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龙 发表于 2007-5-31 10:16

六一节的祝福!~~~好父母的六句话

<P><STRONG>好父母的六句话</STRONG></P><P><STRONG></STRONG><BR><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luohongencode("做父母的要有一生的眼光,“乖,听话!”这样的教导的确能给成人带来方便,但无益于孩子自身发展的考虑。 <br><br>真正的好父母应着眼于孩子的未来,希望他终身幸福。不要让孩子为了迎合父母的喜好,而压抑自己的天性。 <br><br>目前风行全球的“亲职教育”是对做父母的人进行一项职业化教育。“父母”作为一种“职业”,比起小学、中学老师,评价标准应该更高一些。不同阶段的老师负责的是孩子人生的一段旅程,而父母的工作应该是伴随孩子一生的。好父母的评价标准是孩子一辈子活得怎样,好父母看待孩子的眼光也不仅是孩子的成绩怎样、分数如何,更重要的是看孩子的快乐能力如何,这与学校老师是不同的。 <br><BR>做一个让孩子智力超群的父母不容易,做一个为孩子一生幸福考虑的父母更不容易。(读懂孩子的心) <br><BR>好的家庭教育浓缩六句话 <br><BR>〈一〉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 <br><BR>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亲都是不断自我学习提高的结果。我接触过这么多杰出的父母,没有一个是轻易就取得教子成功的。一位优秀的母亲甚至说:很多人都认为我很轻松,说你的孩子那么优秀,根本就不要你管,殊不知,我连晚上睡觉其实都有一个眼睛是睁着的!好母亲防患于未然,而不合格的母亲是,孩子的问题已经很严重了,甚至老师都已经找孩子谈话了,她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 <br><BR>全国首届十大杰出母亲沈丽萍同志是个画家。她说为了学画,不仅上了大学,而且还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不仅买了许多书籍,而且还参观了数不尽的画展,听了数不尽的学术报告。可是却从没有意识到培养孩子也应该花时间,直到孩子因为空难导致身体严重的残疾之后,她才开始真正学做母亲,并且由于自己的努力,最终帮助孩子战胜残疾,成为被挪威人民赞誉的“中国英雄”。 <br><BR>进入了21世纪,信息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任何岗位都要求培训、考核,但似乎只有生养、教育孩子不需要培训,好像自动就会上岗而且永远不会下岗,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每一个人在做父母之前都要学习相关的知识,关于怎样做父母的意识和知识准备得越早越好,越充分越好。 <br><BR>〈二〉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 <br><BR>我接触过数百位优秀父母,他们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在教育孩子上费尽心思,就像沈丽萍同志所做的那样,如果不是由她亲口所说,人们是不会想到她在儿子王嘉鹏的成长背后付出了那么多的心血。她的同事、朋友们都说:你除了当时飞机掉下来没办法外,其他的你都做到了极致,你没有耽误这孩子。可是要做到这一点又是多么不容易啊! <br><BR>有些人可能会说,有那么多父母大字不识一个,不也教育出好孩子了吗?其实,文盲并非不会教育,这些父母同样是教育孩子的高手。 <br><BR>《焦点访谈》节目曾介绍过世界中学生数学奥数竞赛金牌获得者安金鹏的事迹。他家里极穷,考取了重点中学没钱上,父亲说让孩子出去打工吧,人家上了大学还找不到工作,更何况你能不能上大学都还不知道。但母亲坚决不同意,将家里唯一的一头毛驴卖了。孩子在中学里是唯一一位连素菜也吃不起的人,是唯一一位连肥皂都用不起的人。照说这样的孩子全靠自己了吧?当面一问才知道,虽然这位母亲初中都没毕业,但她却让孩子上小学之前就把四则运算做得滚瓜烂熟。仅此一点又有几个大学毕业的父母能做到呢? <br><BR>〈三〉好习惯都是养出来的 <br><BR>很多父母将孩子的不好习惯怪罪到学校身上,怪罪到老师身上,怪罪到孩子身上,唯独没有怪罪到自己身上。其实孩子身上的多数习惯——无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都是我们做父母的有意无意培养出来的。就像上海人说上海话吃上海菜,四川人说四川话吃四川菜一样,仿佛生来就会不需培养,而事实并非如此!父母每时每刻都在教,以至于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在教,这就是“潜教育”,比“显教育”威力大得多的、更本质的教育。 <br><br>优秀孩子多是优质教育的结果,问题孩子多是问题家庭的产物。