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鱼象鱼说【今日儒学】
钱穆:修身的正确打开方式2019
01/05
12:35
甲和灯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地坛读书会
在生命的转角遇见你
人生是什么?人生的意义到底在于什么?
在这个众声喧哗的年代,所有的问题,不用担心找不到答案。网络上、书本里、电视节目中,分分秒秒都有人在回答。然而关于“人生”这个古老的话题,却永远也没有结论。
地坛读书会首季“生活之道”系列主题阅读第8期,领读人苏林老师与大家共读钱穆先生的《人生十论》,以中国传统文化解读中国人之人生。
地坛读书会·共读现场
本文内容由苏林老师的现场分享编辑整理
领读钱穆的这本《人生十论》,我的内心是非常忐忑的,但是当我把它认真地读下来以后,真的觉得受益良多。
对于大师和经典,我们往往只知其名,却鲜有人真的去读。比如,我今年的阅读中觉得挖到宝了的其中一位作家就是威廉·福克纳,作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的大名和名作《喧哗与骚动》恐怕无人不识,但读过的人又有多少呢?我也没有,只是知道很有名、很厉害,仅此而已。直到我看了他的短篇小说《纪念爱米莉的一朵玫瑰花》就被震惊了,这样的作品在今天恐怕更无几人能写得。
钱穆也是如此,当我们恭敬地称他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的时候,他的作品也被束之高阁了。所以,经典是不能自证其为经典的,一定要在个体的阅读行为中才能成为经典。翻开书一行行看,是让经典成为经典的一种方法,也是让经典走进我们心里的一种方法。
对于我来说,这次阅读中,我首先感受到的,是突破以往阅读舒适区带来的巨大挑战和收获,第二就是它在国学这个领域给我的启发,它改变了我以前对传统文化的看法,尤其是重新认识了儒家思想中一些根本的和重要的概念。今天我把书中观点跟大家一起分享,可能有不正确的地方,期待交流和指正。
关于作者
钱穆的一生,从一八九五年到一九九零年,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为动荡的一百年。他人生的起点,在素有“东南财富地,江浙文人薮”的江南水乡无锡。中学时逢武昌起义而辍学,开始了在家乡当中小学老师的生涯,可以说,他后来的学识都来源于自学。早年所写多是一些考据类的,如《刘向歆父子年谱》等,所以他最早是被史学家所认可的,经顾颉刚推荐,被聘为燕京大学的国文讲师,后又任教于各大学。
1949年,钱穆因坚持中国传统文化被当时主流所批判,离开故土只身到香港创办新亚书院,后来它跟另外两所书院合并变成了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的名字也是钱穆先生定的,他认为,我们中国人讲中国话,有中国思想,叫什么名字都不如叫中文大学,并坚持要在这里研究中国文化。
1967年他应蒋介石之邀,以“归国学人”的身份自港抵台,从此定居台湾。但因为身体原因,晚年他只能做一些演讲和分享。
在家庭生活上,钱穆先生的发妻很早就去世了,后有第二任妻子为其育有三子二女,赴港时分离,时隔三十多年后才重逢。第三任妻子胡美琦是他在香港讲学时的学生,钱穆晚年在台湾时两人往来增多,病中多受其照顾,他最后的人生路程是由胡美琦陪伴他走完的。
关于这本书
《人生十论》并非有意而成的书,而是一本文集,收录了钱穆先生关于人生问题的文章,初版于1955年,后来又进行了增订。前面十论刊于《民主评论》等刊物,后来补录的是六十至八十年代在香港和台北的演讲。我手里九州出版社的版本增补之后共计一十六篇。
在这本书中,钱穆先生从传统文化入手,将中西方宗教、科学、哲学等思想加以对比,论述人生中的求索、安身等基本问题,在后面的演讲文章中,他征引当时的潮流风气,告诉读者要在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思考现代中国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客观地说,钱老晚年对时事的关注和思考有他独特的视角和启发性,但对西方当代社会的认识并不够深入,他的观点放之于已经变化了的时代多少有些局限性,但如果把他的阐述放在传统文化范畴里,我便觉自洽得多,也让我更加受益良多。
