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鱼象鱼说【今日世界】
何亚非:2019,世界面临哪些重大挑战2019-01-10 00:20 环球时报
何亚非
25参与
告别风云激荡的2018年,展望新年,我们对中国和世界的未来充满信心。同时,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发展、大变化、大调整是这一历史转折期的特征,各种矛盾叠加,全球性挑战集中爆发,世界政治经济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进一步加深。
首先,在各国经济相互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经济和金融风险积聚,去杠杆等经济转型压力很大,保护主义卷土重来,贸易摩擦甚至贸易战硝烟四起,使世界经济波动剧烈,不确定性加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此调低了2019年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测,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和再次爆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将考验各国治理经济、应对危机的能力,以及全球治理体系的可靠性。
经济波动源主要来自四方面:一是各国经济调整困难不少,增速普遍放缓,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级,给世界经济增长蒙上阴影;二是金融风险和资产泡沫没有减少反而增大,美元兼具国家货币和世界储备货币双重身份,却只顾其一不顾其二,与其他主要大国货币政策错配严重,对投资和贸易都有影响;三是科技革命对经济的冲击,技术进步既能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有相当“破坏力”,譬如对传统制造业就业的冲击;四是大宗商品特别是石油价格波动将更趋激烈,不仅给资源性经济体带来严重影响,也对资源消费国经济带来更大不确定性。
以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为例。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统计,美元作为国际支付货币占全球支付总额的42%,欧元占37%,出现美元/欧元双头垄断局面。但欧元目前十分脆弱,欧元区面临解体或缩小危险。美国主权债务已接近22万亿美元,其经济在全球比重下降到约1/4。其他主要货币日元、英镑、人民币等占比在上升。围绕国际货币体系的较量将更趋复杂、激烈。
特朗普“美国优先”立场使其他国家对美国经济和美元的可持续性信心减弱,日本、俄罗斯等国减持甚至抛售美国国债,一些国家扩大了黄金储备,美元储备货币地位跌到近半世纪最低点。2019年这一现象将更加凸现,金融风险增大必然加剧全球资本市场动荡,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均面临新金融危机的“灰犀牛”。
其次,全球治理将遭受严重冲击,碎片化更加严重,规则重新制定速度加快、难度加大,成为新年全球治理改革的焦点。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一、民粹民族主义使许多国家“身份政治”现象盛行,利益集团重组,政治极端化和“部落化”进一步发展。从英国退欧面临艰难抉择,到美国、意大利、巴西、法国等民粹民族主义逐步上升到国家意志层面,反全球化、反对移民、反对自由贸易、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有增无减,全球化和以规则为基础的全球治理将遭受更严重的挑战,世界应对气候变化、能源价格大幅波动、金融危机风险增大等全球挑战的能力下降。
二、西方国家尤其美国和欧洲大国“资本与民粹”的矛盾将进一步加深,贫富差距和不平等现象继续扩大,政治对立和社会分裂严重。无论法国“黄背心”运动、意大利“五星党”崛起,还是美国中期选举所表现的政治碎片化和最近政府再次停摆,都非偶然现象。如果这些国家继续被“国内身份政治部落化”和“对外民粹民族主义”所绑架,贫富差距和社会公平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包括中产阶层在内的普通老百姓对生活、就业、下一代教育的安全感将继续削弱,反全球化情绪将更加强烈。这预示着西方资本与劳动矛盾的再次“大爆发”。据统计,美国10%最高收入者占国民收入的47%,这一数字1980年是37%。法国、美国等最近采取的减税措施主要得益者依然是富人,而非广大百姓。持续了数十年的“资本主义温和期”(Great Moderation)已是明日黄花,资本主义社会总体将进入大动荡、大调整的新阶段。
三、在世界亟需以规则为基础的全球治理体系正常运营的今天,全球治理却挣扎在维护多边主义和全球秩序的全球化与各自为政、自身利益至上的反全球化两大力量博弈之中,面临无法有效应对全球性重大挑战的尴尬局面。从落实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到维护《核不扩散条约》的全球防扩散体系,再到主要经济体货币金融政策的协调,以及全球贸易体系的完善,特别是世贸组织(WTO)的改革,如果无法凝聚各国尤其大国的合作意愿和共识,都将继续陷于“无治理”或“无法有效治理”的困境,导致各国的外部环境恶化,增加完成国内政治经济议程的难度。
再则,新的一年大国关系更趋复杂、多变,美俄、中美、英国与欧盟、欧盟内部等都出现地缘政治矛盾升级、战略性冲突加剧等问题,地区冲突不降反升,围绕未来世界秩序和战略平衡的大国竞争将加速,暗流涌动,成为国际关系的主线,不排除出现突发事件或冲突的可能性。
法国“黄背心”运动延续和放大了欧洲各国的排外和孤立主义现象,现正蔓延至欧洲其他国家,右翼政党执政在不少欧洲国家特别是东欧国家已然成风;英国脱欧对英国、欧洲、欧盟乃至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都有意想不到的冲击;乌克兰与俄罗斯刻赤海峡对峙导致乌俄、俄/欧、俄美、俄/北约的战略矛盾都处于升级状态;中东局势更加动荡,美既插手中东事务又不想陷入泥潭的模棱两可态势将使中东乱象加深,难民危机、伊朗核危机、巴以冲突等问题的解决前景更加黯淡。
