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葫芦 发表于 2009-8-29 18:07

畅游蜀地

一、泳友情

    2009年7月29日11点55分,我实现了一次38小时的长途旅行,愉快地走出成都火车站。迎接我的成都专区双鱼版主和陈强兴高采烈,合影后立即赶往中铁二局游泳馆。专区领导刘宪军和10多位泳友早已在此等候,与大家虽然初次见面,却有一见如故的感觉;互相交流二地冬泳文化后开始在泳旗的映衬下争相合影,真是热闹非凡。50×30m(估计)的露天泳池感觉非常宽敞,池中游泳的人不多,可能不是双休日的缘故,左侧的小泳池就更显得宁静了。跳入泳池游了一个来回,感觉不是很舒服,或许是高原反应,或许是长途旅行所致。在休息大厅中停留片刻,天湖冬泳匆匆赶到,他是双鱼版主精心安排陪我游泳的。了解了这位长者的游泳习惯,一同跳入清澈的水中;畅游500米,适应了这里的环境,感觉很爽。
    相聚短暂,情谊深长。泳友情无以回报,留下点“冰暖”做纪念吧,让这里的泳友体会一下冬泳产品,也为日后评价“冰暖”奠定基础!欢聚的感觉真好,分别不免有些伤感。在十多位泳友的目光和挥手中离开这个终生难忘的地方,和双鱼及张工来到去往茶店子汽车站的站点。本想就此告别,双鱼却执意要送完最后一程,并陪我办好了游览11个免门票景点的熊猫金卡。这就是双鱼,一个对灾区人民充满爱心的人,一个做事追求完美的人。
    这里再次感谢成都专区的泳友,他们百忙之中挤时间给远道而来的我带来无比快乐;同时感谢中铁二局游泳馆的工作人员,他们保持了清洁的游泳环境,同时把我奉为座上宾,给予周到的服务和关怀。回忆短短的二个多小时,虽然多数人叫不上名字,但他们那一张张可爱的面孔却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中。在此祝这些泳友如意安康,不久的将来欢聚在美丽的渤海之滨。
                                                                        
                                                                              二、都江堰
    早餐后儿子和五名同学继续灾后重建的社会调查活动,我们三位家长则沿着蒲柏河二岸浏览观光。这里河水湍急,建筑古朴,空气湿润,环境优美,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午后9个人会齐,沿着堰功道开始游览都江堰景区。
    都江堰客运中心广场耸立着高达的李冰父子雕像,供过往行人敬仰。李冰在修建都江堰时,创造性地发明了竹笼、杩槎等治水工具,千百年来,储石以防洪抢险,其制岁岁不变。一旦有洪险发生,即以此石将竹笼充实,顺江岸坠入洪涛之中,其险须臾可平。浪漫都江堰人以木栅圈之,谓之为“羊圈”,视石为羊,可见对此石爱之至深矣。
    仰天窝水闸位于都江堰城区,是内江上第一座调节分流的重要水利设施,于1963年修建,共分6孔,闸室每孔净宽9米,采用单轨电动行车移动启闭。2002年冬对老化严重的闸房、启闭平台等进行了改建,全部更新了闸门及启闭设备;改造后的仰天窝水闸横跨内江总干渠之上,与山上城市相得益彰,誉为西蜀第一闸。蒲柏河水闸是调节分配都江堰内江蒲阳河、柏条河二大干渠水量的重要水利设施,1952年拆除太平桥后在旧址上建成新桥闸,闸室总长43米。1961年改人力绞车移动为电动,经过几次改造的蒲柏闸运行安全,方便灵活,为市景增加了靓色。
      2000年11月,都江堰名列世界文化遗产之际始建堰功道。清溪园设计者、著名高级园林工程师林锡葵设计并主持施工,著名雕塑家伍明万教授设计并制作铜像,堰功道历时百日而成。堰功道右傍花洲,左接清溪,西望雄关,直达离堆。悠悠文化,昭昭历史,大成于此。
顺着林荫道冒雨来到外江鱼嘴分水堤处。鱼嘴分水堤位于岷江出山口1950米处岷江江心,形如弯月,前端扁平入水,形如鱼的嘴巴,故名“鱼嘴”,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水堤位于渠首顶端,迎着岷江波涛,巧妙地将江水分为内外两江。外江是自然河道,其作用是在雨季排泄大量洪水。内江是李冰率众开凿的河道,它把江水源源不断地送往成都平原进行灌溉。具有神奇的“四六分水”和“二八排沙”功能。
    过了安阑桥开始攀登玉垒山。沿途经过玉垒关、斗犀台、怀远楼、松茂古道、城隍庙等景点,真是一步一景,步步奇观。首先看到的是一块巨大的岩石,上面刻着“5·12地震遗址”,让我们回忆起一年前那场震惊世界的灾难。抬头望去,震塌的庙宇依稀可见,沿着松茂古道继续前行来到玉垒关,回望吊桥,在朦朦薄雾之中,看身边翠竹,心旷神怡。城隍庙始建于明代,清乾隆47年重建。整个庙宇依山面城,庙中十殿布置在一条笔直的上行梯道,二侧相互对称,连接叠落,飞檐二层、三层相间,如群雁展翅凌空,极具艺术价值。玉垒山海拔858.6米,龙吟凤翔,的确是旅游的好去处。
    都江堰的联很值得回味。“天府源”有“拜水都江想生民忧乐寻根古堰成科学文明”;“优汁凉品”有“柳河小憩美景宜人 餐馆宏开佳肴可口”。“拜水都江堰 问道青城山”——另一处美景正等待着我们的到来。




