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由 [B]水中游泳的鱼[/B] 发表: 不包括毛主席的子女
一个美国人眼中真实的“韩战”--为我们的亡灵呐喊!zt
文章提交者:朱湘儿 加贴在 中国历史 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_73.html
一个美国人眼中真实的“韩战”----为我们的亡灵呐喊!
拉瑞斯约本海黙(美国军事作家,评论家)
-2008-08-04
在我的这个国家里,有一座为阵亡士兵修建的陵园。那里矗立着一些石头雕像,姿势各异。表情浓重。但是,他们记录了我们这个国家的军事历史的光辉与屈辱。
上一个世纪是一个战争的世纪。我们的士兵刚刚战胜了,残忍暴虐的法西斯。还没有来得及回家与家人团聚,另一场人类历史上最为滑稽的战争开始了。--韩战!
我的哥哥被征调去了那里。在那个时代,在我们这里不服从“政府”调遣就是叛国的,无耻的。胆小的。等等。一切荒诞的罪名。他在前期来信,几乎是每周1封。信纸质地很好。印刷有驻扎大韩民国联合国军美国陆军第8军的刊头。
信上他说:我们现在日子过得还不错。朝共被我们合围了。打败他们仅仅是时间问题。维尔斯·维尔将军说亚洲的军队都是一群垃圾与民兵组织。我觉得他说的有道理,
但是,50年以及随后的1年发生了巨大变化。广播里传出中国参战了,但是绝对不是站在我们这边。我曾经看过那本被严禁公开发行的书《西行漫记》。大致了解过在中国毛泽东领导下的一支军队,可以在最艰苦的环境下,作战。可以用最低等的武器打败他的强大对手。可以把几百万残暴的日本军队,拖死累死。在分割消灭。
那时,我就明白,我们要面对的就是这样的一支军队。他并非前中国政府(蒋介石政府)所称:荒蛮无知的乌合之众。而是一支世界上最难以寻觅的强悍军队。那么这将意味着什么?意味着25万前后参战的美国士兵,将是被卑鄙的政客,推向了死亡的深渊。
日本人,国民党政府军,总计约有1200万之多。装备可以说没有一个比中共差。毛泽东先生就是这样领导他的军队,打败了这些在军事观点上,根本不可能打败的对手。那么,我们的军队!联合国军能胜利吗?答案是肯定地。NO!
哥哥在后来的信中言辞一次超过一次的浓重。总是谈到他们被政府欺骗了。他们的第5师,遭遇了中共一支作战部队。在10天攻击作战中,第5师伤亡3000余人。但是,他们始终没有前进一步。最后,遭到了合围。冲出来的部队不足1/4。哥哥害怕了。他希望战争早点结束。甚至他祈求上帝,请恩准他被俘。这样或许可以逃过这场灾难。但是,他没有他战死了。死在了一个他根本不该去的地方。
韩战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应该感到耻辱!在战前,国会那些愚蠢的脑袋里面,灌满了来自前国民政府的信息:中共绝对不敢参战。毛泽东是胆小的。无知的农民。等等。就在这样的“愉快的国际气氛”中。美国决心出兵了。事实上,在战争开始阶段,就以经无情的宣判了我们的失败。中国毛泽东领导的军队,是一只以牺牲生命为最高荣誉的军队。他有别于日本法西斯军队。但是,他的勇猛程度绝对对手所能想象。日本一名被俘的前17师团高级军官,在他自述中称:共产是最可怕的,他建造了可以匹敌我们日本军队的强悍部队。与他们交手,好比与魔鬼交战。我们虽然不惧怕死亡。但是,他们的勇猛与顽强,叫我震撼。
难道美国的议员们都是白痴吗?这样的经历自述,没有看过?事实上,他们看的比我多的很多。但是,他们当时认为,苏联是惧怕我们不敢出兵的。苏联不愿意因为一个小小朝鲜,导致再一次进入两大集团的武力对战。而中共毛泽东先生,他们几乎很多人那时还是不太清楚此人的为人与做事态度。因此,也就相信了来自台湾的论断。中共也不敢贸然出兵。
结果远远超出了他们的简单得思维。中国出兵了。苏联人在战前仅仅为中共毛泽东先生,装备4个师。而在战争中后期,苏联才勉强的派遣了3000名空军,而且及不情愿的给了毛先生120架左右米格15。而苏联派遣的飞行员,多数是教官。仅有少数参战。这等于中国就得依靠他最长飞行年龄仅有不足24周的“儿童型”战斗机驾驶员,前往参战。事实上,中国还是“单独作战”。那么看看我们伟大的美国一手创建的“国际联合部队”吧!
