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知青忆:当“文抄公司”——
本帖最后由 上海人 于 2015-5-25 18:39 编辑老知青忆:当“文抄公”为七个大队写批判稿却穿帮
2015年05月25日 15:0 来源:中老年时报 作者:刘雨清
核心提示:下工后,同学们都去看大字报,乍看一愣,接着捧腹大笑。原来批判稿的内容相差无几,开头都是:“长白山下红旗扬,黑龙江畔东风荡。”只是最后署名依次是一队,二队……农场场长看后,操着浓重的东北口音说:“这些稿子咋像一个模子里扣出来的?”同学们也嘲笑道:“这回文抄公可露脸了!”
http://y0.ifengimg.com/a/2015_22/5b5bb323e8402f4_size255_w218_h300.bmp
本文摘自:《中老年时报》2013年2月1日,作者:刘雨清,原题为:《蹉跎岁月 批判稿穿帮》
1969年5月,我和同班37名同学即将响应号召上山下乡。班主任王庆生老师告诉我们:“到农村后,你们一定会和那里的贫下中农参加当地的阶级斗争。为适应大批判的需要,最好带几份比较精练的批判稿,也许会派上用场。”
当年6月,我们被分配到黑龙江某农场。果然,农场经常换大批判专栏,却苦于无人善写。一见来了一大群学生,场长喜上眉梢,吩咐各队都来找人写批判稿。我自告奋勇,承担了全部任务。我从在学校抄好的批判稿里选出最精彩的一篇,稍加改动,奋笔疾书,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为七个大队分别抄了一份。
各队拿到漂亮的大字报都为我竖起大拇指。我原以为他们会各自拿回自己的队上张贴,可万万没有想到,却一同贴在了农场的大批判专栏上。
下工后,同学们都去看大字报,乍看一愣,接着捧腹大笑。原来批判稿的内容相差无几,开头都是:“长白山下红旗扬,黑龙江畔东风荡。”只是最后署名依次是一队,二队……农场场长看后,操着浓重的东北口音说:“这些稿子咋像一个模子里扣出来的?”同学们也嘲笑道:“这回文抄公可露脸了!”也有同学不阴不阳地说:“虽说稿子一模一样,不过也没关系,这正好说明各队的贫下中农心往一块儿想,劲往一起使呀!”这件事让我尴尬了好长一段时间,有个同学总结:“‘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贫下中农齐心协力,给文抄公好好上了一课!”
火红的年代出现的尴尬事,回想起来有点意思啊。 泽雅 发表于 2015-5-25 21: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火红的年代出现的尴尬事,回想起来有点意思啊。
是啊,在那个年代是见怪不怪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