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惊!美国心脏协会主席突发心脏病…这4条护心误区,太致命
11月12日(星期天)下午,52岁的美国心脏协会(AHA)主席John Warner,在AHA的年会上,他发表了研究,主题是关于如何防止老年人心脏病发作,并分享说:所有的人都在六十岁左右都患有心脏病,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是在60多岁的时候,因为心脏病去世……令人没想想到的是,几个小时后,美国心脏协会(AHA)主席心脏病发作,被带到了附近的一家当地医院,医生在那里插入了一个支架来打开堵塞的动脉。
心脏协会主席,对自己的心脏应该是保护得很好的,吃好喝好的,为什么还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目前来说,很多专家都不知道具体病因,不过我们可以肯定:肯定是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够好了,心脏就罢工了。
下面,万大夫就为大家总结几点护心误区,对于那些老生常谈的护心知识:喝绿茶护心啦、睡觉垫高脚底护心等,就不再一一赘述了,下面这几个护心点都是一些容易错,或许10个人里边9个人都错了的,就要特别引起注意了:
脂肪被很多人看作是血管、心脏的大敌,很多人因此一口带油的东西都不敢吃,生活质量直线下降,而今天万大夫要告诉万友:这也会令你的心脏健康直线下降。
美国心脏协会最近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却显示,吃对脂肪可以挽救全球超过100万人的生命,就包括了:吃对脂肪能减肥,且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无独有偶,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营养与食品安全分会副会长周春凌在接受采访时,也说过这样一件事:
瑞典一项长达两年的试验证实,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不仅能达到最好的减肥效果,还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人们拒绝高脂肪食物的原因之一是它会导致肥胖。事实上,有些食物中富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多吃反而有益。比如,很多人不吃猪油是因为其含量高达40%的饱和脂肪酸,但事实上,猪油中所含的“好脂肪”单不饱和脂肪酸也高达40%。
控制脂肪总摄入量:多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比例最好控制在1:1:1。
具体来说,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营养与食品安全分会副会长周春凌建议:
[*]目前的坏脂肪(反式脂肪酸),常见于加工类谷物,如饼干、糕点、曲奇中,还存在于超市、饭店反复使用的食用油里,这些是日常饮食中必须控制的。
[*]吃油的时候:食用油选择花生油、菜籽油等植物油为主,交替使用,每天用量控制在20~25克左右(搪瓷勺约2勺半)。
[*]吃肉等的时候:大致按照鱼、禽、豆、肉、蛋、奶、坚果的顺序进行选则,即:首选鱼,次之禽肉,再次畜肉;每天保证2~3两肉类食物总摄入,但要少吃火腿、香肠等加工肉。
[*]每天一个全蛋、一袋奶;坚果脂肪含量高,一把去壳坚果脂肪含量约等于15克食用油,一次不能吃多,一小把就够。
很多人认为,盐分跟血管血脂血压是大敌人,于是吃得很清淡,清淡到一点盐都不沾,其实这是不可取的。
首先,盐是人体必需的物质,我们必需适量(每天一小瓶盖)摄入,其次,就算一点盐也不吃,也不代表你就没吃进去钠。日常饮食中,超过75%的钠来自加工食品。超市中现成的汤料包、沙拉酱、罐装或瓶装食品、加工肉等都含有很多钠盐,即便是包装带上的“无盐”或“不加盐”也并不等于“无钠”;
除了多盐食物之外,很多非处方西药也含有大量的钠。比如:解热镇痛药扑热息痛、阿司匹林、布洛芬,以及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维C片、钙片和锌片等。
高血压人群应注意这些药物标签上的警示语。有些药物的钠含量甚至达到一天的钠摄入量(1500毫克),切记切记。
所以:想要保护心脏,要多吃天然食品。
油盐大家都知道要控制,但是糖类可能就不那么注意了。
美国心脏协会发言人妮卡戈登伯格博士表示,心脏问题不仅仅是尽量少吃动物脂肪和油炸食物,血糖也至关重要。
血糖一旦过高,身体就会释放更多的胰岛素,从而将糖转化成能量。
胰岛素过高则会增加甘油三酯水平,导致血管炎症,增加血管硬化危险,心脏压力越来越大…其中,蜂蜜(等糖类)、精作食物(精面、精米)都会导致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猛增,从而影响血管健康,增加心脏压力。
因此,美国心脏协会建议:女性每天摄入糖的热量不超过100卡路里,男性每天不超过150卡路里,也就是女性每天最多可食用两汤匙的蜂蜜,男性则是不超过三汤匙。
欧洲心脏杂志发表的研究显示,愤怒2小时内犯心脏病和脑卒中的风险是平常的3~5倍,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也明显升高,而这些都是引起猝死的罪魁祸首。
积极情绪促进机体功能活动良性循环,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而消极情绪则会释放大量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引起心跳加速,心肌收缩力增强,同时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
冬天来了,心脏的紧要时刻也来了,这四点误区,给万友点出来了,别忘了给朋友看看!祝万友今冬平安、健康!
看来脂肪类食品不是全都不好!:lol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