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又见海蜇
早晨的烟台第一海水浴场轻雾笼罩,因为来得早的缘故,海边稀稀拉拉徜徉着几位外地游客。浴场遮阳伞下空无一人,工作人员懒散地打理着店铺。海水浴场新从法国进口的沙滩清洁车轰隆隆地开来开去,所到之处的沙滩变得整洁而松软。<br> <br> 二十多年来,冬泳俱乐部在浴场中永远是最热闹的地方,无论春夏秋冬,仿佛这群冬泳人就是为大海而生,为大海而活着。还没走到冲水房,老远就听到里面歌声嘹亮,人声鼎沸。男男女女穿梭于大海和冲水房之间,引得行人纷纷驻足观看,这也成了海边一道靓丽的风景。冬泳人都勤快,最早的游泳者还不到凌晨5时便游完回家了,你说他们都几点起床。<br> <br> 女儿放暑假,所以今天得以早来,平时送孩子是没有这个机会的。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决定在海里多游一会儿。换好泳裤后,一鼓作气向里游进300多米,突然感觉手掌从一个滑溜溜的东西上一扫而过,不用细看,凭直觉我知道这是海蜇,是告别这片海域一年的海蜇又卷土重来,仿佛在提醒人们,又过一年。<br> <br> 我定睛向身下的海水看去,杯碗大小的海蜇密密麻麻,因为最近几天连续下雨的缘故,海蜇群晃悠在水面之下80厘米处,偶尔漂浮上来一只对人尚构不成威胁。小时候我喜欢海蜇,感觉它可爱;长大后,准确地说是开始游泳后我变得讨厌海蜇。<br> <br> 海蜇本无罪,因为浩瀚的海洋就是它的家园。每到盛夏季节,成群的海蜇漂浮于近海,在享受着浮游生物的同时自己慢慢长大。海蜇是享受了,可对于长年在海边游泳的人来说便是噩梦的开始。人在游泳时如果身体某个部位碰到了海蜇,会被它所分泌的粘液蜇伤,轻者起一片红疙瘩,连续刺痒好几天;重者则会有生命危险。每年夏季都有游客因海蜇蜇伤到医院打点滴,这一点,足以说明了它的威力。当然,不能一概而论,有个别人往来穿梭于海蜇群中,竟然毫发无损,真是奇迹。<br> <br> 去年夏天,我和朋友为免受蜇伤之苦,一起购买了紧身服,使用效果不错。看来,从现在开始,人与海蜇的搏斗即将拉开帷幕,不用装备不行了,我要回家找找。<br> <br><br>/attachments/Upfiles/200672015399.jpg<br><br>海中密密麻麻的海蜇<br><br><br>/attachments/Upfiles/2006720154016.jpg<br><br>沙滩上的海蜇<br><br> <br> 相关连接:海蜇蜇伤的急救<br> <br><br> 海蜇属空肠动物,通体透明或半透明,伞盖下有许多触须,其上有密集的刺丝囊,内含毒液。当触须触及人体及皮肤时,即可刺入皮肤并放出毒汁,使人体中毒。 <br> 一、主症<br><br> 局部有触电样刺痛、麻木、瘙痒及烧灼感,经4~6小时出现线状红斑、丘疹、风团、水疱和瘀斑。全身有肌肉痛、乏力、胸闷气短、心慌、气促、低烧、口渴、出冷汗等;少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呼吸困难、烦躁不安、血压下降、咯血痰,抢救不及时,可死于肺水肿及过敏性休克。<br><br> 二、急救<br><br> 1.局部涂碱性溶液或1%氨水并冷敷患处,也可用1%碳酸氢钠液、明矾水冷敷。 <br><br> 2.口服抗过敏药物,如非那根25mg/次,或扑尔敏4mg/次,或苯海拉明25mg/次。