[ 本帖最后由 海葫芦 于 2009-8-29 18:09 编辑 ]

海葫芦 发表于 2009-8-29 20:46

友情与圣境

泳友情与都江堰圣境

[ 本帖最后由 海葫芦 于 2009-8-29 20:48 编辑 ]

缘分天空 发表于 2009-8-29 21:36

    都江堰的联很值得回味。“天府源”有“拜水都江想生民忧乐寻根古堰成科学文明”;“优汁凉品”有“柳河小憩美景宜人 餐馆宏开佳肴可口”。“拜水都江堰 问道青城山”——另一处美景正等待着我们的到来。
            

缘分天空 发表于 2009-8-29 21:36

爱人吉他 发表于 2009-8-30 11:59

好贴!有机会.我也要去.

海葫芦 发表于 2009-8-30 14:59

青城山、武侯祠与锦里

三、青城山
    起了个大早冒雨赶往计划中的映秀,由于彻底关大桥被泥石流冲塌,封路没能成行。取消原计划,改往青城山!
    青城山古称西山、天谷山,地处成都平原向川西山地的过渡地带。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青城山到处可见绝壁深壑、断崖裂石。山上林木青翠,终年常绿,环境幽深。
    建福宫为800里青城第一宫,是一座闻名天下的千年古观。建福宫背靠岩腹,下临清溪,樟楠古木成荫,殿宇巍峨,古迹众多。建福宫正殿有壁画,其中以宋代孙太古所绘的苑长生整冠图画像最著名。诗人陆游曾题壁:却笑飞仙未忘俗,金豹犹若侍中冠。建福宫后殿有号称天下第三的清人李善济394字泳青城长联,绘情绘景,极具气势。建福宫旁有明庆符王妃的梳妆台,宫后有委心亭和乳泉。
    天师洞,隋名延庆观,唐改常道观。观内有汉代张陵天师结茅阐道所居之洞窟,是青城山道教文化活动中心。现有建筑多为清代和民国时期修建或重建,具隐、藏、幽、奇等特点,与大自然浑为一体。观内荟萃了青城山道教文化精髓,有皇帝祠、三皇殿、天师殿、隋代天师石像、唐代御碑、明代御刻浮雕、汉代古银杏、唐代歧棕、宋代九株松及降魔石、洗心池等古迹瑰宝。观内藏有历代名人雅士的大量诗词、书画、匾额、楹联等珍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有道教博物馆之称。
    从海拔1180米的祖师殿返回到访宁桥时留意到:60岁老人不算老,70岁老人比较小,80岁老人满街跑,90岁老人随便找,百岁老人精神好得不得了。这是对青城山镇——长寿小镇的真实写照。目前,青城山镇百岁健在老人有6人,90岁以上老人有90多人。相传青城山自古就是寿星辈出的地方,晚年居青城山的药王孙思邈年逾百岁,十六国时期成汉大臣范长生也隐居青城山,高寿达130多岁。
    和6个孩子登上位于青城第一峰南的朝阳洞。洞对东方,每当晨曦吐旭时,满山红紫,气象万千,据传为宁封栖真处。洞口门楼为悬空古建筑,洞中塑宁封真君及吕祖、邱祖神像。洞口二侧陈旧的牌匾上清晰可见: 天开胜景何时无明月清风地开奇观此处有崇山峻岭。一块“敬告游客”的警示牌挡住了我们的去路,使我们无缘登上老君阁(海拔1260米)一览胜景。朝阳洞的石阶上拉开中国冬泳网葫芦岛冬泳俱乐部旗帜,留下永久的纪念。
    亭台楼阁上的联依然引人注目:怡乐窠——登临莫畏苦会当绝顶看朝阳 小憩自然凉何幸今生来福地;药王殿——抱一清静明德凝神普度神化济苍生重扬弘道全真龙门丹台碧洞通玄妙;山阴亭——苔深不雨山青湿林静无风暑自消……
    这里能看到300年的柳杉、400年的银杏树;这里有掷笔槽、齐云阁。这里还有许多我们没游览到的美景。