比如其中谈到的很多儒家思想,“仁”和“礼”的观念、“天地君亲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等。在文化上的一次次大推倒、大否定之后,我们常本能地将它们视为封建落后思想加以排斥和批判,而不去探究真正的思想内涵。其实这些耳熟能详的词语早已深深浸入到我们的文化血脉当中,即便时局已改,潮流已变,重溯这些思想的源头于文化上仍有重要的意义。
首章论述了“人生三路向”,即人生追求的三种方向,向外追求物质与权力、向内追求灵魂的安宁、向现实追求当下的幸福,在各种文化当中去剖析我们中国人应该追求什么样的人生。在第二章中钱穆认为西方人的“真善美”在价值域上是不够的,还应该再向中国的“适”与“神”来调和补充,以此来构建完整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书中比较重要的部分是第五到第九章,以儒家思想的角度各从一个方面来论述人生中的重大问题,较成体系。第五章讲的是如何探究人生真理,第六章如何完成一个我,第七章如何解脱人生之痛苦,第八章如何安放我们的心,第九章如何获得我们的自由。但整个十论在思想上是统一的,所以有些观点和概念在其它的章节中也会谈到,另有一些内容也可以与这几章的内容相互补充。
关于中国的哲学
我想试着从钱穆先生的论述当中,概括儒家的思想核心,这个核心就是人,一撇一捺的“人”。那么人又在哪里?人是在人伦当中。人伦就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用他的话说叫做“成伦作对”。比方说,我不可能是一个独立的人,我是我妈的女儿,是我奶奶的孙女,在社会关系当中,我是老板的员工,是别人的朋友,是这场读书会的领读人,所有的这些都是一种人伦,我们都在关系之中。每个人在社会关系中并不是孤立的一个点,有此一点,必有另一点与之对应和匹配。
地坛读书会·共读现场
所以既然人处于人与人之间形成的关系当中,那么只要有关系,就一定是相对的。比如母女之中,谁是母,谁是女,各有一个相对应的角色。所以,我来概括的话,儒家思想其实就是以人为核心的一种相对的哲学。
但是当我这么说的时候又不对。因为用钱穆的观点来说,中国是不存在哲学的。他说哲学这个词不是从中国文化里面出来的,它本来就是一个西方的东西,以此西方的思维方式来定义中国有没有哲学,那当然是没有的。但钱穆又说道,如果一定要说中国有所谓哲学,那就是人生哲学,也就是做人的道理。所以他谈五伦,谈相对和有限,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都是从此出发。
人人皆可为尧舜
“尽人皆可为尧舜,并不是说人人皆可如尧舜般做政治领袖,当元首,治国平天下。当换一面看,即如尧舜处我境地,也只能如我般做,这我便与尧舜无异,我譬如尧舜复生。”
儒家的“圣”其实并不是要将人神化,因为儒家关注的核心就是人,而不是神。并且这个人必须是在广大的人群当中的一个人,而他之所以能成为圣,是因为他在这一群人中做好了他自己能做好的事情,所谓“尽己所能,近乎圣矣”。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在我们当下的环境中,做好我们自己所做到的事儿,那么谁都可以是圣。
所以钱穆先生认为,“人人皆可为尧舜”不是说谁都可以去开天辟地、去建功立业,而是说当尧舜也像我一样是一个普通人、天天过得一地鸡毛的时候,他也不一定就会做得比我好,他也只能如此。所以,只要我在当下的状态里,做到我能做的最好,我就跟尧舜是一样的。
地坛读书会·共读现场
探究人生真理
在谈到怎么探究人生真理的时候,钱穆先生对比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他认为东方文化乃是内倾性;西方文化乃是外倾性。中国人追求真理重在向内探求,而西方人追求真理则重在向外寻找。
他说西方人的探究过程是往外看,要找到一个超越自我、恒久不变的东西,所以他们找到了上帝,找到了神,他们认为这些是不变的。所以,西方人的真理观,超越人生而外在,必为一种客观的,由此而产生宗教、科学与哲学。