<br><br> <br><br><br> <br><br><br> 蜇得厉害时和油锅里烫得一样,全是大水泡,感觉也是烫了一样。 原文由 水中游泳的鱼 发表:<br><br><br><br> 蜇得厉害时和油锅里烫得一样,全是大水泡,感觉也是烫了一样。<br> 看来你们要和海蛰决战,连装备带救护配套了啊. 老爸太利害了做得不錯 <br><br><br> 确实可怕!蜇怕了。每年都伤痕累累。 原文由 小海豚 发表:<br>老爸太利害了做得不錯<br><br>你是谁家的乖宝宝。 马刺今天被蜇了,红疙瘩一片,他是最敏感的。 这两天早晨海蜇少,较集中,可以避开。 也不动动脑子,叫我老爸的能是别人的宝宝? 原文由 燕鱼 发表:<br>马刺今天被蜇了,红疙瘩一片,他是最敏感的。<br><br><br><br> 与海浪斗其乐无穷,与海蛰斗其痒无比!!! 好句子。 原文由 燕鱼 发表:<br>也不动动脑子,叫我老爸的能是别人的宝宝?<br><br>也许还......... 原文由 马刺 发表:<br><br><br><br> 与海浪斗其乐无穷,与海蛰斗其痒无比!!!<br><br><br>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哎呀,三尺雨,哪找到的,太全面了,收下了。我们这马刺最惨,整天刺这刺那,每年夏天让海蜇蜇得最惨的就是他,今年联体服都买了,我们经常流下同情的“眼泪”,原上帝保佑马刺不再被海蜇伤害。 原文由 妫水人 发表:<br>看来也要穿上索普穿的那种泳衣才是<br><br> 终于买来了联体游泳衣,穿了几天效果还不错!谢谢了妫水人!!!!!!!! 买来了联体泳衣,穿了几天,防海蛰的效果还不错! 今天在外转悠时发现这个帖:<br>海蜇及蛰伤急救法<br><br>海蜇又名水母、海蛇、白皮子. 是水母的一种,属于腔肠动物。所谓腔肠动物就是消化腔只有一个开口的动物,这个开口既当取食的口,又当排泄的肛门。显然腔肠动物还比较低等,但与海绵比起来毕竟有了消化腔,这是一个进步。腔肠动物全身呈辐射击对称,只有两层组织。它们种类很多,有9000多种,除水母外,还有状如菊花的海葵和被称作海石花的珊瑚等,按身体形状看,有开口朝上的如水螅、珊瑚等,有开口朝下的水母等。<br><br>水母都有一个圆形的伞部和下方的许多触手。身体最大的要算北方的霞水母,伞部直径有2米多,触手800多条可长达30-60米。东海常见的白海蜇色白如玉,红海蜇色如红玉,梅花蜇全身布满梅花般大小的斑点,看起来洁白而透亮,柔软而飘逸,像彩绸、似柔纱,真是“海秋冻凝红玉脆……霞衣褪色冰延滑。”当它们随水漂动时,犹如蓝天上张开的一个个降落伞,夜间还时明时暗地闪烁着磷光,非常漂亮。我国古诗上称它“复如缁笠绝雨缨,混沌七窍俱未形”。它的口就隐藏在伞部之下,被触手环抱着。触手下垂,有长有短,长的可达30多米。虽然算是大型浮游生物,但水母的游泳能力还是不小的。水母运动时伞部张开,将水吸入, 然后伞部肌肉收缩,水被喷出,靠水的反射力以退为进,短时突然出击速度能达7厘米/秒。在漂动中,无论哪一条触手碰到小型浮游动物或小鱼小虾等猎物时,立即将其擒获,慢慢送至口内吃掉。任何鱼虾一旦碰到了它的触手,就像是铁碰到磁铁一样,立刻被粘住,想逃也逃不掉。<br><br>原来,水母的触手里有一种秘密武器,它就是刺胞。否则胞里有一根刺丝,犹如一把利箭,平时卷曲在刺胞里,就像压紧的弹簧,也像搭在弓上的箭或上了膛的子弹,触须一碰到猎物,就像扣动枪的板机一样,立即击发射出刺丝刺入猎物。