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 哉?
<FONT face=黑体 color=#0000ff size=6> </FONT><BR><FONT face=隶书><FONT size=5><FONT color=#006400><CENTER>风竹听雪</CENTER></FONT></FONT></FONT><BR><BR><FONT face="宋体, MS Song" size=3> </FONT><FONT face=楷体_GB2312><FONT size=3> </FONT><FONT color=#00008b><FONT size=5> <STRONG>一提到慈善,我脑海里就会反射似的蹦出两个字:善哉,之后是对善举的满心感动,对善人的由衷敬佩,并决心习之效之,从善如流。然而最近央视的一则慈善的资讯却让我一反常态,观后如青蝇在食,鱼刺在喉,气涌如山,不吐不快。<BR><BR> 新闻是这样的:北京某家中华关心下一代健康体育基金会(多么权威的名字),注册资本1000万(多么诱人大蛋糕),共十二名员工,今年收到善款8208元,却花掉了100多万年,其中行政办公开支37万,职工工资及福利70多万元,资讯中没说用于关心下一代的费用,但只要有一点数字常识的就可想而知。多么令人乍舌的数字,多么触目惊心的事实,他们给我的突出感觉也是两个字:善宰。<BR><BR> 这些慈善机构打着慈善的幌子,干着宰割的勾当,他们大块的宰割着注册资金,又细细的宰割着人们的爱心,他们简直是“高明”的庖丁,令人惊叹<BR><BR> 由此我想到了“青蚨归来”的典故。传说我国古代南方有一种叫做青蚨的小虫,似蝉味美,其母子的天性尤让人惊诧:取其子,母即飞来,不管远近,屡试不爽。于是有人便以子血、母血分别涂于钱上,或先花子钱,或先花母钱,而花掉的钱都会无一例外飞归到母或子的身边,如此轮转无已,源源不断。典故中人以母子情为诱饵,发不劳之财,计虽巧,尚且叫人不齿。而我们的某些慈善机构公然以爱心为诱饵,发昧心钱,广撒网,自食鱼,机巧得让人惊悚,令人切齿。<BR><BR> 由他们我又想到了那些操纵残弱儿童乞讨的蛇头,他们都利用人们温柔的怜悯,都钻监管不力的空子,发昧心之财,填私欲之壑,养硕鼠之躯。所不同的是,这些所谓的慈善机构刀更多,刀更快,手法也娴熟优雅,堪称现代化的效率。难以想象,如果盖茨的善款交给他们,焉知不会在瞬间就爆出几个的盖茨的中国子孙——地主似的富豪。<BR><BR> 其实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就就有慈悲为怀、乐善好施、扶危济困、善举济世的光荣传统,现代社会也不乏见义勇为、仁爱宽厚、无私奉献的精神。然而近年来,人们提捐色变,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抱怨人心不古,诉说国人爱心的流失。可是难道仅仅是人心的问题?我们的慈善制度健全么?监管到位么?管理透明么?据报这家北京的关心下一代健康体育基金也是有归属的,而且也是通过了权威机构审计的,如此违章居然一路绿灯,难怪我们国人会捐赠逆反和捐赠恐慌,因为谁愿意一而再,再而三地被狐狸骗呢?谁愿意爱心一再被亵渎呢?<BR><BR> 失去了民心的慈善必然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萍。而要想民心、爱心回归,我们的政府要先实现宏观指导、财政资助、政策扶持、法治规范等方面的理性回归,并付诸实践,只有这样我们的善才不会被宰,我们的善才得以善终,我们的慈善事业才会尽善尽美! </STRONG></FONT></FONT></FONT><BR> 应当学习和借鉴欧美国家的慈善文化。比尔盖茨、索罗斯、巴菲特他们均已把大部分资产捐赠<br>给慈善机构。 <FONT size=6>善宰!!!</FONT> 善哉!中囯大小事都搞募捐人病了看不起病来这手但出手人往往也很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