四、武侯祠与锦里
    武侯祠肇始于公元223年建惠陵时,是全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全世界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纪念馆,有“三国圣地”之美誉。武侯祠博物馆分文物区、园林区和锦里三部分,文物区主要由惠陵、汉昭烈庙、武侯祠、三义庙等组成,历经风雨,现存主体建筑为康熙十一年修复。祠内供奉诸葛亮、刘备等蜀汉英雄塑像50尊,文物荟萃,尤以唐“三绝碑”、清“攻心”联最为著名。此外,“三国文化陈列”、“香叶轩”、结义楼集参观、娱乐、休闲为一体,环境优美、内容丰富。
    唐碑公元809年刻立。唐代名相裴度撰文,著名书法家柳公绰(柳公权之兄)书写,名匠鲁建镌刻。其文章、书法和镌刻极为精湛,被誉为“三绝碑”。“攻心”联没留意到,却记载了碧草园的门联:半遮竹影摇幽翠时有惠风来素香。
    锦里是清末民初建筑风格的一条街。它延续了三国文化,并融入川西民风民俗,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让人流连忘返。夜间的锦里灯火通明,人流涌动;在这里可以看到皮影戏,可以买到锦里小烧,还有用软石及花草香精制成的香袋……生活娱乐用品应有尽有,值得一提的是“锦里不讲价”。


[ 本帖最后由 海葫芦 于 2009-8-30 15:02 编辑 ]

