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农村两天上演三起野浴溺亡悲剧令人扼腕
大连晚报2011-08-22 06:30本报记者 祝福连绵的阴雨天气过后,近几日我市天气炎热,不少市民选择野浴冲凉。昨日,本报接连接到3起野浴溺亡事故,野浴的安全隐患由此可见一斑。生命警钟频频敲响,本报提醒广大市民,为了自身的安全和亲友的幸福,请不要拿生命做赌注,只图一时之快到郊外野浴。
事件:两日发生三起野浴溺亡事故
昨日上午,本报热线接连接到三起发生在我市农村的野浴溺亡事故。
市民曲先生报料称,前日下午2时多,在普兰店市太平办事处矿洞社区,一名来自黑龙江在当地打工的工人,在附近一处废弃矿坑中洗澡时,不幸掉落积水很深的矿坑中。事后,该工人所在的工厂找到救援人员进行打捞。一直到当日晚8点多,救援人员才从矿坑积水中打捞出这名男子的尸体。
随后,家住瓦房店三台满族乡沙陀子村的王女士也打来电话,称她家附近的复州河由于常年遭遇采砂的缘故,河流中深浅不一的“暗坑”较多。前天下午5点多,邻村一名23岁男子在沙陀子村附近的复州河游泳时,不幸掉入“暗坑”中,之后就再也没有上来。据介绍,落水男子的家属一直在附近河段打捞,但直至昨日仍未打捞到该男子的尸体。
同样发生野浴溺亡事故的还有庄河市的城山镇大河村。知情市民葛女士告诉记者,昨日下午2点多,一名高中生在该村的一座小型水库中溺亡。据介绍,这名学生年仅16岁,今年刚刚参加过中考考上高中。“最近这孩子一直放假在家,还差几天就要开学了,真是太可惜了!他的家人该有多伤心!”葛女士为死去的孩子扼腕不已……两日三起,这些野浴溺亡事故仅仅是本报热线接到的,可能还有一些野浴悲剧发生了,只是不为人知。
给本报打来电话的几位报料人纷纷表示,他们打电话报料就是想给广大市民提个醒。据介绍,这几天我市天气闷热,不少人为图一时凉快,到家附近的河流、水塘,甚至是石坑野浴。殊不知,这些地方不是正规的洗浴地点,水中暗藏诸多安全隐患;附近更没有救生人员看护,一旦出现溺水事故,很难及时营救。
在这三起事故中,有的人不通水性、有的人精通水性;有成年人也有未成年人。悲剧中的一个共同点就是疏忽大意、怀有侥幸心理。
警示:游泳地点勿选在不熟悉的水域
“游泳尽量不要选择在野外。”市民赵师傅已有40年的“泳龄”了,他提醒游泳的市民,无论游泳技术好坏都不要疏忽大意。为避免危险,游泳地点不要选在自己不熟悉的水域,尤其是学生,或来大连走亲访友的人,一定要慎之又慎。有的水域表面看似平静,可在平静的水面下,却暗藏着危险。漩涡、浮游植物、深坑等都可能成为危险的“索命物”。另外,在水中千万不要打闹,小孩一定要在家长的陪同下下水,下水后,家长也要在孩子的周围守护。
本报在此提醒广大市民在野外游泳时一定注意以下几方面:不要单独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选择野外游泳场所时,要对场所的环境,如水下是否平坦、有无暗礁、暗流、杂草、水域的深浅等情况了解清楚。
除此之外,还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下水时切勿太饿、太饱,饭后1小时才能下水,以免抽筋;平时四肢容易抽筋者不宜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预热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如发现有人落水,可用救生圈、木板等漂浮物去救援,或者在岸边用长竹竿、绳子等投向溺水者,拉其上岸,同时拨打110、120电话,切忌盲目下水救人。将溺水者搭救上岸后,应立刻撬开其牙齿,清除口腔和鼻内的杂物,使溺水者呼吸道畅通,如溺水者呼吸和心跳均已停止,应将其头朝上做人工呼吸,同时尽快送往医院抢救。 上海人提醒的及时。
秋天到了,水变的松软温和。进去就不想出来。人们喜水,恋水的同时一定记住水火无情。
游泳时间不宜过长,以防不测! 血的教训、安全第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