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雨河 发表于 2011-5-14 16:57

冬泳玫瑰,我眼中的“孙姐”

本帖最后由 雨雨河 于 2011-5-14 17:06 编辑

冬泳玫瑰,我眼中的“孙姐”尊重生命,从热爱开始。追求美好,激情才是生活。——题记知道孙姐这个人,那还是2009年12月21日那天。我们三斗坪冬泳队报名参加由宜昌市冬泳协会组织近400人的二十三届横渡长江活动。按照活动方案,象我们初次参加的队员必须进行速度、体能、技能等综合测试,测试合格后才能获得准入“通行证”。但由于我们冬泳队18名队员因诸多原因不能按规定时间到达指定测试地点,为圆我们同渡峡江之情结。冬泳协会派出5人测试小组,下午16点到达三斗坪现场,其中就有孙姐。冬泳人对水有着特别的情感,有着像初恋一样激情,有着爱人般的依念,有追溯不完的记忆,更有追寻不尽的憧憬。虽然,我冬泳时间不长,但我知道,冬泳就是冬泳人的“必修课”。很快,我们到了三斗坪黛石渡口冬泳基地。此时,虽然天寒地冻水冷凉嗖嗖,我们一行20多人却斗志昂扬情如火。站在江边,放眼望去,印如眼帘的是山映苍绿浑然一体,水天一色风清弊绝的“大风景”。一切准备妥当,看好时间,只听咚咚入水声。一时间,手挥绿溅碎珠莹,镜破浪起水半卷。顿时,江边喊声叫声沸腾起来,在岸边观众的“嘘嘘”声中也是热气腾腾的“小气候”。那天,只有孙姐带着的“水漂”是鲜红色的,格外醒目。我明白,这虽然是测试,但是对我们却是一次特殊的考试,意义很大。江南到北也不过1000米的“征程”,所以我是憋足了劲,鼓足了气,一路狂奔。到了江心的时候,恍惚间感觉一个红色的影子擦肩而过,像快艇直直的“飙”去,留下一路浪花冒着白泡。那个自游泳哦!双臂舞的像风轮,轻盈如燕飞,飘逸如丝柳、柔美如行云,流动如弦音。一看此情形,心里那个急啊!虽然我们组队时间不长,但好歹我也是长江边长大的“娃儿”,在水中“摸滚打爬”也有时日了,虽然不是“浪里白条”,但“底子”还是有的。“快马加鞭”,奋起直追,可到达北岸时,还是被“甩”了近100米。我们这次的成绩是20分钟游完了全程,照说也还是不错了,测试也过关了。可我们队的“赵老”抖抖擞擞从水里爬起来,满脸的愕然,愣愣的望着孙姐,半响节节巴巴的“磕”出两个字“厉害”。再看孙姐,气闲若定,水珠滚露着晶莹。白净滋润的脸上是千里江面一抹红,不知是霞辉的柔光,还是映衬了彩霞。真不知道,纤纤小手是如何舞动的美姿,苗条身材是怎样蕴藏如此巨大的力量。在休息的间隙,我从协会“老伍”口中得知,孙姐也是快50岁的人了。真正认识孙姐,是在二十四届横渡长江活动。从渡江典礼仪式上,才知晓孙姐叫孙智敏,是市“冬协”的副会长,在人山人海中热闹中我也没能有看到她的身影。就在所有“渡江客”鱼贯而入登船到南岸时,一抬头,和孙姐来了个大碰面,来不及寒喧一句,就被熙熙攘攘的人群推进了船舱,但那亲切的笑容还是倍感温馨。回头望去,她在船头的岸边,左拢右护忙碌着,大冬天的鼻尖沁着汗珠。哦!我明白了,她这副会长,在这个时候就是个“公仆”,确保大家的安全做好后勤服务是她副会长的最大“权力”。船儿已经飞奔在途中,我不禁在心里暗暗揣摩:这热闹的渲染,这热情的氛围,这激昂画面,她怎能压下那种“按捺不住”冬泳人的情结。我想等横渡安全后勤服务结束后,趁人未散音未尽时,还是可以下水游一游,总还能感受横渡壮观,热烈的余味、余音,也还是挺不错滴。孙姐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是源于一张照片。前不久,我在宜昌市冬泳网上浏览时看到了一张照片,如果不经意的话“鼠标”就翻过去了。这张照片内容简简单单,只有一个人的背影。色彩平平淡淡,没有一丝山水的景致。但看的出,这张照片是在主人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无意中拍下来的,要不总还得摆个造型吧!从画面上看,头顶上是灿烂的阳光,也许是正午。齐耳的断发被风吹的有些零乱,穿着一件淡红色的毛衣显的有些臃肿,右手提着一个装满矿泉水和乱纸头的塑料袋,还稍稍弯着腰在像寻找着什么,显的有些狼狈。细细看了半天,我才看出个端倪来。从照片的右下角看到了江水,照片的左上角看到了建筑,在她脚下是河堤,这不就是冬泳协会训练基地—镇江阁吗?当然,对熟悉那儿的泳友一眼就能看出来是什么地方,对特别熟悉孙姐的泳友看个背影就马上会认出来。终于想明白,豁然开朗,也有些感动了。虽然如此,我还是在心里揣测一番:这大的太阳,那怕戴上一顶草帽也好,垃圾这脏,也不顺手拿把“火钳”,估计是出门时忘了,也许是到了这里临时起意。我也到过一些古迹名胜的地方,也拍下了一些风景,可回过头来也就忘了。这张照片却不依不饶的印在了我的脑海。峡江处处是玫瑰遍开,孙姐就是其中靓丽的一朵。峡江处处是美景,景致情来,是更具风彩。。http://www.ycdyxh.com/bbs/upload_file/201071161015886.jpg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冬泳玫瑰,我眼中的“孙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