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老兵新传 发表于 2014-4-6 23:18

畅游长江 激发潜能 且游且珍惜

本帖最后由 可可虾 于 2014-4-8 11:17 编辑

   
       游泳的感觉,妙不可言。在母亲河长江里游泳的感觉,只有那些不惧严寒、常年坚持的冬泳人才知道。冷空气浴、日光浴、冷水浴,让血管伸缩,做血管体操,没有其它的任何一项运动能够替代。              今年我是3月27日开始在长江里戏水的,以后几乎每天都来。目的就是为了提前准备,参加“2014年中国·武汉第41届国际横渡长江活动”(7月16日的“渡江节”)。               3月27日的第一次在江岸冬泳基地更衣后下水,用时14分16秒43。            28日,我第2次在长江畅游。就通过了“武汉长江二桥”的2号桥墩外面。时间为13分20秒47。      …………               4月2日,我游到了大桥2号桥墩外面,用时13分07秒56。         3日,北风2至3级转3至4级,在江滩的沙滩上行走,脚下流沙飞走,一会儿脚印就没有了。我下水后“泡”了12分10秒32。说“泡”,是因为浪大,我就在原地附近打转转,蹬了300多下,而前面的几个人都可以逆水“自由游”。但都没有到达2号桥墩。             起水后,见到有6人结伴准备游过3号桥墩。后来专门走到江边,我真的见到他们游了过来。我问一位高手,他说游了18分钟,是从“城管的趸船”下水的。真的是“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4日,我们14人一同沿着江边前往“城管趸船”的上游。其中3人还继续前行,游过了4号桥墩;我前面游过2号桥墩,但对游过3号桥墩没有信心。要知道2号与3号之间的距离,估计起码有120米,这就意味着加上游回,就起码比游2号桥墩,多了240米的直线距离。      我最后距离3号桥墩有15米左右,在其内侧游回。共用时20分36秒69。            第9天游长江、第10次下水——终于游过了3号桥墩——5日下午,我与谷姓高手一起,由基地步行,计步器显示大约970米,大概在城管趸船的上游100米处下水,大约50下“点头蛙”后,改用仰泳,大约230下就越过了3号桥墩,距离还有20米左右,正好休息一下。漂流到桥墩后面,再用240下“点头蛙”,就回到了基地。      我的游泳时间,为22分21秒78。上岸后,我问前面一波的游过3号桥墩的人员,他回答是22分多。            许多泳友们都说,乘现在江水的流速还比较缓,多游几次这样的三号桥墩吧,要是流速急了,连三号桥墩都过不了啦。      我昨天终于游过了三号桥墩!4月6日的今天,我再一次游向了三号桥墩,时间19分23秒31。游过之后,每次起水,我都感觉到神清气爽。                 畅游长江,激发潜能。这意味着今后的目标,就是将顺利通过三号桥墩为常态。                我知道,在长江的主汛期,旋涡流、回流等,司空见惯,江水凶险超乎想象。向浪里白条们拜师学艺的地方还很多,到陌生水域戏水,今后我会且游且珍惜!
          今天本地媒体全部报道了“武汉长江二桥”下面水上公安105巡逻艇(5日)救助外地(云南)在汉打工落水妇女的新闻。其实不上新闻的事情上个星期就发生过。比如,就在105巡逻艇停靠的“水上公安趸船”附近,大桥西侧,常年坚持冬泳的人们,在3月28日在长江就成功地救起一名32岁的本地妇女。      大桥东侧的江岸冬泳队更是一个见义勇为的令人敬佩的群体。比如,我认识的冬泳队员,有不少在长江里救过人。            我们江岸冬泳队是一个见义勇为的令人敬佩的群体。比如,我认识的冬泳队员,有不少在长江里救过人。      大家亲切地称之为“烧麦”的程红松,汉川人,是我的半个小老乡,小两口经营着早餐,在汉口置房购车,是泳龄近9年的老冬泳队员。有人对我悄声说过,他早在2009年夏天就与同伴一起救过一位小伙子。            详情请看:http://www4.cnhan.com/gb/content/2009-07/31/content_1036252.htm               而江岸冬泳队的老队长郝振海,人称“冬泳疯子”,早在5年前,8年时间里,与同伴救起20名溺水者。               详情请看:http://sports.sohu.com/20081225/n261414887.shtml               这几天里,我还见到了“武汉第一热血家庭”的女主人郭珍玲。在我眼里,她根本就不像61周岁的人。      本地媒体报道,它们一家三口,14年总计献血168000毫升(相当于336瓶500毫升矿泉水),可挽救300人生命。      郭珍玲是目前武汉市妇女献血最多的人,共献血88次66200毫升,堪称“武汉献血女冠军”。      郭珍玲说,自己已经动员了40多位冬泳队队员接触、参与无偿献血了,近10人成为长期献血志愿者。还有一位队员杭建权,在她的影响下不断坚持献成分血,并获得了全国无偿献血银奖奖励。      详情      谈及老方一个夏季创记录的100次横渡长江。他说:那年老方渡江100次后,没有几天,我与另外的几个人也都完成了100次的渡江。其实,整个夏天应该有2个月左右的时间,是不能够渡江的,最主要的潜在风险就是流速特别大,由此从4月份就要开始渡江,一直到11月份。               再后来,方汉怀老大哥冒雨也来了。负责下午的陈队也来了。在他们三位临下水前,“激情wan”的我为他们留下了矫健的身影。请看:http://www.chinanews.com/sh/2011/06-14/3108970.shtml            还有一位方汉怀老大哥,2007年夏天他100次成功渡江。江岸冬泳队每年的团年会,都少不了他几千元的赞助。      后来我等到了汉川老乡“烧麦”。      