孩子的问题大多不是孩子自身造成的,而是父母问题的折射,父母常常是孩子问题的最大制造者,同时也是孩子改正错误与缺点的最大障碍者。当务之急的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没有父母的改变就没有孩子的改变。没有不想学好的孩子,只有不能学好的孩子;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天下无不是的孩子,只有不是的父母。因此在骂孩子之前骂自己,在打孩子之前打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地改变自己。 <br><BR>〈四〉好成绩都是帮出来的 <br><BR>关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全社会都要有正确认识。应试教育是学校和家长都回避不了的问题,需要学校和家长们共同适应。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并不矛盾,没有应试能力的素质教育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br><BR>据统计,我国有近1000万“闲散”的未成年人。所谓闲散的未成年人,就是指理应在学校读书而不愿读书选择辍学的孩子,这其中94%是学业失败的结果,学业落后、厌学、逃学、离家出走成为当今未成年人犯罪的四步曲。 <br><BR>因此,帮助孩子适应应试教育也就成了我们父母的一份应尽的义务,而帮助孩子减负的最好办法是我们父母增负,就是我们父母能够成为孩子学习上的导师。 <br><BR>好成绩当然是学校老师带出来的,但在应试教育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这些好成绩正越来越多地浸透着父母们的汗水。 <br><BR>〈五〉好沟通都是听出来的 <br><BR>对于孩子进入初、高中的父母,普遍都有一种困惑,那就是同孩子难以沟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与进入更年期的母亲冲突更多,不仅是因为处于内在的心理动荡期,更重要的是两者的外部压力都很大,孩子面临的是升学的压力,母亲面临的是事业(有的是下岗)的压力,这就更需要加强沟通。 <br><BR>优秀的父母在这些方面大都做得较好,他们的良好沟通来源于自觉地遵守了这样三个步骤。 <br><BR>第一个步骤是倾听,就是让孩子把话说出来,并且听懂孩子话里的真实意思。第二个步骤是理解,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是不是有道理,结果往往是有道理的。第三个步骤是建议,就是有道理孩子并不一定就能采取正确的行动,因此父母这时应该给以建议。 <br><BR>在这三个步骤中,倾听是父母们做得最差的。 <br><BR>每一个孩子都是伴随着问题成长的,每一个父母也都是伴随着问题成长的,不碰到问题的孩子是找不到的,不碰到问题的父母也是找不到的,关键是要像那些优秀的父母们那样能静下心来找到解决的办法。 <br><BR>〈六〉好成就都是化出来的 <br><BR>智力不是最重要的,比智力重要的是意志,比意志重要的是品德,比品德重要的是一个人的胸襟和抱负。 <br><BR>遗憾的是,现在对品德重视的人不是越来越多,而是越来越少了,对父母们谈品德教育等于不合时宜。至于说到一个人的胸襟和抱负,更是我们父母们不愿听的海外奇谈,因为与当下的考试分数无关! <br><BR>而其实这些正是一个人成长中最重要的。我们在看人物传记时常常都会对传主幼年时的不同凡响留下极深刻的印象,原因就是这种成就动机对一个人的影响巨大。 <br><BR>意志、品德、胸襟等这些最重要的因素不是通过父母的说教等“显教育”就能产生效果的,而是通过父母的行为即“潜教育”化进孩子的血肉里的。因此孩子是站在父母的肩膀上的,父母能走多远,孩子就能走多远,父母能有多高,孩子就能有多高。 <br><BR>让孩子养成大襟怀的最好方式除了父母能做好的表率外,就是让孩子多读名著,多读伟人的传记,让孩子从小学会用伟人的眼光来看待社会和自己。 <br><BR>王东华,华东交通大学母亲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长期关注未成年人教育问题,1999年推出80万言教育专著《发现母亲》,呼唤全社会重新认识母亲的价值。近年来积极参与全国各地的优秀母亲评选,是全国及北京市、天津市等地十大杰出母亲的评委,同全国数百位优秀父母进行面对面地近距离交流,并对他们的成功个案详加分析。他还同全国妇联等有关部门一起深入少管所、戒毒所、女子监狱等地进行调查研究,掌握了正反两方面的大量事实。他的家庭教育理念是:让每一个母亲都有一个好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好母亲。<br><br><br>")</SCRIPT><br>做父母的要有一生的眼光,“乖,听话!”这样的教导的确能给成人带来方便,但无益于孩子自身发展的考虑。 <BR><BR>真正的好父母应着眼于孩子的未来,希望他终身幸福。