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象鱼 发表于 2018-10-18 16:29

1018鱼象鱼说【今日儒学】

轴心时代儒学的最高成就——孟子的心性学
2018
10/18
09:59
红尘初妆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编者按:


2018年9月15—16日,第三届生命与国学高峰论坛在湖北武汉召开。来自全世界十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传统文化与轴心时代”的主题,为化解人类各种危机,走出时代困境探寻新出路。本平台将持续发布参会嘉宾的论文,以飨读者。


轴心时代儒学的最高成就


——孟子的心性学


孙宝山


孙宝山教授在第三届生命与国学高峰论坛发表主题演讲

作者简介:孙宝山,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尼山圣源书院秘书长。

摘要:

轴心时代在中国开始的标志是孔子创立了儒家,建立了仁和礼并重的哲学思想。孟子继承了曾子、子思一派的学统,是儒家的集大成者,他的心性学代表了轴心时代儒学的最高成就。孟子的心性学以性善论为基础,以修养论为归结,对后世儒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宋明理学的基本理论来源之一。不管是程朱理学,还是陆王心学,都把孟子的心性学作为其理论展开的依据。以心性学为核心的孟子思想不仅塑造了中国文化的历史品格,还将启迪中国文化的未来方向。

西方所谓的“轴心时代”大致相当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这一时代是中国哲学的形成时期,中国哲学实现了从西周初期观念的产生到基本类型的确立的跨越,为以后的发展、变化及走向成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轴心时代在中国开始的标志是孔子创立了儒家,建立了仁和礼并重的哲学思想。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各立学派,有“儒分为八”(《韩非子·显学》)之说。孟子继承了曾子、子思一派的学统,所以有“思孟学派”之称。这一学派比较重视心性问题的探讨,将儒家的哲学思想推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对后世特别是宋代以后的儒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如果说孔子是儒家的开创者,那么孟子则是儒家的集大成者,他的心性学代表了轴心时代儒学的最高成就。所以,宋代以后人们往往将孔子和孟子并称为孔孟,将儒家学说称为孔孟之道。孟子的心性学内容丰富,层次繁多,总体而言,是以性善论为基础,以修养论为归结,以下笔者主要从这两个方面加以阐释,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后世影响加以概述。

一、性善论

关于仁的问题,孔子从多方面进行了解说。那么仁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此外,还有义、礼、智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孔子都没有论及,孟子则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性善学说。关于人性的问题,孔子只是简单提及:“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他认为人的性是相互接近的,而习气则相差很大,至于性的善恶问题,他没有作出明确的评判。而孟子则打出了性善的招牌,四处加以宣扬,所谓“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孟子·滕文公上》)。孟子所说的“性善”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人的本性生来就是善良美好的,其内涵是非常丰富的,概括起来大致包含以下几层含义:

(一)性善是指人皆有道德意识

孟子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四种道德意识,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恻隐之心即同情心,孟子也称之为“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是从肯定方面说的,意思是对别人受苦受难表示哀怜。不忍人之心是从否定方面说的,意思是不忍心别人受苦受难。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公孙丑上》),为什么这么说呢他从直观的心理体验角度加以解释说:“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同上)怵惕即恐惧,也就是说,现在有人突然看到小孩子要掉到井里,都会产生恐惧哀怜的心。这种意识的产生不是要和孩子的父母结交,也不是为了在乡里朋友中间博取名誉,它是自然而然产生的,不是出于任何利害关系,没有任何功利目的,纯粹是同情心的表现,这种同情心就是恻隐之心。这里特别应当注意的是“乍”字,乍即突然的意思,“乍见”就是没有任何思索的间隙,在突然之间看到。如果有思索的间隙,就可能夹杂利害的因素,比如说存在报复的心理或博取名誉的心理,这时候就不会体验到恻隐之心了。至于人皆有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孟子没有进行特别的论证,但从他上面的论证可以推知,人在没有利害干扰的某一瞬间还可以产生可耻可憎的心,这就是羞恶之心,还可以产生谦恭推让的心,这就是辞让之心或恭敬之心,还可以产生明辨是非的心,这就是是非之心。

(二)性善是人的根本特性

孟子说:“人之所异于禽兽者几希。”(《孟子·离娄下》)人与禽兽只有一点点的差别,而这一点点的差别就在于性善。孟子的朋友兼论辩对手告子主张“生之谓性”(《孟子·告子上》),即生而具有的自然本能就是性。这是从性的本义而言的,因为性与生原本为一字,告子追根溯源,所以有此种论调。并进而推出:“食色,性也”(同上),也就是说,饮食和生育(即生存和繁衍)是性。孟子认为告子的观点是实际上把白羽、白雪、白玉一切白色的东西都认为它们的性质是白,把“犬之性”与“牛之性”与“人之性”混同起来。就白而言,白是一切白色东西的共同特点,如果因此就认为白色东西的性质就是白,这显然是抹杀了事物之间的区别。就生存和繁衍而言,这是人和其它生物的共同本能,并不是人所独有的根本特性。如果因此就认为人性就是生存和繁衍,这显然是将人性与其它生物的性混同起来,无法把人区别于其它生物的根本特性揭示出来。所以,孟子反对告子笼统的“生之谓性”的观点,而主张性善是人的根本特性。他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没有这“四心”就算不上人,所以说性善是人的根本特性。

