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群救人的人。在休息的间隙,他们用心记录下在灾区的点点滴滴:有悲、有喜、有辛酸、有眼泪。虽然他们的专业不同,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同,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不管多苦、多饿、多累,始终抱着同一个信念:“我要救出更多的活人!”
小姑娘替救援者担心
记录人:武警总医院救援队队员樊豪军
5月15日 晴 德阳
今天是震后的第4天,我们从都江堰转战到绵竹也奋战了两天两夜。队员们极度的疲倦和透支的体力都被强大的精神动力所支撑着,仍然没有停止搜救,生怕因为自己片刻的休息让废墟下的生命被匆匆的时间抢走。
我们的新战场是德阳东汽实验中学,约有200名师生被埋在废墟之下。四层高的教学楼只剩下几面墙,二层以下呈粉末状堆积……
断墙外是心急如焚痛苦等待的家长们,随着72小时黄金时间的流逝,孩子们生存的几率在不断地下降。
早7点,一名搜救队员在教学楼最左边墙壁的夹道下发现有一个孩子还活着,立刻兴奋地大叫:“是个女孩子!她还活着!”
队员们都飞奔过来,通过查看,她的双腿被一名已失去生命的同学压着,上身被挤,只有头部可以活动。搜救队员们立刻商量营救对策,而主管护师张艳君则通过狭窄的空间,爬进去查看她的生命体征。
“我叫秦静文,阿姨,我的腿被压住了,我很疼……”
张艳君一边将糖盐水通过管子递进去,一边安慰着静文:“好孩子,别多说话,保持体力,坚持住,我们一定会把你救出来。”
由于现场情况过于复杂,救援工作进展得很艰难。约两个小时后,终于在静文头顶上方清理出一个开口,可以探进去半个身子。张艳君小心避开障碍物,探身进去给小静文注射止疼针,小姑娘配合地将胳膊伸向她。
懂事的小姑娘用虚弱的声音说:“阿姨,快出去吧,太危险了!”
因为怕掉下的石块再次伤害到小静文,我们用双手掏、肩膀扛等方式,打开了通道。两小时后,小静文被抱了出来,全场人沸腾了。
关节四肢科主治医师王明新立即为小静文检查伤情:双下肢骨折,头部及全身多处擦伤、挤压伤。王明新为她进行了双下肢固定,对其他伤处进行了清创、缝合及包扎,将小静文送上救护车转送至后方医院。
厕所中刨出15岁男生
记录人:二炮总医院医疗队彭雪征
5月16日 晴 北川县城
昨晚10点20分,我们部队到达距离震中约80公里远的北川县城,这里的受灾情况比我们预想的要严重得多。
在半睡半醒间,我熬到了天亮。
今天早上9点多,我们接到任务:在北川县职教学校,有一个15岁的男孩被埋在厕所里,有呼救声。
9点40分,我们随救援队到达现场后发现,被掩埋的那个厕所在两栋教学楼之间。因为两栋教学楼都发生倾斜,几乎形成了一个“八”字,厕所已经快被塌下来的水泥填平了。
小男孩的呼救声非常微弱、断断续续。地震袭来时,他正在上厕所。
由于两个教学楼随时都有倒塌危险,现场根本无法动用发掘机之类的机械。我们和救援队的队员一起,轮流上阵用双手刨废墟。虽然心情很急,但又不得不小心翼翼,一点一点地刨。
“看到头发了!”“看到肩膀了!”不时有人向外面传递着喜讯。时间一点一点地过去,我们的心情也越来越沉重,还能救出来吗?孩子能坚持到胜利的那一刻吗?……
5个多小时后,男孩终于被刨了出来。虽然已经奄奄一息,但经过简单诊断,他的生命肯定能保住!我们赶紧给他吊上吊瓶,并把他转移至战备医院。
虽然很想亲眼看到他醒来,和他说说话。但来不及喘息,我们又接到新任务:有近90人被埋在一栋楼下。现场有生命存活的迹象,决不能放弃!
被地震摇成了“煤球”
5月14日 多云 赴青川途中
早上7点,部队到达四川绵阳,我们分配到的任务是赶赴广元市青川县抢险救援。
上午8点左右,我们乘坐广元市政府专门准备的15辆大巴车前往青川县。地震造成的巨大缝隙将公路一分为二,山路两边遍布着地震时从山上滚落的巨石,有时道路和悬崖仅相距十几厘米,车辆几乎是在乱石阵中穿行。
不时就会有余震发生,眼看着路边的山石往下滚,车辆也在剧烈地上下抖动。我们就在这样的山路上走了近3个小时,大家开玩笑说:“我们都被摇成煤球了。”
途中,我收到姐姐发给我的短信:“老弟,听说你去四川救灾的消息,我差点吓傻了。此时此刻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你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我刚准备回信息,手机却没信号了,司机师傅说,我们已进入重灾区广元市青川县。
战地日记
数字记录生死救助
记录人: 空军空降兵某部教导员许虎
5月13日
凌晨零点,紧急会议要求出动。
上午9点,到达阳逻机场。晚8点50分登机。晚10点50分到达成都双流机场。
5月14日
行程至成都、什邡。下午至蓥华小学,带一连、四连……协助挖出尸体1具。
一连、四连救活人7个(重伤2人、轻伤2人、受困3人),搬运物资两吨,行程24公里。
二连、三连搜救人员30人(死亡)。
5月15日
带二、三、四连,完成施救任务。四连到汶河村进行救助,挖救并掩埋尸体17具。救活3人。步行约来回30公里。二连挖救10人(死),挖坑掩埋尸体44具。
一连搬运物资15吨,挖出尸体4具。
三连挖救12人。掩埋61具尸体。
明白了施救慢的原因
记录人:清华博士生袁建强
5月14日 北川
在进入施救现场后,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施救速度会慢:第一是由于公路严重阻塞,重型机械无法进来,只能靠人工施救;第二是特种设备缺乏,比如消防用的液压钳之类的,不能贸然施救。所以,救出一个幸存者难,运送幸存者到医疗点,也难。
下午两点,我们开始撤离。回到车上后,感觉整个骨头都快散架了。喝水吃完东西后,我发现外面的灾民突然增加了很多。经过询问才知道,原来北川县城另一边有一座水库,大坝目前已经出现裂纹,所以周边的居民都被紧急疏散了。下午也不时有别的部队赶来,包括云南地震救援、疾控中心、卫生部队等。
晚上6点,接到通知,由于部队已经集结,所以民兵继续留下,青年志愿者返回绵阳。我们离开了北川,一路上还能看到部队赶来,其中很长的一个车队是兰州军区地震救援部队。大约晚上10点半,我们返回了科学城,结束了此次抗震救灾工作。
后记:在北川的时候很困很累,返回绵阳后反而睡不着了,于是写下了这篇日记。
本报记者 王晴 王鹏昊 田乾峰 周逸梅 整理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