不要让孩子为了迎合父母的喜好,而压抑自己的天性。 <BR><BR><SPAN>目前风行全球的“亲职<B onmouseover=isShowAds = true;isShowAds2 = true;ads.Move(this,"http://rad.17luntan.com/UploadImage/AdAlliance/2/633101682036468815.gif","%u9A6D%u5929%u4E0B%u4E4B%u4F17%uFF0C%u5C55%u6D6E%u751F%u767E%u6001%uFF1B%u5929%u4E0B%u7199%u7199%uFF0C%u7686%u4E3A%u6211%u6765%u3002","-100115","教育","%u793E%u4F1A%u9891%u9053","http%3A//shehui.voc.com.cn/", event) style="FONT-WEIGHT: normal; CURSOR: hand; COLOR: #0000ff;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http://s1.17luntan.com/ClickPortal/WebClick.aspx?id=-100115&amp;k=%u6559%u80B2&amp;siteid=85b43d85-6215-4dbb-a30a-3672da584cfe&amp;url=http%3A//bbs.hnol.net/dispbbs2.asp%3FboardID%3D76%26ID%3D549157&amp;gourl=http%3A//shehui.voc.com.cn/&amp;parm=CF4F056E629D80637DAD7933E6007A4955AC2DCCEE794530&amp;alliedsiteid=2"); onmouseout="isShowAds = false;isShowAds2 = false;">教育</B>”是对做父母的人进行一项职业化教育。“父母”作为一种“职业”,比起小学、中学老师,评价标准应该更高一些。不同阶段的老师负责的是孩子人生的一段旅程,而父母的工作应该是伴随孩子一生的。好父母的评价标准是孩子一辈子活得怎样,好父母看待孩子的眼光也不仅是孩子的成绩怎样、分数如何,更重要的是看孩子的快乐能力如何,这与<B onmouseover=isShowAds = true;isShowAds2 = true;ads.Move(this,"http://rad.17luntan.com/UploadImage/AdAlliance/2/633150923206310000.gif","%u4E2D%u56FD%u5927%u4E2D%u4E13%u5B66%u6821%u54C1%u724C%u5F62%u8C61%u5C55","-100404","学校","%u4E2D%u9752%u5728%u7EBF","http%3A//school.cyol.com/", event) style="FONT-WEIGHT: normal; CURSOR: hand; COLOR: #0000ff;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http://s1.17luntan.com/ClickPortal/WebClick.aspx?id=-100404&amp;k=%u5B66%u6821&amp;siteid=85b43d85-6215-4dbb-a30a-3672da584cfe&amp;url=http%3A//bbs.hnol.net/dispbbs2.asp%3FboardID%3D76%26ID%3D549157&amp;gourl=http%3A//school.cyol.com/&amp;parm=CF4F056E629D80637DAD7933E6007A4955AC2DCCEE794530&amp;alliedsiteid=2"); onmouseout="isShowAds = false;isShowAds2 = false;">学校</B>老师是不同的。 </SPAN><BR><BR><BR>做一个让孩子智力超群的父母不容易,做一个为孩子一生幸福考虑的父母更不容易。(读懂孩子的心) <BR><BR><BR>好的家庭教育浓缩六句话 <BR><BR><BR>〈一〉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 <BR><BR><BR><SPAN>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B onmouseover=isShowAds = true;isShowAds2 = true;ads.Move(this,"http://rad.17luntan.com/UploadImage/1382/633096410631951250.gif","%u4ECE%u6E56%u5357%u5728%u7EBF%u5F00%u59CB%uFF0C%u4EAB%u53D7%u5728%u6E56%u5357%u7684%u751F%u6D3B%uFF01","-100186","学习","%u5B66%u4E60","http%3A//www.hnol.net/", event) style="FONT-WEIGHT: normal; CURSOR: hand; COLOR: #0000ff;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http://s1.17luntan.com/ClickPortal/WebClick.aspx?id=-100186&amp;k=%u5B66%u4E60&amp;siteid=85b43d85-6215-4dbb-a30a-3672da584cfe&amp;url=http%3A//bbs.hnol.net/dispbbs2.asp%3FboardID%3D76%26ID%3D549157&amp;gourl=http%3A//www.hnol.net/&amp;parm=CF4F056E629D80637DAD7933E6007A4955AC2DCCEE794530&amp;alliedsiteid=2"); onmouseout="isShowAds = false;isShowAds2 = false;">学习</B>的父母,成功的父母亲都是不断自我学习提高的结果。我接触过这么多杰出的父母,没有一个是轻易就取得教子成功的。一位优秀的母亲甚至说:很多人都认为我很轻松,说你的孩子那么优秀,根本就不要你管,殊不知,我连晚上睡觉其实都有一个眼睛是睁着的!好母亲防患于未然,而不合格的母亲是,孩子的问题已经很严重了,甚至老师都已经找孩子谈话了,她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 </SPAN><BR><BR><BR>全国首届十大杰出母亲沈丽萍同志是个画家。她说为了学画,不仅上了大学,而且还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不仅买了许多书籍,而且还参观了数不尽的画展,听了数不尽的学术报告。可是却从没有意识到培养孩子也应该花时间,直到孩子因为空难导致身体严重的残疾之后,她才开始真正学做母亲,并且由于自己的努力,最终帮助孩子战胜残疾,成为被挪威人民赞誉的“中国英雄”。 <BR><BR><BR>进入了21世纪,信息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任何岗位都要求培训、考核,但似乎只有生养、教育孩子不需要培训,好像自动就会上岗而且永远不会下岗,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每一个人在做父母之前都要学习相关的知识,关于怎样做父母的意识和知识准备得越早越好,越充分越好。 <BR><BR><BR>〈二〉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 <BR><BR><BR>我接触过数百位优秀父母,他们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在教育孩子上费尽心思,就像沈丽萍同志所做的那样,如果不是由她亲口所说,人们是不会想到她在儿子王嘉鹏的成长背后付出了那么多的心血。她的同事、朋友们都说:你除了当时飞机掉下来没办法外,其他的你都做到了极致,你没有耽误这孩子。可是要做到这一点又是多么不容易啊! <BR><BR><BR>有些人可能会说,有那么多父母大字不识一个,不也教育出好孩子了吗?其实,文盲并非不会教育,这些父母同样是教育孩子的高手。 <BR><BR><BR>《焦点访谈》节目曾介绍过世界中学生数学奥数竞赛金牌获得者安金鹏的事迹。他家里极穷,考取了重点中学没钱上,父亲说让孩子出去打工吧,人家上了大学还找不到工作,更何况你能不能上大学都还不知道。但母亲坚决不同意,将家里唯一的一头毛驴卖了。孩子在中学里是唯一一位连素菜也吃不起的人,是唯一一位连肥皂都用不起的人。照说这样的孩子全靠自己了吧?当面一问才知道,虽然这位母亲初中都没毕业,但她却让孩子上小学之前就把四则运算做得滚瓜烂熟。仅此一点又有几个大学毕业的父母能做到呢? <BR><BR><BR>〈三〉好习惯都是养出来的 <BR><BR><BR>很多父母将孩子的不好习惯怪罪到学校身上,怪罪到老师身上,怪罪到孩子身上,唯独没有怪罪到自己身上。其实孩子身上的多数习惯——无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都是我们做父母的有意无意培养出来的。就像上海人说上海话吃上海菜,四川人说四川话吃四川菜一样,仿佛生来就会不需培养,而事实并非如此!父母每时每刻都在教,以至于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在教,这就是“潜教育”,比“显教育”威力大得多的、更本质的教育。 <BR><BR>优秀孩子多是优质教育的结果,问题孩子多是问题家庭的产物。孩子的问题大多不是孩子自身造成的,而是父母问题的折射,父母常常是孩子问题的最大制造者,同时也是孩子改正错误与缺点的最大障碍者。当务之急的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没有父母的改变就没有孩子的改变。