 2008-10-28 11:16


幽人高士之花

菊花,幽独淡雅,孤高傲世,向来是幽人高士隐逸情怀的象征。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抒写诗人重阳访友,崇尚隐逸的情怀。“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前六句写故旧之交,有约必至,招之即来,平平淡淡,至真至诚;写村居环境,绿树幽幽,青山依依,清淡幽静而别有天地;写主客欢饮,桑麻入话,场圃生情,貌似琐碎而性情活现。六句诗告诉我们,宾主志在高山,情在流水,天然绝俗,一派纯真。最后两句写主客相约:重阳佳日,饮酒赏菊,再申心志,重温旧情。菊花,是远离尘俗、孤芳自赏的隐士生活的写照,也是诗人洁身自好、高标独步的人格情操的映射。“还来”透露出诗人对这种淡泊宁静,幽独雅致的隐士生活的向往。皎然的《寻陆鸿渐不遇》活现友人流连山水,高蹈尘外的潇洒风采。“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前四句写环境。荒郊野外,杂草丛生,桑麻成林;住宅附近,篱笆绕园,秋菊遍地,虽然时至秋日,不见花艳,却可从这篱边丛菊看出友人心性高洁,志趣淡雅。后四句侧面描写友人的活动,远离尘嚣而流连山水,寄情世外而高标独步,不以尘事为念,不以俗务为累,潇洒不羁,疏放不俗,活脱脱一副高人逸士的襟怀风度。全诗写菊喻人,凸现隐士风采。


作者: 翻江鼠    时间: 2008-10-28 11:19
谢谢楼主的精美菊花PP,绵阳菊花展一般在11月----12月份。
作者: 心语清荷    时间: 2008-10-28 11:20


感时伤怀之花

古人有重阳佳日登高望远、饮酒赏菊的习俗。诗人历经战乱,辗转漂泊,或思乡怀人,或悲愁叹老,或伤时忧民,常常借助重阳登高、饮酒赏菊一吐胸中块垒。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由近及远,推己及人,抒发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一、二句说自己身逢战乱登高无酒的凄情落寞,暗含对时局动荡,佳节不幸的不平不满。三四句写诗人怜花思乡,忧国忧民。长安故园战火纷飞,硝烟弥漫,在血雨腥风之下,于断垣残壁之间,丛丛菊花寂寞开放,凋零破败。触目惊心的秋菊特写,显然已经突破了单纯的惜花思乡之情,而寄托着诗人对饱经战乱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全诗怜悯菊花,感伤时世,离乱苦恨,揪人心痛。杜甫的《九日》也是对花发慨,思亲念乡,忧国忧民。“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前四句说诗人因病戒酒,虽“抱病”登台,却“无分”饮酒,也无心赏菊,故而发号施令,“菊花从此不须开”,天真任性的话语折射出诗人生活的艰难困苦。五六句对比思乡。漂泊异地是残阳如血,黑猿哀啼,自己不免泪下沾裳;回想故园是霜天秋晚,白雁南来,令人倍感亲切。对比之中流露出强烈的思亲怀乡之感。最后两句以佳节思亲作结,遥怜弟妹,哀愁叹老,寄托漂零寥落之感。“干戈”点明诗人身逢战乱,流落天涯的悲苦处境。全诗悲病叹老,伤时忧国,抒离乱之苦,发愤慨之思。菊花,被染上了一层浓郁厚重的忧苦愁思,不赏心悦目,却可以惊心动魄!