大韩民国的所谓军队,不过是我们拿33亿美元武装起来的一些“兔子兵”。他们根本没有什么军事素养。作战能力1个师还不中共毛泽东先生的军队1个团。在印度战败之前,他们的撤退,恐怕是韩战战场上最为壮丽的景色。韩军第1,2,3师。在汉城保卫战中,被中国军队击溃。败军就像中国著名的河流黄河。“奔流不息”。更加有趣的是,他把克拉克将军刚刚调派来的韩军第5,6增援师团,随即也冲垮。
英国军队是一支“乞讨者”类型的军队,他们只愿意所取,绝对讨厌坚决的付出。在二战期间,在印度支那半岛上,一支赫赫有名的7000人的英国师团。遭到了为数3000人的日本军队合围。当时英军总司令。无奈的发出求救声音。中国军队派遣了1000余人前往解围。就是这1000余人。将日本军队3000人击溃。打开了缺口。解救了人数超过自己7倍的可爱的,伟大的同盟国英国军队。
法国军队。自从被缠绕了越南“官司”以后,根本无暇他故。
土耳其军队,作为最佳的“替死鬼”人选的军队。他们的装备作战素质总体上,一般。实际上比韩国军队,好不到那里去。
北约其他部队。全部的混合型“古巴雪茄”。浓厚的逃跑与厌战主义充斥这些军队。他们虽然装备精良,训练良好。但是,士兵厌战,缺乏作战意识。再有很多都是前纳粹德国征用过部队的国家。可以说这等于我们把11万投降士兵重新组织起来。武装起来。拉到这里来送死。
这就是基本上当时的“强大的联合国军”的真实的作战实力。对付朝鲜这样的小国。也许我们还是可以取胜的。但是,对待一个历经战争,而且在一位具有欧洲任何历来将军所没有的军事指挥天才的毛泽东先生的领到下,这样的一支军队去作战。麦克!李琦维,包含最后那个倒霉的克拉克。接连一个一个“倒下”这个原理,就是十分容易理解了。
美国军队!为何参与亚洲一个主权国家的内部派系争夺?为何把自己的国民,推向真理的对立面?事实上,现实给我们的最大成就就是:我们终于认清了,我们-美利坚合众国。不是毛泽东先生的红色中国的军事对手。这同时也会影响到,接下来,我们的另一件愚蠢的战争行为--越战。
美国新闻出版署,害怕看到任何关于毛泽东先生的美化性的文章。他们把这种文章看作与《我的奋斗》可以混淆的作品。多么荒诞的可笑的“小丑”行为!明明自己败在对手脚下,却不敢站起了直起身子大叫一声:“I`m sorry!我错了”这就是我们为此付出了1000万生命所建立的美利坚合众国吗?这就是被世界誉为:顶尖的先进的美国吗?