海葫芦 发表于 2009-8-30 15:05

      问好缘分天空及爱人吉他!
      成都的确是个好地方,条件允许的话应该再游览二周。

海峰 发表于 2009-8-30 16:34

海葫芦不愧是友好使者,让更多的人了解葫芦岛。

海葫芦 发表于 2009-8-30 21:41

哈哈,四月份版主会带来的收获。

海葫芦 发表于 2009-8-30 21:50

五、乐山与峨眉山
    “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71米高的乐山大佛的确壮观,致使国内外游客络绎不绝。乐山自然环境美,人文环境也美。走进山门,首先看到醒目的环境方针:不断优化景区生态环境,保护性利用和开发历史文化遗产,依法管理服务活动,严格预防治理污染,为社会提供世界级旅游精品。
    除乐山大佛外,还有望鹅台、九曲栈道、龙王三太子入海处等景点。望鹅台——唐嘉州刺史岑参名之,立台眺望,三峨凝黛,水自天来,心旷神怡。九曲栈道——长约500米,建于唐代,狭窄险峻,沿道岩壁上镌刻许多精美佛像,遗憾的是好多佛像有身无头,损毁严重。龙王三太子入海处 ——相传龙王三太子常到凌云寺、东坡楼,向在此著书立说的苏轼请教学问。
    麻浩崖墓让我们很开眼界。汉时期在四川境内流行一种墓葬习俗,依山掘穴下葬,称崖墓。麻浩(地名)崖墓群分布于凌云山和乌尤山之间的崖壁上,约0.1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500多座墓穴,墓门眦连,密如蜂房。崖墓内雕饰精美,石刻画像技法简洁、奔放,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乐山的联处处可见。竞秀亭有“日穿潭底水无痕竹影扫阶尘不动”,碑林有“千秋笔墨惊天地万里云山入画图”,渔村有“烟雨楼头俯瞰三江涿水松杉笔立仰观四海凌云”,还有濠上大桥:金翅巢边九峰静对翻银浪乌牛卧处万水幽环跨玉虹。
    游完乐山已经过午,乘预定好的中巴车不到一个小时就来到峨眉山脚下。女生意人立即迎了上来,说半费可以带我们进山。由于体力不同,决定兵分二路:我和四个孩子半费进门徒步上山,其他四人全费乘车前往洪椿坪。三台摩托带我们顺小路走了几里地,岔路口处恰好有一户人家,好客的女主人爽快地答应为我们带路,很快来到万年寺;合影答谢后开始游览。
    峨眉山因其雄秀神奇被誉为“山之领袖”,又是普贤道场,自然是十方朝拜,万方敬仰;朝圣者无国界之区,无民族之别,纷至沓来。峨眉山有“神州第一山”美称,代表性古建筑有报国寺、伏虎寺、万年寺、砖殿、清音阁、洪椿坪等;古建筑群无论选址、设计和营造都别具匠心,建筑风格带有地方民居特点,与寺庙殿堂融为一体,亲近怡人。峨眉山古建筑数量众多,风格各异,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很高的历史价值。
    慧持祖师十八岁时与兄慧远祖师同礼道安法师为师。深悟佛旨,智慧猛利,法化四方,庐山莲社十八贤之一。晋隆安三年率苦行僧和四方信士,披荆斩棘,创建了峨眉山第一座正规的寺院普贤寺(今万年寺)。慧持祖师是开辟、成就普贤道场的祖师,也是弘扬、实践普贤行愿导归极乐净土的祖师,更是峨眉山当之无愧的净土宗初祖。万年寺景色四季宜人,尤其秋季,树叶泛红,倒映在白水池中,风起叶动,美不胜收。“敲钟偈”写道:闻钟声 烦恼轻 智慧长 菩提生 离地域 出火坑 愿成佛 度众生。
    万年寺有400年的臭椿、500年的黑皮楠、650年的刺叶桑。前往清音阁的途中又遇到了1000多年树龄的桢楠王——这颗千年古树郁郁苍葱葱,树根处的铭牌记载着它的历史:此树围径510厘米,树高40米,树干庞大,树形奇特,树姿优美,是目前峨眉山最大的桢楠树。据史记载,宋太宗诏令重修万年寺,并为普贤在峨眉山庄严瑞像,使寺庙烟火更加兴旺;为方便更多香客朝圣拜佛往来,在游山便道的岐路口栽下了这棵桢楠树,作为方向标志。
    汹涌的黑白二水穿峡而出,汇合于牛心亭下的水潭;山高谷深,二水飞泻,其声激越形成“双桥清音”的独特景色——清音阁由此而来。楼阁亭台与小桥依山傍水,使自然山水与人工景物巧妙结合,组成了“龙飞双涧壑云散一溪烟”的绝妙景观。
    离开清音阁,开始奔今天的最后一站——洪椿坪,先是康熙游山摩崖石刻留住了我们的脚步:君临天下,敬天地父母师长为先。康熙为巡出家的父亲顺治,从简潜到了峨眉,被沿途的男耕女织、秀美景色、袅袅梵音、超凡脱俗所感悟,欣书“忘尘虑”赦刻于岩壁上。大臣葛哈奇、头等侍卫海清等奉旨降香峨眉山,留下经书、法器及栩栩如生的石刻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继续前行,唐太宗游山摩崖石刻映入眼帘: 李世民做秦王时,金秋来成都视察军事,特地来峨眉山祭拜老子。此时正是他同太子李建成争斗激烈之时,秀美的峨眉山没有改变他对李氏王朝担忧的心情,写下了“菊散金风起,荷疏玉露圆。将秋数行雁,离夏几林蝉。云凝愁半岭,霞碎缬高天。还似成都望,直见峨眉前”的诗句。