(三)性善是仁、义、礼、智的起点

孟子认为性善表现为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四种道德意识,而这四种道德意识分别是仁、义、礼、智的起点。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同上)端即开端、起点。也就是说,同情心是仁的起点;羞耻心是义的起点;谦恭心是礼的起点;是非心是智的起点。由这“四端”(即四个原点)出发就会培养出仁、义、礼、智的道德品格来。所以,他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仁、义、礼、智并非由外界所塑造,而是人本身所固有的。由此,他就将仁、义、礼、智建立在了内在性善的基础之上。

二、修养论

孟子虽然主张性善,说“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但他并不认为人的善性每时每刻都会毫无阻碍地显现。现实中的每个人都是尧舜,但人在外界各种事物的影响下可能会迷失善性,不但不会成为尧舜,甚至可能成为桀纣。这就需要一套修养工夫去恢复人的善性,用孟子话说就是“求放心”,“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人要像去寻找丢失掉的鸡犬一样,把自己迷失掉的善性恢复过来,使其重新发挥功能。由此,他就引出了修养论。孟子所提出的修养论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一)反身内求

反身内求就是内省。这是孔子、曾子以来儒家一直坚持的修养方法,孟子在孔子、曾子的基础上又加以了继承和发展。他说:“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孟子·离娄上》)他强调人凡是在行为上出现了问题首先都要反省自身,从自身寻找问题,不要怨天尤人。假如有人对我蛮横无礼,那么一定要反省自身,我是不是不仁是不是无礼如果反省自身符合仁和礼,而对方对我还是蛮横无礼,那么一定还要反省自身,我是不是没有真心待人如果反省自身一切出于赤诚,而对方对我还是蛮横无礼,那么就可以断定这是一个没有头脑、缺乏修养的无知狂妄之人。这样的人和禽兽有什么区别呢对于禽兽又有什么可责难的呢“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于禽兽又何难焉’”(《孟子·离娄下》)不仅如此,他还提出:“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公孙丑上》)缩即不理亏,只要自我反省而不理亏、符合道义,那么前面即便是有成千上万人在阻挡,我也照样前行,这体现了“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豪气(《孟子·滕文公下》),这比但丁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神曲·序言》)更加豪迈。所以,反省并不是无止尽的自我问罪,否则就变成无谓的消极自虐了。以上可以说是从日常行为方面进行反省,除此之外,孟子还从人生的修养境界方面进一步拓展了反省的含义。他说:“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尽心上》)他认为,天地万物都可在人身上体现出来,如果反省自身真诚无伪,与天地万物为一体,那么这就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反身而诚”可以说是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了。

(二)持志养气

持志养气就是坚定意志、修养正气。孟子说:“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孟子·公孙丑上》)志是气的统帅,气充满了人的身体,志到哪里,气也随着到哪里,所以说要坚守住志,不要扰乱了气。概括为一句话就是坚定意志、修养正气。为什么说是正气,而不是别的什么气呢孟子认为天地之间充塞着“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这种气不是一般的中性气,而是与道义结合在一起的具有价值意义的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同上)。但他在这里并没有点明这就是正气,直到文天祥才明确说这种“浩然之气”就是天地的正气。“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正气歌序》),并作《正气歌》一首:“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他认为,天地之间存在着正气,聚合在一起形成了世间的各种事物。在地下就是河流山岳;在天上就是日月星辰;这种正气在人来说就是浩然之气,它气势磅礴,充满了天地之间。文天祥的功业一般,但他用生命而去实践了孟子的浩然正气,所以后人才对他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持志养气的关键时间点是清晨和夜晚。清晨之时,白天的喧嚣尚未开始,内心清新宁静;夜晚之时,消除了白天的烦扰,内心又恢复了安宁。故清晨和夜晚正是持志养气的最好时间点,孟子称之为存养“平旦之气”和“夜气”。持志养气只是修养工夫,并不是最终的目的,其最终目的是达到“不动心”的境地,也就是完全实现自己的善性,在任何时候,面对任何事物,都能做到毫不动摇,不使自己的善性受到遮蔽,做出违背良心的事情。孟子说他四十岁修成了“不动心”“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孟子·公孙丑上》),一般人恐怕得需要更长的时间了。

(三)修养心性

这里所说的“修养心性”是指孟子直接关于心性修养工夫的论述,它包括寡欲养心、存心养性、尽心知性、知性知天四个阶段。如果就一般的意义而言,反身内求、持志养气也都属于心性修养的范围。