我们中国人不是这样的,中国人是先找一个有限,然后再往无限来看。所以中国人追求真理乃是向内求索,求得所得再转而向外去观照。因此,中国的哲学以人生哲学为主,实乃日常人生的一种深切经验与忠实教训,主张人以修身为本,继而向外求齐家、治国、平天下。教人做一好人,即做天地间一完人。如何做一好人,依靠内心的明觉,由各人自己之内体验,而不在其外寻。
物与心的辩证关系
刚才说到儒家思想注重“人”,由此又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做人的哲学。那么“人”的核心又是什么?在钱穆先生的论述中,人的核心就是人的“心”。钱穆先生否认他讲的是一个唯心的哲学,而是既唯物又唯心的、物与心交互的,但是在他的论述中,他更注重心的作用。
比如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自然山川跟500年、5000年前一样吗?其实是不一样的,因为是人在依照自己的需求和欲望在对自然进行改造。比方说以前的人喝水要用手来捧水喝,我们发现这不太方便,于是后来发明了杯子,所以杯子其实就是手的一个替代物。后来我们发明出更多的东西,这些东西其实都是我们的肢体的替代物,是心的反映。先有人的欲望和需求,才会有客观生产。所以钱穆先生批评马克思和共产思想,认为这个世界不可能全是客观的、纯粹唯物的。
与心相对的,不仅有外在的物,还有装着心的身。钱老又用“身生活”与“心生活”来指我们个体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虽然身盛着心,但身是自然的、外在的、容易满足的,心才是更为重要和丰富的。
因此,钱老奉劝年轻人:莫要太看重了外面的业(事业),而忽略了内心的性(心性),理应在注重业的成功的同时,注重性情的自修自养。希望我们在这方面多有采撷,在中国传统文化根基中涵养自己的性情。
修身的正确打开方式
人无完人,但能够向无愧于心的方向完善自我,不失为生活一大乐趣。钱穆先生特别讲到修身应该是个人自己的事,而不是转而要求他人。他说:“我为子,我便不问父之慈否,先尽了我之孝,我为父,我便不问子之孝否,先尽了我之慈。”也就是说,修身只是修你自己,你不能去修你父母的,抑或子女的。
地坛读书会·共读现场
就好比一提到封建思想,说到君臣好像就愚忠,说到妻子好像就要无限顺从,但其实讲的也是尽其在我。丈夫做好丈夫的事情,妻子做好妻子的事情。因为“尽其在我是一件省力事,可能事。求其在人,是一件吃力事,未必可能事。”所以与其求其在人,不如略修己身。
如何解脱人生痛苦
《如何解脱人生痛苦》这一章,是我们今天共读的篇章。之所以选择这一章,是因为我读这一章时很受触动,而且这个问题也是大家会比较关心的话题。
人生为什么会有痛苦呢?钱穆一开篇就提出,这是因为人生有两大限,一为人我之限,一为生死之限。把这两个限制解除,也就没有所谓的痛苦了。在钱穆先生的论述中,所谓“人我”论述其实是我,“生死”其实是讲生。
因为人不可绝对超脱于人伦之外,而只能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当你知道你是一人,他人亦是一人,你有一心,他人身中亦有一心,以此心看彼心,行仁之道,便打破了人我之限。
人只要完成了自己的人生使命,就是死得其所,生死的界限也就打破了。就像我们中国有一句话叫做“善终”,怎么才算是善终?其实还是尽其在我,尽己所能。如果你这一生,尽可能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完成自己的职责,听从自己的内心,一直坦然行事,那么何时死去都可称之为“道义之死”,也就没有遗憾。也就是说白了,人生活的是个过程,至于终了,是不由你决定的,那是命。
人生是短暂的。我们不能决定自己生命的长短,但是我们可以决定自己人生的精彩程度。只要我们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出无限的精彩,那便是无愧于我们来这个人世走一趟了。
纵观全书,后面收录的晚年演讲中,钱穆先生的语气温和得多,他意识到时移势易,也不再过多坚持自己的观点,又限于演讲难以全面展开,故只说抛砖引玉,留待诸君思考。