在这样的世界政治经济形势下,中美关系将依然对国际关系起着纲举目张的作用。当前的中美关系,更多反映的是二战后世界秩序的演变和全球系统性矛盾的凸现。美国目前对华定位的变化标志着中美关系竞争和冲突一面将更加凸显,未来竞争关系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危险性更加突出。但这并不意味着中美必然走向对抗。在全球化的格局下,中美联系日益紧密,美国想与中国全面“脱钩”谈何易事,也不现实。对两国关系,我们不能盲目乐观,但也不必太过悲观。中美双边贸易如今已近6000亿美元,有35万中国学生在美国留学,每年有300万中国游客到访美国。最近皮尤民调显示,38%美国公众对中国有好感,虽然略低于2017年贸易摩擦开始时的44%以及2012年大选时的40%,但美国年轻人对中国好感的比例明显高于平均比例。
从全球治理层面看,中美都面临着众多全球性挑战,而这些挑战没有双方合作是不可能解决的。世界需要新的多边体系,需要坚持多边主义,全球挑战需要全球解决办法,没有国家可以独善其身。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现在两国贸易摩擦就是多边主义与单边主义相争的“阵痛”,如果双方都能顺应历史潮流,在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全球治理基础上重塑新的多边体系,包括贸易体系,那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今后WTO改革、亚洲和世界安全体系的重构、世界秩序的重塑能否顺利,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美两国的战略互动和取舍。经过双方努力,中美从“合作的对手”到“对手的合作”的转变是可以实现的。(作者是外交部原副部长、全球化智库【CCG】联席主席) 了解,这个世界不太平 社评:大势在推动中美贸易磋商朝前走
2019-01-10 11:29 环球时报 276参与
经过延长的中美副部长级贸易磋商于北京时间9日结束。由于这两天从谈判中释出积极信息,人们对中美下一步磋商多了一些审慎的乐观。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北京时间星期二晚上,即中美谈判尚未结束的时候,就发推文表示谈判“进行得很顺利”,这种提前对谈判给予肯定的做法是非常罕见的。
磋商结束后,中美各自发表了简短声明,措辞不一样,都显得中规中矩。中方的声明对讨论做了“广泛、深入、细致”的概述,称它为解决彼此关切问题奠定了基础。美方的声明重点谈了华盛顿的关切方向,如中国承诺从美国购买大量农产品、能源、制成品等,以及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等结构性问题,但也没有具体讲达成了什么协议。
给人的印象是,这次副部长级磋商致力于解决具体分歧,功夫下得很大,而且据说双方团队有时连吃饭都顾不上,但结束时的通报比较谨慎,调门不甚高,结论性的语言少,显得不太解渴。这契合了这次副部级工作层面磋商的性质,它虽然很重要,但双方工作组是为下一步高级别谈判做铺垫。
然而两份简短声明有一个很突出的相同点是:它们都强调了这次磋商是对两国元首阿根廷会晤重要共识的落实。这也可以看成是两份风格各异声明的结合处,传递出谈判处在两国元首掌控之中的信息。双方同意继续保持密切联系,给这次磋商留下后续的积极展望。
我们注意到,外媒的一些分析认为,近段时间美方与中国结束贸易战的整体意愿不断增加,美国**表达对达成协议的乐观态度变多了,美国媒体公开批评贸易战对美经济负面影响的声音变强了,美国股市所呈现的欢迎中美缓和贸易关系的取向更加鲜明了。
中美相向而行,合作解决问题不再是中方的单方面呼吁,而具有了对双方共同的吸引力。
这种变化来之不易,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中美不打不成交,九个多月的贸易战促使双方更加认真地了解对方的实力、态度和需求,一些误判被事实磨掉。贸易战作为胁迫手段所能产生的作用是有限的,美方一开始抱定的能够压服中国、贸易战带给美方的损失远小于中方损失的想法都被证明不切实际。
二是中方加快了改革开放步伐,中国扩大市场开放的计划并没有因为美国挑起贸易战而放缓,而是以做好自己的事情为回应贸易战的基本态度。客观说,中国改革仍有不到位的地方,美方要求的“结构性转变”有一些与中国的改革方向是一致的,是中国可以积极回应的,如降低关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等,中国有些已经在做,有些进行了认识和政策上的调整,即将实施,这一切对中美立场接近形成客观上的铺垫。
当然,美方有的要求触及了中国的国家制度和意识形态管理,是中国无法接受的,美方也了解了那些要求不是他们应当坚持的。
三是贸易战是双输的游戏,这一规律正在美国方面如约显现,放眼今后,美国的金融和生产、消费都面临负面影响的不断增加。中国实力不如美方强,但中国的体制有着对困难更强的承受力,这被过去9个月证明不是虚张声势。贸易战的冲击在中方释放得更快,但中国的经济和社会运行都表现出按部就班的惊人定力,展现出中方的承受力绵延不绝,这一切增加了中国的对美谈判地位。
第四,展望2019年全年,中美从经济形势预判到应对贸易战的心理形成了更多的平衡,这为双方平等谈判打下了基础。中美贸易战打下去,双输格局越来越确定,达成协议对双方经济的激励作用则越来越值得期待。中美在互打关税牌彼此消耗之后走向握手,逐渐成为大势所指。
当然,副部长级谈判取得进展还远非中美贸易磋商的最终结果,前一段时间的情况表明,中美问题的变数常常会逆逻辑突然出现。美国一些精英已经形成对中国的新冷战思维,他们搅动局势的能力不容小觑。
希望中美双方恪守两国**阿根廷会晤达成的共识,珍惜得来不易的谈判进展,达成互利共赢的协议,这有利于两国人民,也有利于全世界。 没有永远的和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