毛泽东先生赢得了这场战争。但是,这仅仅是他刚刚开始的一个小小的序幕。是谁支持了毛泽东先生的红色中国的崛起,我认为,恰恰是我们愚蠢地行为!所导致的。
日本在日俄战争前期,还算不上一个真的国际列强。但是,他以坚决勇气与决心,战胜了那头愚昧的灰熊。因此坚定了他取得列强席位的开端。中共毛先生也是同样如此。
在他看来,美国代表了西方势力的最高端。只要给他一个机会,沉重的打击美国,新生的这个红色中国,就可以走出被前苏联红色主义霸权所笼罩的阴影。就可以崛起与联合国的国际舞台。就可以得到众多西方世界的,发自内心的惧怕与敬畏!这可以说是他真的打击美国的意图。
但是,世界上没有比当时的美国政府在愚蠢的了。我们傻乎乎的把自己的精锐作战兵团,一批批派往哪里。去对决毛泽东先生的军队。结果。我们缔造了他的伟业。
毛泽东先生伟大,是因为他害怕战争。在战争来临之际,他可以从容把自己喜爱的孩子,送上战场。那是一名曾经参与过前苏联库尔斯克会战的制定的光荣的孩子。后来,我听到一些来自中国大陆的人对他的漫骂:镀金!我不太明白!把金属镀在人身上吗?后来我懂了原来是说:毛泽东先生企图在制造与COPY一个自己!接任他的领导。我觉得保有这样观点的中国人是冷漠的,无情地。更加是无知的。毛泽东一家人,几乎是所剩无几。那么那些都是镀金吗?
如果镀金,还可以坐镇丹东直接进行一些指挥,联络与后勤事务。何必要到真的炮火里面镀金?难道毛泽东先生不知道美国人制造的子弹,是可以杀死人的吗?
后来,我又知道了一些,更加清楚。原来,这样说可以在最短时间获得被大多数中国人看作“辉煌成就”的美国绿卡。即身份认证。
韩战真的被美国军方完全抹杀了吗?答案是:NO。军方的高级学府:西点军校。战役讲演回顾课程中,其中韩战占居了50%。经典战例分析课程中:上甘岭,清长江。汉城保卫战失利。等等都是永久性教材科目。但是,他们绝对不同意任何堂而皇之的出版资料。显示美国的失败。在那些教材里,被击败的美国军队换成了:联合国军。领导者被改成了中国主席。但是,其它的军方依旧完整保留了。必定他是军事教材。不是美国政客的“玩具”。
新加坡学者谈邓小平
史海:新加坡学者谈邓小平的历史责任及本来面目
倍可亲(backchina.com)(作者:董玉振)本文多处以邓小平及其事业作比较,无意否定邓的一生为中国所作的巨大贡献,更无意对改革开放的正确性提出置疑,只是为了在比较中能更清楚地看毛泽东对中国发展所作的贡献,及其所犯错误的历史必然性。对过去过分贬毛过高抬邓的做法予以纠正,部分地还历史真面目。当然,邓小平是近二十年来疯狂反毛的罪魁祸首,也是作者不得不作一比较的重要原因。
一九八零年初,学校曾组织我们高中一年级的学生看邓小平七九年访美的记录影片。在欢迎邓的音乐会上,当一群美国小学生用中文演唱“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引我们向前进……”来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和欢迎时,镜头在邓的脸上停留了五秒钟;邓僵硬的、没有半点喜色的脸给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一定让美国主人感到奇怪。过于早熟的政治意识使作者强烈地感觉到一场反毛运动将很快来临,而以邓小平为首的“文革”受害者们将在“实事求是”的外衣下不可避免地掺入个人的意志和报复的欲望。
八一年,《决议》在邓小平的主持下获得中共中.央.的通过,拉开了批毛反毛的序幕。《决议》除对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前的七年予以肯定外,毛泽东领导下的其余二十年被全盘否定。在全党学习《决议》的过程中,各界掀起了检讨毛泽东过错的声浪。文艺界更不甘落后,通过电视等一切手段否定建国以来的成就。当打开国门,看到外国的发达时,更全民埋怨毛;似乎要不是毛的错误,中国就应该如何发达,人民就应如何富有。他们无视其它和中国建国时有相近国情、而已远比中国落后的国家(如印度)的存在;只看到发达国家的富有,而不看中国薄弱的基础和发展环境的恶劣;“实事求是”变成了反毛的专用借口。毛的语录被刷掉,画像被撕毁,塑像被推倒,家里的石膏像被扔进垃圾箱。让当时年青的作者感到一丝安慰的还是在农村。农民们将毛主席画像保留,或担心犯政治错误而象春节后送神像般烧掉,将石膏像悄悄藏起;在这些土气的乡下人身上,总算保留了整个民族的一份良心。
在毛逝世后,知识分子从检讨毛的错误迅速上升到检讨共产党的错误、马列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错误,这是必然的发展逻辑。邓慌忙推出了“四个坚持”,即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当然不忘强调“毛泽东思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邓试图将毛泽东和共产党、社会主义制度割裂开来的作法显然是短见和幼稚的,他似乎没有注意到毛泽东和整个中共的历史、社会主义制度、人民解放军已熔为一体,没有毛的中共还是中共吗?没有毛的社会主义还是这样的社会主义吗?没有毛军事思想的解放军还是人民子弟兵吗?随着时间的推移,邓小平、周恩来.等人的得失可游离于共产党之外而作为个体予以评价,但毛任何时候不可能和中共及社会主义制度分离,和人民军队分离。
