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门梯田陌上天工 船岭冲瀑天然SPA
本帖最后由 漓江冬泳人 于 2012-5-22 15:39 编辑这是一种切平山地的立体田园,无需渲染,闯入眼眸就会引发你的惊叹;这是一幅人化自然的耕作水墨,无需记忆,融入其间就会永留心底,刻骨铭心;这是一曲凝固于山川的交响,无需寻觅,拨动心弦就是那回肠荡气的乐章! 站在梯田的观景平台,面对层层叠叠依坡而建的梯田,人们开阔的胸襟会顿生诗化的视野。 很难想象,人类为求取生存会如此经营大山;更难想象这里的壮族山民只凭借最原始的工具、最艰辛的劳作,就能如此出色的一点一点地雕凿大地,一辈一辈地改造自然,世代相衍地传承着古老的农耕、原始的稻作。 只要不像这里的原住民一样熟视无睹,人们看到这盘曲叠垒于大山的梯田,总会生发出心底的赞叹。梯田,这种在坡地上分段沿等高线建造的阶梯式农田,就像是为接引人们登临梦幻仙境而建造的巨型台阶,那波浪式断面似天地间舞动的精灵,如艺术创作的大地雕塑。由于附加了顽强抗争、繁衍生息的人文因素,梯田大概是地球上最美的曲线。 5月下旬正是梯田蓄水耕作的时节,30名訾洲泳友挑了一个薄云微风的好天,到龙胜县拐江村洪门寨观赏了层层梯田如水镜的绝美风光。回程时泊车船岭,在那三级跌落如垂天素缟的一号瀑布下沐浴冲瀑,享受了天然SPA的惬意和开心。队友们众口一词:“梯田最美,冲瀑更爽!”
本帖最后由 漓江冬泳人 于 2012-5-22 15:57 编辑
关于梯田的论述,宋 范成大《骖鸾录》:“岭阪上皆禾田,层层而上至顶,名梯田。” 明 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五:“此山田不等,自下登陟,俱若梯磴,故总曰梯田。”
本帖最后由 漓江冬泳人 于 2012-5-22 15:56 编辑
按现今说法,梯田是为种植庄稼而沿山坡开辟的梯状田地。为防止水土流失,每一级边缘筑有埂堰;灌排系统、路基交通统一规划,形成网状覆盖。它是人类改造地表形态最令人惊叹的方式之一。
下午好,谢谢您的好贴,祝您天天好心情!
本帖最后由 漓江冬泳人 于 2012-5-22 16:02 编辑
一座座“田山”,仿佛就是一部部非文字的巨型史书,直观地展示了壮族先民在封闭的环境、严酷的自然面前,仅凭简单得近乎原始的生产方式及农具垦殖、耕作,几乎将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打上了农耕的痕迹。
几十代壮人,伏耕畈亩,稼穑不息,将生命与血泪融入这片大山。
开山造田的祖先们当初没有想到,他们用血汗和生命开出来的梯田,竟变成了如此妩媚潇洒的曲线世界。
:victory::victory::victory: 一条条田垅如链似带,从山脚盘绕到山顶,其线条行云流水,潇洒柔畅;
力与美的元素结合成规模效应,更显气势恢弘,磅礴壮观。
壮民先民们用他们的勤劳智慧,为我们创造的这部大地雕塑有如世界名著,成为农业的“活态遗产”完整保存。
本帖最后由 漓江冬泳人 于 2012-5-22 16:15 编辑
有专家认为,若根据地球六分水、三分山、一分平地的地理状态来规划农业,则梯地农业文明应该成为全球的一个普遍形态。因此,维持梯地农业也就成为全球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换句话说,这关系到解决人类口粮的大问题!梯田也就此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话语。
本帖最后由 漓江冬泳人 于 2012-5-22 16:18 编辑
这里的梯地农业,是以生产稻谷为主题的水田,其独特的耕作方式和天然的灌溉系统在稻作文化中非常独特。
本帖最后由 漓江冬泳人 于 2012-5-29 09:21 编辑
面对梯田这部稻作文化的经典,人们应当好好的阅读,思考它深沉而永恒的主题。
本帖最后由 漓江冬泳人 于 2012-5-22 16:24 编辑
灌满山泉水的层层梯田,像一面面安置在山坡上的魔镜,无以数计。在暖暖的阳光映照下,亮晶晶,明晃晃,恍若天幕间垂下的一幅金光亮泽的水彩画。清晰优美的线条,恢宏磅薄的气势,绚丽灿烂的色彩,宏伟壮观,气象万千!
本帖最后由 漓江冬泳人 于 2012-5-22 16:57 编辑
梯田的曲线之美,美在看似无序,却错落有致;美在长短不一,却相得益彰;美在断断续续,却首尾相连;美在忽即忽离,却层层依偎;美在静如波纹,却蓄势欲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