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转贴]喀什故事 [打印本页]

作者: 翻江鼠    时间: 2008-9-7 13:04
标题: [转贴]喀什故事
    近几个月,新疆喀什接连发生了几起暴力事件,但民众的生活并没有太大改变。在这里,一些全球化进程中新生的事物,与城中传承百年的手工作坊、买卖烤肉烤馕的摊位并存并生——
    从地理文化上划分,喀什具有鲜明的两副面孔,一副在艾提尕尔清真寺及其周边,这里是维吾尔族人的核心聚居区,世居,礼拜,经商,清一色是维吾尔同胞的身影;另一副则向南,从高高矗立着毛泽东塑像的人民广场一直到环疆商贸城,人民东路与人民西路一带,高楼大厦,商铺林立。
    阿不力克木与他的同伴坐在艾提尕尔清真寺门前的台阶上。这座新疆境内规模最大的清真寺是喀什最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8月12日上午,寺前的大广场上只有稀稀落落几个人走来走去。“去年这个时候可不是这样,”阿不力克木说,“今年外宾内宾都少了。”阿不力克木是附近一家博物馆的讲解员。“游客都去北京看奥运了。”阿不力克木分析造成这种冷清局面的因由。
    当然不仅仅是因为这样,“‘8·4’爆炸案对喀什旅游业的影响非常大。”喀什地区旅游局党组书记张海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而对于喀什的很多人来说,“8·4”爆炸案的发生仅仅是一个偶然事件,太阳照常升起,街市依旧太平。
    古城与前沿
    从艾提尕尔清真寺往东,穿过一条两边全是维族同胞经营的手工艺品作坊与食铺的街道,即到老城。这里曾是西域古疏勒国的国都,也曾是喀喇汗王朝的王宫遗址,历数百年,鳞次栉比的栋栋老房土楼仍保存完整。占地约两平方公里的喀什老城目前居住着2000多户人家,虽然古代王朝王公贵族曾在这里繁衍生息,但那终究已是远去的梦幻。走在纵横交错的老巷里,可以在很多人家的木门上看到“低保户”的字样。现在居住在这里的很多人保持着最本色的伊斯兰传统,不时可以看到戴着黑色面纱把身体遮得严严实实的维吾尔族女性出现。
    “你可以一眼望穿很多城市的五脏六腑,但没办法看清喀什噶尔那双明媚的眼睛。”对于这句描述喀什的美妙的话,喀什地区旅游局党组书记张海明有着自己的切身理解。张海明生于喀什,48岁,像很多在喀什工作的汉族一样,他的父母也都是军人,当年随着王震的大军来到新疆,转业后留在喀什。
    张海明向记者介绍,喀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有2000多年,是古丝绸之路的要冲,即便是现在,地理位置也非常重要,周边与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吉尔吉斯、印度等国接壤。喀什地区总人口有370万,90%是维吾尔族,8%是汉族,2%是其他民族。
    喀什噶尔是喀什的全称,一直都是维吾尔人心目中最重要的城市,“东突”分裂势力组织将它列为其心目中的“都城”。“喀什原来是反修防修的前沿阵地,现在则成了反恐的前沿。”张海明对记者说,“这里的一些人出去,被分裂势力收买了,进行培训,到一定时间放回来,制造一些事端。”
    根据张海明的介绍,十几年来,喀什地区对反恐非常重视,“追着打,压着打,挖着打。”
    张海明称,参与恐怖组织的多是一些乡村里的年轻人,“思想意识简单,别人一挖就过去。”这跟经济发展的速度相关,“产业结构单一,只能种地,没有工业”,年轻人不愿种地,在社会上游荡,“一挖就走”。
    张海明曾在基层工作多年,他向记者介绍,当年“只注重生产,对意识形态与宗教管理不重视”。张海明在一个乡里工作时,想通过收音机听一听汉语台,竟然听不到,只能听到其他周边国家的杂音。而在1998年与1999年的时候,喀什市场上的那种小收音机甚至一度脱销。
    “我们的声音小,别人的声音多,国家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就投资几千万……这样我们这边广播的声音就一下子强大起来了。”张海明回忆说,“现在更重视了,如对宗教人士进行培训,我们每个领导干部,都联系一个清真寺,跟主持交朋友,有反常情况立即沟通。通过做大量的工作,情况好多了。”
    过去和现在
    维吾尔族画家艾拜都拉在喀什生活了20年,是国家一级画师。2007年8月,他在艾提尕尔清真寺旁边开设了一家画廊。艾拜都拉向记者介绍,在2000年之前,喀什还是一个闭塞落后的小城,“自己的东西自己吃,自己的东西自己卖。”2000年是喀什的一个转折点,真正的变化开始了,“国家投资,企业家过来,建设了一些大大小小的工厂,与周边国家也有了经贸往来。”
    喀什的发展是迅速的。走在人民西路与人民东路一带,会发现喀什原来已是如此现代化的一个城市,这里有很好的西餐厅,有环境雅致的咖啡馆,有可以无线上网的高档酒店。作为一个城市的整体,这些全球化进程中新生的事物,与城中传承百年的手工作坊、买卖烤肉烤馕的摊位并存并生,一体多面。
    来自浙江温州的商人周红光在环疆商贸城经营着一个卖鞋子的铺位,环疆商贸城的铺位,全国各地的人都有。喀什是周红光的第二故乡,来这里已经有15年了。周红光刚来喀什的那几年,是在艾提尕尔清真寺一带跟维族同胞一起做生意,“连话都听不懂”。
    34岁的广西商人谢恒则坚持植根于维吾尔同胞中间。他的商店开设在著名的东巴扎,也就是中西亚贸易市场,买卖旅游产品。在他的周边,数千个铺位,全是维吾尔同胞所有。据谢恒自己说,他几乎是在东巴扎经商的惟一的汉人。8月17日中午,记者遇到谢恒时恰逢星期天,是维吾尔传统中的“巴扎日”,喀什周边的维族同胞从四面八方涌来,非常闹热。
    谢恒在东巴扎的生意开始于2000年,“那时候大市场有5000多家商铺,多是维族人自己做的木头房子与铁皮房子,市场里有很多树,阳光很厉害,摊位与树之间就扯了一些五颜六色的布,很漂亮。”这种情形早已不复存在,为消除安全隐患,东巴扎在2004年开始改造,现在则俨然变成几间大顶棚下的超级卖场。
    这些年,谢恒生活在维族同胞当中,彼此的关系一直非常愉快,“他们很淳朴。”这种愉快显然要在谢恒个人的喀什故事里继续下去,即使一时间的生意不好,他还是非常乐观,在他看来,爆炸案带来的影响,在不久的将来,“一下子就可以过去了。”
    (据 《瞭望东方周刊》2008年第35期刘志明/文)


作者: 翻江鼠    时间: 2008-9-7 13:31
一个值得去看一看的地方
作者: 三省克己    时间: 2008-9-7 14:09
原文由 [B]翻江鼠[/B] 发表: 一个值得去看一看的地方

作者: KK搏浪    时间: 2008-9-7 14:36
爆炸案带来的影响,在不久的将来,“一下子就可以过去了。”
有机会一定去看一看!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