“毛泽东不懂经济”几乎成了定论,而被海内外人士所接受。至于这个结论的根据是什么则很少人细究。就井冈山和延安根据地时期来说,在中国也算是最恶劣的生存条件下,满足几十万军民的生活和战争需要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没有成功的经济管理能力,要确保根据地的长期生存是不可想象的。建国之初,中国根本没有值得一提的工业基础,甚至连灯油要靠进口。经过二十八年的高速工业化,中国成功建立了完善的工业体系。1952年,工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0%,农业占64%;而到1975年,这个比率颠倒过来了,工业占国家经济的72%,农业则仅占28%了。在毛领导下中国的工业总产值增长了三十倍。即使“文革”期间,工业平均发展速度也在10%以上。这样的高速增长居然被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 代领 导人贬之为“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让人不禁要问:“何处不是边缘?”
当邓小平在《决 议》中批 判毛泽东家 长制 作风时,他自己也将犯同样的错误。以军 委主 席身份在四年内撤换两个党的总书记,不能说没有家 长制作风,而且更严重,至少毛有家 长 制作风时自己正在“家长”的位置上。但在邓小平在用非民 主的手法问题上,谁能说他全错了?这就是历史。
当邓小平否定毛泽东的经 济成就时得到群 众的附和,为什么?原因很简单,邓小平发展消费品工业,以满足人民的消费需求为重点。而毛泽东时期,敌对的国 际环 境要求中 国不得不 将重工业的发展放在优 先考虑的地位。
“毛泽东思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颇为滑稽的集体捞功之举。打开和毛一齐革命的政治家如朱德、刘少奇、任弼时、周恩来、邓小平等的文集,然后再读毛泽东雄文四卷,能强烈感觉到他们和毛根本不在一个哪怕是接近的思维层面上。奠定中共革命理论基础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大作完成时,其他领袖们还没搞清楚该干什么呢;而邓当时要么在法国勤工俭学,要么在中央作个小书记。没有上述领袖们参与革命,毛泽东身边肯定会有其他人参与并取得革命成功;但没有毛泽东参与,上述领袖们根本找不到革命成功的道路并名垂青史。当然,正如诺贝尔科学奖得主们的助手也为科学发现做了不少工作,其他领袖们并没有无所事事,但他们的贡献还没到有资格强调“集体智慧”的地步。“没有毛泽东就没有新中国”是长期的、成功与失败的无数次反复实践中得出的正确结论,“集体结晶论”无疑是对此结论的歪曲。
流行海内外、将邓和毛相提并论的作法更是奇怪无比。如果说毛开辟了中国发展的新纪元,那么邓则是在新纪元里开始了一个新阶段。毛对中国的影响将是长期的甚至永久的,邓只可能是暂时的。邓比之于毛,如月亮比之于太阳;当邓试图因太阳黑子而遮住太阳的光芒时,自己也失去了光亮。
目前中共一个有趣的结论是“没有邓小平就没有今日的幸福生活”,这一结论大有值得商榷之处。“没有毛泽东就没有新中国”表明了毛是新中国得以成立的必要条件,是“无数次成败反复”证明了的;那么邓是否是今日新生活的必要条件哪?换了别人是否就不行了呢?是否经历过“无数次成败反复”证明了的?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邓对中国的发展方向并没像毛那样制定系统的指导理论,和其它人“摸着石头过河”是他的选择。实际上,经历毛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后转向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主的轻工业优先战略是自然的转换,国际环境许可下对外开放也是历史的必然,将基于计划的人本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也是大势所趋。赵紫阳任总理时曾讲“没有‘文革’的失误就不会有现在的大彻大悟”,部分说明了改革开放的必然趋势。没有邓,其他领导人最终都会走改革开放的道路,都会“摸着石头过河”。林.彪.的五七一纪要中的内容比邓更早提出改.革.的思想.
