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神 发表于 2009-4-19 15:39

保健知识-冠心病基础篇

保健知识-冠心病基础篇
吉林大学贾贵忱


冠心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种常见病,称之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给心脏供氧供血的血管)发生严重粥样硬化或痉挛,使冠状动脉血管狭窄或阻塞,导至心肌缺血缺氧或梗塞严重危胁人们的健康,下面介绍关于冠心病的基础知识。


一、心脏结构


心脏是血液循环系统的动力器官,。位于左胸腔内,它由左心室、左心房右心室、右心房4部份组成。成人心脏收缩时,如同自己拳头大小,大约300克左右,如果一个人在安静状态下,心脏每分钟跳70次,每次泵血70毫升,这样每分钟泵血约5升。那么一天泵血量=5×60×24=7200升。一生(按90岁)泵血量=7200×365×90≈24万吨,可见心脏担负全身器官供血、供氧的重任。


二、冠心病分类

1、按管腔狭窄程度分四级①Ⅰ级:管腔狭窄面在25%以下,②Ⅱ级:管腔狭窄面在26%~50%,③Ⅲ级:管腔狭窄面在51%~75%,④Ⅳ级:管腔狭窄面在76%~100%。
2、按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诊断标准分5种类型:①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型冠心病。②心绞痛型冠心病。③心肌梗塞型冠心病。④心力衰竭型冠心病。⑤猝死型冠心病。


三、冠心病早期自我症状

1、劳累或精神紧张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3~5分钟后自行缓解。
2、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自行缓解。
3、出现与运动有关的头痛、牙痛、脚痛等。
4、饱餐、寒冷或看惊险影片出现胸痛心悸。
5、夜晚睡眠枕头低时,感到胸闷憋气,需高枕卧时方感舒服。
6、性生活或排便用力时出现心慌、闷气、气喘。
7、听周围锣鼓声或其它噪音引起心慌胸闷。
8、反复出现心率不齐、不明原因心跳过速或过缓。


四、无症状性(隐匿型)心肌缺血型冠心病

1、特点:通过心电检查有心肌缺血客观证据,但缺乏胸疼或与心肌缺血相关的主观证状。主要原因是冠状动脉明显狭窄,引发心律失常、心绞痛、心梗等病变。
2、分类:①完全无症状心肌缺血型冠心病。(无冠心病症状、无冠心病史、存在心肌缺血)②心肌梗塞无症状心肌缺血型冠心病③心绞痛无症状心肌缺血型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可引起心脏功能改变,心肌代谢异常。


五、心绞痛型冠心病

1、特点:①极度疲乏、胸闷不适、呼吸困难。②疼痛部位在胸骨上段或中段,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波及心前区甚至横贯前胸。③每次发作疼痛部位相对固定。
2、诱因:①体力过度劳累。②情绪过度激动。③饱餐、便秘、寒冷、心动过速、过缓、血压过高、过低。
3、持续时间:呈阵发作性,逐步加重,3~5分钟内逐渐消失。
4、分类:①劳累性心绞痛型冠心病。其特点是由于过度体力劳累、情绪激动,导至心肌耗氧量增大,造成心肌缺氧。②自发性心绞痛型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供血减少。其特点是疼痛发生与心肌耗氧量增加无明显关系,疼痛程度重,时间较长。常发生在休息或睡眠时间。不易为硝酸甘油缓解。③混合性心绞疼型冠心病。其特点是当心肌缺氧时发生心绞痛,亦在心肌耗氧量无明显增加,而冠状动脉供血减少时发生心绞痛。


六、心肌梗塞型冠心病


是指在冠状动脉狭窄基础上,冠状动脉供血中断,使心肌严重持久急性缺血,最终导致心肌缺血坏死。
1、心肌梗塞(梗死)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管腔狭窄、血流缓慢不畅通,心肌供血不足,最终血管管腔堵塞所至。
2、急性心肌梗塞的促发因素:①工作过累②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时使冠状动脉痉挛,心肌供血减少③饱餐、大量饮酒④便秘⑤受寒冷刺激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肌耗氧增加、心肌缺血。
3、急性心肌梗塞的家庭急救:①首先让病人绝对卧床休息,不要随意走动。②适当用镇静药。③拨打120急救电话,一定就地抢救,脱离危险后再送医院④救护车未来之前病人面色青紫,呼吸微弱,要做胸外挤压术,避免猝死。


七、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

1、心律失常:是指心脏波动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异常。
2、心律失常症:状严重的憋气、心前区剧疼、心悸、呼吸困难、恶心呕吐、抽搐。
3、心力衰竭:心功能极度减弱,心肌收缩无力,心肌外周血管血流不畅。出现皮肤苍白、多汗、四肢冷、重者面色青紫。


八、心源性猝死型冠心病

1、心源性猝死是指:由于心脏病发作而导致的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病发6小时内死亡为猝死)。
2、猝死原因: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阻塞、痉挛、引起心肌供血不足及心律失常。造成心室颤动及心室仃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保健知识-冠心病基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