孟子认为人皆有“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而这“四心”是性善的起点。那么,如何修养这“四心”呢他提出“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尽心下》)的主张。欲望减少,外界的干扰减少,内心就会变得平和,“四心”也就会常常显现出来。而欲望增多,外界的干扰增多,内心就会变得浮躁,“四心”也就会很少显现了。所以他认为修养内心的最好办法就是寡欲。减少欲望可以说是一切从事修养活动所必须的,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老子》第48章)意思是说,从事学问研究每天都在增加知识,而从事修养活动则是每天都在减少欲望。至于佛法修持就更是主张控制欲望了。只是儒、道、佛三者的最终指向有所不同,老子希望达到“无为”的境界;佛法修持是为了最终的解脱;而孟子则是为了修养内心、恢复善性。但寡欲养心在孟子的心性修养中还处于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是存心养性。孟子认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仁、义、礼、智善性的起点,当这“四心”在某一瞬间忽然闪现的时候,要立刻把它们把握住保持好,由此入手来修养仁、义、礼、智的善性,这就是“存心养性”(《孟子·尽心上》)。第三阶段是尽心知性,也就是要将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不断地加以扩充、拓展,使它们最终发展为仁、义、礼、智的善性。第四阶段是知性知天,也就是要由人的善性向上溯源到天,认识到天是人的善性的最终来源,使得人与天相互贯通,这就达到了最高的修养境界。

三、后世影响

孟子的心性学是轴心时代儒学的最高成就,对后世儒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宋明理学的基本理论来源之一。不管是程朱理学,还是陆王心学,都把孟子的心性学作为其理论展开的依据。

程朱理学由孟子的性善论和修养论引发出“性即理”的本体论和“穷理”的工夫论,认为“理”是宇宙间的普遍法则,是贯通所有事物的统一原则。“理”既存在于外在事物,也存在于人的内心,在人的内心即体现为孟子所说的人人所具有的“善性”。每个人内心虽然都具有天所赋予的“理”,即天理,但常常受人欲的遮蔽而无法发挥作用,所以要通过“穷理”来去除人欲、恢复天理。由于“理”在人的内心受到人欲的遮蔽,所以穷理不能直接向内心去求,而应当向外在事物去求,经过不断地寻求,最终实现内心之性与外在之理的相互贯通,这样应事接物就会合理得当。程朱理学的“穷理”是一个由外至内的过程,最终还是要从外物落实到自身,切实认识到天地万物之理就是人之性,这样才算实现了内外贯通的目标,这正是孟子所说的“尽心”“知性”“知天”的最高修养境界。

陆王心学更是直承孟子的性善论和修养论,建立了“心即理”的本体论和“发明本心”“致良知”的工夫论。陆象山首倡“心即理”,这也是心学的标志性学说。他认为宇宙的普遍原则就存在于人的内心当中,这就是人人皆有的道德意识,即孟子所说的“四端”“本心”。(《孟子·告子上》)人的道德意识就是宇宙的普遍原则,宇宙的普遍原则是超越时空而恒久不变的。人的道德意识也同样如此,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人的内心处于不受外物遮蔽的原本状态,那么人的道德意识就会显现,宇宙的普遍原则便会彰显出来。象山从“心即理”这一基本理论出发,走上了与程朱不同的“发明本心”的向内求理路径。“发明本心”就是孟子所说的“尽心”“先立乎其大者”(同上),也就是通过讲学去除内心的遮蔽,使其恢复原本状态,这样理自然就会彰显出来,天人就会相互贯通。他希望通过“发明本心”使人建立起内在的动力,由此再经过不断的积累,最终实现成贤作圣的目标。王阳明倡导的“良知”也是来源于《孟子》。“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孟子·尽心上》)良知指的是人生而具有的道德意识,实际上就是“四端”“本心”,但孟子并没有挑明。到了王阳明,则明确地将“良知”与“本心”统一起来,把良知视为人人具有的成贤作圣的内在根据。不仅如此,他还把“天理”的观念引入到了“良知”当中。天理体现在人的内心中就是良知,良知就是天理在人的内心中的显现,良知是就本体而言的。他又进一步把孟子的“良知”与《大学》的“致知”结合起来,提出了兼含本体和工夫的“致良知”主张。良知虽然人人都具有,但由于受到私欲的遮蔽并不能发挥作用,这就需要去除心中不正的意念,将私欲的遮蔽彻底清除,使良知完全呈现出来,从而发挥指导人们进行道德实践的功能。“致良知”是阳明思想的一个归结,通过致良知就可以实现孟子所说的“人皆可以为尧舜”的目标了,他与弟子由此而推演出的“见满街都是圣人”(《传习录》)的论题也就可以成立了。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虽然学问路径有所不同,但都将孟子心性学发挥到了极致,代表了中国传统哲学的最高成就。我们今天要开创新的轴心时代,还要回溯历史、取法孟子。以心性学为核心的孟子思想不仅塑造了中国文化的历史品格,还将启迪中国文化的未来方向。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8-10-18 16:31

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1018鱼象鱼说【今日儒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