当然,今日“幸福生活”的内容如果仅指物质上的,那无疑比过去“幸福”许多;但信仰迷失、社会风气败坏、贪官污吏横行、少儿失学严重、百姓怨声载道等,表明今日的生活并不那么“幸福”,甚至比那信仰明确、为官清廉、民风朴实的年代更多了几分愁苦。
另外,将“没有毛泽东就没有新中国”和“没有邓小平就没有今日的幸福生活”相提并论,强烈暗示了毛泽东主要只在建国之功,而将建国后的主要发展之功归于邓的名下,本文在“人本经济的成功尝试”、“计划生育与农民”两节里已对此作了否定。这样并列的口号不仅有违“实事求是”精神,甚至具有歪曲历史、抹杀二十八年中几代人无私贡献的反.动.性质。
当邓小平否定毛泽东的经济成就时得到群众的附和,为什么?原因很简单,邓小平发展消费品工业,以满足人民的消费需求为重点。而毛泽东时期,敌对的国际环境要求中国不得不将重工业的发展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
《决议》的通过造成了八十年代中国人思想的空前大混乱,“6·4”事件是十年来思想混乱的必然结果。至今还有不少人大骂“共产党当政以来没干多少好事”,能怪他们吗?在中共自己的文件《决议》中已清楚表明了这一点。“6·4”后邓小平沉痛地总结道:“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失误在教育”。很遗憾,邓至死都没有认识到祸根在哪里。国际间存在明争暗斗、利益争夺本是非常自然的事,外国搞“和平演变”也属正常,“必自毁,而人毁之”。
“文革”表面上的混乱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中共建立起来的坚实政治基础和社.会.基.础,人民对执政党和其社会制度的信赖并没有改变。在华国锋时代,中国人思想上还基本保持毛泽东时代的纯朴和坚定信仰,如果邓小平能抱更宽阔的胸怀,更高瞻远瞩,采取温和渐进方式对建国以来所犯错误进行党的集体反思,对建.国二十八年历史指出失误的同时肯定进步和发展事实,用个案处理兼说服教育的方式对冤.假.错.案一次性处理,在不损害毛光辉形象的情况下在领导层面上对毛进行保护性批评,用三、五年时间内实现毛泽东时代的“软着陆”是完全可能的。“文革”在毛逝世后即自动结束,高考恢复、科技大会召开,人民的思想觉悟和劳动热情继续高昂;如能善加利用和引导,对过去采取辩证的扬弃方法论,中国的改革开放将会更加顺利,今日中国的很多弊端也不会这样严重。
多年来,每当作者想及中共通过《决议》这种疾风暴雨方式结束毛泽东时代,并放任政 界文 艺界对毛肆意攻击和报复时,总深感惋惜。为国家失去毛泽东时代建立起来的坚固社 会和政治基 础而心痛万分。头脑中总有一个挥之不去的“中国的赫鲁晓夫”概念。这一概念随着研究的深入而越来越明晰:原来,邓小平正是毛泽东一直担心的“中国的赫鲁晓夫”;《决议》除了“毛泽东同志的功 绩是主要的,错 误是次要的”这一毫无意义的二分遮 羞 布外,和赫鲁晓夫的“秘 密报 告”异 曲同工。 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开创了苏 联和东 欧历史上思 想空前混 乱的时代,培养了导致苏 联解 体和东 欧巨 变的一 代领导 人和人民。邓小平及其《决议》开启了新中 国历史上思 想空前混 乱的八十年代,并影响了一代人。
苍天有眼,当我中华民族在东方崛起。苏联解体、东欧巨变发生及时,让中国知识分子猛醒,给中国人民上了生动的一课,初步结束了持续十多年的思 想混 乱。这即是执政党的幸运,也是我中华之福。毛泽东时 代还不太遥远,那时的人还在。知识分 子们重新购回已扔掉多年的《毛泽东选集》,掀起了全国性的、自发的“寻回毛泽东”的高潮。他们在《毛.选》里看到了对现实世界的精辟分析,开始用“矛盾的、斗争的方法”辨别这个本来就很复杂的世界。当克.林.顿.访华,向中国的大学生们兜售“民主自由”时,学生们非但没有照单全收,反而送上了“湖南的红辣椒”。
毛泽东时代培养的年轻人已成功地肩负起当今中国的领导责任,今日的中国青年也完全有能力肩负起这个强国未来的重任,虽然当今教育方法和干部选拔制度弊端甚多。这是毛泽东几十年致力于民族教育和改造的结果,决不是什么“集体智慧的结晶”;没有邓的“集体智慧”,“结晶”也许会更美。
与受惠于毛泽东思想的大陆知识分子相对照,港台部分知识分子在看待国内国际政治问题、中英关系、中美关系、中日关系等方面还停留在“6·4”之前大陆知识分子的思维层面上。
至此,谁还能说毛泽东建国后一系列政治运动完全错了呢?
