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患白血病 大连老师为其捐献造血干细胞救命
在无菌室里,马彩莲露出了笑容。
21岁的女孩马彩莲是阜新彰武县人,2017年夏天,她从大连国防高级技工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不幸却在这时降临在了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马彩莲被查出患上了白血病。考虑到治疗风险和经济状况,医生建议可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微移植。就在这家人为救命干细胞来源一筹莫展时,马彩莲在学校时的老师王泽晨在得知她的遭遇后主动捐献,经过配型对比,王泽晨符合微移植条件。在与死神无数次擦肩后,1月15日、16日,马彩莲终于等到了难得的生命曙光,进行了造血干细胞移植。
点赞!老师挺身而出,却低调了一个月马彩莲的父亲马维良告诉记者,一向健康的女儿,去年突然被查出白血病,家里人大脑一片空白,“来到医院时,都下病危通知书了。”结合马彩莲的病情和经济状况,血液科副主任孙秀丽决定为她采取微移植的方式进行治疗。“常规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需要清髓,希望供者的造血干细胞完全代替患者的造血干细胞发挥作用,同时杀伤肿瘤,因此配型要尽量一致。但这也会带来较强的毒副作用和排异反应等,对马彩莲来说风险很高。”而微移植相当于介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免疫治疗之间的一种新方法,希望供者干细胞一过性植入患者体内,刺激患者免疫系统协同发挥抗肿瘤作用,提高治疗效果。所以配型上,反而希望找到不相合的人,这也是马彩莲亲属不能捐献的原因。虽说健康人都能够作为供者,但在茫茫人海中找出一名不相合还愿意捐献的无关供者,也非易事。就在一家人一筹莫展之际,王泽晨打来电话,表示自己愿意捐献。这名丹东“暖男”,2015年从大连工业大学毕业之后,成为了大连国防高级技工学校数控机床操作专业的老师,在此之前,他与马彩莲没有任何交集,在学校组织的捐款中得知了女孩的困境。“能帮就尽量帮,这个年纪很可惜。”经过近一个月的准备,王泽晨在15日、16日进行了造血干细胞采集,马彩莲进行了移植。而这期间,他从未跟别人说起过这件事儿,是学校领导发现他放假不回家却住在学校,一再追问才得知他的善举。
后续治疗,仍需高昂费用1月17日,完成了造血干细胞采集的王泽晨来到大医一院血液科无菌室的窗外,探望移植后的马彩莲,下午他就准备出院了。虽说是学校的老师,但王泽晨才比马彩莲大三四岁。“以后别叫老师,叫我哥哥吧!”看到女儿被王泽晨逗笑的样子,几天没合眼的马维良偷偷抹了把眼泪。在无菌室里,马彩莲的精神状态很不错,表示自己还没有出现不适。中午的饭菜是她妈妈亲自准备的,经过护士消毒后送进了无菌室。这是女孩十多天来,在移植后再一次吃到妈妈做的饭,开心得不得了。她告诉记者,其实家里经济情况并不好,以务农为生的父母供自己上学已经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了,没想到好不容易可以自食其力了,却得了白血病,感觉特别对不起父母。“我的父母没有放弃我,他们想尽办法让我继续治疗。我十分感谢王老师,希望他身体健康,我也会坚强地活下去,不辜负他们的努力。”马彩莲说。医生介绍,微移植治疗需要经过3~5个疗程的序贯治疗。首次治疗诱导化疗+微移植,达到完全缓解或最大疗效后,还需进行2~4个微移植巩固化疗,一般完成需要1年。虽然总体花费低于常规移植,但也要几十万元。据了解,马维良除了手头的两万多元,就剩一个老房子了。
记者观察为什么多数捐献者和患者不见面?其实,正常情况下马彩莲也应该在中华骨髓库排队,等待成功配型,但王泽晨的主动捐献为她的成功救治节省了很多时间。只是,不是每个人都像她这么幸运。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中华骨髓库库容总计2421348人份,捐献造血干细胞7003例,患者申请查询人数达到67458人。这意味着,绝大多数患者仍然在苦苦等待。为什么通常情况下,捐献者和患者不会见面?其实,这种“双盲”模式一定程度上是为了保护捐献者,尊重他们的权益和意愿。有时患者疾病复发,可能需要再次移植,如果捐献者和患者认识,可能会给捐献者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因此,从医学伦理或人文关怀角度,并不要求供患见面。爱心人士如果想为这家人提供帮助可以拨打马维良的电话15041833527(新商报)
好人一生平安!
挺幸运的! :victory:正能量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