时至今日,我们当下的社会思潮又与钱先生所在之时有了更大的改变。社会不可能往回走。今天的我们已然不是钱穆先生所说的地道的中国人,而是接受西方思想教育成长起来的有着“西洋头脑”的中国人。然而这几千年来的文化传统真的就这么轻易地被改造或剔除了吗?我看未必。但今天的我们如何去看待文化传统却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对此,钱穆先生说:“我们该把中国的旧观念用新的话来讲,不该把今天的新观念来讲中国的旧书,这是不同的。”
the end
附录
读友分享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人生确实太大了,加之前几天去了新疆,看着茫茫戈壁滩,千年一瞬,多少人前仆后继去改造自然世界,或者适应自然,那么多人牺牲了,那么多种族被历史的年轮湮灭,感受历史,我觉得我们今天能活着,已经很伟大了。人生这道题,尽其在我就好。”
地坛读书会·共读现场
“余英时说,‘钱先生无疑是带着很深的失望离开这个世界的,然而他并没有绝望,他所追求的从来不是中国旧魂原封不动的还阳,而是,旧魂引生新魂。’我特别赞同,今天来看他在当时写下的东西,有它的局限,但也有它的先进性。作为读者,我们更注重的应该是,通过阅读丰富我们内心的感受,扩大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地坛读书会·共读现场
“钱穆先生在中西方这两派观点上,是偏保守的,因为他处在社会动荡过程中,有历史局限性。他说教育比政治强,政治比法律强,法律比战争强,战争比吃人强。而在西方,法律是第一的,在这里法律是排第三的。这里谁好谁坏并不绝对,因为人类历程还长。但是他谈到国学的那部分,是我们应该去学习的。”
地坛读书会·共读现场
“人生来就是苦痛的,我觉得如果真的是这样,与其说是解脱,不如说你能接受。这个比你费尽心思要拼命地去剥离它、解脱它,更直接一点,也更容易一点。无论是缺的还是圆的人生,这都是你的一部分,也都是人生的一部分!”
地坛读书会·共读现场
“年轻的时候,我很喜欢《简爱》这部作品,其中有一句‘人活着就是为了含辛茹苦’,老挂在嘴边上。后来有一天我先生问我,为什么人活着就是为了含辛茹苦,为什么就不能为了别的?这句话触动了我,到今天,我觉得接受苦痛也好,不完整也好,这让我觉得反而是一种解脱。相当于接受自己一件不完美的作品,当你接受他的时候,你才知道弥补他的方法。”
地坛读书会·共读现场
“今天苏林老师的两句话让我印象深刻,第一句是人在当下这个状态下,你只要能做到最好的自己,就已经是一个伟大的人了。在我现在这个阶段,如果说我能把我的论文写出来,然后能顺顺利利毕业,或者在我的实习工作上,我也能有一个比较大的突破,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我觉得已经很好了。第二点是关于成熟的那一句话,你能开始去接受自己无能为力的一些事情,或是无可奈何的时候,你才慢慢的成熟了。”
地坛读书会·共读现场
“今天的书没有读完,但我认真做了功课。自序中说道,钱穆先生十来岁的时候就开始读书了,最早接触的是什么?就是曾文正公家书,然后这本书里头给他印象最深的是:曾文正教人要有恒,他教人读书须从头读到尾,不要随意翻阅,也不要半途中止。这里我收获了读书的方法,与大家分享。”
地坛读书会·共读现场
“关于死亡,是我们每个人必须面对的人生题。大概中秋的时候我的外婆仙逝了,她是90岁高龄自然去世,但作为亲人仍然还是会觉得痛苦,那时候老师送了我一本书叫《西藏生死书》,这当中的一些观点,我想跟大家一起共享。‘有些人被诊断到了绝症的晚期,只剩下几个月可活,可当他们闭关潜修,真正面对自己和死亡的事实时竟然治愈了。’这告诉我们什么?接受死亡可以改变我们的人生态度,并发现生死之间的基本关联,如此以来就很可能产生戏剧化的效果!既然知道我要去死了,不管是哪一天,是自然的驱使,还是病症的原因,那我就把当下做好就可以了。”
地坛读书会·共读现场
“我们经常会说一句话:‘倾宇宙之力,活眼前一瞬’。这句话细细去想,如果用宇宙的力量,去活你眼前的这一瞬间,你此刻的心情,你以前工作当中的不顺利,你跟家人、跟爱人的争吵,或者你的成绩、业绩,那又算什么呢?”
活动预告:
地坛读书会首季“生活之道”系列主题阅读
第 10 期读书会
美的发现
——汪曾祺《淡是最浓的人生滋味》 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