结语
本文并非全面评价毛泽东,因此较少深谈毛所犯的错误,因为批评毛的文章实在是太多了。对毛泽东的辩护也不可能以此文结束,因为对毛泽东的诋毁还在继续。
对毛泽东声誉的维护,不仅应是中共的自觉行动,也应成为天下炎黄子孙的共同责任。实际上,毛泽东作为民族主义者,他的一生和文化、经济、政治、军事方面的遗产已和整个中华民族熔为一体,没有毛泽东的中华民族在二十世纪将黯淡许多。
在毛泽东身上更多地表现了民族英雄的形象,意识形态仅仅是他实现民族振兴的工具。斯大林对毛的社会主义一直有所保留,一位美国学者曾讲:“毛泽东是唯一有勇气放弃马克思主义的人,如果他发现籍此不能带来民族振兴的话”。
他革命所走的道路和所建社会主义的模式和马克思列宁的模式有很大差别。确切地讲,毛的社会主义应称“民族社会主义”才比较贴切。
中华民族是个英雄辈出的民族,而孔子、孙子、毛泽东则是为数不多的具国际影响力的中华伟人。当世界众多军事机构对毛的军事思想进行深入研究,世界范围的游击队将毛的游击战术作为必学内容,不同政治信念的各国政治家们对毛推崇倍至,国际众多学者穷大半生研究毛的政治哲学思想和经济发展道路,更多第三世界国家将毛看成他们的力量和榜样……,当您看到拳王泰森臂膀上那清晰的毛泽东头像,作为炎黄子孙,您能毫无感觉?那里面没有意识形态,没有共产党,只有属于中华民族的一份骄傲。
当全世界印度人尽力维护圣雄甘地的尊贵,美国人拼命美化林肯的嘴脸时,中华民族的成员们却为了一己之欲而涂黑自己的民族英雄。他们一定忘了,毛泽东在国际上已经成为这个民族优秀素质和丰厚文化的象征性人物,在抹黑毛的同时也抹去了自己的一份荣耀。他们是否意识到,一个不出英雄只出大流氓的民族是难称“伟大”的,一个诋毁自己英雄的人也必受外人蔑视。
当作者读到多篇由欧、美人士撰写的为毛鸣不平的文章,作为毛泽东为之奉献一生的中华民族的一分子,真不知该深感欣慰,还是无地自容。
在由西方舆论和文化主导的世界天空上有一颗我们自己的星,那就是毛泽东。希望更多的同胞行动起来,共同拭去上面的尘埃,恢复其原有的光亮;无需为其装饰美化,他本来已经够美够亮。(新加坡学者 董玉振 )
转载请注明出自 www.topyl.com, 本贴地址:http://www.topyl.com/bbs/viewthread.php?tid=408337
向"两个凡是"挑战,既需要政治勇气,又需要政治艺术 在这段谈话中,邓小平抓住华国锋讲话中的矛盾,直接向"两个凡是"提出挑战。 |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