刺丝虽然很细,但头部很尖、穿透力很强,且有很多倒刺,一旦刺进去很难再拔出来;刺丝含有毒素,刺进去后,立即将毒素注入受害者体内,很快使其麻痹。最毒的水母是澳大利亚箱水母,曾使50位澳大利亚人丧生,人们称它“海黄蜂”,它的伞部只有20多厘米高,60多条触手5米长,它的触手触到人体的任何部位,不到30分钟人就会死亡。下海游泳的人遇到水母总觉它很好玩,往往用手抓、去抱,结果被它蜇伤。即使触手从水母体上掉下来,甚至断成若干段,这刺胞仍然活着,仍会对人造成伤害。所以有时人们在海上活动时(如到网中拣鱼或采集标本),虽然并未接触到水母,但手上仍会有被蛰的感觉,就是这种刺胞所为。<br><br>水母每年在春、夏、秋三季繁殖,尤以夏季繁殖力最强。此时它们从四面八方较深的水域,成群结队向浅海漂来。它们的生长速度快得惊人,开始时只有碗口大小的海蜇,十天半月后就会长得脸盆甚至圆桌一样大,最大的直径为1.3米,重为70千克。当船驶过海蜇稠密区时常会发现船周围一片淡红,一个个圆盘在碧蓝海水之中时沉时浮,美不胜收;有时这些圆盘忽而从海面消失,船过后又探头探脑露出水面。<br><br>海蜇营养丰富,含蛋白质12%,碳化化合物4%,还富含碘、铁、钙等。技艺高超的厨师可用它烹制出上百种美味佳肴,如炒海蜇、芙蓉海蜇、炸海蜇等。另外,海蜇还有化痰、软坚、降压、润肠等医药功能。<br><br>总之,水母身体柔软,似不堪一击,但依靠触手的秘密武器和特殊本领就可以在辽阔的海洋中漂漂洒洒生活得从容不迫. 海蜇毒素在刺丝囊内贮存和分布,1克刺丝囊含有5500万个单刺丝囊,一般在捕捞后,经加工处理其毒性可迅速消失。动物试验证实,海蛰毒素对哺乳动物的心传情导系统,对甲壳动物的心脏均有损害作用,并可致鼠类小肠平滑肌收缩。研究发现,海蜇毒素为四氨络物、5一羟色胺及多肽类物质,有较强的组织胺反应。其扩张血管及增强毛细血管通透性作用较5一羟色胺分别大10及15倍,还可使平滑肌收缩,或发生超敏反应,导致严重的肺水肿及过敏性休克,人被海蜇蜇伤后因毒性大小和毒素多少以及个体敏感程度不同而症状各异。<br><br>人体皮肤薄嫩处最易蜇伤,一般可在数分钟出现触电样刺痛感,数小时后伤区逐渐出现线电样刺痛感,数小时后伤区逐渐出现线状排列的有红斑的血疹,痒而灼痛,轻者可在20天左右自愈。敏感性强的患者局部可出现红斑水肿、风团、水泡、瘀斑,甚至表皮坏死。患者全身表现可有烦躁不安、发冷、腹痛、腹泻、精神不振及胸闷气短。重者多咳喘发作,吐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并伴有脉数无力、皮肤青紫及血压下降等过敏性休克征象。若抢救不及时,这类蛰伤病人可在短时间内死亡。<br>预防最重要的是做好个人防护。应在泳区安全网内游泳。网内有防鲨鱼等安全保护,也可防海蜇等蜇伤。<br><br>万一见到海蜇,应避开,不可用手等去触其须,更不能捕捉。要养成不到未设安全拦护网的海滨游泳的习惯。不要一人单独游泳,应邀旅伴同往,便于互相或呼救。<br><br>一旦被海蜇蜇伤后尽快到岸边,用手从伤口四周向伤口中心挤,促进毒素排出,局部用白矾或肥皂水冲洗,如局部症状较轻,不急骤加重,可在伤口四周用蛇药涂(创面中留小孔)。回住地休息观察。如若受刺后,伤口经初步处理后迅速肿胀、疼痛加重等,要送医院治疗。<br><br> 斗来斗去总受伤。<br> <我们经常流下同情的“眼泪”,><br>愕鱼的眼泪!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