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鱼象鱼说【今日儒家】
诗乐舞剧 夫子之教:四海孔子书院2019元旦迎新晚会即将上演2018
12/20
11:14
腾讯儒学
分享
评论
2
四海孔子书院2019年元旦迎新礼乐剧《礼乐春秋》定于2018年12月29日下午场2点半和晚场7点半在海淀北部文化中心剧场上演。两岸合作,师生首演。在春夏秋冬的四季运行中感受夫子的天地情怀与诗歌舞乐交相辉映的六艺之教。用书院师生的生活诠释儒家精神。
本次礼乐剧得到了海淀区温泉镇人民政府的资助,同时也得到了海淀北部文化中心的协助。
海淀北部文化中心:剧场在文化馆一层
天何言哉,
却在四时更迭中,
留下人间深远的教化。
春,万物滋生,
岂可一日不创造日新。
夏,日月丽天,
岂可一日不奋勉亲民。
秋,大地萧瑟,
岂可一日不戒慎节制。
冬,冰雪连天,
岂可一日不冷静求知。
四时岁月之姿,
兴起君子生命之色。
无一不善,无一不美。
人们在欣喜赞叹之余,
以一弦一柱、一行一念
与之共唱共和,
我们名之为“礼乐春秋”。
用艺术诠释夫子之教
一般而言,夫子之教剧很难,甚至不可以演绎成戏剧的。中国传统戏剧中几乎找不到叫《夫子》的戏剧,因为用艺术形式去展示夫子之教,是很受限制的。
夫子用一生去表达他的教化理念、人生智慧,跌宕起伏。夫子的故事,是精神层面的,精神性的东西,如果没有深深地体悟,是很难演绎到位。因此,我们让师生去用艺术形式演绎夫子的教化之道,是非常具有挑战的。
(电影《孔子》剧照)
儒家的内在要求是教化世人,儒者对自己的定位那就是一生要做一名老师,也要做一名学生,不仅要学而时习之,还要以身作则,行教天下。简而言之,夫子的一生无非就是行教天下。
(书院礼乐剧《行教天下》剧照)
时至今日,儒学要教给世人什么呢?又要如何来行教呢?我们不妨回想祭孔的意义。我们用全身心的投入,把我们对夫子之教的体会呈现到我们的舞蹈当中,呈现到我们的艺术化的演绎当中,并因此对观礼者产生教化之义。如今我们又要演绎以夫子之教为主题的音乐剧。这其中,最需要避开的就是概念性的思维,音乐剧不是不厌其烦地对听众讲道理,我们所要达到的理想状态是,所有在场的人,不管是否懂得经典,他都能用心去听,浸润当中,用感性来感受艺术的美。如果我们的演绎可以激发观众的想象力,用感性去聆听艺术,那么,我们也许就成功了。
(书院礼乐剧《行教天下》剧照)
诗、乐、舞交相辉映
我想,我们去看歌剧,我们之所以被吸引,是因为我们被其中的音乐旋律所触动,而不是被那种激情澎湃的歌词所感动,这就是艺术。舞台艺术就是演绎一种氛围,让在场的人心生波澜,其中已经无所谓懂与不懂,而是靠人们的想象力去参悟。就像中国诗歌,不可能太过直白,语法标准,概念清晰,因为直白的语言仅仅是用来沟通的,而诗歌是用艺术化的语言去感动人的。因此,我们的舞台艺术,就是要尽量创造一个夫子之教的氛围,一种意象化的象征。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诗经的体例分为赋、比、兴,何为兴?那就是用艺术化的语言去兴发人的想象力。而我们的舞台,就是要搭配一种“诗、乐、舞”相得益彰的氛围,用是的语言,乐的旋律,舞的意象来传达出夫子的教化之义。
(书院礼乐剧《行教天下》剧照)
