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岁老人捐35件文物 自己家庭窘迫是低保户
68岁老人向大连现代博物馆捐35件文物http://img1.gtimg.com/ln/pics/hv1/127/67/2253/146518537.jpg陶延明和他捐献给博物馆的文物。文/本报记者 祝福 通讯员 吴肖 孔双喜陶延明和他捐献给博物馆的文物。文/本报记者 祝福 通讯员 吴肖 孔双喜图/受访者提供“捐和卖不一样,卖掉也许这辈子再也看不见了,可捐给博物馆,下一辈人还能经常看到它们。” 11月21日下午,当68岁的陶延明向大连现代博物馆捐赠从两晋时期至民国的35件文物时,谁也想不到这位老人虽然家境窘迫,却曾断然拒绝过一位河南老板的高价收购,却将最有价值的藏品都捐给了博物馆。
儿时受考古学家点拨 “老淘”爱上文物收藏陶延明酷爱文物收藏,在十里八村都出了名,邻居们都称他“老淘”。走进客厅记者看到,“老淘”简陋的家中,除了有一台壁挂式电视、一台旧冰箱和一把木质座椅外,再没有其它值钱的家具。客厅一角的老木箱柜上,摆放着形状各异的石头和叫不上名的老物件。“那些有价值的宝贝都让我捐给大连现代博物馆啦!”说着话,陶延明还自豪地向记者展示刚得到的捐赠证。
爱好收藏的人经济条件大都不错,但陶延明的家近乎窘迫。1949年,陶延明出生于金州老城区,父亲在他5岁时过世;8岁时,母亲改嫁,举家迁至内蒙古。陶延明回忆说,自己小时候没读过书,没啥文化,小小年纪成了羊倌。一次在他放羊时,一位老学者将其叫到跟前,握着手里的陶碗,向他仔细介绍着陶碗的来历,还塞了张纸条在他兜里。事隔第二天,母亲洗衣服才发现口袋里的纸条,可纸条由于泡过水,字迹变得模糊不清,大意是说,“日子再穷,也得让孩子读书。”陶延明说,后来他辗转得知那名老学者是从北京来的考古学家,这一段遭遇也让自己从此与收藏结缘,至今持续了30多年。陶延明年轻时就经常骑着自行车从董家沟到大连大学一带以及金州一带去寻找、收藏文物。如今年纪大了,他也愿意到古玩城等摊位看看。这次捐赠给大连现代博物馆的陶罐、漆瓶、帽筒等,最早可追溯至晋代,多半是其年轻时从内蒙古淘得的。而剩在家里的小物件,则是其从周边古玩地摊上买回来,还有小部分是从动迁农民手里买回来的。
拒绝高价收购无偿捐给博物馆 就为“下一辈人能经常看到它们”提起为什么将文物无偿捐献给博物馆,陶延明表示,自己想回馈社会。 1993年,陶延明带着妻儿举家迁回大连,定居在开发区湾里乡的王官寨村;1999年,全家动迁上了楼。可两口子因不享受土地承包权,因此没有任何经济来源。2002年,陶延明患上脑血栓;2003年又得了脑梗,老伴于同年也患上了高血压、冠心病和甲亢等疾病,每月光吃药就要花费600余元,这令夫妻俩的生活雪上加霜。为了解决陶延明的实际困难,社区为其办理了低保,这让陶延明感激不已,“正是因为有了党和政府的关爱,我才能享受低保,生活才有了保障。”
陶延明告诉记者,自己即便生活再拮据,可从未放弃对收藏的热爱,更没打算通过出售藏品来改善生活。曾有一位河南老板看中了他的绿釉香炉藏品,并愿意出高价收购,但陶延明说啥都不卖,因为在那时,他就有将藏品捐给博物馆的想法了。邻居们都不理解,说他傻,明明那些古玩卖了钱,啥样的好日子都有了。而他却憨厚地说,“捐和卖不一样,卖掉也许这辈子再也看不见了,可捐给博物馆,下一辈人还能经常看到它们。”(大连晚报)
责任编辑:wysmithzhang
热爱祖国的老人家、道德高尚的老人家,
道德高尚的老人家!:victory: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