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向您介绍我的家乡——抚顺(续) [打印本页]

作者: 浪里冬青    时间: 2008-10-3 20:19
标题: 向您介绍我的家乡——抚顺(续)

  抚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远在新石器时期,这里就有先民活动,给辽东大地带来了人类文明的曙光.沈阳新乐遗址出土的煤精制品属于抚顺西露天矿本层煤。据此推测,早在7千多年以前就有先民在抚顺生活。到了汉代时期,抚顺地区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已相当发达,并已将煤炭用于生活和生产。抚顺劳动公园发现的汉代古城遗址,便是抚顺城市的前身。明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奖励开荒屯田,从关内迁来大批移民,使抚顺人口大增,农业、手工业、商业随之发展。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修抚顺城,这是抚顺得名之始,其含义是"抚绥边疆,顺导夷民",体现出明王朝对周边民族的招抚政策。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后,于1616年在新宾境内赫图阿拉城(今新宾老城)称汗,建立金政权(史称后金)。1618年后金发布"七大恨"檄文,公开对明宣战。同年进击抚顺城,明守将李永芳投降,努尔哈赤轻取抚顺。
  清朝定都北京后.康熙三年(1664年)设承德县(县治今沈阳),为奉天府附廓县。承德县辖今沈、抚部分地区。清廷以保护其"龙兴之地"为由,对辽沈特别是抚顺地区实行封禁,修筑了柳条边墙,严禁汉民流入,使这里社会发展陷于停滞,出现了城败地荒、人烟萧疏的凄凉景象,这种状况持续了约一个半世纪之久。1778年清统治者重新修建了抚顺城,设城守尉统辖抚顺军民,至1783年建成,历时6年。城址在明抚顺城的西南,规模比明城大。建城之后,人口逐渐增加,特别是关内汉民大批迁移抚顺,使这里的农业得到发展,城市商业、手工业、农产品加工业也随之兴旺发达。在抚顺城内,出现了较大的商店、当铺、粮栈和饭馆以及肉市、柴草市和牲畜市等,抚顺已成为辽东重要的农副产品集散地,城镇经济呈现出全面发展的态势,为近代抚顺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48年10月31日.抚顺解放,分别建立抚顺市政府和抚顺县政府,归当时的安东省领导。1949年抚顺市为中央直辖市,抚顺县属辽东省,城市人口为27.83万人。抚顺解放后,国家把抚顺作为重要的工业基地,加大了对抚顺的投入,仅1953-1957年("一五")的5年间,就向抚顺投资9.2亿元。当时,在全国156项重点工程中,抚顺就占了8项,如抚顺煤矿总体改造,铝厂铝镁车间改造,抚顺发电厂改造,以及大伙房水库建设等。这些重点工程的完成,为抚顺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使抚顺由单一的煤炭工业城市,向综合性的重工业基地发展。在保证完成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同时,还发展了地方工业,涌现出一大批中小型企业。

进入60年代以后,随着大庆油田的开发,抚顺的石油加工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1965年全市石油加工量为277.6万吨,是1957年的5.4倍。从此,抚顺的工业开始由以煤炭工业为主,向以石油加工业为主的方向发展,城市的工业主体发生转变,城市性质和功能也随之发生变化。号称"煤都"的抚顺,逐步成为中国最大的石油加工基地。经过50多年的建设,抚顺已经发展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形成了以石化、煤炭、冶金、化工、机械等五大行业为主的工业体,以国有大型企业为骨干的城市工业城市,集中了一批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基础产业。许多企业和产品在全国乃至亚洲占有重要地位,中油股份抚顺分公司、抚顺矿业集团、辽宁抚顺特钢公司和抚顺铝厂等4户企业是全国综合实力500强企业,"神州五号"飞船上的部分零部件就是由抚顺特钢生产的钢材制造的。
      抚顺是我国重要的集石油化工、冶金(钢铁、电解铝、铜冶炼)、电力、机械、矿业(煤炭及油母页岩)、精细化工、轻纺、电子、医药等于一体的配套比较完整的实力雄厚的综合性重工业城市,素有“共和国动力燃料炉”和“中国煤都”“中国北方石化城”之称。  

      抚顺曾经为新中国的建设立下过汗马功劳,为加速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作出过巨大贡献。
清太祖努尔哈赤

赫图阿拉城址


清永陵(1)


清永陵(2)


战犯管理所(1)


战犯管理所(2)


雷锋纪念馆(1)

雷锋纪念馆(2)

雷锋体育场


猴石森林公园


三块石森林公园



东北第一漂—红河谷漂流(1)


东北第一漂—红河谷漂流(2)


皇家极地海洋馆(1)


皇家极地海洋馆(2)

亚洲最大的露天煤矿




大伙房水库


光彩的抚顺(1)---百货大楼

光彩的抚顺(2)——永安大桥





光彩的抚顺(3)——河东居民小区






[此帖子已被 漫步冰河 在 2008-10-4 21:12:35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浪里冬青 在 2008-10-4 21:26:17 编辑过]
作者: 田草    时间: 2008-10-3 20:43
楼主是个有心人,此贴显然下足了功夫,堪称精品!长篇文字详细介绍了抚顺的历史,配发了具有代表性的精美的图片,让不了解抚顺城有幸看到此贴的读者一定会刮目相看抚顺。



