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泳博士 发表于 2017-2-28 11:45

冬泳的兴衰感怀

冬泳的兴衰感怀   2016-09-29 羊述 冬泳人
冬泳作为一种既能强身又能提高人文素养的运动,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初就在欧、美、苏联兴起。有一纪录片记忆犹新,二战中德军长驱直入苏联,上百万军队被-30度的严寒冻困于莫斯科城郊,且衣着单薄、缺少给养,仅被冻死、伤人员就达二十多万人。但从该片的十几秒景头中可清淅见到密密麻麻的士兵或在冰河中游泳、或赤身裸体在冰面上享受日光浴,脸面上毫无沮衰的表情。看了这样的情景甚是惊愕、印象深刻。我想:冬泳作为一种文化、精神一旦深深地扎根于某一民族之中,这个民族还会轻易倒下吗?
我国在八十年代时,冬泳也迅速发展起来,其时正值改革、开放之初,它是当时整个社会生机盎然、民族精神欣欣向上的一种反映。在全国开展冬泳的86个城镇中,哈尔滨被称作冬泳的摇篮,北京则是全国冬泳活动的交流与信息中心。
据资料,1986年时,北京的冬泳注册会员已达1200人,实际冬泳人约在2000人左右,其中中央、北京市政府中的高级干部、学者比比皆是,也是写文著书、宣传的带头人。1986年北京召开的冬泳座谈会上,参加单位达到82个,国务院各部、市机关、部队、各大媒体、科研机构、医院、学校占到八成以上。很多单位领导亲自参加,回去传达。可见,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与推广与政府的重视程度和执政者的体育理念密切相关。如今,据说北京在冬泳的只有几百人了,真是今非昔比啊!
我是杭州人,对杭州的冬泳史比较了解。杭州冬泳协会的前身——杭州冬泳队成立于1966年,一路走来曾经深受省、市、区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很多省、市领导的关心;组织有序、宣传重视、场地充裕,有的省、市领导本人也热爱冬泳。因此,冬泳作为深受市民喜爱、崇尚的体育项目得以迅速发展,九十年代中期达到高潮,累计注册会员达1000多人。当时协会提出的主导方针是:“以健身娱乐为主体,科学为指导,比赛、表演为手段”, 表演是指每年年初二的西湖冬泳表演、去外地宣传、交流表演。在我记忆中仅是与来自台湾的晨泳队就有三次交流表演。至于比赛,是指每年市区定期的大众冬泳比赛和由冬泳高手组成的杭州队参加国内、外的邀请赛、锦标赛,争夺金、银,获取荣誉。但无论是表演还是比赛,其初衷都是为了推广冬泳运动。但近年来,杭州冬泳协会也许是出于无奈,也逐渐成为“金牌体育” 的组成部分了。
记得八十年代时,天水泳池到了10月份就免费开放的,九十年代初开始虽然也收些成本费用,但大部分单位对冬泳是作财务报销的。我所在厂也有一支十几人的冬泳队,经常开着厂车到远郊的湖、水库去冬泳、野餐。1995年的春节前,为推广冬泳,还在厂内一条死水河里给职工进行冬泳表演,其情景历历在目、至今难忘。
1999年,杭州冬泳协会还创办了在全国深有影响的“杭州冬泳通讯” 月刊,内中有不少高水平的科研论文,我至今珍藏着。
时过境迁。近几年来,随着失去政府和实业的有力支持,杭州冬泳协会每况愈下,度日艰难。若不是冬泳高手年年在国内众多城市的冬泳邀请赛中大把的夺银、获金,成绩斐然、名列前矛、为杭州的面子工程添砖增瓦,若不是一年一度的年初二西湖冬泳表演已成为杭州新春隹节的一个品牌节目,也许连航模训练基地这一不规则的小水池都争取不到。现在,我每每经过此地,见其人丁稀少、萧条冷落之景,伤感油然而起。天水、向阳、定安路这些露天泳池中人满为患的冬泳场景只能作为历史的记载,成为老冬泳人的美好记忆了。
尤其是近年来自然水域的冬泳者也阻力重重,处于萎缩之中。自西湖、贴沙河、钱塘江被禁止游泳以来,我们这些一百多个老冬泳人,如果没有排除万难(避开贴沙河的城管)、起早摸黑(早晨六点之前苏堤湖畔上岸)、不惧艰险(需翻越2米多高、布满铁荆棘的铁门入江)的不屈不挠精神是无法坚持到今天的。
每当我看到三桥80多岁老人(至今还在坚持)和四桥70多岁的老人也冒着生命危险翻越入江时既敬佩又愤概:
难道钱塘江上每天飘浮的成吨拉圾、西湖中溢在水面上的油污、贴沙河底厚厚淤泥中的水草和球藻,比我们冬泳人的身体要洁净?
难道冬泳人为追求回归自然、天人合一,而健身于秀丽的西子湖,休闲于安谧的贴沙河,博潮于壮阔的钱塘江就不是一道人们企盼的和谐景观?难道让一年一度的年初二冬泳表演延续到每一天,岂不是更能吸引中外游客?
难道政府机关对每年淹死的均是外地民工,而非游泳锻炼的本地市民这一事实熟视无睹、不究其因?只会采取因噎废食的“堵” 策? ……即使你“堵” 得有理,岂非无意中剥夺了杭城几百万度日艰难的农民工和底层的草根市民享受游泳的权利了吗?这难道不值得提倡和谐社会的市政府去认真思索吗?
总之,这些问题令众多市民及中外游客费解, 也长期困惑着我们这些执爱冬泳,热衷于推广冬泳事业的老冬泳人。
改革开放30年了,GDP翻了几十翻,奥运金牌数世界第一,这让全世界瞩目、敬仰。然而,在这一耀世光环的背后,全民健身公益投入的设施反而少了,(杭州主要的露天泳池几乎都拆了)严重的尾气污染至使马路上不敢跑步了,大部分民众面对昂贵的体育消费承担不起了,甚至连到自然水域去游泳锻炼都成了奢望……总之一句话,全民族的健康状况与GDP、奥运金牌成反比明显下降了。
更为严重的是,由于这几十年片面、畸形发展,造成了整个民族信仰缺失,道德沦丧,17%的人有精神心理疾患,犯罪率居高不下这样一个病态社会。有人把我国喻为心理残缺、四肢发达的巨人,我认为恰如其分、毫不为过。也正因为这样,广大的民众出于求生存、自我保护、自我治疗,才渴望投入到大自然中去栖息、返朴归真,在锻炼、健身的同时从中寻求精神支柱和天人合一的心灵家园,获取大自然博大而包容的母爱。这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本不应漠视,更不容以所谓的种种条例来扼杀!人民的政府只能尽力完善它,以弥补和尽量消除由于片面、畸形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与后果。这比面子工程、奥运金牌不知重要多少倍!因为这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千秋万代、甚至存亡问题。当然这是冬泳后话了,请谅解。(现在值得借鉴吗)
 羊述于2008-10-29深夜

合肥冬泳 发表于 2017-2-28 21:01

赞一个!

泳远向前 发表于 2017-3-1 17:20

点赞!

老虫 发表于 2017-3-3 17:48

学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冬泳的兴衰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