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古槐下
站在古槐下当我站在冉庄十字街口那棵悬挂大钟的古槐下,四面环顾,一种历史的沧桑感油然而生,让我思绪万千。经典影片《地道战》中高老忠一路小跑,毅然来到这棵古槐下,解开绳索,拉响悬挂在枝干上报警大钟的高大形象不停地在我的眼前闪现。历经战火洗礼的古槐,如今枝叶已经枯朽,躯干却依然挺立,它见证了冉庄人民那段“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人民战争”的可歌可泣的历史。你看,尽管古槐没有了生命,但冉庄人民将古槐刷油,干枯的枝干再用水泥包上,外面拿铁皮箍住。我在心如潮涌中多了份激情与震撼,仿佛觉得古槐抖动着满身的枝叶在笑,在它周围簇拥了无数与之一样威武不屈的英雄儿女。
曾经的惊心动魄已随岁月而去,曾经的炮火硝烟已暗淡而去,曾经的征战厮杀只留下了后人凭吊的遗迹。如今,除了人们的服饰和交通工具外,这里的一切依然如故,古朴的村庄街道,“全民抗战,一致对外”,“誓死不当亡国奴”等标语,都跳动着历史的风霜,成为战争遗留下的标本。斑驳的磨房、被风化的石碾、地面隐藏的射击口、工事,户户相连,上下呼应地道网,这一切都在漠漠无言中向人们倾诉着往日激荡壮阔的传奇和战火纷飞的艰苦岁月。冉庄十字街头的这道风景犹如钢筋水泥般永远凝固在人们心中。
导游告诉我们,这棵古槐已有千年的历史,在冀中平原上,这样的古树是罕见的,当时古槐枝繁叶茂,枝丫上也的确悬挂了铁钟,专门用于报警。“当年挖地道时伤了树根,树身也掏空成了地道口,老树虽然受了重伤,仍撑起簇簇绿叶,掩护村民消灭日寇。”1965年在冉庄拍摄《地道战》的时候,这棵千年古槐还枝繁叶茂,就在拍摄完的第二年它不明原因地逐渐枯萎而死。听到这,我愈发对古槐肃然起敬,久经沧桑,历经磨难,它圆满完成了保家卫国的艰难历史任务,当它在镜头里看到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的身影,看到人们纵情欢呼胜利后的和平景象,它才放心地缓缓闭上了双眼。
今天,冉庄抖落了历史的尘烟,破败了的修复了,摧毁了的重建了。一阵喧哗,打断了我的思绪,眼前的游人走马观花,我不知他们是否读懂了冉庄?是否在十字街口读懂了古槐?是否在冀中平原上读懂了这片饱经战火硝烟的土地?
“地道战,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多么熟悉的旋律,岁月带走了灾难和烽火,却带不走那些熟悉的旋律和先辈们的笑容。古槐,为我们倾情演绎昨日的悲壮,让我们这些后来人倍感今日生活的和谐与美好。
古槐,冉庄的标志!
[ 本帖最后由 野.草 于 2009-10-12 19:40 编辑 ] 不禁让我想起《地道战》那雄壮的歌声:
地道战嘿地道战
埋伏下神兵千百万
嘿埋伏下神兵千百万
千里大平原展开了游击战
村与村户与户地道连成片
侵略者他敢来
打得他魂飞胆也颤
侵略者他敢来
打得他人仰马也翻
全民皆兵
全民参战
把侵略者彻底消灭完
--
庄稼汉嘿庄稼汉
武装起来千千万
嘿武装起来千千万
一手拿锄头
一手拿枪杆
英勇顽强神出鬼没展开了地道战
侵略者他敢来
地上地下一齐打
侵略者他敢来
四面八方齐开战
全民皆兵
全民参战
把侵略者彻底消灭完 古槐没有了生命.......但星火燎原,山河一片红。先烈安息吧! 敲响鬼子的丧钟。
左起:张国军、康馆长、野草、史宝贵。
辽沈战役纪念馆康馆长前往锦州市政府大楼广场,亲自迎接骑自行车凯旋归来的使者。 我仿佛也站在了古槐下 那年、那个岁月,造就了千百万英雄的人民,抗日的烽火已燎原,日寇葬身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古槐记录了战争的创伤,让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民族的历史,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让我们踏着先烈的遗迹,珍惜美好的今天,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