图中者为“烧麦” 程红松。左为陈队陈伦发,右为方汉怀老大哥。

    他们畅游20多分钟后起水。右为“烧麦”,左为方老板。
    一群哥们加上我10人,在江岸区五福路的餐馆小聚。我第一次单独参加这些冬泳骨干的活动,留下了照片。


    在股海中“遨游”的股民朋友们,沉浮中呛水了吗?且游且珍惜!!


可可虾 发表于 2014-4-8 11:09




“老兵新传”不仅在股海和长江中游刃有余,而且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你在文字间的悠乐!

感谢“老兵新传”让我看到了熟悉而亲切的人和事,很想念大家!


期待楼主的更多报导!谢谢!









东北汉子 发表于 2014-4-10 17:16

老兵新传,又一个武汉长江二桥桥墩的迷恋者,很有同感,每天不与桥墩亲密的接触一次,好像这一天的人生都不完美。趁现在尽可能的与四号、三号桥墩亲密几次吧,机会不会很多了。

鲟鱼 发表于 2014-4-11 14:18

东北汉子 发表于 2014-4-10 17:16
老兵新传,又一个武汉长江二桥桥墩的迷恋者,很有同感,每天不与桥墩亲密的接触一次,好像这一天的人生都不 ...

绕桥墩感觉就像和情人的约会,惬意,畅快!

悠游如梦 发表于 2014-4-11 15:19

: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

东北汉子 发表于 2014-4-15 14:41

东北汉子 发表于 2014-4-10 17: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老兵新传,又一个武汉长江二桥桥墩的迷恋者,很有同感,每天不与桥墩亲密的接触一次,好像这一天的人生都不 ...

不幸被老朽言中了,从今天起三号离我们渐行渐远了,那已经是一个很遥远的目标了,今天顶到白船,再往三号奔,前几天高兴了,沿着白船往上顶一顶,有时可以到达三号半,今天不到二号半就被冲下来了,试图再往上顶到二号,简直是知心妄想。至于阁下说的泳艺,更是不敢奢谈,老朽因为身上是零件受损,只能带着脚蹼打水,上天有时给与有不足者,在其它方面有所补偿,速度不比别人慢多少,但是感觉起水以后两腿轻松无比,好像有一种身轻如燕的感觉,因此老朽乐此不彼。

东北汉子 发表于 2014-4-15 14:41

东北汉子 发表于 2014-4-10 17: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老兵新传,又一个武汉长江二桥桥墩的迷恋者,很有同感,每天不与桥墩亲密的接触一次,好像这一天的人生都不 ...

不幸被老朽言中了,从今天起三号离我们渐行渐远了,那已经是一个很遥远的目标了,今天顶到白船,再往三号奔,前几天高兴了,沿着白船往上顶一顶,有时可以到达三号半,今天不到二号半就被冲下来了,试图再往上顶到二号,简直是知心妄想。至于阁下说的泳艺,更是不敢奢谈,老朽因为身上是零件受损,只能带着脚蹼打水,上天有时给与有不足者,在其它方面有所补偿,速度不比别人慢多少,但是感觉起水以后两腿轻松无比,好像有一种身轻如燕的感觉,因此老朽乐此不彼。

东北汉子 发表于 2014-4-15 14:42

东北汉子 发表于 2014-4-10 17: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老兵新传,又一个武汉长江二桥桥墩的迷恋者,很有同感,每天不与桥墩亲密的接触一次,好像这一天的人生都不 ...

不幸被老朽言中了,从今天起三号离我们渐行渐远了,那已经是一个很遥远的目标了,今天顶到白船,再往三号奔,前几天高兴了,沿着白船往上顶一顶,有时可以到达三号半,今天不到二号半就被冲下来了,试图再往上顶到二号,简直是知心妄想。至于阁下说的泳艺,更是不敢奢谈,老朽因为身上是零件受损,只能带着脚蹼打水,上天有时给与有不足者,在其它方面有所补偿,速度不比别人慢多少,但是感觉起水以后两腿轻松无比,好像有一种身轻如燕的感觉,因此老朽乐此不彼。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畅游长江 激发潜能 且游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