作者: 心语清荷    时间: 2008-10-28 11:23


坚贞高洁之花

菊花,不象牡丹那样富丽,也没有兰花那样名贵,但是,它傲霜抗寒,坚强不屈,它高洁幽雅,芳香四溢,引动了诗人的情思,激活了诗人的心智,促使他们写下了一曲曲借菊传情,托菊言志的颂歌。元稹的《菊花》抒写自己的爱菊之情,盛赞菊花的坚贞品格。“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一、二句写爱菊,爱有多深?情有多浓?住宅周围,遍植菊花,秋风送爽,菊花灿烂,诗人专心致志绕篱观菊,以至于夕阳落山也不知不觉。“遍绕”“日斜”两个细节活现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的情景。三、四句点明爱菊的原因:百花先谢而菊花后凋,历尽风霜而坚贞不屈。这是菊的神韵,也是诗人不畏权贵而耿直敢言,历经贬谪而心志坚贞的风骨写照。郑谷的《菊》则赞颂菊花的高风亮节。“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一、二两句对比不同的人对菊的不同态度,初步点出菊的高洁。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公子王孙把菊等同于野生杂草而不屑一顾,一般人们则在九月初九登高望远,饮菊花酒,佩茱萸囊,还采撷菊花插在鬓发之间,可见人们爱菊成风,对菊是尊敬有加。三、四两句也是运用对比,更集中、更有力地表现出菊的高洁气质和高尚品格。先描绘秋天早晨的景象:太阳初升,丛丛秀菊,饱含露水,湿润晶莹,明艳可爱;缕缕幽香,飘满池岸,令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再歌咏菊的品质,诗人以池塘岸边的菊花与高屋瓦上的矮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作对比,意在表明菊花虽生长在沼泽低洼之地,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奉献芳香;而瓦松虽踞高位,实际上“在人无用,在物无成。”在这里,菊花被人格化了,作者赋予它以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思想品质,“由来不羡”加重语气,更突出了菊花的高尚气节。


作者: 心语清荷    时间: 2008-10-28 11:25


战天斗地之花

唐代诗人林宽有诗“莫信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能解诗”,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就是这样一位解诗懂菊的人,他的两首咏菊诗作一扫菊花孤高绝俗之态,凸显菊花战天斗地、扭转乾坤的英雄伟力,读来壮浪雄奇,振奋人心。《题菊花》这样写道:“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一、二两句极言菊花迎风盛放,顶霜抗寒,足见其颈健挺拔,不屈不挠之风骨。“蕊寒香冷”凸现菊花芳香四溢、幽冷袭人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为菊花的开不逢时而鸣抱不平。三、四两句揭示菊花生长环境的寒冷和命运的不公平。作者想象有朝一日自己作了“青帝”(司春神),就要改天换地,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开放。浪漫的想象体现了作者的宏伟抱负。纵观全诗,诗人实际上是以花喻人,托物言志。菊花,是当时社会上千千万万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民的化身,作者既赞扬他们顶风傲霜的生命活力,又为他们的处境、命运而愤愤不平,立志要彻底改变,让劳苦大众都能生活在温暖幸福的春天里。黄巢的另一首《菊花》则塑造了许多威风凛凛,杀气腾腾的英雄形象。“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首句直抒胸臆,表达热切、激越的期待之情。第二句以菊花之“开”与百花之“杀”(凋零)对比,显示菊花盛开、独占风光的精神风貌,实则暗喻人民的力量强大无比,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一个“杀”字给人以摧枯拉朽,一往无前的力量感。百花消逝自然喻指封建势力土崩瓦解,嚣张不再。三、四句极写菊花盛开的壮丽图景。丛丛菊花,遍布长安,阵阵香气,直冲云天,朵朵英姿,飒爽威武。这哪里是满城开放、灿烂辉煌的菊花,这分明是披坚执锐、精神抖擞的英雄战士!从他们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浴血奋战、英勇不屈的大无畏精神,一种昂扬奋发、志在必得的豪迈信心,而这,正是以黄巢为代表的农民起义军的精神力量的写照。


作者: 翻江鼠    时间: 2008-10-28 11:27

原文由 [B]心语清荷[/B] 发表:


菊  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作者: 翻江鼠    时间: 2008-10-28 11:28

原文由 [B]心语清荷[/B] 发表:


唐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作者: 翻江鼠    时间: 2008-10-28 11:30

原文由 [B]心语清荷[/B] 发表:


咏菊
唐 白居易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作者: 心语清荷    时间: 2008-10-28 11:31


同为菊花,却因时不同,因人而异,因势而别,诗人敷彩绘菊,传情言志,表现出情彩飞扬的生命个性和锋芒毕露的思想力量,仔细品读、揣摩这些咏菊诗篇,实际上,我们不仅走近了一个时代,更走进了一个个鲜活灵动的心灵世界。





作者: 翻江鼠    时间: 2008-10-28 11:32

原文由 [B]心语清荷[/B] 发表:


《菊》郑谷 fficeffice" />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作者: 翻江鼠    时间: 2008-10-28 11:33

原文由 [B]心语清荷[/B] 发表:


李商隐《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作者: 翻江鼠    时间: 2008-10-28 11:37

原文由 [B]心语清荷[/B] 发表:


又见老家龙庭,秋菊花黄花红;

少小离家出走,今日一见钟情。

 


作者: 心语清荷    时间: 2008-10-28 11:38

 诗词名       采桑子·重阳 作者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


作者: 翻江鼠    时间: 2008-10-28 11:39

原文由 [B]心语清荷[/B] 发表:


问菊
曹雪芹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
fficeffice" />


作者: 心语清荷    时间: 2008-10-28 11:39
  “重阳”,阴历九月初九,古人以九为阳数,故称九月初九为重阳节。1929年10月11日就是重阳节。这年5、6月间,红四军攻占龙岩,蒋介石组织兵力会剿红军,红四军主力配合当地游击战争,9月21日,攻占上杭,击败敌人的会剿。此时毛泽东已经离开红四军的领导岗位,他深入上杭、永定的农村,一面养病,一面领导地方土地革命斗争。这年10月11日,毛泽东来到上杭,这时的闽西山区,黄色的野花竞相开放,毛泽东面对怒放的野菊花吟成了这首词。
作者: 睢县小鱼    时间: 2008-10-28 12:48
好久没去赏菊了
作者: 洹水花    时间: 2008-10-28 14:11
开心妹妹什么时候到开封去了一趟
作者: 心语清荷    时间: 2008-10-28 15:51

原文由 [B]洹水花[/B] 发表: 开心妹妹什么时候到开封去了一趟

我替姐姐先去侦察了一下,明年我们可以大部队一起去


作者: 恐龙    时间: 2008-10-28 18:21
原文由 [B]快乐泳者[/B] 发表: 真漂亮

作者: 白雪迎春    时间: 2008-10-28 23:05
楼主真有才呀,拍得太漂亮了。
作者: 海底森林    时间: 2008-10-28 23:11

我拍的几幅菊花图:





作者: 海底森林    时间: 2008-10-28 23:12




作者: 海底森林    时间: 2008-10-28 23:13




作者: 海底森林    时间: 2008-10-28 23:14




作者: 海底森林    时间: 2008-10-28 23:15




作者: 海底森林    时间: 2008-10-28 23:16




作者: 海底森林    时间: 2008-10-28 23:18




作者: 心语清荷    时间: 2008-10-28 23:47

百草兢春色,唯菊有秋爽。




[/quote]

主席拍的更漂亮!

 


作者: 心语清荷    时间: 2008-10-28 23:49

金凤舞





作者: 心语清荷    时间: 2008-10-28 23:55

金阙芙蓉



[/quote]


作者: 心语清荷    时间: 2008-10-28 23:58

    杨妃晚妆





作者: 樊里斋主    时间: 2008-10-29 09:33

菊的世界

菊的海洋

欣赏秋菊

心情开朗


作者: 海底森林    时间: 2008-10-29 15:14
原文由 [B]心语清荷[/B] 发表:

百草兢春色,唯菊有秋爽。




主席拍的更漂亮!

 

[/quote]谢谢夸奖!
作者: 冰川美人    时间: 2008-10-31 22:16
原文由 [B]樊里斋主[/B] 发表:

菊的世界

菊的海洋

欣赏秋菊

心情开朗


作者: 文彪    时间: 2008-11-1 09:15
原文由 [B]冰川美人[/B] 发表: [quote]原文由 [B]樊里斋主[/B] 发表:

菊的世界

菊的海洋

欣赏秋菊

心情开朗

[/quote]
作者: 碧浪鲨    时间: 2008-11-1 21:54

 


作者: 慠雪寒挴    时间: 2008-11-4 07:38
原文由 [B]心语清荷[/B] 发表:
    菊花以其品性的素洁高雅、色彩的绚丽缤纷、风骨的坚贞顽强和意趣的丰富多彩而倍受文人亲睐。唐诗中有许多咏菊言志、歌菊抒怀的诗篇,品读这些浓情四溢、思想飞扬的诗篇,可以使我们对唐代诗人的人格理想和生命情怀有一个真切的了解。


作者: 心语清荷    时间: 2008-11-6 08:43




作者: 心语清荷    时间: 2008-11-6 08:43




作者: 心语清荷    时间: 2008-11-6 08:46
丛丛秀菊,饱含露水,湿润晶莹,明艳可爱;缕缕幽香,飘满池岸,令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

我爱菊,不是因为她香,不是因为她艳,不是因为她像寒梅一样傲雪!我爱菊,因为她曾经在秋风扫落叶时给我安慰,在她自己辉煌腾达时仍然保持低调,和她不随波逐流不争奇斗艳的品行!她含蓄、质朴,水淋淋的非常可爱。

作者: 笑敖江湖    时间: 2008-11-6 14:52

 

百草兢春色,唯菊有秋爽。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