作者: 涛声依旧    时间: 2008-10-3 23:04
原文由 [B]田草[/B] 发表: 楼主是个有心人,此贴显然下足了功夫,堪称精品!长篇文字详细介绍了抚顺的历史,配发了具有代表性的精美的图片,让不了解抚顺城有幸看到此贴的读者一定会刮目相看抚顺。



作者: 漫步冰河    时间: 2008-10-4 10:57
   谢谢楼住对抚顺做了详细介绍,让我这个抚顺人更加了解了抚顺,同时你也把崭新的抚顺展现给了大家,让更多的人了解抚顺,热爱抚顺。
作者: 刘娃娃    时间: 2008-10-4 13:02

金秋十月,我们抚顺再相会!


作者: 望雪娃    时间: 2008-10-4 15:19

         照片很好,抚顺是个宝地,应该好好宣传,欢迎朋友来抚,


作者: 关东女侠    时间: 2008-10-4 16:09
那也不去,就去抚顺。
作者: 冰雪白狼    时间: 2008-10-4 18:56
原文由 [B]田草[/B] 发表: 楼主是个有心人,此贴显然下足了功夫,堪称精品!长篇文字详细介绍了抚顺的历史,配发了具有代表性的精美的图片,让不了解抚顺城有幸看到此贴的读者一定会刮目相看抚顺。


感谢浪里冬青,你的详细介绍把抚顺推向了全国,我为抚顺的发展而高兴。
作者: 涛声依旧    时间: 2008-10-7 12:20

向浪里冬青学习!我再添几幅抚顺的照片。

劳动公园夜色






天湖晨曦

市总工会和外建大楼





作者: 望雪娃    时间: 2008-10-7 20:15

 
  希望多多拍照,多多宣传!


作者: 自由人    时间: 2008-10-9 07:47
我们去看看真的抚顺!
作者: 泽雅    时间: 2008-10-14 17:00


       全国著名的大伙房水库,水是清澈剔透,甘甜可口,抚顺冬泳人火一般的热情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在抚顺风景如画的罗台山庄再相会。

作者: 健康冬泳人    时间: 2008-10-16 11:32

 

    抚顺;美丽的城市,雷锋的第二故乡!!


作者: 冰雪泳人    时间: 2008-10-16 20:44
感谢浪里冬青,你的详细介绍把抚顺推向了全国,我为抚顺的发展而高兴。

作者: 冰雪红叶    时间: 2008-10-17 20:29

作者: 冰雪白狼    时间: 2008-10-22 20:17
原文由 [B]田草[/B] 发表: 楼主是个有心人,此贴显然下足了功夫,堪称精品!长篇文字详细介绍了抚顺的历史,配发了具有代表性的精美的图片,让不了解抚顺城有幸看到此贴的读者一定会刮目相看抚顺。



作者: 冰雪红叶    时间: 2008-10-26 19:16

作者: 人淡如菊    时间: 2008-10-28 16:52
原文由 [B]漫步冰河[/B] 发表:    谢谢楼住对抚顺做了详细介绍,让我这个抚顺人更加了解了抚顺,同时你也把崭新的抚顺展现给了大家,让更多的人了解抚顺,热爱抚顺。

作者: 冰雪玉龙    时间: 2008-11-1 14:47
我的家乡实在美,===青山碧水秀,
感谢楼主费心推。===故乡亲不够。
图为并茂多变幻,===感怀谢楼主,
辛勤劳动付汗水。===美景不胜收。
作者: 冰雪玉龙    时间: 2008-11-1 15:12
我的家乡实在美,驰骋胸怀荡碧水。
图文并茂多变幻,全凭楼主费心推。
山清水碧透,故乡亲不够。
感怀谢楼主,美景不胜收。
 

作者: 人淡如菊    时间: 2008-11-3 16:25
原文由 [B]冰雪白狼[/B] 发表: [quote]原文由 [B]田草[/B] 发表: 楼主是个有心人,此贴显然下足了功夫,堪称精品!长篇文字详细介绍了抚顺的历史,配发了具有代表性的精美的图片,让不了解抚顺城有幸看到此贴的读者一定会刮目相看抚顺。


感谢浪里冬青,你的详细介绍把抚顺推向了全国,我为抚顺的发展而高兴。 [/quote]
作者: 白云515    时间: 2008-11-6 14:21
谢谢楼主,很好!若能把抚顺的地理气候介绍一点,就更好了!
作者: 浪淘金沙    时间: 2008-11-13 22:14

    十五年没回去了,没想到抚顺变化这样大!当看到楼主介绍的几个工厂的时候,我觉得是那样的亲切,因为其中就有我为之奋战了8年的工厂。曾记得:雷锋烈士陵园第一次改扩建时我与同事在园内栽种的两颗松柏;抚顺体育场(当时的河北体育场)跑道上曾留下我的脚印;东公园曾留下我年轻的身影......谢谢楼主了。打定主意,争取早日回去看看!

这是我每周必去一次的地方:


作者: 冰雪泳人    时间: 2008-11-25 13:36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