我们的礼乐剧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我们用极具现代性的舞姿和富含传统意象的诗的语言去演绎夫子的礼乐之教。君子之德风,儒者的教化,往往是靠不言之教,靠艺术化的引导来实现涤荡邪意,化民成俗。儒家从来不强制推行自己的理念,强制性的东西不会让人心生喜悦。因此,儒家避免说教式的律则来规定民心,而是靠“道之以政”的方式让人内心的真善美得到生发。所以,一个好的演出,会让观众内心悠然升起一种喜悦,他会看到春天的生机,看到夏天的日出,内心的共鸣会让他产生无端的感动与改变。所以,儒家的教化更像是一场艺术的演绎,伴随一个人一生,春风化雨。
(书院礼乐剧《行教天下》剧照)
四时运行,元亨利贞
我们的礼乐剧在春夏秋冬的四季运行中感受夫子的天地情怀与诗歌舞乐交相辉映的六艺之教。用书院师生的生活诠释儒家精神。
(2017年元旦迎新晚会剧照)
春天,童蒙养正,一群活泼的,无拘无束的孩童,在学堂里读书,学习。在这个万物生发的季节,如早晨的阳光,昂扬向上,生机勃勃。孩童的世界,任何事情都可以发生,生生之谓仁,那是来自最原始的生发之机。他们彼此之间,一起成长,坦诚交流,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2017年元旦迎新晚会剧照)
夏天,代表着成长,此时人的一生开始发愤图强,行为举止立于礼。少年养志,自强不息。一班中国传统弓箭射艺的演礼少年,英气换发,这是来自人生浩然正气的振奋与兴发。
(2017年元旦迎新晚会剧照)
秋天,万物开始凋零,一切进入到“收”的时刻。人情物欲不要过于张扬,克制自己以达于礼。天地馈赠了各种收获,就要让心收起来,每走一步,都能放得下,不彰显自我。
(电影《孔子》剧照)
冬天,下雪了,如人生之暮年,开始让自己沉静下来。夫子周游列国,暮年而归,父母离去,弟子凋零,人生世道风霜都经过,生老病死都已看破。经历过,方能无憾,因为懂得了“不逾矩”,所以,可以“从心所欲”,繁华落尽,一切归于平静。
(电影《孔子》剧照)
我们最终的目标就是,把诗、歌、舞、乐融合到我们的礼乐剧当中,去体会天地四季的运行,参悟元、亨、利、贞的智慧。如何诠释夫子之教,如何诠释儒家,用演绎的方式很难,我们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怀着一个对夫子的诚敬之心,虽然不是专业演员,也希冀可以呈现出一场不一样的舞台艺术。我想,越是懂得儒家文化的人,越是懂得夫子之道的人,他们的艺术创作才更接近夫子的教化之道。
用艺术诠释经典
夫子一生坚持克己复礼,希望礼乐教化。但是,今日的教育已经离中华乐教很远了,离诗教也很远了。那么,如何唤回中国人对自我存在的文化认知,大概用礼乐演绎的方式,用艺术去感化,是一个很不错的方式了。
难度之大是可以想象得到的,在那一时刻,灯光、音乐交替转换,那一刻万众瞩目,是这真正历练身心的宝贵时刻。我们说,舞台其实也是一种课堂,参与的人要去珍惜,争取让自己表现出色。这不仅是对观众的一种尊敬,更是自我的一种历练、学习。
用艺术诠释经典,用生活演绎艺术,这是来自书院教育美善合一、生生不息的活态的境教场域的展现。把生活搬上舞台,很不容易,所以,需要我们的付出,最终需要我们不断地反观自省,我们自己对经典,对夫子之道是否真正的有所领悟。
(电影《孔子》剧照)
因此,我们常常思考儒家的身体哲学,如何让一个人身心合一,真正抵达“仁”之根本,还需要书院教育不断地探索。我们把礼乐艺术教化运用到书院教育实践当中,运用到日常生活规范与教学当中,希望这种尝试可以走出一条直达儒家教育本质的教化之路。
12月29日,诚邀您来。 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