没有不想学好的孩子,只有不能学好的孩子;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天下无不是的孩子,只有不是的父母。因此在骂孩子之前骂自己,在打孩子之前打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地改变自己。 <BR><BR><BR>〈四〉好成绩都是帮出来的 <BR><BR><BR>关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全社会都要有正确认识。应试教育是学校和家长都回避不了的问题,需要学校和家长们共同适应。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并不矛盾,没有应试能力的素质教育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BR><BR><BR>据统计,我国有近1000万“闲散”的未成年人。所谓闲散的未成年人,就是指理应在学校读书而不愿读书选择辍学的孩子,这其中94%是学业失败的结果,学业落后、厌学、逃学、离家出走成为当今未成年人犯罪的四步曲。 <BR><BR><BR>因此,帮助孩子适应应试教育也就成了我们父母的一份应尽的义务,而帮助孩子减负的最好办法是我们父母增负,就是我们父母能够成为孩子学习上的导师。 <BR><BR><BR>好成绩当然是学校老师带出来的,但在应试教育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这些好成绩正越来越多地浸透着父母们的汗水。 <BR><BR><BR>〈五〉好沟通都是听出来的 <BR><BR><BR>对于孩子进入初、高中的父母,普遍都有一种困惑,那就是同孩子难以沟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与进入更年期的母亲冲突更多,不仅是因为处于内在的心理动荡期,更重要的是两者的外部压力都很大,孩子面临的是升学的压力,母亲面临的是事业(有的是下岗)的压力,这就更需要加强沟通。 <BR><BR><BR>优秀的父母在这些方面大都做得较好,他们的良好沟通来源于自觉地遵守了这样三个步骤。 <BR><BR><BR>第一个步骤是倾听,就是让孩子把话说出来,并且听懂孩子话里的真实意思。第二个步骤是理解,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是不是有道理,结果往往是有道理的。第三个步骤是建议,就是有道理孩子并不一定就能采取正确的行动,因此父母这时应该给以建议。 <BR><BR><BR>在这三个步骤中,倾听是父母们做得最差的。 <BR><BR><BR>每一个孩子都是伴随着问题成长的,每一个父母也都是伴随着问题成长的,不碰到问题的孩子是找不到的,不碰到问题的父母也是找不到的,关键是要像那些优秀的父母们那样能静下心来找到解决的办法。 <BR><BR><BR>〈六〉好成就都是化出来的 <BR><BR><BR>智力不是最重要的,比智力重要的是意志,比意志重要的是品德,比品德重要的是一个人的胸襟和抱负。 <BR><BR><BR>遗憾的是,现在对品德重视的人不是越来越多,而是越来越少了,对父母们谈品德教育等于不合时宜。至于说到一个人的胸襟和抱负,更是我们父母们不愿听的海外奇谈,因为与当下的考试分数无关! <BR><BR><BR>而其实这些正是一个人成长中最重要的。我们在看人物传记时常常都会对传主幼年时的不同凡响留下极深刻的印象,原因就是这种成就动机对一个人的影响巨大。 <BR><BR><BR>意志、品德、胸襟等这些最重要的因素不是通过父母的说教等“显教育”就能产生效果的,而是通过父母的行为即“潜教育”化进孩子的血肉里的。因此孩子是站在父母的肩膀上的,父母能走多远,孩子就能走多远,父母能有多高,孩子就能有多高。 <BR><BR><BR>让孩子养成大襟怀的最好方式除了父母能做好的表率外,就是让孩子多读名著,多读伟人的传记,让孩子从小学会用伟人的眼光来看待社会和自己。 </P>

参谋长 发表于 2007-5-31 10:28

可怜天下父母心, 收效还得与时进。

天地一沙鸥 发表于 2007-5-31 10:50

学习了.

山东龙 发表于 2007-5-31 10:57

沙鸥今天游到那里了??

天地一沙鸥女 发表于 2007-5-31 13:12

<P><FONT color=#ae33cc size=7>哦;我是沙鸥女今天快游到东巡宫了啊</FONT></P>

山东龙 发表于 2007-5-31 13:17

哈哈,沙鸥男应该游到西巡宫了吧???????

东方魔女 发表于 2007-5-31 14:57

原文由 山东龙 发表: 哈哈,沙鸥男应该游到西巡宫了吧??????? <IMG src="http://www.china-ws.org/bbs/Htmleditor/tounge_smile.gif">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六一节的祝福!~~~好父母的六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