    朱元璋为出家的舅舅宝昙国师留下诗句:山中静阅岁华深,举世何人识此心。不独峨眉幻银色,从教大地变黄金。不但诗句经典,精美的石刻在翠竹及植被的映衬下更是妙不可言。
    峨眉山生态猴区给孩子们带来无穷乐趣。他们排在石猴后面,学着猴子的姿态搭肩托背留下精彩的一幕。据说有无赖猴、好色猴、夺食猴,而我们在景区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有了充分的准备,猴子们吃着我们投去的食物,一只友好地观望着我们,另外二只好像是情侣,在吊桥上陷入沉思。
    伴着夜色,我们来到洪椿坪——淋浴带来清爽,晚餐格外清香。酒足饭饱后开始欣赏这里的夜景:椿寿八千年老树低头闻佛法坪登数百丈众僧合掌闻禅机;木结构的建筑、宽敞的阁楼,在灯火的映衬下给人一种古朴与舒适感。走马观花后赶紧休息,为的是第二天徒步到达雷洞坪。
    早五点半准时出发,雨中漫步别有情调。途中遇到一位精神矍铄的老妪,攀谈中得知:84岁高龄,来自郭沫若的故乡沙湾。过了仙峰寺,在一处飞流直下的瀑布前逗留许久,便来到遇仙寺。无意久留,歇息片刻继续前行。云雾忽而升腾,忽而漂移,近处古树参天,远处仙境一般。
    登上钻天坡,便到海拔2100米的洗象池。这里的猴子更是可爱,吃得滚圆,给它食物还是“来者不拒”。
它们见人不惊,与人相亲相戏,别有一番情趣。“象池日出”与金顶齐名,但天刚过午,况且没计划在此过夜。离雷洞坪一华里处碰到猴子的一个家族,20多只猴子形态各异,有在路上觅食的,有在桥栏杆上玩耍的,还有在树上嬉戏的。面对我们的到来既不惊喜,也不理睬,对它们的生活没有任何影响。到达雷洞坪恰好是晚饭时间,九个人的团队分享着二天来各自的快乐;早早进入梦乡,沉浸在幸福与喜悦之中。
    次日,五个人三点半从雷洞坪出发,借着电筒的亮光五点到达金顶。这里冷风习习,许多人在殿宇的屋檐下背风,等待着日出的美景。这里云雾飘过,远处呈现出城市的夜景;又一片云雾,城市的美景便隐藏得无影无踪。“海市蜃楼”就这样时隐时现,留给人们美的享受。
    一道云霞打破了夜空的宁静,美丽的云朵随风飘动,引来游客阵阵喝彩。观赏了半个多小时,还是没能看到日出,大家带着一丝遗憾陆续离开了观景台。峨眉山的日出是很难看到的,据说有人在金顶住了一周都没看到。
    打听几位工作人员及游客去万佛顶的路线,告知没开放,上不去。在大雄宝殿里浏览一圈,在金象前拉开中国冬泳网旗帜合影留念后开始返程。沿着下山的路走出几百米,忽然发现指向万佛顶的路牌,并看到一个前往的游客。海拔3099米的峨眉山最高峰立刻让我动了心,于是拉着身边的晚辈随之前行。走出几里地,到了“峨眉山核心景区界桩”处,小路被荆条叉死,不得不原路返回。虽然裤脚被露水打湿,但额外的收获仍然带来愉快的心情。
    急匆匆赶回雷洞坪旅馆,休息片刻便乘车前往报国寺景区。二天半的马不停蹄使多数人体力几乎耗尽,已没有继续游览的兴致。就这样离开又恋恋不舍,于是餐后游览了外围的“儒释道”。首先看到大门二侧的“胜景不虚传别有天地寰中外名山多妙处无限风光冠古今”,继而看到三教会宗圆雕,喻意天人和谐,俗称“一团和气”,即佛家、儒家、道家三教人物融为一体,象征着“三教会宗同源”。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创编“峨眉通臂拳”和“猿公剑法”的开山祖师司徒玄空,看到了山崖上栩栩如生的红色浮雕。真是:胸中已得山林趣 云深策杖步更幽。




[ 本帖最后由 海葫芦 于 2009-8-30 22:06 编辑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畅游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