泳祁 发表于 2008-6-16 16:17

重灾区呈狭长带状分布 重建中应注意抗震设防

<FONT size=5> 距“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已1个多月了,我省抗震救灾取得阶段性进展的同时,关于这次地震的特点、如何正确看待余震等问题,仍然是老百姓迫切想了解的。昨(15)日,记者就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专访了两位地震专家:省地震局研究员韩渭宾和钱洪。<BR><BR>  <B>特点:重灾区范围广、次生灾害重、呈狭长带状分布</B><BR><BR>  记者:汶川地震灾害有什么特点?<BR><BR>  韩渭宾:建国以来,震级与汶川地震相近、灾害严重程度有一定可比性的地震,只有唐山地震。与唐山地震相比较,汶川地震灾害的主要特点是,倒房成灾的范围更大,滑坡、崩塌等山体次生灾害特别严重,分布范围也特别大。而且,重灾区呈带状分布,从汶川映秀经北川到青川,约300公里长,而向两侧衰减很快,特别狭长。而唐山地震重灾区就在唐山市,人口密集,工业发达,灾害很集中,死亡人数比汶川地震还多,但受灾范围要小得多。<BR><BR>  记者: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特点?是因为汶川地震的震级更大吗?<BR><BR>  韩渭宾:我认为有震级、震源和环境等三方面原因。一是震级大。汶川地震的震级比唐山地震大0.2级,意味着释放的地震波能量大2倍。二是汶川地震的震源就是特别长的破裂面,在地表造成特别长的破裂带,使得重灾区特别狭长。另外,汶川地震的震源机制以逆冲错动为主可能比走滑错动造成的破坏又要重一些,尤其是上盘。有感的范围也可能更大一些。三是汶川地震发生在龙门山这一个特殊的地体环境,这么长的破裂带出现在地形、地貌复杂的山区,容易造成山体滑坡、崩塌等山地灾害。而唐山地震发生在华北平原,当然也就没有突出的山地灾害。<BR><BR>  记者:大家都很关心汶川地震的次生灾害,这些次生灾害之间是否有关联?是否由于相互关联而加重灾害?<BR><BR>  韩渭宾:确实存在这种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从而加重灾害、增加抗震救灾难度的问题。例如,强烈的地震在山区造成坍塌、滑坡、泥石流等山地灾害。如果坍塌或滑坡的山体底下有人、有房或有车,就会直接造成人员伤亡或经济损失;如果下面是公路、桥梁,那就必然中断交通。交通中断了,就会影响救援队伍开进速度,影响抢救幸存者的存活率,还会影响伤员和救灾物资的运送。如果有的路段长时间难以修通,还会影响恢复重建。对于通讯设施、供电、供水系统,也都会引起连锁影响。特别是,次生山地灾害堵塞江河造成堰塞湖,万一决堤造成水灾,后果不堪设想。这次30多个堰塞湖,主要是抓得及时,措施得力,才一个个地排除了危险。<BR><BR>  <B>余震还会有起伏地活动,不同地区对策不同</B><BR><BR>  记者:不少读者问,余震还会持续多长时间?该怎样渡过余震期?<BR><BR>  韩渭宾:每一个强震的余震持续期是不同的,有的强震的5级以上余震集中活动的持续期很短,甚至不到20天。1976年四川松潘、平武7.2级地震的5级余震的持续期也只有30多天。但也有很长的,甚至有半年、1年后还发生5级强余震的情况。现在,地震部门对汶川地震余震集中活动持续时间初略估计为2个月,并认为以后还会有稀疏的强余震发生。<BR><BR>  对于这样的余震情况,余震区,大体也就是重灾区,当然应该重视。搭建帐篷、活动板房是明智、有效的措施。只要帐篷和活动板房远离滑坡体等可能出现山体灾害,以及危楼,在里面生活、学习与工作都是安全的。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逐步恢复和发展经济。而对于横向偏离余震区至少50公里的成都市以及类似的地区来说,已经历了8级强震和几次强余震的考验,住在没有结构性隐患的房子里是没有必要恐慌的,应该正常地工作、学习和生活。<BR><BR>  <B>灾后重建中要注意抗震设防</B><BR><BR>  记者:灾后重建中应该特别注意什么?<BR><BR>  钱洪:本次地震是龙门山断裂带强烈活动的结果,沿断裂带产生断断续续长达200多公里的地表破裂,沿断裂以及压在地表破裂带上的建筑遭严重破坏、撕裂和倒塌,因此在重建中要尽量避开活动断裂,并且禁止在活动断裂上建造有人类活动的永久性正规建筑。另外,重建中还要注意避开不稳定山体、不稳定边坡、滑坡体、岩石裂隙发育的峡谷地带以及软土场地等不稳定因素。再有,重建中要按抗震设防的有关要求搞好抗震设防,并且在设防参数确定的前提下,严格把好设计、建筑材料以及施工质量关,以确保建筑物所应当具有的抗震能力。据我了解,新的抗震设防区划图已通过国家地震安全性评定委员会审查,中国地震局已同意,并经国家标准委员会审查通过,成为灾后重建中有关抗震设防标准的法律依据。<BR><BR>  记者:读者比较关心,成都市区会发生强烈地震吗?<BR><BR>  钱洪:成都本地的地震构造条件并不复杂,最主要的是不存在强烈的活动断裂,因此不存在发生强烈地震的可能性。这次汶川8.0级特大地震是成都遭遇的有史以来破坏性最严重的地震,外围地区的强烈地震和成都平原内部的中强地震对成都市区的影响都不如这次汶川地震的影响强烈,成都市的设防烈度为7度,所有地震对成都市区的最大影响烈度为6度或6度强,这无疑表明成都市现行的抗震设防标准是可以抗御所有的可能地震的,是安全可靠的。</FONT><DIV class="b4 text-d"><DOCFROM><FONT size=5>&nbsp;&nbsp;&nbsp;&nbsp;本报记者 江芸涵  </FONT></DIV>

探索真谛543(院长) 发表于 2008-6-17 04:34

新的抗震设防区划图已通过国家地震安全性评定委员会审查,中国地震局已同意,并经国家标准委员会审查通过,成为灾后重建中有关抗震设防标准的法律依据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重灾区呈狭长带状分布 重建中应注意抗震设防